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50.50 KB
- 文档页数:10
advanced materials文章模板如何设计和制造具有先进材料特性的产品。
本文旨在分析和介绍设计和制造具有先进材料特性的产品的过程,并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第一部分:先进材料的选取在设计和制造具有先进材料特性的产品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先进材料。
这些先进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1. 高性能:先进材料应具备卓越的性能,例如高强度、高刚度、高导热性等。
2. 轻量化:在当前轻量化的趋势下,先进材料应具备较低的密度,以实现产品的轻量化设计。
3. 环境友好:选择环境友好的材料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4. 长寿命:先进材料应具备优异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5. 制造成本:在选择先进材料时,还需要考虑其制造成本。
优秀的先进材料能够实现高性价比。
根据产品的特定需求和设计目标,可以选择合适的先进材料,例如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材料、金属合金、陶瓷材料等。
第二部分:设计和制造流程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材料选择、产品建模和仿真分析。
通过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可以实现产品的三维建模,并对材料性能和产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
这有助于优化产品设计,并预测产品的性能。
2. 材料加工: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工方法是制造具有先进材料特性的产品的重要步骤。
先进材料通常需要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例如复合材料的热压成型、金属的熔融沉积制造等。
确保材料加工工艺与所选择的材料相匹配,以获得最佳的产品性能。
3. 质量控制:在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使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和设备,例如材料的非破坏性检测、产品的尺寸测量等,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4. 产品测试和验证:在完成制造过程后,需要对产品进行测试和验证。
这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原型测试、实际环境测试等方式进行。
测试结果提供了关于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信息,并可以用于进一步改进产品设计。
第三部分:先进材料应用案例通过对一些先进材料应用案例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先进材料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现代制造工程》稿件模板现代制造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内容丰富的工程学科,是以应用工科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先进的生产技术,以提高制造效率和生产质量为目的的工程领域。
该领域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和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对于我国工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制造工程是致力于在工业制造领域中采用现代技术和工具,集成各种工程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改进和控制整个工业制造过程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例如:先进材料的应用,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制造领域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制造等等。
它所涉及的制造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电子、化工等产业,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通过现代制造工程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现代生产线的普及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了自动化生产线,通过智能制造等现代技术优化生产过程,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从而实现全面的生产效益提升。
在我国,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使得我国的制造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这其中,现代制造工程的应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制造2025倡导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制造,并围绕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方向推进发展,通过应用现代制造工程技术,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总之,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只有不断拥抱先进的科技,引入现代的制造工程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制造技术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只有在这样的新环境下,中国制造业才能够实现更为快速的发展,并向着更高的质量和高效率的制造方向发展。
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毕业论文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数控技术是当代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领域普及化生产的必要条件。
如今,在机械行业中,数控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如何运用数控技术高效加工轴类零件成为了研究领域之一。
本篇研究将以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为话题展开论述,使读者能够深刻了解数控技术在轴类零件加工中的应用,也可以为数字化制造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1、加工策略数控加工中的加工策略是决定零件加工方案的基础,能够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摆锤式数控铣床是轴类零件常用的加工设备之一,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分为全面铣削和毛坯结构加工。
(1)全面铣削全面铣削时通过大设备进行操作,零件加工的面积不超过设备安装面积,加工过程即为按要求精度进行面加工,该方式可生产精度高的轴类零件。
(2)毛坯结构加工对于毛坯结构,首先需进行粗加工,即对零件大小和外形进行基本成型,再进行细加工,即完成比较精细的加工工序。
为了防止出现加工精度低的情况,完整的加工流程应包括:粗铣、调整、精加工。
2、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数控加工的质量和效率都需要良好的编程。
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与处理是数字化制造的关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影响零部件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1)数控编程指令在摆锤式数控铣床中,数控编程时需要选择相应的指令,例如:G代码、M代码、T代码、S代码等等。
在数控程序中,G代码和M代码是最基本的数控指令,其中,G 代码用于控制数控铣床的运动轨迹和速度,M代码用于控制数控铣床的其他操作。
(2)数控加工流程整个数控加工流程可分为:零件设计、程序编写、CAD/CAM、加工验证和加工过程,其中,程序编写阶段涉及到各种数控指令的操作和流程控制,而CAD/CAM则是使加工数控化的重要环节,也就是从绘图生成数控程序的过程。
精品合同,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毕业论文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各种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汽车上,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使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减少了空气污染,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大大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而汽车的电子控制是从发动机开始的,而发动机的控制技术是从控制点火开始的,在各种工况下,可以通过ECU控制各个执行器从而获得最佳的点火提前角,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及稳定性均处于最佳。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可对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和电流进行控制,不仅提高了点火的可靠性,而且可有效地减少电能消耗,防止点火线圈烧损。
采用爆燃控制功能后,可使点火提前角控制在爆燃的临界状态,以此获得最佳的燃烧过程。
关键词:丰田点火波形故障分析排除目录1 引言……………………………………………………………………………………………1.1 点火系的发展…………………………………………………………………………………2 丰田车系发动机点火系概述……………………………………………………………2.1 传统点火系统………………………………………………………………………………2.2电控点火系统………………………………………………………………………………3发动机点火示波器概述……………………………………………………………………4 丰田车系发动机点火系波形分析………………………………………………………4.1初级点火波形分析…………………………………………………………………………4.2次级点火波形分析…………………………………………………………………………4.3点火提前角信号分析………………………………………………………………………5 故障波形分析………………………………………………………………………………结论…………………………………………………………………………………………………1 引言汽油机点火系统的性能对汽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只有在点火系统满足一定的基本要求才后,才能能使汽油机的各项性能达到较好的水平,因此电控点火系应运而生。
摘要数控加工是机械行业一门新的专业,数控技术是数字程序控制数控机械实现自动工作的技术。
它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较好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和复杂零件加工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问题。
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以及各类机电一体化设备上。
同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数控装置和数控机械要求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随着社会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生产规模沿着小批量——大批量——多品种变批量的方向发展,以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引入,渗透与融合,不断地改变着传统制造技术的面貌和内涵,从而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
数控就是一种自动控制技术,它所控制的一般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
数控机床,就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它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的机床,该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使用号码或其他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
本篇论文是对利用数控车床加工毛坯直径为Φ140mm、长为240mm,材料为45钢的零件。
(包含凸台、外轮廓、孔)的工艺设计,其中包括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顺序的安排,毛坯的选择,车刀的类型及选用,切削用量的选择,数控加工中数值计算等。
工件采用的是HT150,刀具是硬质合金钢,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切削用量的选择正确,加工顺序的安排等,有关工步工序的计算相对较复杂。
本设计从数控加工前应做的准备开始到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刀具及其选择、工件装夹方式与数控加工夹具的选择、程序编制等内容以及数控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做了一一的说明。
关键词:数控机床;工艺设计;程序编制AbstractNC machining is a new professional machinery industry, th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the digital program control of CNC machine to realize automatic working technology. It is widely used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better solve the many varieties, small batch and complex parts processing and automation of production process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NC machine tools, robots and all kinds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equi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NC equipment and CNC machinery have rapidly developed and improved in the aspects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mand for personalized, diversified,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along the small batch -- mass -- multiple species and batch of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 technology and modern management technology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as the representative, penetration and integration, constantly changing appearance and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ich formed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Numerical control is a kind of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its control is position, angle, speed mechanical quantity. CNC machine tools, CNC technology is the use of the machine, it is loaded with the program control machine tool, the system can logically processing has provisions for the use of numbers or other symbols coded instruction program.This paper is on the use of CNC lathe processing blank diameter 140mm, length 240mm, the material is 45 steel parts. (including bosses, outline, hole)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processing methods, processing sequence arrangement, the choice of blank, types and selection of cutting tools, the choice of cutting parameters in NC machining,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workpiece is used in HT150, the tool is the hard alloy steel, in the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oice of cutting parameters correctly, the processing sequence arrangement, calculation step process is relatively complex.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design from the NC processing should be done before the start to the CNC machin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selection, CNC tool, workpiece clamping and machining fixture selection, programming and NC machining problems of the one one instructions.Keywords: CNC machine tool; process design; program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一、绪论 (4)二、数控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5)三、零件的图简介及其绘制 (6)四、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刀具轨迹路径 (9)五、设备选择 (23)六、切削用量 (25)七、刀具选择 (27)八、数控加工工艺卡与刀具卡片 (31)九、零件粗精加工手工编程 (33)十、设计小结 (36)十一、参考文献 (38)一、绪论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数控的发展趋势及对策[摘要]:简要介绍了当今世界数控系统的发展史、数控技术和装备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性,并从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的发展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系统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控发展数控系统数控机床数控技术中图分类号:tg519.1 文献标识码:tg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2- 0202 -01一、我国数控系统的发展史我国从1958年起,由一批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少数机床厂起步进行数控系统的研制和开发。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数控技术才逐步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经过“六五”(81----85年)的引进国外技术,“七五”(86------90年)的消化吸收和“八五”(91------95年)国家组织的科技攻关,才使得我国的数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80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机床厂从传统产品实现向数控化产品的转型。
但总的来说,技术水平不高,质量不佳。
在1 9 9 9年以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金,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
数控技术及装备成为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
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总之,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经。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1. 高速度、高精度化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数控系统采用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和设备来提高数控机床的运行速度、精度化速度和加工精度。
2. 数控系统由于采用了多cpu结构和分级中断控制方式,即可在一台机床上同时进行零件加工和程序编制,实现所谓的“前台加工,后台编辑”。
第一章绪论1.1 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由于现代数控都采用了计算机进行控制,因此,也可以称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CNC)。
为了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数字化信息控制,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
用来实现数字化信息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的整体成为数控系统(Numerical Control System),数控系统的核心是数控装置(Numerical Controller)。
采用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NC 机床)。
它是一种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和机床设计等先进技术的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
控制机床也是数控技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领域,因此,数控机床的水平代表了当前数控技术的性能、水平和发展方向。
数控机床种类繁多,有钻铣镗床类、车削类、磨削类、电加工类、锻压类、激光加工类和其他特殊用途的专用数控机床等等,凡是采用了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统称为NC 机床。
带有自动换刀装置ATC(Automatic Tool Changer—ATC)的数控机床(带有回转刀架的数控车床除外)称为加工中心(Machine Center—MC)。
它通过刀具的自动交换,工件可以一次装、夹完成多工序的加工,实现了工序集中和工艺的复合,从而缩短了辅助加工时间,提高了机床的效率;减少了工件安装、定位次数,提高了加工精度。
加工中心是目前数控机床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数控机床。
在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多工作台(托盘)自动交换装置(Auto Pallet Changer—APC)以及其他相关装置,组成的加工单元称为柔性加工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FMC)。
FMC 不仅是现了工序的集中和工艺的复合,而且通过工作台(托盘)的自动交换和较完善的自动监测、监控功能,可以进行一定时间的无人化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加工效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论文5000字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论文引言概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学生需要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等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研究方向、实践应用、未来发展等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研究方向1.1 机械设计与制造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机械设计与制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学生需要掌握CAD、CAM等设计软件,学习机械结构设计、零件加工工艺等知识,通过实践项目来提高设计和制造能力。
1.2 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学生需要学习PLC编程、传感器技术、机器人控制等知识,通过实验和项目设计来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
1.3 先进制造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生需要学习3D打印、激光切割、智能制造等技术,通过实践项目来提高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实践应用2.1 实习实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需要参加实习实践活动,了解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实验设计学生需要参与实验设计项目,通过设计、搭建、测试等环节,掌握实验方法和技术,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3 项目研究学生需要参与项目研究活动,通过团队合作、创新设计等方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未来发展3.1 智能制造未来,智能制造将成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学生需要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掌握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高智能制造能力。
3.2 绿色制造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推动绿色制造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
学生需要学习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知识,掌握绿色制造的原理和方法,提高绿色制造能力。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4年1月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数控机床的出现开始,经过了单元制造技术、集成制造技术和网络化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数字化制造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数字化技术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国内外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论述了数字化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对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几个核心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分析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概括总结了数字化制造经历的深刻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化制造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数字化技术指的是运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
数字化技术一般包括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传输、数字调制与解调等技术。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在生产、生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等各个领域不断扩大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数字化技术与各种专业技术相融合形成了各种数字化专业技术,如数字化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数字化视听技术等。
数字化制造技术是一项融合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以制造工程科学为理论基础的重大制造技术革新[1],并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快速原型、数据库和多媒体等支撑技术的支持下,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收集资源信息,对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分析、规划和重组,实现对产品设计和功能的仿真以及原型制造,进而快速生产出达到用户要求性能的产品整个制造全过程。
它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合、发展与应用的结果,也是制造企业、制造系统与生产过程、生产系统不断实现数字化的必然趋势。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在工业技术先进国家,数字化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5]。
特别是近30年来,数字化制造技术发展日益加快,在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中,已开始实现无图纸生产,全面使用CAD/CAM,实现100%数字化设计。
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封面及中、英文摘要范例南京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 目: SKRT32S 数控回转工作台设计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 级: D 机加工051 学 号: 203030807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 XXX (职称)起迄日期: 2009.3.10~2009.6.15设计地点: 工程中心1号楼文中红色字体及文本框部分均为填写说明,看后请删除!!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摘要:本文主要进行了SKRT32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SKRT32数控回转工作台主要用于中等规格卧式数控镗铣床的配套。
它以交流伺服电机为动力源,以膜片弹性联轴器与蜗杆无隙联接,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工作台转动。
工作台面采用平面环形导轨并辅以贴塑工艺,径向以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支承。
蜗轮蜗杆副采用变导程蜗杆消隙措施减少传动间隙对回转精度的影响。
选取的电机带有光电编码器,实现工作台的半闭环检测控制。
工作台还设有压紧装置,以提高加工的刚性。
(与正文空两行)关键词:数控回转工作台设计(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摘要是设计或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
英文翻译多用被动句表述。
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设计或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设计或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设计)目的、实验研究方法(设计思路)、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计算机程序,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汉字左右,用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1个空格隔开。
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
机械加⼯论⽂范⽂3篇现代机械加⼯论⽂1机械加⼯技术的基本特征现代机械加⼯技术要做好机械加⼯产品整个⽣命周期的设计⼯作,特别是在报废处理环节上,应该能做到材料的再次循环利⽤,以此紧跟节能环保的时代主题。
第七,逐步实现由技术⽀撑向⼈、组织、技术三结合的集成处理。
⽽这⼀理念的本质,在于强调了⼈在机械加⼯技术中的永恒作⽤,强调了其在经营管理、战略决策的作⽤。
并满⾜了市场驱动下,以需求为牵引,客户为核⼼的⽣产、经营理念的改变,是⾯向社会经济发展,回应市场需求⽽提出的全新现代机械加⼯技术⽅法,也是未来现代机械加⼯技术发展的主要⽅向。
2现代化机械加⼯技术的内容与发展⽅向(1)机械加⼯的绿⾊制造机械加⼯的绿⾊制造是机械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机械制造企业在综合环境与资源所构建出的全新加⼯模式。
其根本⽬的在于将机械加⼯产品在整个加⼯过程中,最⼤限度的做到资源的最优处理,降低废弃物的产⽣,加⼤利⽤率。
⽽绿⾊制造最明显的⼯艺则体现在切削加⼯不使⽤切削液上。
因为,切削液对⼈体的健康、⽣态环境都会造成极⼤的威胁,同时切削液的使⽤还会加⼤能源的消耗。
所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不使⽤切削液进⾏切削,加⼤对切削⼯艺的研究与开发,以实现机械加⼯的绿⾊制造。
(2)计算机集成制造CIM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与发展,计算机集成制造早已成为机械制造企业进⾏规模⽣产的主要科技技术⼿段。
CIM就是指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的集成化并进⾏现代机械加⼯制造,⽤以提⾼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尤其是改项技术的应⽤,还能够统筹整个机械加⼯过程,将企业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制造、经营管理乃⾄售后服务都整合到⼀个系统之中得到⼀体化处理,因此,该项⼯艺已经成为当今现代机械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结束语随着⾼新技术⽔平的不断发展,经济市场个性化要求的不断提⾼,当今机械制造业的内涵与⽔平早已是今⾮昔⽐。
可以说其不仅结合了电⼦、信息等⾼新技术⼿段,还将多种学科的最⾼技术完美的融⼊到机械加⼯之中,成为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现代制造产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系统!它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以赢得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最新成就于一身的新兴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
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先进制造技术更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广泛性、高精度性。
先进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在其制造过程中还综合应用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等。
先进制造技术比传统的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更加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以及合理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模式,并能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
现代设计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制造技术的第一个环节。
根据德国工程师协会文件VD I 2225的调查分析,产品设计成本约占产品成本的5%~7% ,但却决定了产品制造成本的75%~80%。
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产品的设计问题。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其中又以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最大。
试论数控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数控高速切削加工的基础理论及发展过程,分析了高速加工的优点和应用领域,总结了发展数控高速切削加工需要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速切削;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tg519.1数控高速切削技术(high speed machining,hsm,或high speed cutting,hsc),是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相关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我国是制造大国,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即要掌握先进制造核心技术,否则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制造业将进一步落后。
研究先进技术的理论和应用迫在眉睫。
一、数控高速切削加工的含义高速切削理论由德国物理学家carl.j.salomon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提出的。
他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在正常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速度如果提高,会导致切削温度上升,从而加剧了切削刀具的磨损;然而,当切削速度提高到某一定值后,只要超过这个拐点,随着切削速度提高,切削温度就不会升高,反而会下降,因此只要切削速度足够高,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切削温度过高而造成刀具磨损不利于切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加工效益。
二、数控高速切削加工的优越性由于切削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不仅提高了切削加工的生产率,和常规切削相比还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切削力小:在高速铣削加工中,采用小切削量、高切削速度的切削形式,使切削力比常规切削降低30%以上。
第二、材料切除率高:采用高速切削,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都大幅度提高,相同时间内的材料切除率也相应大大提高。
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第三、工件热变形小:在高速切削时,大部分的切削热来不及传给工件就被高速流出的切屑带走,因此加工表面的受热时间短,不会由于温升导致热变形,有利于提高表面精度,加工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也比普通加工方法要好。
数控车工技师论文数控机床的应用与维护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机械产品提出了高精度、高复杂性的要求,而且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在加快,这对机床设备不仅提出了精度和效率的要求,而且也对其提出了通用性和灵活性的要求。
数控机床就是针对这种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
数控机床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伺服驱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于一体,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
它本身又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机床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数控机床体现了当前世界机床技术进步的主流,是衡量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柔性生产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核心作用。
因此,如何更好的使用数控机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由于数控机床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精密设备,因此,其维护更是不容忽视。
一、数控机床1. 数控加工的概念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工件的松开与夹紧、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自动关停冷却液)和步骤以及工件的形状尺寸用数字化的代码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如穿孔纸带或磁盘等)将数字信息送入数控装置,数控装置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驱动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
所以,数控加工的关键是加工数据和工艺参数的获取,即数控编程。
数控加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 对图纸进行分析,确定需要数控加工的部分六剑客职教园(最大的免费职教教学资源网站);(2) 利用图形软件(如CAXA制造工程师)对需要数控加工的部分造型;(3) 根据加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加工参数,生成加工轨迹(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轨迹);(4) 轨迹的仿真检验;(5) 生成G代码;(6) 传给机床加工。
2. 数控机床的特点(1) 具有高度柔性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主要取决于加工程序,它与普通机床不同,不必制造、更换许多工具、夹具,不需要经常调整机床。
因此,数控机床适用于零件频繁更换的场合。
浅谈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及应用摘要:高速切削(high speed cutting,hsc)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
本文就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特点、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作一简要的研究与阐述。
关键词: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75-0011931年4月德国物理学家carl.j.saloman最早提出了高速切削(high speed cutting)的理论,并于同年申请了专利。
他指出:在常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而升高,但切削速度提高到一定值之后,切削温度不但不会升高反而会降低,且该切削速度vc与工件材料的种类有关。
对于每一种工件材料都存在一个速度范围,在该速度范围内,由于切削温度过高,刀具材料无法承受,切削加工不可能进行。
要是能越过这个速度范围,高速切削将成为可能,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当时高速切削无法付诸实践,但这个思想给后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
一、高速切削加工概述1.高速切削历史和现状高速切削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
德国的切削物理学家萨洛蒙博士于1929年进行了超高速切削模拟试验。
1931年4月发表了著名的超高速切削理论,提出了高速切削假设。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高速切削,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进展缓慢。
近10年来成果显著,至今仍有多所大学、研究所开展了高速加工技术及设备的研究。
2.切削速度的划分根据高速切削机理的研究结果,高速切削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时间材料切除率,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其他优良特性。
高速切削的速度范围定义在这样一个给切削加工带来一系列优点的区域。
这个切削速度区比传统的切削速度高得多,因此也称超高速切削。
通常把切削速度比常规高出5~10倍以上的切削加工叫做高速切削或超高速切削。
3.高速切削的优势高速切削具有以下特点:①可提高生产效率;②降低了切削力;③提高加工质量;④高速切削的切削热对工件的影响小;⑤加工能耗低,节省制造资源;⑥高速切削可以加工难加工材料;⑦简化了加工工艺流程;⑧可降低加工成本。
编号: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教学单位 德州学院机电工程系 (盖章)
二Oxx年xx月xx日 目 录 摘要及关键词 ................................................................................................................................. 1 1 引言 ............................................................................................................................................. 1 1.1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问题 .......................................................................................................... 1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软起动器主电路的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软起动器的功能及运行模式 .................................................................................................. 2 3 软起动器的硬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DSP微处理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软起动器主电路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通讯单元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保护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软起动器的软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软起动器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硬件抗干扰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软件抗干扰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2 谢 辞 ............................................................................................................................................. 4 德州学院 机电工程系 2009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的研究
王艳敏 (德州学院机电系,山东德州 253023) 摘 要:本设计是对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电动机软起动进行研究,设计出以DSP-TMS320LF2407A为核心的低价格,高性能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该软起动器采用晶闸管调压方式和模块化设计思想,通过改变晶闸管的触发角来实现对定子两端的电压的调节。该软起动器操作方便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及时跟随电机负载的变化,在保障降低异步电动机起动电流的前提下,可以使电机平稳可靠起动。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DSP
1 引言
1.1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问题 电机是现代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重要设备,与电机配套的控制设备的性能己经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电机的控制包括电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当电机并入电网时,电机转速从静止加速到额定转速的过程称为电机的起动过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性能最重要的是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1]。 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开关功能实际上无磨损、寿命长、功耗小,加之微机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与电力电子技术的紧密结合,为电机的起动节能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从而出现了电机软起动技术。软起动技术具有传统起动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2]。
图1 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软起动器采用了图1所示的主电路。由于所示的电路中没有中线,因此在工作时若要负载电流流通,至少要有两相构成通路。其中一相是正向晶闸管导通,另一相则是反向晶闸管导通。为了保证在电路起始工作时有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以及在感性负载与控制角较小时仍能保证不同相的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本系统采用了能够产生大于60°的宽脉冲或双窄脉冲的触发电路。
M A B C 德州学院 机电工程系 2009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 2.2 软起动器的功能及运行模式
软起动器的功能主要是实现软起动和软停车。 2.2.1 起动功能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拥有多种起动模式,可以满足不同的起动要求。 (1)限流起动 限流起动就是在电动机的起动过程中限制其起动电流不超过某一设定值Im的软起动方式。主要用于轻载起动的降压起动,其输出电压从零开始迅速增长,直到其输出电流达到预先设定的电流限值Im,然后保持输出电流I这种起动方式的优点是起动电流小,且可按需要调整起动电流的限定值Im。其缺点是在起动时难以知道起动压降,不能充分利用压降空间,损失起动转矩,起动时间相对较长。该方法应用较多,适用于风机,泵类负载[6]。 2.2.2 停车功能 软起动器的停车和起动一样可以通过控制可控硅导通角,使电机定子两端电压以不同的策略减少,达到不同的停车特性。 (1)自由停车 在收到停车指令后,关断可控硅,使加在电机定子上的电压降为0,电机靠摩擦转矩实现停车。这种停车方式,和直接起动方式一样,会产生转矩冲击,若在管道系统中则会产生水锤效应。 表1 两种编码条件下被试在五种延时测验中的平均作业成绩 浅加工编码 深加工编码 延时 Pli Ple g Pli Ple g
0m 0.636 0.317 0.136 0.764 0.257 0.019 6m 0.597 0.364 0.202 0.695 0.333 0.048 15m 0.571 0.366 0.200 0.661 0.397 0.060 1h 0.536 0.369 0.233 0.564 0.331 0.102 7d 0.502 0.438 0.331 0.521 0.333 0.143
表体:三线式表格
栏目:小5号,中文宋体 德州学院 机电工程系 2009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l] 李发海,王岩.电机与拖动基础(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80~100 [2] 程游明.浅谈软起动及其应用[J].上海大中型电机,2001(2):42~44 [3] 许宏刚,徐方逸.软起动器原理及其应用[J].能源技术,2002(5):132~135 注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文章名[J].期刊名(外文期刊可缩写),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专著名[M].版本(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译著:[序号]作者.译著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网上文章:[序号]作者.文章名[EB/OL].文章出处或可获得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Research of the Soft Starter for Asynchronous Motor Wang Yanmin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Dezhou University, Dezhou Shandong, 253023) Abstract:The soft starter with low price and high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DSP-TMS320LF2407A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 voltage adjusting model with SCR is used in this soft starter. By regulating the amplitude of asynchronous motor's voltage, it realizes the functions of the voltage-slope start, the current-limit start, the soft-stop and so on. The operation of this soft starter is simper and easy, it has very high degree in intelligence, it also could be able to follow the change of the load to make sure that the asynchronous motor starts up smoothly. Key Words:Asynchronous Motor, Soft Starter, D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