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小桃花村

  • 格式:docx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小桃花村

1 村庄概况

1.1交通区位

小桃花村位于邢台市以西十公里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古村在现有新村的南部,分东西两条街,南北十条巷,西部多明代建筑,东部多清代建筑。小桃花村是北方婚俗文化发源地,流传着桃花女与周公的传说,并有多种剧本传诵,具备构建民俗文化村的历史条件。村西有古阁遗拱,村南有康熙古桥,村内有明初古槐5棵,村北有桃花女墓。本村是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马维华的故乡,1962年被县政府授予邢台第一文化村称号。小桃花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县南石门镇西3公里处,距离市区10公里。全村240户、792口人,村域面积0.25平方公里,耕地3000亩。南邻邢左路,北依邢和路,交通便利。七里河流经小桃花村北、村东,转南而去。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马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以姓氏定村名为为马庄。后因处于大桃花的东面

称东桃花村,因村子较小又更名为小桃花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粮食种植、水果业及外出打工为主。该村林果业发达,历史文化底蕴丰富。

1.2村庄来历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马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以姓氏定村名为为马庄。后因处于大桃花的东面称东桃花村。后因村子较小又更名为小桃花村。

1.3 周边环境

古村地势西高东低,村中、东北部地势平坦便于发展农业。村北、东临七里河,村南积水均排入七里河。

1.4传统资源

古村落保存较好的大院近三十处,明初古槐五棵。村西有遗

阁。

古村还有不少庙宇:关帝庙、火神庙、观音堂、马王爷庙、天地神堂庙。

村北边约200米处建有桃花女坟、古井。

古村南边的沟上有建于康熙十六年的单孔石拱桥,仍可通行。

2 历史文化遗产现状

2.1传统古建筑

(1)马氏庄园(光绪年间)

马氏庄园总占地3000平方米,有院落六座。整个庄园建造甚为考究,既安全又宜居,还有大型活动场所。马氏庄园极具研究经济、建筑、工艺、文化、家族历史的价值。

(2)古石桥(康熙年间)

单孔古石桥高10米、宽4米、长15米,拱顶两侧各有一造型浑厚精美的龙头栩栩如生地瞰视着桥下。现存石碑《修大石桥

碑记》证明石桥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

(3)古院落

村内保存较好的古院落近30处,建筑风格为冀南平原民居式,集聚在村南。

(4)院落雕饰

在各种建筑构件上,饰有大量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庄园院内随处可见名言警句、家规家训,散发着中国传统道德的浓厚氛围。

2.2非物质文化遗产

(1)桃花女的神话传说

小桃花村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流传着桃花女与周公的爱情神话,是北方婚嫁风俗文化发祥地,还是传说中桃花女的故里。骑马、抬轿、红盖头、跨马鞍、撒彩纸、拜天地等都来源于桃花女与周公的婚俗文化。

桃花女坟成为北方婚俗文化发展发源地的有力见证。

(2)闹元宵

每年元宵节,村内都有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包括迎火神、点花杆、打排鼓等。

(3)排鼓

小桃花村排鼓队已有近百年历史,该项目在村内各项重大活动中扮演主要角色,在民间社会的各种庆典活动中也大受欢迎。经过进一步的扶持和开发,必将发挥出高大的作用,成为一项更好的传统技艺,也能走向社会,进行商业性表演和服务。

(4)民俗手艺

缚笤帚、编罩篱、纺花织布、剪纸、香油作坊传承人均健在,有的仍在走乡串户坚持中。

3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问题

(1)局部用地布局不合理,导致古村落与新民居不相协调。

(2)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因村民专业知识欠缺而得不到好的保护。

(3)基础设施不配套

古村道路狭窄,因资金限制没有的到较好的修复。

生活垃圾还没有的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古村排水设施差。

(4)先前粗放的生活方式致使古村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

(5)民俗传承人未受到应有的社会承认,缺少管理人员和研究队伍。

(6)村庄经济条件整体较差,没有足够资金对古建筑和文

化遗产进行保护,居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还存在不足。

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4.1马氏庄园

(1)保护范围:马氏庄园旧址。东到小花园外路西,西到西墙外1米,南到大门外路,北到莲花池。

(2)建设控制地带:自马氏庄园保护范围向东、南、西、北各扩10米。

4.2康熙古桥和古井

(1)保护范围:古桥和古井旧址。古桥古井方圆10米范围内。

(2)建设控制地带:自古桥、古井保护范围向东、南、西、北各扩10米。

4.3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桃花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桃花女婚俗文化:骑马、抬轿、红盖头、跨马鞍、撒彩纸、拜天地等;元宵活动中的火神、点花杆、打排鼓等;传承百年的排鼓队;缚笤帚、编罩篱、纺花织布、剪纸、香油作坊等。

4.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加强马氏庄园保护,在原址基础上对现存古建筑进行修复性保护,再现庄园神韵。

(2)加强对古民居的保护,古民居周围要逐步恢复原有历史风貌,严禁破坏周围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严格在周围搞与古

民居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

(3)加强对村内百年古树的保护,禁止在保护区域内进行挖掘、焚烧、堆积物品等不利于古树生长的活动。

(4)加强对古桥、古井等古生活设施的保护性修复,严禁在其周围进行开发建设活动。

(5)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如民俗、民风、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娱活动、手工艺术作品等,重视民俗传承人的生产生活,积极培育专业人才。

(6)调动村民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积极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发觉地域文化,加快文化成果向文化产品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