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重庆地区环境环境生态环境状况(EI)评价

  • 格式:docx
  • 大小:488.27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重庆市生态环境状况(EI)评价

第一章监测技术指标

1.1 监测范围和内容

以全市39个区县为评价单元评价2016年度市域、区(县)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

1.2 监测方法及数据源

采用遥感监测与地面核查相结合的方法,以2016年Landsat8 OLI影像(15米分辨率)为主要数据源(见图1-1),在2015年重庆市土地利用/覆盖矢量图层的基础上,提取2016年全市土地利用/覆盖数据。

图1-1 重庆市Landsat8 OLI卫星影像空间分布图

1.3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系统

采用2000年全国生态遥感监测二级分类系统:一级分为6种类

型,主要根据土地的自然生态和利用属性,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居民工矿用地及未利用地;二级分为26种类型,主要根据土地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划分。

1.4 评价标准与指数计算

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以全市39个区县为评价单元,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污染负荷五个方面,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计算评价区域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以及污染负荷指数;在此基础上依据指数权重,计算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并按照分级标准划分级别,评价本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及其与上年相比年际间的变化特征(见表1-1和表1-2)。

描述生态环境质

量无明显变化。

如果1≤ΔEI<

3,则生态环境

质量略微变好;

如果-1≥ΔEI>

-3,则生态环

境质量略微变

差。

如果3≤ΔEI<

8,则生态环境状

况明显变好;如

果-3≥ΔEI>-

8,则生态环境质

量明显变差

如果ΔEI≥8,则

生态环境质量显

著变好;如果Δ

EI≤-8,则生态

环境质量显著变

差。

第二章主要工作内容

2016年度全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工作主要包括:数据准备、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解译、野外核查及质量控制与保证。全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技术流程见图2-1。

图2-1 重庆市2016年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技术流程

2.1 数据准备

2.1.1 影像与地理信息数据

本次评价影像数据为单景云量低于10%、时相2016年10月份的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地理信息数据为2015年度土地利用/覆盖数据。

2.1.2 基础统计数据

区(县)水资源总量、年均降水量数据由重庆市水利局提供。

区(县)土地胁迫指数中的轻度、中度、重度侵蚀面积采用2012年重庆市水利局提供的土壤侵蚀数据。

区(县)环境质量指数中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数据来自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2016年重庆市环境统计数据。

2.2 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解译

以2015年度重庆市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为基础,对比2016年度同一区域遥感影像,提取2016年全市土地利用/覆盖数据。

(1)解译标志

根据土地资源人机交互判读分析中国西南地区陆地卫星TM假彩色数据土地资源信息提取标志,进行野外核查,建立2016年度重庆市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解译标志库。

(2)解译方法

采用人工判读的解译方法,根据影像的色调、形状、纹理、阴影等特征判读地类,勾画地类界线。

2.3 野外核查

2016年重庆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野外核查工作范围遍及全市

17个区县,涉及重庆市的东北、东南、西南部,行程4300公里,见图2-2。

图2-2重庆市2016年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野外核查点位图

2.4 质量控制与保证

为确保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数据质量,在本项目的各个环节实施过程中,均严格的执行了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4.1 数据准备质量控制

(1)影像选取:为准确提取生态类型信息,影像成像时间应尽量处于能够区分生态类型、云量较少的时期,西南地区影像时相要求为1-3月或10-11月。

(2)几何纠正:纠正后影像景内空间坐标误差(与控制影像对比)x坐标和y坐标均小于15米,景与景之间接边小于30米。

(3)基础统计数据:统一各类数据单位,即各地类、土地侵蚀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河流长度的单位为千米;水资源量的单位为百万立方米;降水量单位为毫米;环境统计数据的单位均为吨。各数据的有效数字至少保留3位。

2.4.2 影像解译质量控制

(1)判读提取目标地物的最小单元:Landsat OLI影像(融合影像分辨率为15米)中的面状地类应大于90米×90米,线性地物为60米×120米,高分辨率影像解译精度(分辨率优于10米)中的面状地类应大60米×60米,线性地物为30米×90米。

(2)判读精度要求:各图斑要素的判读精度为一级分类>90%,二级分类>85%,三级分类>80%。

2.4.3 野外核查质量控制

(1)核查硬件要求:GPS定位精度优于50米;相机拍摄照片分辨率优于300Dpi。

(2)地类核查要求:按每5-10千米选择符合要求的核查点,拍摄相应的地物景观照片,记录核查点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信息。

第三章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3.1 区县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利用评价技术规则中的评价方法对重庆市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2016年其EI分值为67.9,评价结果为“良”;各区县生态环境状况分为“优”、“良”、“一般”三个等级,主要分布在“良”这一等级,没有“较差”和“差”的区县。其中生态环境状况为“优”的包括巫溪县、城口县、石柱县、武隆区,共4个区县;生态环境状况为“良”的包括巫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等29个区县;“一般”的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等6个区县。各区县生态环境状况见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