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心电图导联连接和给药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连接心电图的导联一、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标准导联的连接方法:它可反映出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并以资与下述的几种单极导联区分。
(1) LI(I) 导联:心电图机正极连于左上肢,负极连于右上肢。
(2) LⅡ(Ⅱ)导联:心电图机正极连于左下肢,负极连于右上肢。
(3) LⅢ(Ⅲ)导联:心电图机正极连于左下肢,负极连于左上肢。
二、单极与加压单极肢体导联1.单极肢体导联连接法将左、右上肢和下肢的3个电极各通过一个5000欧姆电阻连接,即中心电端 T ,将总电位控制为零,被视为一个“不相干电极”,与心电图机的负极相连。
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分别与心电图机的正极连接,可得出各个单极肢体导联。
用右上肢单极导联(VR)、左上肢单导联(VL)、左下肢单极导联(VF)进行表示。
因为如此探查到的各肢体电位较低而不易于观察,随后Goldberger又进一步创建了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把中心电端与探查的那一个肢体脱离,已将得到的电位增加到一半。
2.加压(AV)单极肢体导联连接方法(1)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 aVR 连接法:把探查电极置于右上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左上肢和左下肢连接于不相干电极,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
(2)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 aVL 连接法:把探查电极置于左上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连接;右上肢与下肢可连接在一起,并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
(3)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 aVF 连接法:把探查电极置于左下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连接;右上肢和左上肢连接于不相干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
三、胸导联心前区导联胸导联的连接方法是将中心电端与心电图机的负极相连,把放置在胸前一定部位的探查电极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
此时该探查电极之吸球安放位置,与心脏的距离比较近,记录到的电位也比较高。
胸导联连接的按放位置,常使用以下V1~V6的6个导联。
V1导联:正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2导联:正电极置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导联:正电极置于V4与V5位置的连线中点;V4导联:正电极置于左侧锁骨中线与第 5肋间的交叉点;V5导联:正电极置于左腋前线与V4水平线的交叉点;V6导联:正电极置于左腋中线与V4水平线的交叉点。
动物头部电极植入手术操作流程一、大鼠麻醉选择与使用:1、麻醉剂选择:戊巴比妥钠 40~60mg/kg,体重小于300g时,可考虑55mg/kg或酌情减少用量(2-3%浓度);或乌拉坦1~1.5g/kg(20-25%浓度)2、根据体重换算出麻药用量,注意所配药品浓度,根据需要的mg数,决定注射的ml.3、给药途径:腹腔注射4、操作流程:右手轻轻捉住大鼠尾巴,将大鼠放置在鼠笼上方或操作台上,待其安静后,可用左手的姆指和食指捏住耳后枕颈部皮肤即可提起,掌心向上将鼠体置于掌心中,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鼠尾压住。
腹腔注射位置:两大腿根部水平线,中线旁1-2cm.腹腔平面向上倾斜45°,插入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血,匀速注入。
5、电极植入中麻醉维持:如手术时间过长,动物麻醉效果减轻时,可用乙醚适当吸入麻醉。
二、电极制作实验中所用电极应预先准备,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不同电极。
1、皮层电极,可选用小不锈钢螺钉(眼镜/手表用螺钉)2、深部电极,采用绝缘金属丝制作三、手术流程1、术前准备:(1)手术器件准备:大、小手术剪各1把,弯头止血钳4-6把(用于暴露手术视野),手术刀柄及刀片,直止血钳1-2把(用于手术中夹持止血),持针器1把(用于皮肤缝合),手术针(弯针),缝线若干,小螺丝刀1把(用于固定螺钉电极),有齿镊1把,小手术镊1-2把,钻头1-2个(大小根据实验需要确定),手术盘(手术中放置手术器件)1个,器件盒1个(用于手术器件消毒保存)上述手术器件需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高温高压消毒或75%酒精浸泡30分钟。
(2)其它实验所需物品玻璃器皿(盛水,用于丢弃毛发),消毒棉棒,明胶海绵(止血用,需要事先剪成小块),小号培养皿1个(用于调制牙托粉),颅钻,手术台灯,加热垫(用于动物麻醉后保温),消毒手术巾若(用于保护手术视野),电极及接插件(事先制作好),废报纸若干(垫在大鼠下面,便于实验后清洁),动物台秤,普通剪刀,2、实验药品准备(1)麻药:事先按要求浓度配好,冰箱冷藏,手术前提前取出,温度低是适当加温(2)牙科水泥及牙科水(用于电极固定)(3) 75%酒精,碘酒,用于手术部位皮肤消毒(4)庆大霉素针剂或粉剂,电极植入完成后,皮肤缝合前的消炎处理3、手术过程(1)大鼠称重:打开电子天平开关后,将称容器放在天平上,去皮清零。
心电导联粘贴方法及注意事项心电监护的电极片粘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美式的,一种是欧式的。
其中还有五导联和三导联。
美式的五导联贴法:1.左臂电极(LA 黑色) 贴在左锁骨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右臂电极(RA白色)贴在右锁骨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LL红色)贴在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左髋部。
4.右腿电极(RL绿色)贴在右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右髋部。
5.胸部电极(V棕色)贴在胸骨中端。
美标欧标导联名称颜色导联名称颜色RA白色R红色LA黑色L黄色LL红色F绿色RL绿色N黑色V棕色C白色美式的三导联贴法:1.左臂电极(LA 黑色的) 贴在左锁骨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右臂电极(RA白色的)贴在右锁骨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LL红色的)贴在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左髋部。
欧式的导联贴法:1.右臂电极(R红色的)贴在右锁骨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左臂电极(L黄色的)贴在左锁骨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F绿色的)贴在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左髋部。
4.右腿电极(N黑色的)贴在右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右髋部。
5.胸部电极(C 白色)贴在胸骨中端。
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分位置红黄黑绿分别夹在左腕、右腕、右踝、左踝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处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v8:脊柱旁与v4同一水平心电监护仪使用中易忽略的问题随着ICU科监护仪器的普遍应用,监护技术的日益提高;大部分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均会按照厂家所规定的程序使用。
在此就其在各项监测项目、探头使用中易忽略的几个方面做一简单陈述。
以期引起注意,避免使用中的不妥;使监护仪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血压监测中易忽略的方面1.1 袖带应多备,数量充足,型号齐全且消毒备用。
心电图机器操作方法
心电图机的操作方法如下:
1.准备工作:
确保心电图机正常运转,并与电源插座连接。
检查心电图仪的导线和电极是否完好无损。
给受检者提供衣物,使其上半身裸露。
2.安装电极:
将电极贴片连接到心电图机的导线上。
先连接V1电极(在胸部第四肋间左缘),然后依次连接V2、V3、V4、V5和V6电极。
确保电极粘贴牢固,以确保良好的信号质量。
3.测量心电图:
将导线端子插入心电图机上的相应插孔。
确保选取正确的心电图纸速度和增益,并将导联切换到正确的导联区域。
按下心电图机上的开始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
受检者保持安静和平静,不要有任何运动干扰。
4.记录结果:
心电图仪会自动记录并打印心电图结果。
检查心电图结果是否正确,并仔细观察各导联下的波形和波峰。
如果需要,可以将心电图存档或打印副本供后续分析或记录。
5.整理清理:
记录完成后,关闭心电图机,并将电极和导线拆卸。
清理电极和导线,确保下一次使用前的清洁和卫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心电图机时,操作人员需要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准确和可靠的心电图结果。
同时,操作人员还应注意保护受检者的隐私和舒适,以及消毒电极和导线,以防止交叉感染。
心电图胸导联操作方法心电图是一种检查心脏功能的常用手段,通过记录心电图波形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
心电图胸导联是一种获取心脏电活动信号的方法之一,用于检测心脏病变和心律失常等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电图胸导联的操作方法。
1. 术前准备在进行心电图胸导联之前,需要进行一些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仰卧位,松弛放松状态。
其次,要为患者提供一块干净、无污染和无阻塞的导联仪器供应位置。
最后,确保胸部、腿部和腕部皮肤表面干燥、清洁和未使用油脂或者药剂。
2. 导联位置选择心电图胸导联一般采用标准12导联或者V1至V6导联,具体选择导联的位置取决于检查目的和医生的要求。
常规的心电图胸导联是选择V1至V6导联,这些导联主要用于评估心脏的前后方位。
3. 导联位置标记标记导联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医生在日后分析心电图时更加准确地判断。
标记导联位置需要使用导联贴片或者标记笔,在相应的区域标记导联位置。
一般来说,V1导联应位于第4肋间隙右缘,V2导联位于第4肋间隙左缘,V3导联位于胸骨和心脏正前方的中点,V4导联位于胸骨和腋中线之间的第5肋间隙,V5导联位于腋中线与左锁骨中点之间的第5肋间隙,V6导联位于腋中线与左锁骨下缘之间的第5肋间隙。
4. 导联贴片安装在安装导联贴片之前,需要将导联贴片浸湿以增加导联的接触性能。
然后,将导联贴片仔细粘贴在相应的导联位置上,确保贴片不会移动。
建议在安装导联贴片时,嘱患者吸气并保持呼吸,以便贴片固定在准确的位置上。
5. 心电图记录在进行心电图记录之前,应检查导联是否正确连接,导联松紧度是否合适,导联是否干净和导联线是否良好。
然后,打开心电仪并调整相应的机械和电子参数以获取清晰的心电波形。
之后,按下记录按钮开始记录并观察导联信号质量和信号波形的清晰度。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心率变化,记录可能的异常现象。
6.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记录完成后,医生需要对记录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和检查。
心电导联粘贴方法及注意事项心电监护的电极片粘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美式的,一种是欧式的。
其中还有五导联和 三导联。
美式的五导联贴法:1•左臂电极(LA 黑色)贴在左锁话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 右臂电极(RA 白色)贴在右锁件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妪干的部位。
3. 左腿电极(LL 红色)贴在左锁卄中线第肋间或左脸部。
4. 右腿电极(RL 绿色)贴在右锁骨中线第肋间或右脸部。
5 •胸部电极(V 棕色)贴在胸卄中端。
美标 欧标 导联名 称颜色导联名称 颜色RA 白色 R红色LA 黑色 L黄 色LL红色 F绿 色RL 绿色 N 黑 色V棕色C白 色欧标接法2•右臂电极(RA 白色的)贴在右锁供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LL 红色的)贴在左锁竹中线第肋间或左腹部。
欧式的导联贴法:1. 右臂电极(R 红色的)贴在右锁竹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 左骨电极(L 黄色的)贴在左锁竹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 左腿电极(F 绿色的)贴在左锁计中线第肋间或左加部。
4. 右腿电极(N 黑色的)贴在右锁竹中线第肋间或右慨部。
5. 胸部电极(C 白色)贴在胸计中端。
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分位置红黄黑绿分別夹在左腕、右腕、右踝、左踝vl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卄左缘第四肋间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卄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处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 v8:脊柱旁与v4同一水平心电监护仪使用中易忽略的问题随着ICU 科监护仪器的普遍应用,监护技术的日益提高;大部分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均会 按照厂家所规左的程序使用。
在此就英在各项监测项目、探头使用中易忽略的几个方而做一 简单陈述。
以期引起注意,避免使用中的不妥;使监护仪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血压监测中易忽略的方而袖带应多备,数量充足,型号齐全且消毒备用。
做到专人专用。
实验氯化钡诱发心律失常法【目的】1.掌握大白鼠的捉拿、称重、固定以及腹腔注射、舌下给药的方法;2.心律失常药模型的造模方法------氯化钡法;3.观察利多卡因、心得安的抗心律失常作用;4.初步掌握基本的心电图分析。
【原理】氯化钡能促使浦氏纤维的Na+ 的通透性,促进Na+内向电流,可能抑制k+外流,提高动作电位4相舒张期的除极速率,最大舒张电位的绝对值降低,与阈电位的差距减小,自律性提高,从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可表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是一种筛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模型。
利多卡因能轻度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心得安:β阻滞剂,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减慢传导。
奎尼丁、利多卡因、β受体阻断药等对之有效。
【动物】大白鼠3只。
【药品】0.4%BaCl2,0.5%利多卡因(lidocaine),10%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0.1%心得安、生理盐水。
【器材】大鼠手术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注射器(1ml、2ml),头皮静脉注射针头,台式磅秤,棉球,秒表,纱带,心电针式电极,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方法】1.麻醉:取大白鼠3只,称重,分别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ml/100g麻醉,仰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2.舌下静脉给药准备3.观察、描记正常心电图:用标准肢导联Ⅱ描记正常心电图将心电针形电极按要求插入四肢皮下(红色电极-右前肢、黄色电极-左前肢,绿色电极-左后肢,黑色电极-右后肢),心电引导电极输入端插头与BL-420系统前面板ECG全导联心电接口连接好。
然后用鼠标选择“输入信号”菜单中的“1通道”以弹出“1通道子菜单”,在“1通道子菜单”中选择“全导联心电”菜单项,此时在显示屏左下角出现一个“心电导联对话框”,在“心电导联对话框”中选择好心电导联,使用鼠标单击工具条上的“启动波形显示”命令按钮,或从“基本功能”菜单中选择“启动波形显示”命令项,即可在显示屏上观察到实验动物的心电图。
标准三导联的连接方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标准三导联是一种常用的心电图监测方式,通过将电极连接到特定部位,能够准确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三导联的连接方式,包括定义、电极摆放位置以及导联线的连接方法等内容。
1.2 文章结构文章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连接方式的说明、标准三导联的作用与优势、实际操作过程解释和示例图解、结论。
每个部分将逐步展开,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标准三导联的连接方式。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标准三导联连接方式,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监测效果比较以及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等方面。
通过详细解释和示例图解,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标准三导联的操作流程,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和建议。
(注意:本段文字仅为参考示例,具体内容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2. 连接方式的说明:2.1 标准三导联定义:标准三导联是一种心电图(ECG)的连接方式,通过将三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特定的位置来记录心脏电活动。
这三个导联通常称为I、II和III导联。
2.2 电极的摆放位置:- I导联:将右肢(右手腕或手指)作为负极,左肢(左手腕或手指)作为正极。
- II导联:将右肢(右手腕或手指)作为负极,左足(左脚或足底)作为正极。
- III导联:将左肢(左手腕或手指)作为负极,左足(左脚或足底)作为正极。
2.3 导联线的连接方法:连接标准三导联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 将电极连接至相应导联线上。
确保使用正确的颜色编码以区分不同导联线。
2. 将I导联线的黑色插头插入心电图机的黑色插孔中。
3. 将II导联线的红色插头插入心电图机的红色插孔中。
4. 将III导联线的黄色插头插入心电图机的黄色插孔中。
5. 确保导联线连接牢固,以避免信号干扰和脱落。
在实际操作时,一些心电图机可能会使用不同的颜色编码和插孔标记。
因此,在连接导联时,请参考设备操作手册以确保正确连接。
以上是关于标准三导联的连接方式的说明。
通过正确连接电极并选择适当的摆放位置,可以准确记录心脏电活动,并为临床诊断提供有用的信息。
精确测量心电导联线使用说明心电导联线是一种用于检测心电图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律情况。
本文将向您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心电导联线进行测量,以确保准确性和效果。
一、准备事项在开始测量之前,请确保您具备以下准备事项:1. 心电监护仪:确保心电监护仪正常工作并连接好。
2. 心电导联线:选择合适的心电导联线,检查是否存在损坏或脱落的情况。
二、连接导联线1. 将心电导联线的插头与心电监护仪的接口对应插入,确保插头与接口连接紧密。
2. 将导联线的电极贴片分别粘贴在患者身体相应位置上:a. V1导联:将电极贴片粘贴在右侧胸骨第四肋间;b. V2导联:将电极贴片粘贴在左侧胸骨第四肋间;c. V3导联:将电极贴片粘贴在左侧锁骨中线与第二肋间交叉处;d. V4导联:将电极贴片粘贴在左侧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叉处;e. V5导联:将电极贴片粘贴在左腋前线与第五肋间交叉处;f. V6导联:将电极贴片粘贴在左腋前线与第四肋间交叉处。
三、调整导联线和贴片1. 确保心电导联线不会过度拉扯或扭曲,避免对导联信号的干扰。
2. 确保电极贴片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空气或污物进入导联区域。
四、启动心电监护仪按照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说明书操作,启动设备并确认信号稳定。
五、测量心电图1. 在确保设备稳定工作后,按下记录按钮开始测量心电图。
2. 在测量过程中,请保持患者相对静止,避免运动或说话等干扰信号的行为。
3. 确保测量时间足够长,一般建议至少持续10秒以上,以获得足够的数据。
六、测量结束测量结束后,根据需要将心电图结果保存或打印出来,供医生进行分析和诊断。
七、注意事项1. 使用前请检查心电导联线是否有损坏,如断线或电极脱落等。
2. 心电导联线使用后,请及时清洁并储存至避光、干燥和通风的地方。
3. 如有异常情况或测量结果与患者症状不符,请及时咨询医生。
总结:通过本文所述的使用说明,您应该能够正确、精确地使用心电导联线进行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导联粘贴方法及注意事项心电监护的电极片粘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美式的,一种是欧式的.其中还有五导联和三导联。
美式的五导联贴法:1。
左臂电极(LA 黑色) 贴在左锁骨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
右臂电极(RA白色)贴在右锁骨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3。
左腿电极(LL红色)贴在左锁骨中线第6。
7肋间或左髋部.4。
右腿电极(RL绿色)贴在右锁骨中线第6。
7肋间或右髋部。
5.胸部电极(V棕色) 贴在胸骨中端。
美标欧标导联名称颜色导联名称颜色RA白色R红色LA黑色L黄色LL红色F绿色RL绿色N黑色V棕色C白色美式的三导联贴法:1。
左臂电极(LA 黑色的)贴在左锁骨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右臂电极(RA白色的)贴在右锁骨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LL红色的)贴在左锁骨中线第6。
7肋间或左髋部。
欧式的导联贴法:1。
右臂电极(R红色的)贴在右锁骨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左臂电极(L黄色的)贴在左锁骨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
左腿电极(F绿色的)贴在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左髋部。
4。
右腿电极(N黑色的)贴在右锁骨中线第6。
7肋间或右髋部.5.胸部电极(C 白色)贴在胸骨中端。
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分位置红黄黑绿分别夹在左腕、右腕、右踝、左踝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处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v8:脊柱旁与v4同一水平心电监护仪使用中易忽略的问题随着ICU科监护仪器的普遍应用,监护技术的日益提高;大部分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均会按照厂家所规定的程序使用.在此就其在各项监测项目、探头使用中易忽略的几个方面做一简单陈述。
以期引起注意,避免使用中的不妥;使监护仪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血压监测中易忽略的方面1。
1 袖带应多备,数量充足,型号齐全且消毒备用.做到专人专用。
心电图机(十二导联)操作流程
心电图机(十二导联)操作流程
1、打开左上方电源开关。
2、用水刷蘸少量清水涂于各导联与皮肤接触处。
3、连接肢导(右侧肢体:上红、下黑,左侧肢体:上黄、下绿)
连接胸导
V1:右侧第四肋间靠近胸骨右缘红色
V2:左侧第四肋间靠近胸骨左缘黄色
V3:V2-V4连线中点绿色
V4: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棕色
V5:左腋前线上与V4同一水平黑色
V6:左腋中线紫色
18导联心电图附加V7-V9与V3R-V5R
V7:左腋后线与6水平
V8:左肩胛下线
V9:左侧脊柱旁线
右侧胸部V3-V5相对左侧为V3R-V5R
4、按开始/结束键,待30秒后自动记录心电图。
5、如果需做手动心电图,按自动/手动键,自动灯灭即为手动状态,使肢导心民显示5-6个波形后更换胸导,出现5-6波形后再按自动/手动键停止。
6、用后检查水刷、导联、胸球、夹子是否完整后,摆好,推回备用。
1 / 1。
【你知道么】心电图导联的连接方法肢体联连接法:
右上肢→红线、左上肢→黄线
左下肢→绿线、右下肢→黑线
(简单记忆法:又红又黑)
胸导联连接法: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与V4两点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同V4水平。
V6,左腋中线同V4水平。
V7,左腋后线同V4水平。
V8,左肩胛线同V4水平。
V9,左脊旁线同V4水平。
V3R~V6R,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
V1~V6接线按颜色顺序:
红、黄、绿、褐、黑、紫
(注意:V5~V9导联水平均是指同V4水平,并非指的是都在第5肋间)
致谢来源:本资料综合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妥善处理。
心电导联粘贴方法及注意事项心电监护的电极片粘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美式的,一种是欧式的。
其中还有五导联和三导联。
美式的五导联贴法:1.左臂电极(LA 黑色) 贴在左锁骨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
2.右臂电极(RA 白色)贴在右锁骨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LL 红色)贴在左锁骨中线第肋间或左髋部。
4.右腿电极(RL 绿色)贴在右锁骨中线第肋间或右髋部。
5.胸部电极(V 棕色) 贴在胸骨中端。
美标欧标导联名称颜色导联名称颜色RA白色R红色美式的三导联贴法:1.左臂电极(LA 黑色的) 贴在左锁骨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右臂电极(RA白色的)贴在右锁骨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LL红色的)贴在左锁骨中线第肋间或左髋部。
欧式的导联贴法:1.右臂电极(R红色的)贴在右锁骨中线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2.左臂电极(L黄色的)贴在左锁骨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3.左腿电极(F绿色的)贴在左锁骨中线第肋间或左髋部。
4.右腿电极(N黑色的)贴在右锁骨中线第肋间或右髋部。
5.胸部电极(C 白色)贴在胸骨中端。
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分位置红黄黑绿分别夹在左腕、右腕、右踝、左踝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处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v8:脊柱旁与v4同一水平心电监护仪使用中易忽略的问题随着ICU科监护仪器的普遍应用,监护技术的日益提高;大部分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均会按照厂家所规定的程序使用。
在此就其在各项监测项目、探头使用中易忽略的几个方面做一简单陈述。
以期引起注意,避免使用中的不妥;使监护仪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血压监测中易忽略的方面袖带应多备,数量充足,型号齐全且消毒备用。
做到专人专用。
即使仪器不足,相邻床位之间共用一台监护仪,袖带也需固定应用,测量时更换袖带接头部分即可。
医疗行业心电机十二导联的正确接线方法心电图是医疗行业中一种常见的检查项目,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和心律情况。
而心电机作为心电图检查的关键设备,其正确的接线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心电图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疗行业中心电机十二导联的正确接线方法,以确保得到可靠的心电图结果。
心电图检查中的十二导联包括三个标准导联(Ⅰ、Ⅱ、Ⅲ)和九个胸导联(V1、V2、V3、V4、V5、V6)。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讲解每个导联的正确接线方法。
1.Ⅰ导联Ⅰ导联是通过将右手电极连接到右腿,左手电极连接到左手臂,来记录心电图的电压变化。
正确的接线方法是将右手电极(RA)连接到右腿(RL),左手电极(LA)连接到左手臂(LL)。
2.Ⅱ导联Ⅱ导联是通过将右手电极连接到右腿,左手电极连接到左手臂,来记录心电图的电压变化。
正确的接线方法是将右手电极(RA)连接到右腿(RL),左手电极(LA)连接到左手臂(LL)。
3.Ⅲ导联Ⅲ导联是通过将右手电极连接到右腿,左手电极连接到左手臂,来记录心电图的电压变化。
正确的接线方法是将右手电极(RA)连接到右腿(RL),左手电极(LA)连接到左手臂(LL)。
4.V1导联V1导联是通过在胸部特定位置记录心电图的电压变化。
正确的接线方法是将右手电极(RA)连接到右上胸部(V1),左手电极(LA)连接到左上胸部(V2)。
5.V2导联V2导联是通过在胸部特定位置记录心电图的电压变化。
正确的接线方法是将右手电极(RA)连接到右上胸部(V1),左手电极(LA)连接到左上胸部(V2)。
6.V3导联V3导联是通过在胸部特定位置记录心电图的电压变化。
正确的接线方法是将右手电极(RA)连接到右上胸部(V1),左手电极(LA)连接到左上胸部(V2)。
7.V4导联V4导联是通过在胸部特定位置记录心电图的电压变化。
正确的接线方法是将右手电极(RA)连接到右下胸部(V3),左手电极(LA)连接到左上胸部(V2)。
8.V5导联V5导联是通过在胸部特定位置记录心电图的电压变化。
大鼠标准肢体导联比较杂乱,对心肌缺血的判定也很不是很敏感,很确切。但胸导联可大大改变
这种尴尬的局面。但是生命信号采集系统一般只有生物电信号的输入方式,没有专用的ECG输
入,介绍一个相当简便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找3只5.1K或5.6K的精密电阻(误差<0.5%)。
2.将3只电阻的一端绞在一起,接生物放大器输入“-”极。
3.生物放大器输入“+”极,接胸导联的某个部位,如V3或V4。
4.生物放大器输入“地”极,接动物右下肢。
这样就可得到比上述ECG漂亮的胸导联ECG了,特别提醒,T波可能是倒至的。我用这种方法
还做狗冠脉结扎的心外模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很敏感,很爽。
这个方法也是在为生命信号采集系统标测心外膜ECG苦恼时无意发现的,在一本ECG的专业书
上看到加压导联和胸导联的原理和发现历史中提到怎样得到基准电位的办法(就是上述3电阻
确定0电位的方法),后又发现这种办法在其他ECG专业书,乃至生理学教材上都有描述,只是
没有提到确定基准电位的具体办法。用这种办法也能做肢体加压导联,比如,将左脚的电阻断开,
放大器“+”极接左脚,就是aVF,由此类推,也能得到aVR(右上肢)和aVL(左上肢)。
各位战友不妨试试。对不起,上帖第2点忘了一句,“3个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左右上肢和左
下肢。”
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大鼠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1.灌胃(i.g) 左手按照徒手固定方式固定大鼠,使大鼠伸开两前肢,手掌握住大鼠背部,右
手持灌胃器,沿体壁用灌胃针测量口角到最后肋骨之间的长度,约为插入灌胃针的深度。操
作时从大鼠口角插入口腔内,然后用灌胃针压住大鼠舌部,使口腔和食管成一条直线,再将
灌胃针沿上颚壁轻轻进入食道。注药前应先回抽注射器,增明为插入气管(无空气逆流)方
可注入药液。一次灌胃量为1~2ml/100g体重。大鼠灌胃的注意要点。
1)抓牢动物后使其头部和颈部保持一条直线;2)一定要沿着口角进针,再顺着食管方向
插入胃内;3)决不可进针不顺硬向里插,否则会造成动物死亡。
大鼠灌胃器可用5~10ml的注射器连接6~8cm,直径1~2mm的灌胃针制成。液
体药物和流质药物灌胃时,可用前端点焊成圆突的灌胃针。粉状药物灌胃时,可用前端装有
胶囊套管的灌胃针,灌胃前先将粉状药物装胶囊,然后将装有药物的胶囊塞入套管内灌胃。
有些情况下,也可以用灌胃管,慢性试验需要长期给药,或者手术后不能主动进食的动物,
可手术装置胃管插管。即以一根约1.27cm长的不锈钢针头,一端连接鼻饲管,经过鼻
孔插入胃内,一端以手术方法埋入鼻梁皮下,延伸至额部连接一橡胶管后由皮内穿出,共注
入药物和食物用。该装置也可以抽取胃液。
2.皮下注射(s.c) 大鼠皮下注射时,通常选择左侧下腹部或后腿皮肤处。操作时先用酒精
棉球消毒需要注射部位的皮肤,再将皮肤提起,用注射针头穿刺入皮下。一般先沿纵轴方向
刺入皮肤,再沿体轴方向将注射针推进5~10mm左右,若左右摆动针尖很容易,则表明
已经刺入皮下,然后轻轻抽吸,若无回流物,则可缓慢注入药物。注射后缓慢拔出注射器,
稍微用手指压一下针刺部位,以防止药液外漏,一次注射量不超过1ml/100g体重。
3.皮内注射(i.d) 大鼠皮内注射通常选用背部脊柱两侧的皮肤。操作时先将注射部位及其周
围的被毛剪掉,酒精棉球消毒局部,然后用左手将皮肤捏成皱襞,右手持4号针头的注射器,
使针头与皮肤成30度角刺入皮下,然后将针头向上挑起并稍刺入即可注射。注射后可见皮
肤表面鼓起一个小丘,注射后5分钟再拔出针头,否则药液会从针孔漏出。通常小鼠皮内
一次注射量不超过0.1ml。雄性动物皮肤紧密,皮内注射时的难度较雌性动物大,因此通
常选用雌性动物进行此试验。
4.肌肉注射(i.m)因大鼠肌肉较少,一般不用此种方法。如果试验必须作肌肉注射时,由助
手固定大鼠。操作者用左手抓住大鼠一侧的后肢右手取连有5号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刺入
大腿内侧或外侧肌肉,将药液注入。小鼠一侧的药量不超过0.5ml。肌肉注射一般选择股二
头肌注射,但应该避免伤及坐骨神经,否则会导致后肢瘫痪。
5.腹腔注射(i.p) 腹腔注射时,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大鼠的前肢和头部后面抓住大
鼠,即要紧又要轻柔,同时用身体抵住大鼠的两后肢使之固定,使腹部向上并伸展,右手将
注射器的针头(5号)刺入皮肤。进针部位是距离下腹部腹中线稍向左或右1mm的位置,
针头到达皮下后,继续向前进针3~5mm,再以45度角刺入腹肌,针尖通过腹肌后抵抗力
消失。固定针尖缓缓注入药液。为避免刺破内脏,可以将动物头部放低,尾部提高,使脏器
移向横膈处。小鼠的一次注射量为1~2ml/100g体重。
6.静脉注射(i.v)
1)尾静脉注射法。大鼠尾部血管和小鼠情况类似。在背、腹侧及左右两侧均有集中分布,
每侧均有数对伴行的动静脉组成的血管从,在这些血管中有四根十分明显:背腹各有一根动
脉,两侧各有一根静脉。两侧尾静脉比较容易固定。大鼠尾部皮肤常呈鳞片状角质化,因而
将大鼠固定露出尾巴后,需要先用酒精棉球强擦,使血管扩张,并可以使表皮角质软化,然
后将尾部向左或向右拧90度,使一侧尾静脉朝上,此时尾部表面静脉怒张,右手持注射器
(连5号细针头),使针头与静脉平行(小于30度),从尾下五分之一处(约距尾尖3~4mm)
进针,此处皮薄容易进入,刺入后先缓慢注入少量药液,如果没有阻力,表示针头已经进入
静脉,可以继续注入。一般推进的速度为0.05~0.10ml/秒,一次注射量为0.5~1ml/100g体
重。注射完毕后把尾巴向注射侧弯曲以止血。如需要反复注射,应尽可能从尾巴末端开始,
以后向尾巴根部方向移动注射。
2)阴茎静脉注射 这是目前大鼠静脉输液、给药的一种常用方法。将雄性大鼠麻醉后仰卧或
侧卧,翻开包皮,拉出阴茎,背侧阴茎静脉非常粗大、明显,沿皮下直接刺入。
3)浅背侧跎静脉注射 进行左后肢的浅背侧跎静脉注射时,助手用左手抓住大鼠的颈背部
成仰卧位(拇指握住右前肢,中指按住左前肢,食指抓住头颈部背侧皮肤,中指、无名指和
手掌抓住背部皮肤),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大鼠的左后肢的大腿部,同时用右手的中指
和无名指夹住动物的尾部。操作者用酒精棉球清洗、消毒左后肢,用注射针对准扩张的浅背
侧跎静脉血管刺针注射。
4)舌下静脉注射 大鼠的舌下静脉粗大,可用于给药。注射时,先麻醉好动物,再拉出舌
头,找到舌下静脉,直接注入药液。
此外大鼠、豚鼠等小动物以及兔子、犬、猫等中型动物的静脉给药,快速给药可用注射器人
工推注药液而缓慢给药或连续给药时,可用微量注射泵进行。
7.脑内注射 此方法常用于微生物学动物实验,将病原体接种于备检动物的脑内,观察接种
后的各种变化。给大鼠脑内注射时,先将其额部消毒。操作者用左手固定好动物,右手用套
有塑料管、针尖露出2mm长的6号针头直接由额部正中刺入脑内,注入药物或者接种物。
另外一种方法是:将大鼠用乙醚轻度麻醉,使注射器和额顶颅骨大约保持45度角,在中线
外侧2mm处刺入注射器。因为该部位颅骨较薄,插入注射器毫不费力。一次注射量为
0.02~0.03ml。
8.涂布给药 大鼠也经常采用浸尾方式经尾皮给药,用以定性的判定药物或者毒物经皮肤的
吸收作用。给药前先将鼠放进特制的固定盒内,露出尾巴,然后将大鼠尾巴穿过小试管软木
塞小孔,插入装有药液或者受检液体的试管内,浸泡2~6h(根据药物或者毒物的毒性及药
理作用效果而定),并观察其中毒症状,如果是毒物,实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中毒,因此要
将试管的软木塞塞紧,必要时可用凡士林或腊封,亦可在受检液体表面加上一层液体石蜡),
尾巴通过的小孔也应该绝对严密。还可以在通风橱的壁上钻一个相当于尾巴大小的小孔,将
受检液体放在通风橱内,动物尾巴通过该小孔,进行浸尾试验,整个尾巴的3/4浸入药液中,
而身体部分仍然留在通风橱外,试验过程中大鼠尾部应该用胶布或其他办法固定。
9.呼吸道给药 粉尘、气体、蒸汽或雾等状态存在的药物或毒气,均需通过呼吸道给药。将
大鼠放在专门的装置内给药。
10.鼻内给药 将大鼠麻醉后,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抓住大鼠的双耳部,翻转大鼠身体置于左手
掌中,使其鼻尖朝向操作者。右手持注射器,将接种药物逐滴滴入大鼠鼻内,一次给药量为
0.05~0.1ml/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