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一封信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见字如面》:现在的网综太“没礼貌”,只想帮助大家活在当下写信人从文字里走出来,历史场面从声音里再生,而此情此景,能让现代人隔空掉一点眼泪,再能想到点跟自己有关的什么,甚至对“自己生命的下一刻”有点启发,就好了。
“这场战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秦楚大战间隙,一对兄弟凑在淮阳战壕一角,给大哥写信,“借了战友的钱,都用光了。
”从军一年多,身上的棉袄早该换了,“家里要是再不寄钱来,就要出人命了,急急急。
”还拜托大哥照顾新媳妇,“打柴一定不要去太远的地方”。
这封刻在木牍上的信被送到三千公里外的家中,最后随大哥进了坟墓,上世纪70年代被考古学家挖掘,成为中国已知最早的书信。
在2249年后的北京红砖美术馆里,一盏灯,一个讲台,被演员林更新一字一字念出:“求神祭拜的时候,如果得到的是下下签,那只是因为我身在叛逆之城的缘故,别想多了。
”2016年12月29日,国内首档明星读信综艺《见字如面》首播——12期节目8位明星现场朗读古今近100封书信。
播放过半,单集点击量超过1800万次,总点击量达1.5亿。
豆瓣上,《见字如面》评分9分,一万多名观众近六成给出5星,“向书信传统致敬”、“重回旧时光”总被提及,《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却说,节目的野心远不止“怀旧”。
片牍成章导演关正文一年多前,导演关正文想做一档读书节目,他和团队曾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综艺,“这么大的中国没有一档读书节目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儿。
”做到一半卡了壳。
一本书无论怎么摘出一段,总会牵扯上下文一大堆情节,难以独立成篇。
困惑不已时,他偶然翻到一本英国书《见信如晤》(letter of notes)。
这本书收集了124封名人书信:英国女王给美国总统的信件里附着烤饼配方;女作家伍尔夫自杀前留给丈夫的绝笔;11岁小女孩给林肯写信,建议他留络腮胡;一名自称“开膛手杰克”的人给警戒委员会写信坦白,里面附赠半个人类肾脏。
关正文突然发现,之前“读书节目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书信里一下子迎刃而解。
曹禺善待批评审题立意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近日,作家李辉在“东方历史讲堂”重温八十年代时透露,著名画家黄永玉写信给曹禺:“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戏,一个都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
”身为北京人艺院长的曹禺非但不生气,还郑重地把信夹入大相册,在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来访时念给他听。
当时的青年作家张辛欣在《收获》上发文批判曹禺,惹了麻烦,毕业分配没着落,巴金介绍她到北京人艺当导演,曹禺也没拒绝。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细则]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12见解新颖 13材料新鲜 14构思新巧 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今年一测作文评卷,像高考一样采取分项打分。
但是为了便于操作,我们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形式,一类卷48分以上,二类卷41-47分,三类卷31-40分,四类卷21-30分,五类卷20分以下。
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二十分。
一看内容。
《见字如面》观后感相信很多看过《见字如面》第一期的朋友们都非常期待和看好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5的第二期,很多人看了第一集就已经眼泪哗哗的了,定是有许多心得体会了。
下面小编整理了《见字如面》的观后感,大家在阅读后能收获更多感动!《见字如面》观后感:书写的时代前段时间翻看《半月谈》,偶然看到一篇题为《书信或逝情怀未老》的文,被这题打动了,认真看了起来。
文中开篇便提到《见字如面》第一期演员嘉宾王耀庆读画家黄永玉写给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一封信,信中引用莎翁《马克白》里的一句话:"醒来啊,马克白,把沉睡赶走。
"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书信写作被称为"最温柔的艺术"。
许多人怀念手写书信时代,是因为通信的快乐本身来自两个层面,一是书写,二是等待。
"这些就是我认识《见字如面》的经过,接着便一口气的看完了十多期,每一期,我都是很有代入感地去看,摘记下。
最初的原因是喜欢听故事,而书信打开了历史。
一直看到后来,不管是数百数千年前的古韵、英勇就义前的绝命书、名人间的书信还是质朴的家书,我都爱听。
他们把我带进一个个鲜活的时代场景和人生故事里,去领会那代人的精神情怀和生活智慧。
因为是很投入的去听,我的感受有时是热血沸腾、有时是浪漫少女心、有时是感动极了,这就是书信的力量吧!每封书信读完后会有嘉宾老师去讲解书信背后的故事,我们总是感叹:"他这样一个人,居然会写这样一封信!"的确,我们有一些话不容易说出口,写下来反倒可以更清楚、更深情的表达,这就是书信的力量吧!观后感有三点。
其一,节目的宗旨和意义好,用书信打开历史,传播了正能量。
其二,读信人演绎的好,拆信人解读的好。
对于像我这样的"历史文盲",从来都只靠死记硬背,却从来知之甚少。
我们看完节目后,总归是涨了点知识,可能中小学生还提高了语文水平,这比玩手机打游戏会更有营养的。
其三,感动的泪流满面,一塌糊涂之余,让人思考,感悟良多。
黄永玉1983年给曹禺写的一封信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让世界看见你无限可能1983年,59岁的画家黄永玉写信给 73岁的剧协主席曹禺说: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
你心不在戏里,你为势位所误!而曹禺竟回信说:你射中了我的要害。
看得今天的我们心惊胆战。
黄永玉是曹禺的晚辈,两人相差14岁。
如此“不留情面”,曹禺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把这封信装裱起来放在客厅,鞭策鼓励自己。
被曹禺裱起来的黄永玉批评信视频是中国电视节目的一股清流附信件,仅摘取批评部分:黄永玉写给曹禺 1983年3月20日家宝公:来信收到。
我们从故乡回京刚十天,过一周左右又得去香港两个月,约莫六月间才转得来,事情倒不俗,只可惜空耗了时光。
··· ···曹公曹公!你的书法照麻衣神相看,气势雄强,间架缜密,且肯定是个长寿的老头,所以你还应该工作。
工作,这两个字几十年来被污染成为低级的习俗。
在你的生涯中,工作是充满实实在在的光耀,别去理那些琐碎人情、小敲小打吧!在你,应该“全或无”;应该“良工不示人以朴”。
像萧伯纳,像伏尔泰那样,到老还那么精确,那么不饶点滴,不饶自己。
在纽约,我在阿瑟·米勒家住过几天。
他刚写一个新戏《美国时间》,我跟他上排练场,去看他边拍边改剧本。
那种活跃,那种严肃,简直像鸡汤那么养人。
他和他老婆,一位了不起的摄影家,轮流开车走很远的公路回到家里,然后一起在他们的森林中伐木,砍成劈柴。
米勒开拖拉机把我们跟劈柴一起拉回来。
两三吨的柴啊!我们坐在米勒自己做的木凳、饭桌边吃饭。
我觉得他全身心的细胞都在活跃。
因此,他的戏不管成败,都充满生命力。
你说怪不怪,那时我想到你,挂念你,如果写成台词,那就是:“我们也有个曹禺!”但我的潜台词却是,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你是我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
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合阳城关中学中考语文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③王东真是,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④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
A.推崇稳固别有用心淋漓尽致B.崇拜顽固别出心裁惟妙惟肖C.崇拜稳固别有用心惟妙惟肖D.推崇顽固别出心裁淋漓尽致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窸窣作响张慌失措巧妙绝伦粗制滥造B.根深蒂固一视同仁美不胜收长途跋涉C.骇人听闻仙露虬浆锋芒必露顶礼膜拜D.遍稽群藉义愤填膺莫衷一是涕泗横流3.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水浒传》中参加大闹清风寨得有,及时雨宋江,镇三山黄信,神行太保花荣等B.《西游记》第二十回,黄风岭上一虎精先锋把唐僧抓回洞府,悟空与沙僧齐心协力,一起杀死虎先锋C.《狗.猫.鼠》一文中,“我”的隐鼠不见了,长妈妈告诉“我” 隐鼠被猫吃掉了,“我”就把猫当成了仇敌。
后来“我”才知道,隐鼠是长妈妈用老鼠药药死的,气愤的“我”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D.德国人占领了保尔所在的镇上后,下令收缴枪支,违者枪毙。
保尔的步枪被他哥哥阿尔焦姆砸坏并扔掉了,但保尔的好朋友谢廖沙却挖了一个大坑,把三支新枪埋了起来。
4.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历史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智慧,不辍.(chuò)劳作、实干兴邦。
黄永玉:你们都太正经,我只好老不正经12岁一个人出门流浪;14岁爱上当木匠;32岁成为响誉全国的画家;50岁学着考驾照;70岁跑去意大利游学写生;80岁给《时尚杂志》做封面模特;91岁撩到女神林青霞,教她做野孩子;93岁还开着一辆红色法拉利去飙车……他就是艺术大师黄永玉。
一部活着的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一个现实版的周伯通,一个有趣的灵魂。
90岁时,别人说,这是鲐背之年。
(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
)他不服气,提笔画了幅自画像。
招风耳,大方脸,牙豁头秃,赤膊赤脚,举着手大笑。
之后,更是自称是“90后”。
今年,他已成功从“90后”变成“95后”,在别人越活越大时,他依然越活越年轻。
你要做个野孩子黄永玉出生于湖南凤凰县,那里民风彪悍,街上随处能看到女人打架和枪毙土匪。
黄永玉爱逃学去看,大家都叫他“黄逃学”。
12岁时,他只身去福建集美读初中,喜欢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各种闲书。
六门功课的成绩,加起来不到一百分,同学们都叫他“黄留级”。
节目里,听到这个熟悉的外号,黄玉玉笑着说:“对对对,后来他们开几十周年纪念,我送了画,落款就写‘一个1937的留级学生。
’”留级五次后,老师说:“你脸太熟了,你还是走吧”黄永玉潇洒地退学了。
他当过码头小工,做过瓷厂苦力,最喜欢的还是当木匠,因为他疯狂地迷恋上木刻。
刻木刻填不饱肚子,黄永玉就做了一把猎枪,白天打猎,晚上干活,竟然也能顿顿吃肉。
黄永玉(右)与表叔沈从文黄永玉木刻画有人介绍黄永玉去军队做司书,每日只要抄写几篇公文,就可以拿到八块钱的工资。
黄永玉抄完公文,觉得呆板无趣,就开始进行艺术创作:先是把“通令”二字用别致的花边装饰起来,又意犹未尽地把分割线改画成一只夸张的小狗。
长官大发雷霆,立刻辞退了黄永玉。
后来,又有人介绍他去税务局。
别人都喝茶聊天,消磨时间,黄永玉却沉迷于木刻,又刻又印,把办公室的桌椅都变了模样。
上司认定他是个艺术奇才,奉送了两个月的工资,对他说:“你走吧,我怕耽误了你的前程。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近日,作家李辉在“东方历史讲堂”重温八十年代时透露,1983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写信给曹禺:“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都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身为北京人艺院长的曹禺非但不生气,还郑重地把信夹入大相册,在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来访时念给他听。
当时的青年作家张辛欣在《收获》上发文批判曹禺,惹了麻烦,毕业分配没着落,巴金介绍她到北京人艺当导演,曹禺也没拒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 【答案】【参考例文】腹有雅量气自华面对他人的指摘,你是恼羞成怒还是坦然接受?作为一名剧作家,曹禺,他坦然接受。
当黄永玉来信批评他时,他不生气;当张辛欣发文批评他时,他不拒绝。
试问,如果我们每人都有这样一种宽容大度之胸怀,何不能站在成功的山巅,灿然淡然?他人给以批判,我回以宽容大度,这正如绽放在高原冰川上的雪莲,因为宽容,所以灼灼其华,更加绚丽灿烂。
宽容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气度,腹有雅量气自华。
大唐盛世,金銮殿中,群臣惶惶,战战兢兢,而她在读完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后不仅未盛怒,反而埋怨宰相没有挖掘出这样的人才,她笑,笑出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辉煌;她留,留下了无字碑,她深知,无字之碑,方有千言万字,未有一言,却胜似千言万语。
好一个武后,托起了日月当空的绚烂。
宽容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腹有雅量上青天。
梅兰芳,那个舞台上风姿绰约的女子,那个舞台下虚怀若谷的男子。
在一次排练中,四周连连叫好,唯有一位老人连连摇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周围之人皆对他怒目而视,而只有梅兰芳谦逊而恭敬地说:“敢问阁下有何高见?”遂得一指点,更上一层楼。
若无梅兰芳先生的虚心求教,宽容他人之批判,哪得如此之功底?好一个梅兰芳,创造出这划时代的戏剧。
做一个谦逊的人作者:珈语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8年第21期大教育家孔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
”这强调了自省对人的重要性。
一个勇于自省的人,不仅具有宽广的心胸,而且能直面错误和缺点,虚心改变,使自己变得更完美。
乾隆自省涂鸦乾隆自幼喜欢书画诗文。
每当看到珍奇字画,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在上面留下笔墨。
即使不写字,他也要盖上大印以示喜爱。
登基后,乾隆经常到宫廷画家郎世宁家里溜达。
于是,郎先生呕心沥血的作品大多被乾隆涂鸦过。
郎世宁深知伴君如伴虎,不敢当面提醒乾隆,只能把怨气憋进肚子里。
数次后,郎世宁想出一个对策:在构思画作时,专门为乾隆预留出空白让其涂鸦或盖印。
乾隆看出门道,便问:“你的画作总有那么一块空白,这是为何?”郎世宁叩首作答:“臣是特意为之。
但凡作画,除了讲究色调协调,还讲究布局、繁简的协调,布局的合理与否关乎整体美感。
承蒙皇上对微臣画作喜爱,故而先为皇上预留题跋的位置。
”乾隆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挥毫尽兴了,却影响了郎世宁的画作格局。
他遂告知郎世宁,以后要大胆创作,自己不再涂鸦。
(任万杰,选自《民间故事选刊》2017年第4期)素材解读郎世宁的作品经常遭到乾隆涂鸦或盖章,这是对艺术的不尊重。
郎世宁巧妙地以留白的形式加以暗示,乾隆发现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自省,不再给艺术品添枝加叶。
适用话题绘画、艺术、自省、尊重……哲学家的杯子伊壁鸠鲁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经常会有人找他答疑解惑。
一天,有三个年轻人结伴找到伊壁鸠鲁,说:“没人愿意和我们交朋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相互间能描述出各自的缺点吗?”第一个年轻人指着第二个年轻人对伊壁鸠鲁说:“比如他,他是一个特别固执的人,他一旦决定要做一件事就一定会去做,而且失败了也不回头。
”第二个年轻人接过话说:“这正是我的缺点,但他是个没有秘密的人,不但自己没有秘密,别人告诉他的事,他也会很快就告诉别人。
”说完,他又指着第三个年轻人说:“他疑心太重,无论别人告诉他什么事,他都觉得别人在欺骗他。
【课外阅读】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一封信因为工作关系,我和黄永玉先生有过一些通信往来。
他在一封给我的回信中,曾慨叹,自己写信极少,同时也觉得没有几个人是可以写信的。
戏剧家曹禺是黄永玉先生难得的几个可以写信的师友之一。
黄先生给曹禺的一封信,曾经引起文艺界许多朋友的好评。
这封信是想“敲打”他尊敬的曹先生的。
2010年9月,在纪念曹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南方一家报纸采访北京人艺的老编剧梁秉先生,梁先生说,《雷雨》是曹禺二十三岁时的作品,那时,他还是清华大学的学生。
《雷雨》首先在天津上演,引起巨大轰动。
文艺评论家李健吾说《雷雨》可以说是“甚嚣尘上”,是一个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自《雷雨》之后的十年间,曹先生写出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几个可以传世的剧本。
但是,在后来的大半生中,五十多年中曹先生只写了《明朗的天》和《胆剑篇》加上只写了一半的《王昭君》,一共仅两部半。
现在人们已很难得再提起这些剧本了。
对曹禺的创造力的失去,黄永玉先生深有所思。
黄永玉在闲谈和文章中,一直称赞一些外国艺术家一生中都拥有的旺盛的创造力。
毕加索和罗丹是他经常提到的两个人。
毕加索,一生创作不休,到七八十岁甚至九十岁时,还画出了许多传世佳作。
罗丹在他的前半生已攀上了欧洲的艺术顶峰,在后半生的三十七年中,仍然不倦地为取材于但丁《神曲》中的与当时的建筑紧密结合的巨大“艺术工程”呕心沥血,直到逝世。
黄永玉先生有一位美国剧作家朋友阿瑟﹒密勒,黄先生到美国访问时,曾去他家小住。
密勒什么事都强调要自己动手。
他们家的桌子、椅子都是他自己用木头做的。
有时,他带着黄先生夫妇,带着锯子、斧子,到森林里去砍木头,然后自己开着拖拉机把木头和黄先生夫妇一起拉回来。
黄先生曾去剧场看过他排戏,那个一丝不苟的劲也是很为感人的。
对照着密勒与曹禺,黄先生忍不住给曹禺写了一封长信。
曹公曹公!你的书法照麻衣神相看,气势雄强,间架缜密,且肯定是个长寿的老头,所以你还应该工作。
工作,这两个字几十年来被污染成为低级的习俗。
2014郑州市高三一测作文分析及佳作赏析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近日,作家李辉在“东方历史讲堂”重温八十年代时透露,著名画家黄永玉写信给曹禺:“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戏,一个都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
”身为北京人艺院长的曹禺非但不生气,还郑重地把信夹入大相册,在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来访时念给他听。
当时的青年作家张辛欣在《收获》上发文批判曹禺,惹了麻烦,毕业分配没着落,巴金介绍她到北京人艺当导演,曹禺也没拒绝。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卷情况]审题立意:这则材料的中心含义是:从曹禺的角度: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虚心纳言,大度处事;善纳逆耳忠言;宽容;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
六大题 18小题 满分60总人数50748实考人483正视批评,成就谦谦君子之风。
腹有雅量气自华。
闻吾过,心窃喜。
人言可敬。
闻过则喜;谦虚的姿态。
从黄永玉张欣幸的角度:敢于批评,勇于批评。
敢于挑战权威。
以上立意从材料的总体上把握,均为一类立意。
二类立意只抓住材料的局部,如不为势位所误,心无杂念,批判力量大等。
三类立意为尊敬,谦虚等。
精美标题:《腹有雅量气自华》《闻过则喜,宽容面对》《宽容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气度》《包容为帆助远航》《倾听逆耳忠言》《胸怀宽容,接纳忠言》《大度为人,谦虚为学》《闻过则喜,难能可贵》《以德报怨,宽以待人》《你若宽容,便是晴天》《有心胸者,方能成事》《博大胸襟筑辉煌》《闻过则喜真名士》《笑纳批评,昂首人生》《博大胸襟方纳百川》《以宽博之心勇对批评责难》经典素材:1.梅兰芳虚心求教,宽容一位老者之批判。
2.铁凝、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淡然与诚恳,接受指摘的气度。
3.唐太宗以魏征为镜,明其得失,从善如流,闻过则喜。
【课外阅读】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一封信
因为工作关系,我和黄永玉先生有过一些通信往来。
他在一封给我的回信中,曾慨叹,自己写信极少,同时也觉得没有几个人是可以写信的。
戏剧家曹禺是黄永玉先生难得的几个可以写信的师友之一。
黄先生给曹禺的一封信,曾经引起文艺界许多朋友的好评。
这封信是想“敲打”他尊敬的曹先生的。
2010年9月,在纪念曹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南方一家报纸采访北京人艺的老编剧梁秉先生,梁先生说,《雷雨》是曹禺二十三岁时的作品,那时,他还是清华大学的学生。
《雷雨》首先在天津上演,引起巨大轰动。
文艺评论家李健吾说《雷雨》可以说是“甚嚣尘上”,是一个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自《雷雨》之后的十年间,曹先生写出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几个可以传世的剧本。
但是,在后来的大半生中,五十多年中曹先生只写了《明朗的天》和《胆剑篇》加上只写了一半的《王昭君》,一共仅两部半。
现在人们已很难得再提起这些剧本了。
对曹禺的创造力的失去,黄永玉先生深有所思。
黄永玉在闲谈和文章中,一直称赞一些外国艺术家一生中都拥有的旺盛的创造力。
毕加索和罗丹是他经常提到的两个人。
毕加索,一生创作不休,到七八十岁甚至九十岁时,还画出了许多传世佳作。
罗丹在他的前半生已攀上了欧洲的艺术顶峰,在后半生的三十七年中,仍然不倦地为取材于但丁《神曲》中的与当时的建筑紧密结合的巨大“艺术工程”呕心沥血,直到逝世。
黄永玉先生有一位美国剧作家朋友阿瑟﹒密勒,黄先生到美国访问时,曾去他家小住。
密勒什么事都强调要自己动手。
他们家的桌子、椅子都是他自己用木头做的。
有时,他带着黄先生夫妇,带着锯子、斧子,到森林里去砍木头,然后自己开着拖拉机把木头和黄先生夫妇一起拉回来。
黄先生曾去剧场看过他排戏,那个一丝不苟的劲也是很为感人的。
对照着密勒与曹禺,黄先生忍不住给曹禺写了一封长信。
曹公曹公!你的书法照麻衣神相看,气势雄强,间架缜密,且肯定是个长寿的老头,所以你还应该工作。
工作,这两个字几十年来被污染成为低级的习俗。
在你的生涯中,工作是充满实实在在的光耀,别去理那些琐碎人情、小敲小打吧!在你,应该:“全或无”;应该:
“良工不示人以朴”。
像伯纳﹒萧,像伏尔泰那样,到老还那么精确,那么不饶点滴,不饶自己。
在纽约,我在阿瑟﹒密勒家住过几天,他刚写一个新戏:《美国时间》,我跟他上排练场去看他边排边改剧本,那种活跃,那种严肃,简直像鸡汤那么养人。
他和他老婆,一位了不起的摄影家,轮流开车走很远的公路回到家里,然后一起在他们的森林中伐木,斫成劈柴,密勒开拖拉机把我们跟劈柴一起拉回来。
两三吨的柴啊!我们坐在密勒自己做的木凳饭桌边吃饭。
我觉得他全身心的细胞都在活跃,因此,他的戏不管成败,都充满生命力。
你说怪不怪;那时我想到你,挂念你,如果写成台词,那就是:“我们也有个曹禺!”但我的潜台词却是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
一个也不喜欢。
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
1983年,密勒应邀为北京人艺排演《推销员之死》,专程来北京,曾经去过曹禺的家。
后来出版的《阿瑟﹒密勒手记》有这样的记录:
我们今天到曹禺的住处吃午饭。
曹禺总是热情洋溢,好像总要惊叹、过度赞扬某件事物。
他从书架上拿下一本收藏的画册,里面是装裱的信纸,即使我这样的外行也能看出来,那上面的书法十分漂亮。
这是他的老友,大画家黄永玉的来信,曹禺为我们逐字逐句地念:“我爱祖国,所以爱你。
你是我那一时代现实极了的高山,我不对你说老实话,就不配你给予我的友谊。
作为艺术家和作家的你,曾经是大海,可是现在却变成了一股溪流。
何时你才会在纸上再写出波澜壮阔的场面?1942年以来,你没有写过真的、美的、有意义的东西。
我们的国家对你的才华做了什么?什么东西能抵得上这种损失?”他对我和英奇、英若诚和吴世良,以及他的两个小女儿读着这些尖锐无情的批评,神情激动。
这情景真是令人难以忍受。
我坐在他旁边的摇椅里,英若诚坐在他的另一侧,翻译出每一页横排的龙飞凤舞的八行字。
每一行,都在宣判着他的艺术生命的死亡。
热情的问候之后,紧跟着对已逝才华的惋惜。
我一时觉得这是个笑话,是一种中国式的智慧,在最后一秒钟把残酷转为优雅的嘲讽,变成鼓励的假设。
这封信很长,曹禺感激而恭敬地把它装裱、收藏起来,又把它读给大家听,他这样做时到底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从1949年7月当选为文代会的主席团成员后,曹禺,一直做着文艺界的领导工作。
他为人太好,对上好,对下也好。
事无巨细,都要出面办理。
他很在乎上面下面对他的印象。
客观地说,他也多次有过写作计划,也下去深入过生活,收集素材,一次次动笔,甚至到晚年,都有过写东西的念头,但是他找不回当年的激情了。
也许他如黄永玉说的那样是“为势
位所误”,也许是别的原因。
因为还有一些老作家也有过各种想法,也未能写出他们自己认为是好的作品。
在今天,我们明白了许多事情之后,这事儿也得好好想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