一个新媒体企业老板的自白

  • 格式:docx
  • 大小:24.08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来说说新媒体的现状,服务中小型企业的新媒体企业大部分是一些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代理商或者经销商,也有一些小的广告公司转型的;他们依托于原有的客户体系进行服务,但是大多数的服务都是让客户不满意的,因为客户总是抱怨,花了钱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不是我不舍得花钱,是我不知道怎么花。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首先,作为甲方对新媒体行业的不了解甚至是误解有一定的原因,那么造成甲方不了解和误解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一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代理商和经销商过度的神话一个工具能带来的效果而让甲方忽略原本应该重视的地方。

其次,作为甲方不正确的学习新媒体知识也有一定的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某些甲方总想着一步登天,学习了马上就可以超越同行;也有的是站在门外的心态去学习;那么最终学习的呢都是一些忽悠人的套路,可能会有一时的效应,长久下去就不行了,最终无果而终。

再者,作为新媒体的行业的从业公司,太多的公司套路满满,只看中短期的利益,在优秀的人员方面不注重培养,专注于提高业务能力,对于需要服务的行业没有专业度,服务的客户也无法提供定制化得解决方案,再加上甲方原本就是建设不多的互联网基础,所以在新的互联网产品或者说是工具下拔苗助长导致一败涂地,看到做的好的就是羡慕嫉妒恨啊!

那么有没有更好更合适的解决方案呢?

其实是有的,每个行业都有那么一群怀揣梦想,专注于干实事的团队存在,只是你不愿意去相信他们,拥抱他们,因为他们通常说的理论都很多,遇到真正能实践的客户就拼命的帮助客户做,结果呢,越是收费低廉,客户越是不把他当回事,不配合或者没有坚持做,团队也会因为没有持续的盈利收入而解散;要是收费高一点呢,客户又不愿意,甚至要求立马见到效果,客情关系得不到稳定的维护,双方之间抱怨重重,可想而知能有好的结果吗?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和解决呢?

在这里我和大家普及一下企业新媒体建设的基础知识。

何为媒体?何为新媒体?

简单来说,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介质载体。新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新的介质载体。那么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是传播过程中用到的工具。请注意是工具!!!

我们可以看到的新媒体的一些传播工具大概有:高立柱广告、框架广告、户外LED大屏、快递广告、快递柜广告、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类型的网站、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等。

企业为什么要做新媒体呢?因为企业想把他的产品或者项目信息精准的传递给他想要传递的客群。

那么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传递什么信息;怎么传递;传递之后怎么办?解决好这3个问题基本上新媒体的事情都迎刃而解啦!

说到这,暂时就不深入啦,我们再来看看一个新媒体的服务公司的成本大概多少?

首先服务甲方的团队至少需要一个对接人员(可以是商务或者项目经理兼)、一个美工、一个文案、一个执行、一个策略、配备齐全还需要采编和内勤外勤。

我们来计算下一个团队建立的基本费用:一个资深美工(懂策略的意思,能理解服务客户的行业属性以及基本信息)5K/月、一个网络文案(懂互联网传播技巧、能迎合热点、理解客户产品属性,对接不是很死板)8K/月、一个执行(能充分理解策略的推广目的,保质保量的进行运营执行)6K/月、一个策略(懂客户行业属性、深刻了解客户需求并能制定解决方案)15K/月、对接人员(兼内勤外勤和采编)6K/月;再加上办公费用以及社保公积金等。一个新媒体小团队的建立至少是60K/月。

按照大家熟知的服务的频次和要求能服务多少个客户呢?现在的收费是否合理呢?

服务团队的质量和他们服务的客群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一个新媒体企业的老板,这两天就遇到了几个问题,一个90后面试的时候说新媒体好要来公司学习,放弃了月薪6000的工作到我公司实习,从基层做起,想好好干,公司觉得不错啊,可以培养,说好试岗期7天,之后进入2个月的试用培训期,能对接沟通一个客户即可转正,转正底薪3000+绩效(500/客户)+奖金(运营合同金额*5%);公司花了极大的精力全面培养了一个月,结果好了,5月29日的时候沟通哭的稀里哗啦的,说压力大,自己又想挑战下,也知道给公司创造的实际效益不大,现在的收入有点低怎样怎样的,转正之后怎样的,经过和人事商量和他的要求,不要绩效和奖金改成固定薪水4500,本人也同意了;你们猜结果呢?6月2日半夜发个信息说,老板我还是不干了,到现在也没来公司上班,工作也没交接好,连公司的门禁卡都没有送回来,还扬言恐吓老板说违反劳动法不给员工交社保,还要补2个月工资。我也是醉了,就听听吧。(原来是甲方公司挖人了,一个月的手把手培训已经可以让甲方开出8K的薪水,可见现在新媒体的人才是多么的缺失。)不过也从侧面看出新媒体人才产出少的原因了。

为了行业的更好发展,我举例做一些分享,希望能给到大家帮助。

产品(假设是一款财经类的APP产品)的运营规划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基础建设;

第二阶段,平台的优化与规范;

第三阶段,全面铺开渠道。

在很多时候,基础建设算是一款产品必不可少的阶段,因为你要为这个产品走得更加久更加远,打好地基就是最关键的一步。然后要对这个产品不断进行优化,包括对内容、对功能的优化,第三个阶段才算是一个渠道的铺开。其实与其说这三个步骤分开的,倒不如说是同步进行的,不能割裂,只能说是在某个时间段有个侧重点,然后其他两个阶段可以放轻点去做。

第一阶段,基础建设

产品的基础建设主要包括一整套比较完整的VI设计,还有品牌建设,比如百科词条类的搭建,还有这个产品的介绍,这个产品的介绍主要用于对外合作;媒体矩阵的搭建在目前看来肯定也是少不了的,作为媒体发声以及引流之用;微博微信的作用对于一个产品的粉丝互动以及活动营销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一个个来讲明。

VI设计主要包括标志设计、标志字体、辅助图形、口号使用规范、二维码使用规范等一系列有关产品的对外形象设计图。这些VI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产品推广、增强品牌形象以及在第三方合作时使用的,这也是展示一个产品形象的必备条件。另外在做产品运营方案时,你还要说做这个工作需要谁来负责,这样责任到位。

品牌建设主要包括百科类(百科类主要包括百度、360、互动、搜狗等),问答类(百度知道、知乎、百度经验以及垂直类问答社区);垂直社区(在知乎、豆瓣、微博、贴吧等垂直内容上尽量填充多的内容)三大块去建设。

比如我列举了在做百科词条时,我需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优化之后,能达到前四位都是关于我们产品的相关信息入口(广告关键词被购买除外);最好的排位状态是:官方网站、百科、应用下载、以及其他的垂直社区内容展现;还有会遇到的问题:可预测的问题有:百科账号等级、营销利益太强不容易过审等等问题。

而在问答类当中,主要可以在360问问、百度知道、知乎问答等平台填充内容;可预测的问题有:问题和回答太硬广,容易被删帖以及在流量不够的情况下难以被收录的首页。同样的,对于在垂直类社区当中做品牌词的植入,可预测问题的也是内容的质量以及流量不够不会轻易被搜索引擎收录。

另外我还对品牌基础建设做了部分说明:

品牌建设主要涉及搜索引擎的优化、品牌词的优先级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