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功家秘法宝藏太和门肾子阳性功图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6
武当纯阳十三掌教学[武当纯阳十八养生掌]一、醒醐灌顶两宫相对起太极,松腕坠肘脚右移。
翻转双掌轻前插,醍醐灌顶混三气。
起式:自然站立,微蹲向右开步与肩齐,双手掌心、两肘对在身前,徐徐抬起与胸同高,吸气,掌心向上稍前插,十指相对旋掌下按至小腹处,以肘带掌贴身两边抹开,呼气。
碾掌,翻掌指尖朝上,两边向上抱起,先看右手再看左手,吸气。
两掌抬至头顶,十指相对,灌顶下压,眼看前方一米处,呼气。
(图1-9)二、河洛寒鸭十指相对平托起,胸上双分转肩吸。
虎口向肋过血仓,右转左旋碾掌屈。
接上式,手掌压至小腹处,十指相对向前翻手挖抱,掌心向上托起至锁骨,吸气。
收肘平转掌成托掌,拇指点于锁骨,呼气。
抬肘,拇指从耳后绕耳一圈,在耳根后稍按压,再沿肩胛骨向下插于腋下,吸气。
虎口沿身体两侧下捋至腰侧,呼气,向右拧腰,同时两掌继续下按至胯侧,身与脚成十字,吸气。
身再向左转,双掌外碾,呼气。
(图10-17)三、抚球夜行撩袍夜行摸观门,旋球错手抚挂起。
屈膝切记勾脚关,黄鹤亮翅拧腰力。
接上式,两腕放松,两手以肘为中心从左向右划弧至右胸,同时提右膝,脚随手向右屈膝摆莲后落于震位,呼气。
右手继续划圆抱球至两手交叉,吸气。
右手斜上拉起,左手下捋,成右金鸡独立,再吸。
向左稍转身,呼气。
(图18―21)四、云长烫刀落脚盖掌左伸按,左盖右插掌斜去。
提膝勾裆掌根踏,气成丹田力待发。
接上式,左脚前踩震位,右手下盖至左肋,左手掌心向上穿过右手前插再转腕翻掌稍下压。
左手下盖至右肋,右手翻掌,掌心向上前插,左小臂转翻腕斜立掌,成左金鸡独立。
(图22、23)五、紫燕穿林横踩拧腰扫截穿,缠丝颇腿截腕打。
扑步穿插关起盖,进步穿掌弓或马。
接上式,右脚前踩震位外摆,两臂向外膨圆,左转腰。
双手翻掌,掌心向上,右掌螺旋上穿转掌收指提腕成勾手凤眼,左掌立掌护胸。
右掌上穿时左脚缠丝腿提膝。
左脚下插巽位,右扑步左掌前穿。
左掌翻掌下盖抹到右腹下,重心左移成左弓。
上右脚成右弓,右掌斜立掌前插立掌。
武当太乙(纯阳)内丹术(站桩)育丹功第一节预备功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宽,两膝微曲。
腹微收。
身直,头正。
微收下腭。
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合,眼微闭。
松肩,两手臂自然下垂。
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意守两手心劳宫穴,静站三分钟。
【说明】:意守劳宫有定心安神之作用, 比意守其他穴位更易于入静。
乃太乙门秘法。
第二节放松法(一)三面放松法:所谓三面即身体的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
炼功时,先放松前面,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腹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
再松背面,由头顶百会经脑的后面、背、脚的后面,一直松到脚心涌泉。
同时默念“松”字。
最后放松两侧,还是从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
按前面、后面、侧面的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八遍。
(二)整体放松法: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
反复做八遍。
【说明】:一、以上两种功法,初炼时不管呼吸。
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放松,并默念“松”字。
二、功法熟练后,可直接炼整体放松法。
炼功时,要求全身柔和,一点不用劲。
三面放松,主要炼肌肉的放松。
整体放松,不仅炼肌肉的放松,更重要的是炼身体内部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系统的放松。
五脏六腑,经络血管,里里外外,无一不轻松柔和。
越轻松柔和全身气血就越通泰,周身气血畅通,全身细胞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同时还可顺利排除人体内的废物,有利于新陈代谢,增强全身各细胞的生命活力,从而延长人体寿命。
放松法分两层炼:一从体外到体内,无处不放松,不柔和。
使周身气血通泰,利于排除病气,对治疗慢性病,有良好的功效;二从头松到脚。
引导气血下行,对治疗头部和心血疾病,以及消炎去肿毒,有着积极意义。
第三节洗髓法本功从外到内,分五层洗。
炼功时,意想太空中,有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好像沐浴一样,从头一直洗到脚心。
易筋经·分行外功诀·肾功
其一,兜擦法。
“用一手兜里外肾两子(睾丸),一手擦下丹田(一般在肚脐下面一点),左右换手,各81遍。
诀云:‘一擦一兜,左右换手,九九之数,其阳不走’。
”
其二,摩擦法。
“临睡时坐于床,垂足解衣。
闭息,舌抵一腭,目视顶门,提缩谷道如忍大便状(即现在流行的提纲法),两手摩擦肾腧穴(双手叉腰,两大拇指的位置一般就是,具体位子可以看人体穴位图),各120次。
能生精固阳,除腰痛稀小便。
”
小弟从易筋经白话文上看见,特地给各位分享,小弟从前腰酸,自从练了以后感觉很好,与现在的提肛法师出同门啊!。
武当太乙内丹功(全套)武当太乙内丹功第一部分育丹功第一节预备功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膝微曲。
松胯,腹微收。
身直,头正。
微收下腭。
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含,眼微闭。
松肩,两手自然下垂。
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呼吸:自然。
功法: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静站三分钟。
第二节放松法(一)三面放松法:所谓三面即身体的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
炼功时,先放松前面,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
最后放松两侧,还是放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
按前面、后面、侧面的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做八遍。
(二)整体放松法: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
反复做八遍。
第三节洗髓法炼功时,意想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一直洗到脚心,淋洗时,是从外到内逐层淋洗;1洗皮肤,2洗肌肉,3洗血液,4洗内脏,5洗骨髓。
淋洗时,意想将身体从外到内的浊气、病气、废气等洗干净,有病处应多洗,从外到内逐层洗完为一遍共洗三遍,初练时不管呼吸。
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清泉从头往下洗,还是洗三遍,不宜多洗,因此法为泻。
少洗有益,多洗有害。
第四节毛孔采气法吸气时,意想全身毛孔张开,将新鲜空气从毛孔吸入;呼气时,意想周身毛孔闭拢,将外气收于体内。
忘掉口鼻呼吸,用毛孔呼吸代替口鼻呼吸。
共呼吸八次,此法为补,多采也可。
第五节丹田聚气法吸气时,意想毛孔及体内各个细胞均在吸气;呼气时,意想将周身之气聚于丹田(脐下一掌处)。
越聚越拢,逐渐在丹田部位形成一热气团(不可追求,意想成一热气团就可以了)。
呼吸八次。
第六节丹田运气法先将丹田看成是一点,再意想丹田的热气团围绕丹田这个点运转,先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再反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
运转时,意念不要过重。
一顺一反各运转三十二圈为一遍,共八遍。
第七节丹田内视法内视时,要用三眼内视,人只有两眼,第三眼为额部正中有小窝处的天目。
武当九宫门秘技:龙形九宫四秘----廖冬晴九宫桩法在近身群敌的实战技击中颇有威力。
久练周身轻灵,于敌群中闪转腾挪、身法奇快,轻若飞燕,巧如灵猴。
此法在健身技击上都有很高的用效。
九宫桩法在世传八卦拳派中多有著述,今就本门在九宫桩秘技介绍一二,文中若有错误,敬请诸师指正。
用九块青砖在地上放置成九宫形,每块青砖之间相隔二尺余。
1、于砖上行九宫步法(图=)走时脚前掌着砖,在砖上按九宫步法转闪腾展(见图三),先从北方坎位穿宫,再从西方兑位进,如此继从南方离位、东方震位穿入,如此行二四共八次毕。
穿宫时行面宫静立,尔后调息提气履砖行功,功毕面宫而立,调气归田。
如能腿缚沙袋,效果更显。
步履九宫由慢到快由拙到熟,一步一步来,需知'百日通灵,功在日积'。
2、履宫熟练后,将砖原地竖起,按前式继续闪挪穿展,此式一般配合轻功内修方可在竖砖上跳跃自如,而砖不倒。
掌门混云子能在连竖的三块砖上,演九宫擒扑十二手,穿行跳跃,手法万千。
叹为观止。
如履竖砖有困难可插入数寸,当然以不插而修更佳。
3、做到履砖不倒、手足轻灵、转闪自如时,移去青砖,在原地插二尺高的木桩,入地一尺露土一尺,桩径五寸。
这时难度有所增加,亦是练胆略、机敏的开始,这时起式加入足踏八卦的姿势,要求面对中心土位(阳鱼式),转圈先逆后顺,先逆时针转九圈,再顺时针转六圈。
较掌过程中,要求不被圆圈力道掀出,且昆仓穴真气提纵(踵)自如,双掌如飞花扑蝶顺手可出,周身力道运使自如。
接着步履九宫、千回百转。
4、练至身如狸猫,履胜猴猿时,可加高大桩到露土三尺,在其上练习越桩穿插,时左时右,时前时后,再踩八卦、履九宫,风行穿绕、挥洒自如,大功毕已。
如能在黄昏、启明或黑暗加练而达自如者,其目力灵巧更胜。
(二)文九宫健身益气法文九宫健身益气法是属保健通络松肌的一种方法,一般在练完九宫穿掌履后进行,又称神豕搓背。
本法无固定姿式,只求周身放松,在九宫降中以身体各部位与桩相擦,这样通机物理机械性的按摩,而达疏经活血之效。
武当玄武功龟息功是武当道家修炼内功的一种修为功法~又名“玄武定”“龟息真定功”~由潜心、潜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组成。
现将修为方法列述于下: 潜心潜心~即调心~此法为龟息功的预备功法~初学者采用盘膝跌坐~上体正直~务必使全身放松自然~松则气顺~百脉舒畅。
双手扣子午了扣~即左手拇指弯曲掐住中指午位,最上端,~右手拇指由左拇指、中指圈内插入~掐住左手无名指根部子位~右中指在对相对掐住~两手相抱放在小腹前~扣子午有少生杂念~有助入静之功效。
二目垂帘~服观鼻。
鼻观口~口观心~舌抵上胯~心、神、意守脐部~务使心念不移。
久之感觉随心意降~头、手如同虚无~只觉脐中一点真息幽幽出入~移之不动。
此时第一步功乃成。
潜息潜息即为龟息~始人正功。
坐式同上。
此时振动鼻腔~深吸气。
觉气入腹脐之中~吸端八分气即可~不要吸满。
气进入腹中后~心念又下移~如同上式~宁心静气~住息。
住息时可用数息法,并非数呼吸次数,~仅默数。
住息者对于初习者~必不习惯~马上觉得气息憋闷~感觉也上澎~气息上浮~废气欲出~胸咽憋闷。
初练者便可出气一口~再吸气如前。
练功时间一长~忍度越长~气也越长。
此时~如感叹人之气欲出时~放松小腹~心念下降~息亦下降憋闷之感便消失~但迅即又至~依法再放松小腹~下降心念。
初习肴如确感气憋不住了"~出气一口。
练功时间一长~反复升潜次数亦可逐渐增加。
但切记莫初习即憋长久~总要循序渐进。
每次吸气~吐气一次~即闭放一次为一息。
出气后调匀呼吸再行吸气。
每次练习~至少要七息~至多四十九息。
修炼至息潜人腹~不急不憋~久久安然~则第二步功成。
真定上面二法修成~始惨人定。
姿势坐卧都可。
纳降气息~守心意念于脐~至心息全都忘却唯有一灵知感存于脐内中空之窍~久久不动~渐入真定。
真定即为龟息上乘功夫~但习之不易~《道家〃太极门》诀:“于无而静~自然而定~无知有灵~乃人真定”。
真定的饶界只有过来人方可领悟。
出定当功夫达到“定境”时~收功之法就应当以“法”来掌握。
A—功效强大的强肾秘法—-还阳卧混元卧少林童子功有2种方式最补肾;1、是还阳卧,2、是混元卧,练习这2种方法一定注意后面的注意事项。
1、还阳卧: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如果能顶着会阴最好)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着腹部。
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小,身体更容易放松,身加上一定的姿势,可以很快的把阳气和肾气充盈起来. 肾阳气相当于命门的真火——一个生命力的大小关键就是看命门的阳气是否充足。
摆这个姿势,就是为了更有利于肾阳气的充足。
此作用明显。
“还阳卧”的练习心法是: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如果能顶着会阴最好)。
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着腹部。
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小,身体更容易放松,身体的放松加上一定的姿势,可以很快地使阳气和肾气充盈起来。
肾阳气相当于命门的真火-—一个生命力的大小关键就是看命门的阳气是否充足。
摆这个姿势,就是为了更有利于肾阳气的充足,因此补肾的作用非常明显. 从经络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肝肾两经都从大腿内侧通过,锻炼肝肾功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两腿分开劈叉。
这时,您两条大腿内侧会酸胀紧绷,而这紧绷的地方就是肝肾经的循行路线。
肝肾经要一起锻炼,才会协调一致。
然而,即使功法精妙,您一定还要有些耐心和信心才行,不要今天刚练习,明天就希望有显效哦。
做“还阳卧”的时候,大腿内侧有酸胀紧绷的感觉,尤其是胯部,特别酸痛. 2、混元卧:把还阳卧再提高层次的练法是混无卧-仰卧,两脚心相对,腿似环, 两手重叠或交叉轻轻的放在头上,手心对着头顶百合。
这个姿势既能补肾气又可放松头部,对失眠、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上面两臂围成一个圈,可以使肾气不往生殖器上走,而是拉到中脘的深处;下面两腿围成一个圈,有利于周身气血沿腿循环到身体的当中。
这两种姿势,都会拉紧肝经和肾经,起到锻炼肝经和肾经的. 松开的前胯是练好还阳卧和混元卧功的前提。
武当太乙(纯阳)内丹术(站桩)育丹功第一节预备功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宽.两膝微曲。
腹微收。
身直,头正。
微收下腭。
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合,眼微闭。
松肩,两手臂自然下垂。
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意守两手心劳宫穴,静站三分钟。
【说明】:意守劳宫有定心安神之作用, 比意守其他穴位更易于入静。
乃太乙门秘法。
第二节放松法(一)三面放松法:所谓三面即身体的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
炼功时,先放松前面,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腹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
再松背面,由头顶百会经脑的后面、背、脚的后面,一直松到脚心涌泉。
同时默念“松”字。
最后放松两侧,还是从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
按前面、后面、侧面的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八遍。
(二)整体放松法: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
反复做八遍。
【说明】:一、以上两种功法,初炼时不管呼吸。
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放松,并默念“松”字。
二、功法熟练后,可直接炼整体放松法。
炼功时,要求全身柔和,一点不用劲。
三面放松,主要炼肌肉的放松。
整体放松,不仅炼肌肉的放松,更重要的是炼身体内部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系统的放松。
五脏六腑,经络血管,里里外外,无一不轻松柔和。
越轻松柔和全身气血就越通泰,周身气血畅通,全身细胞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同时还可顺利排除人体内的废物,有利于新陈代谢,增强全身各细胞的生命活力,从而延长人体寿命。
放松法分两层炼:一从体外到体内,无处不放松,不柔和。
使周身气血通泰,利于排除病气,对治疗慢性病,有良好的功效;二从头松到脚。
引导气血下行,对治疗头部和心血疾病,以及消炎去肿毒,有着积极意义。
第三节洗髓法本功从外到内,分五层洗。
炼功时,意想太空中,有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好像沐浴一样,从头一直洗到脚心。
《通臂功童子功壮阳功秘法极强补肾法精粹小功法转贴》通臂功转贴但凡对中国武术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武术中有个通背拳。
但是医盲遇到有些练习通背拳的人,居然不知道通背劲是怎么回事,或者只是听说过而不知为何物。
其实,通背劲,就是一种达于外的通透劲力,太极拳一身备五弓,其中有通背劲的奥秘,外家拳根于足发于腰达于掌的劲力,也是通背劲的体现。
武术各流派正规的传承,都有完善的通背劲的锻炼方法和步骤,只是各家说法侧重不同而已。
医盲在马步站桩和摇肩的帖子中,简单提到过练家开胯活肩的说法,下面再简单介绍通臂劲的练法。
对了,是通臂劲不是通背劲,一字之差,应该看出通臂是通背的“局部”锻炼方法。
方法很简单:两臂侧平举,肩臂掌指一条线---平,坚持!这就是练法。
很简单,医盲介绍的都很简单,但是过去传承中,都是隐伏在很多有用无用的招式中间传授的,以至后来有很多传人都不知道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里面到底那些是关键起效的了。
不要小看这一个动作,医盲以前在向别人介绍时,时常是和对方打赌的:你要是能坚持10分钟乃至5分钟,我就许你为练习通背拳的天才,结果,包括当兵的壮小伙,乃至习练通臂有年的人,一个个都赌败在医盲面前。
话归正题,医盲在这里介绍练家的劲力练习方法,并不是要大家都去练武术,而是练家的锻炼方法中,蕴含着多少代人千锤百炼的符合人体内在规律的东东,有着强效的健身治疗效果(当然练武术多年不得其窍的人,认真琢磨医盲介绍的锻炼方法,也必定会有所得的)。
通臂劲锻炼,不但对肩臂劳损等有卓著的疗效(还有深层的内练效果,暂不叙说),对于推拿医生的推拿练功,也有极强的辅助作用。
有推拿师练过练家的几种基本功后,意外的发现,自己忽然有了一双神奇的手,推拿效果出奇的好,其中的奥妙,练过自知。
蹲马步、摇肩之余,不妨两臂一字平伸,看看自己是不是“通臂”奇才。
万籁声的童子功练精化气法亦名少林童子功,过去为修持之士不传之秘。
近年由武林泰斗、自然门大师万籁声先生传出。
简化武当太极拳三十六式图解---游玄德第一式无极桩两手下垂,自然站立,独立守神,中正安舒,虚领顶劲,面南背北(图1)。
动作要领:在武当太极拳内功修炼当中,很重视南北极子午向,达到天人合一。
道家养生秘要:醒神安脑,引气归元。
第二式抱元守一左脚左移,两脚间距与肩同宽,脚心涵空,男左女右,两手合抱,拇指相对呈圆状。
顶天立地。
头部中正,全身放松,气沉丹田(图2)。
动作要领:身正体松,气顺神凝,全身透空,八面支撑。
道家养生秘要:掐诀凝神,鼓荡丹田。
第三式开太极两手从身体两侧分开,如铜钟式,待有气感后,慢慢向上伸展,至两臂展平与身体呈“大”字状;手心向下外转至手心向上,慢慢合于头顶,中指相对,节节贯穿,经面前下沉至丹田,两手以腕为轴外展,十指向前(图3、4)。
动作要领:两手分开,自上而下划圆,须一气呵成,配合呼吸。
道家养生秘要:伸筋拔骨,气贯黄庭。
第四式金龟戏水接上动,松腰屈腿下沉呈马步;两手掌心向下,向前搠起。
两腿直立,随即沉肩垂肘如金龟戏水下沉,双手收于丹田处,合抱于胸前拥出(图5、6)。
动作要领:太极有八十一个劲,本式动作是翻转劲,须周身协调一致,身形中正安舒。
道家养生秘要:任督通关,升清降浊。
第五式怀中抱月两脚呈马步,腰右转,左手掌心向下,收于左肋,再随身体右转合于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收于丹田,两掌心上下相对(图7、8)。
动作要领:以腰带手,圆转中正,切忌低头弯腰。
道家养生秘要:坎离相交,养心祛火。
第六式拨云见日接上动,右转腰,两手掌心向上,右手在前,高不过眉,左手在后,低不过胸,左脚内扣,右脚外摆,两手分开,内旋挤出,掌心向前,左脚跟步(图9、10)。
动作要领:动作变化须自然圆活而力整。
道家养生秘要:转腰强肾,益寿延年。
第七式陆海奔潮退左脚,两手下捋收于胯根,双手合抱拥出,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抱婴儿状,左脚蹬,右脚弓步(图11、12)。
动作要领:下捋时忌低头,弓步时须全身贯力。
道家养生秘要:气运周身,培元固本。
神虎术宝阳功(全套功法)神虎术宝阳功(全套功法)正独立桩起势:两脚开立,约有两脚多些距离,左脚尖跷起,左脚跟着地,右脚斜相而立,面对前方。
两膝由外向内微旋自然下屈,膝弯约有135度左右;两胯由外向内微旋自然合拢,臀部由外向内微旋自然竖垂,腹部由外向内微旋自然里收,腰部由外向内微旋自然含空,胸部由外向内微旋自然含空,背部由外向内微旋自然拔立,两肩由外向内微扣自然下垂,两臂成长弧形垂于两腿侧前寸许,肘弯约135度左右,手心朝后,手型成虎牙手或虎心爪,手头部由外向内微旋自然前竖,下颏微收,全身自然微旋协和一体,重心在中央,目视前方。
动作(1):然后以腹腰为中心,带动全身各部同时往自己身体中线自然缓慢卷缩,成下式:身体重心折放在中央,两腿膝弯约有105度左右,全身成藏弧形(浅弧形),两肩自然相合耸起,两臂仍成长弧形垂于两腿侧前方,肘弯约有105度左右,两手心仍朝后,下颏自然收紧,头部向左后自然微为缩藏。
在卷缩的同时,两目亦必随着向前自然轻轻瞪视,舌尖亦必随着自然轻轻上舔,裆部睾丸亦必随着自然轻轻缩提,肛门亦必随着自然轻轻上卷。
稍过一会儿,便感到脐心对命门间四周立体大空间范围里头有蠕动充实的感觉,即形成了大丹田(里面元气聚集启运)。
此时亦感到精神安定集中,身体安和轻稳(全身大大小小筋肉骨节为为聚拢合整),精神与身体各部吻合一致,即为大丹田状态。
练习注意:左右两势皆练,切要细心体会此类姿势下形成大丹田的窍要!动作(2):然后以大丹田为核心,带动全身各部同时晃动圆活自然快速连续地由后往扑动并朝着自己身体中线旋转收缩成弧形相合一体运动(运动时,头部自然为弧,两眼目视左后方,两臂自然为弧,两腿自然为弧,胸腹自然为弧,背腰自然为弧,全身各部皆自然为弧,全身由为一个自然统一大弧,重心弧放折转在中央),连续不停数个来回,或更多一些(又自然快速晃滑旋回),然后仍快速自然晃滑不停的朝自己身体中线旋转收缩成弧形相合(内变幅度稍大一些)成下式:重心弧放折转在中央,右腿自然弧曲,左腿成弧形于当中身前,全身成深弧形(收闭五脏),两臂成弧形于头部两侧,两肘尖朝均朝外,两手心均朝下,两手仍为虎牙手或虎心爪手,头部自然藏缩(闭护咽喉),睾丸自然藏缩在裆腹内,两目自然瞪视左前方。
道家武当纯阳子午静养生功道家武当纯阳子午静养生功纯阳子午静,系指“子午”二时的静养之法,故此称谓,从时间上来说中午十一时至十三时为午时,晚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午时为阳衰阴盛之时,子时为阴衰阳盛之始,均为阴阳相合之时,云:子午与坎离相合,为炼功静养最佳时间。
(注:打坐功夫,无论佛家或道家,均以每日子时和午时修炼最为适宜!)纯阳子午静其要领以“五心扑地”,别于佛家“五岳朝天”.所谓“五心扑地”是指眉心,两掌心.两膝心.称之为五心是也,静坐之时头微低垂,以眉心略向下,目亦下视,两掌心向下,两膝勿上仰以掌心盖于膝心,一切动作顺乎自然之,身体方能得以放松,心定则能神闲。
纯阳子午静其呼吸方法自然而绵长,均细匀长,达到心静神闲,精神内守忘我之境.其手中动作配合呼吸亦到气形合一,达到神形相依,气形相合,精形相交。
恩师刘理航先生曾对纯阳功呼吸的三个特点,所论:“首以长吸短呼,次以长吸长呼,后以不吸不呼”。
所谓不吸不呼并不是不呼吸而是深入细致的呼吸以达到心静神闲之境,故喻而言之,称谓:“五行内外手中成”。
是清静无为修身养性之道,吾师以此长养精神,故年近百岁仍耳聪目明,步履矫健。
笔者三十余年亦言听先生之法,尤与纯阳拳相互为用、甚觉神清目朗、百骸顺畅,实践中証明武当纯阳功全面的修炼对人体心、肝、脾、肺、肾、三焦、六腑都能起到推陈出新的促进作用。
故而获得动形、静性、养气、舒神、修真、固本、疏导、护体的精妙内涵。
从而通润五脏、长养百骸安抚各节之功。
外炼一身之筋骨足以铸成武当上乘金钟罩、铁布衫之能,且独有根除笃疾得一身康健之玄机。
纯阳三步功(纯阳子午静)歌诀一:起由两掌盖两膝,揉膝归圆两东西;掌旋悟定奇偶数,呼吸同步自然习。
歌诀二:两掌行如两腿侧,龙心归位入丹舍;两拳相依旋太极,练养脾胃合中脉。
歌诀三:阴阳双合两掌开,左先右后拇指怀;吸指天突呼胃腕,气血调和青松在。
歌诀四:双掌劳宫相对齐,吸开呼合暗中依;合离三寸开肩齐,自然之道是太极。
内家童子功——李良鹄(又名:内家延年益寿功)童子功又名桶子功,它是武当松溪内家拳的内壮功法之一。
此功法系李良鸽先生所传.它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对于固肾壮阳,强身健体,增强内气,特别是丹田之气,以及抗击外力,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
练功月余即可进入排打训练。
第一步功(童子功共分三步功法,常练习对人体有增强抗病及增强内脏各器官的免疫能力,第二步功还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如喜欢可留言索取;第三步功主要是排打功提高身体的抗激打能力。
)动作说明:预备式,两脚开立成马步,全身放松,两手握拳(拳心向内,拳眼向上,拳面相对)贴于丹田(小腹脐下)处.1.两拳贴腹缓缓上提至胸高,同时小腹内收,内气上提(吸气)。
2.上动不停,两拳由上贴身猛然下沉至丹田处,同时以鼻喷气(即由鼻腔骤然向外呼气),小腹放松,内气由上猛然下沉于丹田处。
以上一呼一吸为一次,如此往复四十九次。
要点:吸气宜缓慢深长,呼气宜快速短促。
3. 上体稍向左侧倾斜,身体重心偏于右脚,两手握拳(拳心向内,拳眼向上,拳面相对)贴于左髋侧,目视双拳。
4.两拳贴身沿左肋缓缓上提至左腋处,同时小腹内收;内气上提。
5.上动不停,两拳贴身由左腋沿左肋猛然下沉至左髋侧,同时以鼻喷气,内气由上猛然下沉至左髋侧。
以上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如此往复四十九次,而后再换右侧作四十九次。
6.接上式,身体重心移至两脚间,成马步,两拳(拳眼向上,拳心向内)贴身,在小腹前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作圈状搓揉,如此四十九圈,而后再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反搓四十九圈。
要点:动作与呼吸应自然配合,不宜过快,手向上提时气应上提,手向下行时气应下沉,内气随动作作圈状运转.7.接上式,两脚依然开立成马步.全身放松,呼吸自然,两拳变掌贴于胸腹部,作反向交叉搓揉,如此四十九次即可。
8.接上式,两脚依然成马步开立,两手握拳反贴于腰后肾俞穴处,反复搓揉四十九次。
9.接上式,两拳变掌由腰后在两腰侧内旋成掌心的上,指尖向前。
10.上动不停,两掌继续内屈成掌背相向,指尖朝上,由腹侧经胸侧擦两耳向头顶上方作直臂上穿,同时小腹内收,内气上提。
武当山济肾堂专业运动强肾功法【强肾七式】,好评如潮【强肾七式宣传片】还有谁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还有谁没有过上性福的房事生活……还有谁精力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还有谁气血不足以致脸色煞白没有血色……还有谁在勤修苦练却进步缓慢甚至原地打转……还有谁想要孩子却不知道如何提升种子(精子或卵子)的质量……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想强身祛病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你想提升房事质量拥有性福的房事生活;如果你想拥有充沛的精力提升工作效率;如果你想养血美容拥有白里透红的容颜;如果你想精满气足提升你的练功质量;如果你想提升种子(精子或卵子)的质量,生育健康、聪明的宝宝……那你一定要静下心来花上几分钟的时间认真看完下面的内容……人体的根在五脏,五脏的根在肾脏,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基,想要强身健体,想要祛病延年,肾必须要好;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肾功能决定我们的性功能,性功能想好,房事想性福,肾必须要好;肾藏精,精化气,气化神,精满气足才能神旺,才能精力充沛。
要想精力充沛,要想提高工作效率,肾必须要好。
想要好容颜,气血必须要足,而血为气之母,肾主造血。
要想气血足,要想美容养颜,肾必须要好;无论何种练功修炼,都以精气神为根本,肾藏精,精满才能气足,气足才能神旺。
要想精满气足,要想练功精进,肾必须要好;肾主生殖,男人的精子和女人的卵子都是由肾精所化生,生殖功能由肾系统所主管。
想要提升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想要健康、聪明的宝宝,肾必须要好;所以,要获得上面的诸多好处和效果,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因为无论你想强身祛病、房事性福、精力充沛、养血美容、筑基练功……还是想强种优生,这些都是和我们的肾功能息息相关的,我们只需要去增强我们的肾功能,把我们的肾养好就可以了。
各种中医养生专家出版的关于养肾的书通过书名就可以看得出他们对养肾的重视程度我们都知道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和身体功能,肾功能也不例外,但能真正、专业运动到我们的肾系统的运动、功法非常少见,而能同时运动到后腰内肾和性腺外肾,还能生精补肾的强肾功法更是少之又少,因为……强肾功法乃历代武术、养生大师的秘传绝学肾为先天之本,藏生命之精华。
武当功家秘法宝藏太和门肾子阳性功(图)
武当功家秘法宝藏肾子阳性功,专为男性的生理需要而设置,与女性毫无关连。
该功共分延年益寿保命锁精法和抗坚抵锐肾子离位术两大类。
这是一套濒临失传并且无法令今人全盘继承的特殊功夫。
邓钟山老先生在其手书的《功家秘法宝藏》卷四《肾子阳性功图说》中载日:“肾子阳性,乾人独炼。
一求延年,益寿为要,保命至秘,锁精方成。
二求护体,真阴最薄,一触伤损,隐没无虑。
”以上这段话应该这样来理解,肾子阳性功,是专门为男性操作者编排的一套独一无二的秘密气功练法。
3.马步推抓
右式:
(1)接上图8式,左脚左开半步成马步,两臂向两侧身后展开上举,掌心向下,掌指微垂,同时开始徐徐吸气入中丹田。
上动不停,两臂继续上举至头顶上方变掌心相向。
上动不停,两掌掌心向下.掌指相对,经面前正中线下按至胸前变拳,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2l一9)。
(2)目右视,右拳变掌,五指散开,掌心向右慢慢平伸推出(图21—10)。
(3)上动不停,右掌内旅变掌心向上,五指勾拢变抓慢慢用力
抓回至胸前握拳。
再变掌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21——11)。
左式:
同右式,唯方向相反,如图21一12、21—13。
要点:
作两臂向侧后展开动作时,骨关节应由肩关节根部依次向腕部梢关节咯咯作响,此谓摧骨开窍,久习即可得之。
抓回时则亦然,唯顺序相反而已.
关门式:
(1)接上图13式,双拳变掌下按至裆前,掌心向下(图2l一14)。
(2)上动不停,两臂向两侧展开上举,掌心向下,掌指微垂(图2l一15)。
(3)上动不停,两臂继续上举至头顶上方,变掌心相向.并下落至两耳后.拇指在耳根部,两掌掌心向前(图21——l 6) 。
(4)上动微停,两掌向前平伸抖动推出(图21—17)。
(5)上动不停,两掌内旋变掌心向上变爪用力抓回(图21—18)。
至胸前握拳(图21—19)。
并变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21—20)。
此时,全身放松,微微以鼻出气一口。
4.弓步推抓
左式:
(1)接上图2l一20式,目右视,右拳变掌掌心向外向右平伸推出(图21—21)。
同时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
(2)上动不停,右掌掌心向下,如捞物状经右下,身前下方,向身左成摊掌摊出,掌心向上,为左弓步(图21—22)。
(3)右掌五指勾拢变爪用力抓回,至胸前握拳。
再变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21—23)。
右式:
同右式,唯方向相反(图21一24、2l一25、21—26)
关门式,
同前式(图21—13~21—20)。
如(团21—27~21--31)。
此时全身放松,微微以鼻出气一口。
5单手托天
右式:
(1)按上动关门式,右拳变掌,掌指向上,掌心向里上插,插至头顶上方时掌心外翻向上成托天式,马步之双膝也随之伸起(图21—32、2l一33),同时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
(2)接上式,直臂、俯身,右掌落下至前方如捞物状,掌心向下(图2l一34),
(3)上动不停,五指勾拢变爪如霸王很地无环状用力抓握提起至胸前,握拳。
再变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21——34、21——35)。
左式:
同右式,唯方向相反(图21—36~21—39)
关门式:
同前式(图21—13—21—20)。
如图21—40~21--43.
此时全身放松,微微以鼻出气一口。
6.双手托天式
同单手托天式,唯双手齐托、齐抓、齐提(图21--44、2l一45、21—46)。
关门式亦同前述。
7.苍鹰回首
左式:
(1)承前关门式,目右视,右拳变掌掌心向外向右平伸推出(图2l一47)同时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
(2)上动不停,右掌心向下,经右下方,身前下方**腿踝关节后成仰掌微停,并回首由身后目视右脚跟(图21—48)。
(3)接上式、右手抖然变爪抓回至胸前握拳。
再普拳心
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2l一49).
右式:
同左式,唯方向相反。
关门式,
同(图2l一13…21—24)
此时,全身放松,微微以鼻出气
8.苍鹰搏免
左式:
(1)承上关门式,身体左转成左弓岁,两拳变掌掌心向外向两侧平伸撑开(图2l一50)。
同时开始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
(2)接上式,双掌掌心向下,向里如捕兔状合抓于左弓步小腿前,再用力抓回至胸前(图2l一51)。
(3)上动不停,双爪变掌掌心向前缓缓推出(图21—52、21—53)。
(4)上动不停,双掌内旋掌心向上变爪慢慢抓回至胸前握拳。
再变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图2l一54、21—55)。
右式,
同左式,唯方向相反。
关门式:
同前式(图2l一13…21—20)。
此时,全身放松,微徽以鼻出气一口。
9.缠丝式
(1)承前关门式,双拳变掌上插外翻成双手托天状(图21—56)。
同时开始以鼻徐徐吸气入中丹田。
(2)接上式,两臂以两侧下落至身前下方加捞物状,且右臂交于左臂上,右掌掌心向下,左掌掌心向上(图21一57、21——58)o
(3)上动不停,右掌翘腋向右旋转,左掌亦随之向右旋转,成小舞花状(图21—59)。
(4)至左腕压在右腕上时,左掌握拳拳心向下,右掌握拳拳心
向上,右拳上提,左拳下撕,以练抓撕之力(图21一60)。
再变两拳拳心向下,两拳拳面相对。
关门式。
同前式(图21—13…21—20)。
此时,全身放松,微微以鼻出气一口。
10.收功式
以预备式站立方法静息数分钟。
要点
(1)因此功法在每节左右式的练功过程中是只吸一口气的,而且一吸到底,只是在关门时才呼气一口,所以吸气时一定耍深长均细,不要一下子将气吸满,有时只有吸的意思也可以,注意不要憋气,以免影响练功效果。
(2)为加强回抓的吞擒之力,练功时可3吸并用,即气往内吸时,意亦内吸、力亦内吸,这样功力更大。
(3>对初习者,如果不能在一口气中将整节动作完成,可每半式呼吸一次。
(4)虽然这是练吞力的,但吸气外推时能发外推之力也更好,如果不能,不要勉强,还是应以吞吸之力为主。
(5)本功功法上功快,功力大,可以使全身骨节得到锻练,较适合于青壮年练习,因此称童子功。
年老体弱者也可以练此功,不过要只用其意,少用其力。
不要憋气,能达到疏通关节,增强身体健康的目的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