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活性成分开发共64页
- 格式:ppt
- 大小:5.59 MB
- 文档页数:64
黑枸杞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崔施展;谢晓亮;贾东升;李荣乔;温春秀;刘灵娣;韩进现【摘要】探究黑枸杞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以水、50%乙醇、75%乙醇、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制备不同溶剂提取物,测定各提取物中总酚、黄酮含量,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0%乙醇提取物总酚、黄酮含量均最高,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黑枸杞50%~75%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相对较高.%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of black wolfberry was explored. Preparation of water, 50%ethanol, 75%ethanol, ethanol, n-butyl alcohol, ethyl acetate solvent extract, determination of total phenol and flavonoids content in the extract, comparis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in vitro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 of active substance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wereanalyzed. The resultsshowed that, 50%ethanol extract of the total phenol, flavonoids were the highest, 50%ethanol extract had the strongest scavenging ability to DPPH and ABTS free radical and the ability of iron ion reduction, The content of total phenol had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black wolfberry 50%-75%was relatively high.【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09【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黑枸杞;抗氧化活性;提取溶剂;总酚;黄酮【作者】崔施展;谢晓亮;贾东升;李荣乔;温春秀;刘灵娣;韩进现【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正文语种】中文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等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过度积累会造成机体组织及细胞损害[1]。
麒麟菜中多肽的提取及多肽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菌活性刘彬;余华军;伍俊;崔运忠;张海涛【摘要】目的:从天然活性物质中寻找新的抗血小板药物是筛选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药物前体的一个重要策略。
文中建立从麒麟菜中纯化多肽的方法,并研究其抗血小板聚集、抗菌的活性。
方法用酸处理和sephdexG⁃50凝胶层析法从麒麟菜中提纯小分子多肽,菌株用LB培养基培养,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分别加入对照品(即样品中加入0μg/mL的多肽)、不同浓度的多肽(5、10、20、40μg/mL)、青霉素(64μg/mL)的样品在37℃培养24 h后取出。
用比浊法检测对照品和多肽样品对大肠埃希菌(D131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gr+、RN4220)生长的影响,采用全血血小板聚集仪检测麒麟菜低分子多肽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结果50、100、150、200 g麒麟菜多肽提取得率分别为0.382%、0.405%、0.389%、0.389%。
经凝胶层析纯化样品在SDS⁃PAGE中显示为单一蛋白质条带。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00。
大肠埃希菌( D1314)、金黄色葡萄球菌(RN4220、s.agr+)对多肽样品及青霉素较敏感,且随多肽浓度增加,抑菌效果增强。
与对照品血小板最大聚集率[(9.00±3.74)Ω]比较,2.5、5、10μg/mL多肽样品[(4.98±0.82)、(4.33±0.47)、(2.25±0.50)Ω]和血栓通[(5.08±1.21)Ω]明显减少( P<0.01),与血栓通比较,多肽样品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减少( 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
2.5、5、10μg/mL多肽样品、血栓通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44.7%、51.9%、75.0%。
结论文中建立的方法可从麒麟菜中成功提取到纯化的麒麟菜低分子多肽,且能显著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及细菌的生长。
提取的多肽是潜在的抗血小板药物。
中药甘松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南笑珂;张鲁;罗琳;于冰莉;张莉;于继平;侯俊玲;王文全【摘要】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为国家二级保护藏药,藏、汉医药典籍对其有详细的记载,药用历史悠久.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甘松进行了大量研究,不断有新的发现,对甘松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后续甘松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及甘松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8(020)010【总页数】7页(P1312-1318)【关键词】中药甘松;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南笑珂;张鲁;罗琳;于冰莉;张莉;于继平;侯俊玲;王文全【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102【正文语种】中文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辛、甘,性温,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的功效[1],在藏、汉医药学中均有记载。
甘松主要分布在四川、西藏、甘肃、云南等地,以青藏高原地带所产品质最佳[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甘松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研究水平也有所提高,因此本研究对甘松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甘松后续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相关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鹰嘴豆营养功能研究进展陈文晋;孔庆全;赵存虎;贺小勇;田晓燕;席先梅【摘要】鹰嘴豆是世界上第三重要的豆类作物,营养价值丰富。
文章从鹰嘴豆的概念、分布范围、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了国内外鹰嘴豆的研究状况,提出当前我国鹰嘴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并对今后我国鹰嘴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章对于鹰嘴豆的研究方向以及科学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名称】《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9(047)002【总页数】5页(P119-123)【关键词】鹰嘴豆;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作者】陈文晋;孔庆全;赵存虎;贺小勇;田晓燕;席先梅【作者单位】[1]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1]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1]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1]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1]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1]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29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1]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鹰嘴豆属豆科中的栽培种,因其籽粒尖如鹰嘴,故名鹰嘴豆,别名桃豆、鸡豌豆,在我国新疆俗称诺胡提[2]。
在全球范围内,鹰嘴豆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豆类作物,栽培地区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其中印度是最大的生产国家,在欧洲食用鹰嘴豆也十分普遍。
由于鹰嘴豆是一种适宜在冷凉地区生长的豆类作物,因此中国新疆、青海、甘肃种植鹰嘴豆较多,内蒙古也有少部分地区种植[3-6]。
鹰嘴豆栽培种分两大类:一是迪西类型,抗逆性强、稳定性好、商品性低、适宜山地种植;二是卡布里型,产量高、品质好、适宜水浇地或旱地种植[7]。
鹰嘴豆具有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松花粉的保健功效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沈德嫱;陈立勇【摘要】松花粉是一种我国特有的药食兼用中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目前对于松花粉的研究主要是其药理作用及活性成分,而对于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的报道较少,故通过近几年文献的收集整理,对松花粉的保健功效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的开发研究提供思路.【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7(026)006【总页数】4页(P55-57,60)【关键词】松花粉;药食兼用;活性成分;保健功效;临床应用【作者】沈德嫱;陈立勇【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营养科,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6松花粉又名松黄,是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等同属松树花蕊的精细胞,是我国特有的药食兼用花粉品种[1]。
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及《新修本草》等多部医籍中均记载松花粉具有益气除风、收敛止血、养颜益寿等功效[2]。
其性味甘平,无毒,一些传统食品如松花酒、松花糕中依旧使用和添加松花粉。
1997年国家卫生部将松花粉确认为新资源品种;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在其中新增松花粉品种,且将其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3]。
松花粉作为食疗食物的历史已长达上千年之久,经破壁工艺后,其营养成分的吸收率将更高。
不同于蜂花粉的是,松花粉由人工采集,其花粉源单一,具有纯净、成分稳定等优点[4]。
现代研究证实,松花粉是天然的营养宝库,含有11%的脂肪,20多种氨基酸(含8种必需氨基酸),15种维生素,30多种矿物质,近百种酶和辅酶,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等活性物质,总量高达200余种[5]。
然而目前对于松花粉的研究大多以动物实验和理化检验为主,有关临床应用的概述较少,故笔者基于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松花粉的保健功效及其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中药莪术研究进展王德立【摘要】莪术为我国常用中药,具有行气破血和消积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该药材具有抗癌、抗凝血、抗氧化和保肝的作用,应用愈加广泛,对其需求亦不断增加.该文分别从莪术的基原植物、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与临床和栽培技术等方面总结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探寻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今后进行莪术的深入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3240-3242,3258)【关键词】莪术(RHIZOMA CURCUMAE);基源植物;活性成分;挥发油【作者】王德立【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海南省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海南万宁5715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莪术(RHIZOMA CURCUMAE)为我国一味常用中药,已有悠久的入药历史,始载于《药性论》。
中医认为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和消积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瘕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和食积胀痛等病症[1]。
莪术来源于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玉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
其中,蓬莪术主产于四川、福建、广东等省区;广西莪术主产于广西,云南亦有少量分布;温郁金主产于浙江。
莪术根茎中主要含有挥发油,姜黄素及多糖3大类活性成分[2-3]。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莪术具有抗肿瘤、消炎、抗氧化和抗肝毒性等作用[4],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随着越来越多的药用价值逐步被开发和利用,莪术成为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药材。
笔者总结前人对莪术多方面研究进展,找出尚未解决的栽培问题、利用问题等,以期为今后开展深入开发和探寻广阔的应用领域提供基础。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Antifungal Effe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 Mechanism of Separation of Shanhu Xuanjing Based on Activity 作者: 李思明[1] 沙长青[2] 杨非[3]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应用医学微生物室,哈尔滨150010 [2]黑龙江省科学院,哈尔滨150001 [3]哈尔滨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哈尔滨150087
出版物刊名: 黑龙江科学
页码: 60-6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期
主题词: 珊瑚癣净 中药二次开发 抗真菌 足藓
摘要:珊瑚藓净是由我国传统中药名方开发而成的抗真菌药物,经临床证明对足癣有很好的疗效,但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尚未探明。
拟以抗茵活性为指导分离珊瑚藓净中的活性成分并对其药理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试验用氯仿对珊瑚癣净进行初步提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得到的有效组分进行进一步分离。
试验结果得到有效成分单体化合物Z2(1,3,4,6—4氨基己烷)。
Z2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0μg/mL;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z2可以通过破坏白色念珠菌的细胞膜使其细胞破裂死亡。
2023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三生物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11月2日下午14:30-17:05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美好的一天从营养早餐开始,鸡蛋是其中之一。
鸡蛋中富含各种营养物质,且利于人体吸收。
下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鸡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 C元素B. 鸡蛋磷脂含量丰富,只存在于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中C. 鸡蛋中的无机盐被人体吸收后,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D. 鸡蛋煮熟可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但会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导致不易消化2. 地球不仅是人和动物、植物的世界,也是微生物的世界。
下列与微生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病毒的组成蛋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 酵母菌细胞内同时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关的酶C. 细菌中有一类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D. 细菌内的环状DNA分子经过修饰改造后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某些糖尿病等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类不仅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还可参与构成细胞内复杂化合物B. 长期糖摄入超标可能会影响到体内细胞识别、免疫、代谢调控等过程C. 血液中的葡萄糖除可以合成糖原外,还可转变成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D. 可利用蛋白质工程直接对胰岛素分子进行修饰改造,让其可以口服使用4. 人类的生活生产与水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是良好溶剂,是因为水是极性分子,易与其他分子结合B. 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多种水通道蛋白,利于水的吸收C. 因为水有较高的比热容,农业上低温时可以采取灌深水来预防稻谷减产D. 冬季来临过程中,冬小麦的自由水下降而结合水上升,但自由水相对含量始终高于结合水5. 过氧化物酶体,是动植物细胞内广泛存在的有单层膜围绕的一种细胞器,其中不含 DNA,常含两种酶:一是能将细胞内其他反应产生的产物氧化形成H₂O₂的酶;二是过氧化氢酶,其含量丰富,能将H₂O₂分解,形成水和氧气。
金刺梨果实和叶中酚类、Vc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谢国芳;徐小燕;王瑞;刘志刚;周笑犁;杨涵桃【摘要】为了解贵州金刺梨(Rosa sterilis D.Shi)果实和叶片中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贵州普定县金刺梨种植基地的果实和叶片为试材,测定其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没食子酸、芦丁、槲皮素、儿茶素、鞣花酸、绿原酸、阿魏酸是供试金刺梨果实和叶片的主要酚类成分,金刺梨果实和叶片中活性组分差异显著(P<0.05),果实中p-香豆酸、总黄酮和抗坏血酸的含量相对较高,而叶片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表儿茶素、阿魏酸、鞣花酸、芦丁、槲皮素和总酚含量均高于果实;金刺梨果实抗氧化活性值均显著高于叶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总黄酮对总还原力(TRPA)值的贡献极强,抗坏血酸对Fe3+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值贡献最强,槲皮素对ABTS值的贡献最强,说明金刺梨果实和叶片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药食同源资源.%The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fruits and leaves of Rosa sterilis D.Shi in Guizhou province were analyzed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allic acid,rutin,quercetin,catechin,ellagicacid,chlorogenic acid,and ferulic acid were the major phenolic compounds in the fruits and leaves.The contents of bioactive compound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fruit and leaves (P < 0.05).The contents of p-coumaric acid,polyphenols and flavonoids were the highest in the fruit.However,the contents of gallic acid,catechin,chlorogenicacid,epicatechin,ferulic acid,ellagic acid,rutin,quercetin and polyphenols were higher in the leaves.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frui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eaves (P < 0.05),flavonoids had astrong contribution to the total reducing power assay (TRPA)value,ascorbic acid had a strong contribution to the 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FRAP) value,and quercetin had a strong contribution to the ABTS value.The fruits and leaves of R.sterilis D.Shi are of high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al and edible resources.【期刊名称】《植物科学学报》【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6页(P122-127)【关键词】金刺梨;果实;叶;酚类;抗氧化能力【作者】谢国芳;徐小燕;王瑞;刘志刚;周笑犁;杨涵桃【作者单位】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05;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05;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05;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05;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05;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金刺梨(Rosa sterilis D. Shi)为蔷薇科无籽刺梨,鲜果香气浓郁,为贵州省特有种系,其果实所含的糖分、维生素、胡萝卜素、微量元素和SOD等功效成分均比刺梨高,鲜果口感更佳,香气更浓郁,食之可延年益寿,是人体营养、保健的最佳选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功效[1-3],已开发出果酱、果酒、果汁饮料、酸奶含片等产品[4-7]。
5种植物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测定马新耀;程作慧;刘耀华;李生才【摘要】为筛选高效的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泽漆、牛至、车前草、龙葵和铁苋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 mg/mL时,铁苋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效果在24 h和48 h 均极显著于其他4种植物(P<0.01),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3.63%和85.21%.根据初筛结果对铁苋进行不同极性溶剂的生物活性测定,得到氯仿提取物杀螨活性(48 h)极显著高于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P<0.01),校正死亡率为90.28%.进一步采用喷雾法对铁苋氯仿提取物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触杀时间的延长,LC50逐渐降低,在处理48 h时LC50最小,为2.81 mg/mL.由此可知:铁苋氯仿提取物有较高的杀螨活性.研究为开发高效的植物源杀螨剂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1)003【总页数】5页(P562-566)【关键词】杀螨植物;朱砂叶螨;杀螨活性【作者】马新耀;程作慧;刘耀华;李生才【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22.2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属真螨目(Acariformes)叶螨科(Tetranychidae) 叶螨属(Tetranychus),是一种世界性害螨[1],可为害蔬菜、果树和花草等100多种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2-3]。
其个体小、繁殖快、危害严重、发生量大,防治极为困难,对中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多年来对害螨主要进行化学防治,但化学杀螨剂的大量使用[4],使螨类产生抗性[5-6],同时造成害螨天敌的大量死亡,破坏生态平衡,引起害螨的再猖獗,造成恶性循环[7-8]。
12个产地当归中无机元素的特征性及地域性分布顾志荣;师富贵;王永琦;车富刚【摘要】Nine inorganic elements in A.sinensis from 1 2 producing regions were determined by AAS and analyzed by PCA and HCA to study the regionalism distribu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organic elements inA.sinensis.Fe,Mg,Na and K are the characteristic inorganic elements ofA.sinensis.A. sinensis of 1 2 producing reg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regions of Gangsu and Yunnan according to the inorganic element characteristics.K,Ca and Mg are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norganic elements in A. sinensis of Gangsu producing region but there are no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norganic elements in A.sinensis of Yunnan producing region.A.sinensis of Gangsu producing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ub-regions and Fe,Ca,Na and Mg are the inorganic element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A.sinensis produced by the sub-region ofMin,Weiyuan and Dangchang Counties.%为了解当归中的特征性无机元素及其地域性分布特点,采用AAS法测定了12个产地当归中的9种无机元素含量,采用PCA和 HCA进行分析和评价。
北柴胡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沃源;姚琳;孙世伟【摘要】本文对近些年来北柴胡化学成分的研究作一综述.文中综述了北柴胡所含有的皂苷类、黄酮类、挥发油、多糖等化学成分,为对北柴胡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1(024)002【总页数】3页(P215-217)【关键词】北柴胡;化学成分;名称;结构类型【作者】沃源;姚琳;孙世伟【作者单位】黑龙江成功药业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25;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150036;黑龙江成功药业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柴胡原名茈胡、地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至宋代《图经本草》始易名为柴胡[1]。
柴胡根入药,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泥沙,干燥。
柴胡的炮制品有:醋柴胡、酒柴胡、鳖血柴胡、蜜制柴胡[2,3]。
具有疏散风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及子宫脱垂等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柴胡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免疫增强、保肝利胆、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
柴胡为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upleurum L.)植物。
全世界有柴胡属植物约200种,我国已报道 42种,17变种及 7变型[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北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和南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为药用柴胡。
目前,已经从柴胡属不同植物以及不同部位分离得到皂苷、黄酮、木脂素、香豆素、苯丙醇、多炔类、挥发油、多糖、多元醇、脂肪酸、甾醇及氨基酸等成分,微量元素的研究也有报道。
本文仅将北柴胡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对北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1 皂苷类成分皂苷类是北柴胡的主要成分之一。
迄今为止,已从北柴胡中分离得到 18个单体皂苷成分(结构式见表 1),均属于齐墩果烷型衍生物,具有下列五种基本结构(见图1):13β, 28-环氧醚(i),异环双烯(ii),12-烯(iii),12-烯-28-羧酸(iv),异环双烯-30-羧酸(v)。
谷氨酸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谷氨酸英文名称:glutamic acid;Glu定义:学名:2-氨基-5-羧基戊酸。
构成蛋白质的20种常见α氨基酸之一。
作为谷氨酰胺、脯氨酸以及精氨酸的前体。
L-谷氨酸是蛋白质合成中的编码氨基酸,哺乳动物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可以由葡萄糖转变而来。
D-谷氨酸参与多种细菌细胞壁和某些细菌杆菌肽的组成。
符号:E。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编辑本段下游产品开发三光气将有一定反应活性的双功能基试剂氯乙醇和L—谷氨酸直接酯化保护羧基,用三光气活化成其相应的N—羧酸酐,可直接得到侧链具有一定反应活性的聚L—氯乙基谷氨酸酯。
谷氨酸的结构中有一个氨基和两个羧基,在光气的作用下,羧基和氨基会形成环状N—羧酸酐,由于羧基也较为活泼,可能会参与成环反应,因此在成环反应之前,通常用苄醇将羧基进行保护,这样得到的聚合物的侧链活性极低,一般需经进一步氢化脱苄或胺解脱苄,才能得到有反应活性的侧链,我们选用双功能基试剂氯乙醇作保护基因,在聚合之后可直接得到有反应活性的侧链,可有效地简化合成路线。
谷氨酸苄酯侧链酯化过程是一个可逆反应,随着体系内水含量的不断增加,反应速度会降低,导致产率不高。
在形成谷氨酸苄酯时,采用分子筛脱水,操作大大简化。
新型的聚合氨基酸,含有氨基的药物或靶向基因,可以方便的接入聚谷氨酸的分子中,形成大分子前药或靶向大分子载体,接入特异性的基因,可进行特殊的分离或提纯,这一聚合物在医药领域会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谷氨酸可生产许多重要下游产品如L—谷氨酸钠、L—苏氨酸、聚谷氨酸等。
食品业氨基酸氨基酸作为人体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不仅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而且在食品工业中具有独特的功能。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有20多种。
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较多的氨基酸有谷氨酸、赖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苏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色氨酸、丙氨酸等。
夜交藤的研究与开发进展薛咏梅;李智敏;孙贇;张秋玲;王文静;饶高雄【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8(031)001【摘要】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用植物,其地下块根部位称何首乌,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作用;而地上藤茎部位称夜交藤,具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
何首乌和夜交藤为《中国药典》收载,也可用作保健食品原料,二者源于同一植物而以不同部位应用,但在药性和临床用途上有较大区别。
目前国内外对于何首乌的研究已比较深入,也开发了很多产品,但对夜交藤的研究与开发还不多,药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尚有较大的潜力。
现就其相关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促进夜交藤的研究与资源开发利用。
【总页数】4页(P64-67)【作者】薛咏梅;李智敏;孙贇;张秋玲;王文静;饶高雄【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31;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相关文献】1.何首乌及夜交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王付荣;周洪雷2.藤椒在食品药品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进展 [J], 林梦娴;饶朝龙;蒋佳洛;黄艳3.酵母培养物研究与开发应用新进展 [J], 宋士良;陆克文4.三嗪类除草剂研究与开发新进展 [J], 顾林玲5.夜交藤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李明超;付亚轩;张新宇;刘莹;徐天瑞;郝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PLC测定显齿蛇葡萄叶中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冯淳;张妮;周大颖;焦思棋;吴少锦;邹荣灿;余正文【摘要】目的:建立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含量同时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用色谱条件为Hypersil ODS 25 μm(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为325 n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5∶ 11)-0.1%磷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柱温为25℃.结果: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浓度在7.8 ~7956、14.2~1174.4、2.9~290、0.7~46.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在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重复性实验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0%;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的加样回收率范围及平均值和RSD分别为98.00%~100.12%,98.95%,0.85%;98.75%~101.86%,100.14%,1.07%;99.14%~101.24%,100.21%,0.84%;98.25%~99.45%,98.81%,0.59%.所测的85份不同产地同一采收期的显齿蛇葡萄样品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3003%~34.1934%,0.0722%~ 1.7105%,0.0033%~1.167%,0.0007%~0.3309%.24份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显齿蛇葡萄样品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3362%~7.6490%,0.0391%~2.9616%,0.0017~0.8361%,0.0019%~0.3591%之间.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加样回收率实验符合要求,能准确、稳定地对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和杨梅素含量进行同时定量测定.【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8(039)024【总页数】6页(P240-245)【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显齿蛇葡萄;二氢杨梅素;杨梅苷;香橙素;杨梅素【作者】冯淳;张妮;周大颖;焦思棋;吴少锦;邹荣灿;余正文【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14;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贵州贵阳550004;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3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为葡萄科蛇葡萄属的藤本植物[1],既可以药用也可以食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