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4号线列车空调通风和采暖系统控制方式设计 2008
- 格式:pdf
- 大小:804.56 KB
- 文档页数:4
紧急通风逆变器技术条件本文是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购置初期198辆电动车辆用紧急通风逆变器而编制。
紧急通风逆变器必须满足以下所述的车辆基本技术条件的要求。
1。
工程概况及供货范围1.1 工程概况地铁四号线正线全长28.18km,共设23座地下车站,1座地面车站。
车辆段设在南端的马家堡,停车场设在北部的龙背村。
初期配车数为198辆(33组),初期、近期和远期均为3动3拖6辆编组。
样车经型式试验和运行考核后,再进行批量生产。
1.2 供货范围此招标文件是为北京地铁4号线工程电动客车用紧急通风逆变器而编制。
此招标供货范围具体内容如下:(1)36列/216辆加(4列/24辆)电动客车用紧急通风逆变器,其中(4列/24辆)电动客车用紧急通风逆变器为可选项,每辆车配置一个紧急通风逆变器;投标方在投标时提供设备的寿命、使用年限,,以及全寿命周期费用数据。
2.2 北京地区自然环境北京处于华北平原北端,属于中纬度暖温带气候,冬夏季温差较大,最热月平均温度27℃,平均相对湿度75~80%,最寒冷月平均温度-4.7℃,相对湿度25~30%,极端温度为+42.6℃和-27.4℃。
2.2.1 海拔高度:不超过1200m。
2.2.2 环境温度:-25℃~+45℃(年平均温度为11℃~12℃)。
2.2.3 相对湿度:最湿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该月月平均温度不高于25℃。
2.2.4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636.8 mm·最大日降水量:400 mm·最大小时降水量:126.7 mm·最大积雪深度:240 mm·冰雹最大直径:20 mm2.2.5 风向及风速:·风向:以北风为主,七月C25 S9,一月C18 NNW14;·风速:夏季平均1.9m/s,冬季平均2.8m/s,30年一遇最大23.7 m/s;·瞬时最大风速: 24-40m/s。
12 通风、空调与采暖12.1 一般规定12.1.1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内部空气环境应采用通风、空调或采暖系统进行控制。
12.1.2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内部空气环境范围应包括地下车站(站厅、站台、设备及管理用房、出入口通道、换乘通道)、地下区间(隧道、渡线、折返线、存车线、尽端线隧道等)、地面及高架车站以及控制中心、车辆基地、主变电所等。
12.1.3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通风、空调与采暖系统应保证其内部空气环境能满足人员健康和设备正常运转的需要。
12.1.4 跨座式单轨交通通风、空调与采暖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1 当列车在正常运行时,应保证内部空气环境在规定标准范围内;2 当列车阻塞在地下区间内时,应保证阻塞处的有效通风功能;3 当列车在地下区间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具备防烟排烟、通风功能;4 当车站内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具备防烟排烟、通风功能。
12.1.5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通风、空调与采暖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应充分考虑运营节能,并宜充分利用自然冷、热源。
12.1.6 在夏季当地年最热月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超过25℃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地下车站是否采用空调系统。
12.1.7通风、空调与采暖系统应按预测的远期客流量和最大的通过能力设计,设备配置应分期实施。
12.1.8 通风、空调与采暖系统的设备、管道及配件布置应为安装、操作、测量、调试和维修预留空间位置,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机房内应设置设备起吊和冲洗设施。
12.1.9 设计应为大型通风和空调设备预留运输、安装通道及孔洞,并能装设起吊设施。
12.1.10 通风、空调与采暖系统应选用高效、节能、紧凑型设备,系统设置应考虑综合的节能措施。
12.1.11 通风、空调与采暖系统的管材及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局部部位采用不燃材料有困难时,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防火材料。
管材及保温材料应具有防潮、防腐、防蛀、耐老化和无毒的性能。
12.1.12 控制中心、车辆基地、主变电所等地面相关建筑的通风、空调与采暖系统设计,除应满足工艺要求外,并应符合地面建筑现行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
地铁空调技术手册(设计院版)北京北空空调器有限公司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1区甲12号Tel.: +86 (010) 62911656Fax: +86 (010) 62216540地铁通风空调集成系统用空调机组(大型表冷器机组)技术手册*供设计安装使用。
北京北空空调器有限公司(原北京空调器厂)Beijing BEIKONG AIR-Conditioners Co.,L目录前言 (1)第一章产品简介 (2)1、产品简介 (2)2、可开启表冷器特点 (2)3、可开启过滤器特点 (2)第二章空调机组的工作条件 (2)1、环境条件 (2)2、电力条件 (3)第三章大型表冷器机组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表 (4)1.规格型号: (4)2.技术参数: (4)第四章空调机组的外型图 (6)第五章空调机组的土建安装条件 (7)第六章控制系统 (11)第七章空调机组电气线路图、控制电路原理图 (12)第八章空调机组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15)前言一般地铁站的空调运行模式是,设在风道内的回风机是通过车站的回风道将车站内的空气吸入,一部分回风送入通风道内另一送风机的吸入口与新风混合后,再由送风机送出经空调表冷器进行冷却处理后,再送入车站的送风道内,经风口送入车站。
由于车站风道内送、回风机的作用,车站内的空气不断循环经表冷器进行冷却处理。
当车站发生火灾时,送、排风机都能转变成排烟功能,其送风机也可将车站内的烟气经送风道风口吸入,排出站外。
而现有的车站由于表冷器不能开启,而且其烟气又不允许通过表冷器,为此,一般是在现有车站中的表冷器旁均设有旁通烟道,为此需要加长建筑风道,增加造价,由于现有车站中的表冷器是一个大型整体或分成两块安装,体积较大,现场土建配合任务量大,整体安装质量较差,管路复杂,在冬季停用排水时非常困难,经常将表冷器水管冻裂。
目前建设中的地铁通风空调集成系统不同于传统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
它是一种形式简单、功能齐全、节约机房占地,造价较低的新型地铁通风空调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气调节与供暖设计标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市交通快捷、便利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环境和能源的挑战。
其中,通风空气调节和供暖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制定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气调节与供暖设计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一)室内空气品质城市轨道交通的室内空气品质标准应符合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规定。
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应控制在800ppm以下,温度应在18-28℃之间,相对湿度应在40-70%之间。
(二)通风与空气调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车厢内的通风要求较高,需要在车站和车厢内设置合适的通风设施,保证空气流通、干燥、新鲜。
通风设施应符合下列标准:1. 设有通风机或风机,具备排风和送风功能。
2. 排风量应满足室内空气瞬时需求,空气交替周期不应大于15分钟。
3. 通风设施应根据车站和车厢内的温湿度情况进行调节,以达到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空气过滤与净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和车厢内的空气应配备过滤与净化设施。
空气过滤器应选用高效滤材,过滤效率应满足GB/T 18801-2015标准要求。
对于车站和车厢内存在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及颗粒污染物,应建立对应的净化设施。
二、供暖设计标准(一)表面温度轨道交通车站和车厢内的表面温度不应低于0℃。
若表面温度较低,应考虑通过增大供暖功率和改善供暖方式等措施提高表面温度。
(二)室内温度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和车厢的室内温度应维持在18-28℃之间。
在寒冷的冬季,应通过采用集中供暖、地板辐射等供暖方式,控制室内温度。
(三)供暖方式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和车厢供暖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等确定。
常见供暖方式包括:集中供暖、地板辐射、吊顶辐射等。
(四)节能要求在城市轨道交通供暖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节能,尽量选用新型节能供暖设备或采用新型供暖方式。
同时,为提高供暖效率和节约能源,应加强建筑外围和内部隔热、密封等措施,减少能量损失。
地铁车辆采暖方案设计【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冬季地铁车辆采暖方案,分析了带电加热器的空调机组和座椅电加热器两种布置方式对客室内气流分布的影响,并采用CFD手段对比了带座椅电加热器和不带座椅电加热器方式的温度场,然后对比采用带电加热器的空调机组和座椅电加热采暖时的两种控制方式,最后指出了要从多方面考虑以实现客室舒适的乘车环境。
【关键词】地铁车辆;仿真;采暖;控制0.引言由于每条地铁车辆运营的外部环境条件都不相同,采暖方式也因此会有不同,同时受地铁车厢空间狭小、人员密集以及车辆开关门频繁的影响,地铁车辆采暖又会区别于建筑、汽车等其它采暖方式。
因此,地铁车辆采暖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外界气候环境条件,同时要考虑地铁运行时的特殊环境条件。
下面将对地铁车辆采暖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地铁车辆采暖简介地铁车辆采暖一般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在车顶布置带电加热器的冷暖型空调机组,另一种是在客室内部座椅下方布置电加热器。
空调机组内的电加热器布置在空调机组蒸发器与送风机之间,在制热模式中,混合空气(回风+新风)被送风机吸入,经过混合风滤网除尘和电加热器加热后送入车顶风道系统,通过风道输送到乘客车厢。
客室内部座椅下方布置的电加热器,由发热元件(电热管)、温控器及保险丝等组成,并设半暖、全暖两档。
某地铁车辆座椅电加热布置形式及位置如图1所示。
2。
采暖方案分析冬季,地铁车辆客室空调机组在列车运行前对新风进行预热,能够在列车正常运行后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空调机组的电加热器能够将混合风加热后再送入客室内,避免了冷风直接送入客室带来的“冷风感”,但是由于热空气密度低,送风距离短,会造成冷热空气热量交换不充分影响舒适性,而座椅电加热器可以对座椅周围空气进行加热,很好的弥补空调机组电加热器的不足。
为了对两种方案有更直观的了解,将从CFD角度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下面以某工程项目的带座椅电加热器和不带座椅电加热气客室内温度场进行对比说明。
磁浮车空调系统设计文章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空调、通风及采暖系统的结构组成、参数计算及供电和自动控制标签:磁悬浮、空调、通风、采暖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城铁车厢内设置一套合理的空调、采暖、通风系统是提高乘客舒适性的必要条件。
这套系统从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以及气流速度4个方面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控制,从而满足空气舒适性的要求。
下面结合北京磁悬浮列车的空调采暖设计方案,介绍城铁车辆的空调、暖通部分设计情况。
一.空调、暖通系统设计参数1.夏季空调制冷参数室外温度:35℃;室外相对湿度:65%;室内温度:28℃;客室相对湿度:60%。
车体平均传热系数:1.5W/(m2·K)。
新风量:10m3/人。
2.冬季采暖参数室外温度:-14℃;客室温度:10℃;车体平均传热系数:1.5W/(m2·K)。
二、空调系统1.空调系统的组成1-空调机组;2—条缝型送风口;3—静压式送风管道2.空调系统的冷负荷计算2.1夏季热负荷计算:2.1.1计算条件计算对象:中间车车内定员:166车辆静止时车体平均传热系数K≤1.5 w/m2·k夏季参数:tA=35℃A=65%车内温度:tB=28℃A=60%新鲜空气量:按10 m3/人·h计算计算参照TB1957-91《空调客车热工计算方法》进行2.1.2夏季车内热负荷计算Q:Q= Q1 + Q2 + Q3 + Q4Q1----通过车体隔热壁的传热量w;Q2----进入车体的太阳辐射热w;Q3----车内旅客散热量w;Q4----车内机电设备散热量w.2.1.3通过车体隔热壁的传热量Q12.1.4进入车体的太阳辐射热Q2 :参考车辆设计参考手册,一般客车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为5.815 kw,该车窗面积较大,但车窗较少,则25型车取Q2=5000 w.(车长25m)运行时车体外表面的换热系数αB 将增大,则Q2值将减小,则取Q2’=2416w。
毕业设计(论文)地铁通风控制系统设计Design of Metro Ventilation Control System学生姓名:所在院系所学专业所在班级指导教师教师职称完成时间摘要本设计是基于PLC在地铁隧道通风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CO2浓度、温度以及其它检测器对地铁隧道环境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组态软件将采集到的信息上传到上位机进行监控处理,针对不同的处理结果应用变频器对风机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地铁环境状态的实时控制。
同时,在控制系统中结合组态软件,利用组态软件的实时监测和网页发布功能,对整个系统实时远程自动控制。
最终实现对地铁环境状态的多种控制方式,以适应现代化的控制要求。
关键词地铁隧道通风控制 PLC 变频器网页发布Abstract:The design is based on PLC in the subway tunnel ventilation application,through CO2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other detectors collecting the environment status information of the subway tunnel and transmitting the information to the PLC,The result that PLC handles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control the inverter and fan to reach to real-time control of the metro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is control system combines with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nd uses it’s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publishing web to reach the remote real-time control for all system. In finally,this control system also reaches a variety of control methods of Metro Environment and meet the modern control requirements.Key words: Metro Tunnel Ventilation control PLC Inverter Publishing web目录1 引言 (1)1.1地铁通风控制设计背景 (1)1.2地铁通风控制研究现状 (1)1.3地铁通风控制设计内容 (2)2 系统通风方案说明 (3)2.1通风控制系统说明 (3)2.2系统结构说明 (3)3 系统硬件设计 (5)3.1系统硬件选择 (5)3.2风机台数确定 (12)3.3系统参数采集 (16)3.4系统通信 (19)4 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21)4.1下位机的控制方法 (21)4.2系统软件流程图设计 (22)4.3系统下位机控制程序设计 (23)4.4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24)5 基于KING VIEW的组态监控系统 (25)5.1上位机软件说明 (26)5.2系统工程安全设置 (27)5.3系统画面及画面安全设计 (28)5.4信息监测画面设置 (30)5.5网页发布 (32)5.6网页发布安全设置 (33)5.7网页控制画面 (35)6 总结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39)附录 (39)1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型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
一、总论(一)项目背景1 .项目名称北京地铁4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2 .承办单位概况北京市城市轨道公司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 号)(2)《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建城〔2004〕38 号)(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 号)(4)《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5)《潮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6)《潮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纲要》(7)《轻轨设计规范(GB50157-2003)》(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4 .项目提出的过程、理由与意义(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根据北京市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北京市将建成国际性的大都市,而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建设密不可分,社会经济的进步决定着交通运输的发展程度,反过来,交通运输也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发展,交通量必将大幅度增长,亟需建立一套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轨道交通因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绿色环保等特点,己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方式。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发展轨道交通不但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结构,还能促进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和加速城市现代化。
快速轨道交通已成为实现首都城市总体规划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二)项目概况1 .线路起点、经由和站点设置南起丰台区的马家楼,穿越宣武区和西城区,北至海淀区的龙背村,南北向运行;全程共有24个车站(其中23个在地下)2 .线路等级、长度、运输能力正线长度28.165公里,共设地铁车站24座,线路穿越丰台、宣武、西城、海淀4个行政区。
3 .主要建设条件( 1 )城市社会经济条件北京是综合性产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
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综述●施工准备工作●合同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施工进度控制及资源配备计划●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文明施工●安全、消防保证措施●工程的最终验收与交付●工程竣后服务及维修保养服务1. 工程综述1.1 工程简介XXX支线是作为北京2008年交通建设工程的组成项目,是北京地铁线网络中直接为奥林匹克中心区服务的骨干轨道交通项目,远期为北京地铁骨干线路网—地铁XX号线的组成部分。
XXX支线是北京市的重点工程,将于2008年4月30日竣工,投入试运营。
XXX支线工程线路全长4.398公里,修建3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
1.1.1工程名称:北京地铁XX号线一期(XXX支线通风与空调系统工程1.1.2工程地址:奥体中心站是地铁XXX支线上的第二座车站,位于现状北辰路与北四环中路道路立交南侧的路中城市绿化带下,本站南北中轴线与北京城市中轴线重合;奥林匹克公园站位于规划奥林匹克公园中心部位,车站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广场地下;森林公园站处于奥林匹克公园和森林公园交界处。
1.1.3工程规模:奥体中心站为16656.2平方米、奥林匹克公园站为25283.7平方米、森林公园站为12626平方米1.1.4工程范围:本工程范围包括奥体中心站、奥林匹克公园站、森林公园站三个车站的暖通空调系统,以及车站相邻区间隧道的通风系统。
各站暖通空调系统分三部分:车站公共区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系统和空调水系统组成。
1.1.5建设单位:1.1.6设计单位:1.2 工程工期要求根据比选文件提供的整体工程工期节点要求,将本工程暂定为:2006年10月10日开工;2007年12月30日竣工。
按照甲方要求再做修正。
1.3 工程质量1.3.1质量方针1、信守合同:坚定不移地完成与业主所签合同中应承担的义务;2、精心施工:细致地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周密地组织好工程的施工,一丝不苟地完成工程的交付。
3、保证质量:配备足够的资源,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组成及安装质量控制要点1.1本站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主要组成1.1.1车站两端区间隧道活塞通风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兼排烟系统(简称TVF系统)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区间隧道(包括存车线、出入段线、联络线等配线)的活塞通风、机械通风(兼排烟)等。
1.1.2车站站台门外轨道排热系统兼排烟系统(简称TEF系统)车站轨道区域排热系统包括轨顶排热(兼排烟)和站台下排热。
1.1.3车站站厅和站台公共区通风空调兼排烟系统(简称大系统)车站站厅和站台公共区、出入口通道的空调通风及消防排烟。
1.1.4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兼排烟系统(简称小系统)车站范围内,除隧道通风系统和大系统服务范围以外的所有环境皆为车站的设备管理用房区域。
小系统应满足该区域环境内不同房间的空调通风要求,并同时兼有排烟功能。
1.1.5车站空调冷冻、冷却水系统组成(简称水系统)该系统为轨道交通环境空调提供冷源,其供冷对象为车站大系统及小系统。
1.2安装质量控制要点1.1.1组织图纸会审熟悉图纸,全面把握设计意图,了解所需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组织相关部门对设计图所列目录、设计说明以及设备清单进行核对;勘察现场,掌握土建施工具体情况,查看现场条件能否满足管线布置要求,尽快向我公司部门报备现场勘察情况;组织图纸会审,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之掌握通风空调工程专业特点、现场情况,同时掌握安全操作事项,以确保施工活动有序开展。
1.1.2编制施工方案进场后,技术部先根据现场条件和本工程的专业特点编制施工方案。
通风空调工程尤为重要,施工方案必须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大型设备运输和吊装、空调通风系统与环境设备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网调度等等,都应该有一套详细的指导方案。
由于地铁施工涉及多个专业系统,并且各专业系统交叉作业,因此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以确保各道工序紧密衔接,有序运作,以免临场抓瞎。
1.1.3报审制度严格执行首件工程报审制度,防止现场大批量返工,首先由技术部把控设备材料的质量,对各道工序检查首件报审制度、严防出现风管刚度不够、扭曲、翘角、翻边量小、法兰互换性差、密封性差、安装标高、位置存在误差等系统性偏差,首件工程通过审核后再全面开展施工活动,从而避免施工后大批量返工。
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专家组意见来源: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 日期:2004-03-302004年2月8日至12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邀请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成都等地的地铁专家(专家名单附后)以及市规划委员会、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交通委员会、市建设委员会及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和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和代表,在香山饭店对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除马家堡车辆段、龙背村停车场、宣武门站、黄庄站、北京南站及其两端区间外)进行了综合评审。
会议听取了设计的总体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及各系统设计单位的汇报。
通过充分的讨论,并与有关部门和设计单位认真交换了意见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全面,基础资料和数据基本翔实,主要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符合规范和初步设计技术要求,设计依据充分,工程的总体规模、设备系统的选择及设备配置满足客流的需要,总体上是合适的。
线路、站位、出入口和风亭位置基本落实稳定,车站建筑总体布局、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法基本合理。
文件在设计内容和深度上基本上达到了初步设计的要求。
其中除马家楼站、西单站、西直门站、白石桥站以及新调整的菜市口站、西四站、动物园站等尚需深入研究、补充设计外,其他方案总体基本可行,经过修改完善后,可以作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依据。
具体评审意见如下:一、总体组1.马家楼站的配线设置不能满足30对/小时的折返要求,以及平峰时入段列车清客的需要。
因此,应结合南延线的建设方案重新研究马家楼站的配线设置。
2.菜市口站、西四站、动物园站因站位及施工工法的调整,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管线拆改、交通疏导协调力度,保证上述三站能按时开工,降低工期风险。
3.根据新调整的线网规划方案,有可能改变白石桥站换乘条件,同时新街口站也将与规划十六号线换乘,故这两座车站的设计方案宜作出相应调整。
4.菜市口站、西四站应进一步做好换乘方案。
其他各换乘站应尽可能细化换乘方案,少用通道换乘或力求缩短换乘通道长度,改善换乘条件。
地铁暖通设计规范
地铁暖通设计规范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02-2009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2010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多联式空调机系统设计与施工安装GJBT-1029 07K506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