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人物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15 KB
- 文档页数:2
郭襄: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她是金庸小说中最寂寞的人。
也许只有找不到对手的独孤求败、隐居华山侧的风清扬,这两人的孤寂内心、凄凉情怀才差可仿佛。
郭襄出生之时,正值元兵围攻襄阳之际,初履人世,便受尽磨难,被杨过抢走,落入赤练仙子李莫愁之手,饮豹乳,困死人墓,又险些在绝情谷遭毒手,后来一度又被金轮法王绑架。
作为峨眉派开山祖师的郭襄,武功如何不知道,从其传人灭绝师太身上看,可能也是一代高手,况且她还和张三丰、无色和尚一起听过《九阳真经》。
但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她的武功不值一提,智谋也不过尔尔,她的智勇还不到她的父母的智勇加起来除以二,行走江湖是靠了父母的威名。
但她行为言谈之中,神定气闲,从容不迫,自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清芬淡雅。
她的结局是出家当尼姑,开创了峨眉一派。
郭襄是一个落寞的人,她的结局只能是出家,因为她的眼界实在太高了。
她的外公是目无余子的东邪黄药师,父亲是号称一代大侠的郭靖,母亲是机变无双的黄蓉,心仪之人又是神雕侠北狂杨过,就连她的敌人也是一代宗师金轮法王。
她心地善良,人缘不错,有时甚至憨态可掬,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别人只怕也无以入她眼中,即使是琴棋剑三绝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如此人物,在她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你能要她嫁给谁去?母亲黄蓉的身世与她相似,但黄蓉更清醒,更入世,所以她嫁给了傻小子郭靖,恐怕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只有李太白能与郭襄匹配(苏东坡只会说说健身气功,不会剑法,呵呵)。
郭襄用情之深之苦,在金庸小说中是无出其右的。
她不会像李莫愁用杀人的方式渲泄,也不会如公孙绿萼一死了之,又没有仪琳从小就青灯黄卷的心如死灰,更没有令狐冲和段誉的运气,一个有任盈盈补缺,一个最终如愿以偿。
她的情若浓若淡,其实是浓极而淡,丝丝缕缕,无以化解。
相比之下,生死相许的爱情也许更容易些。
因此,金庸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对话,就是她在少林寺和无色互相打听杨过消息时说的:“郭襄望着远处山峰,自言自语:‘几时方能见着他啊。
’”郭靖黄蓉在桃花岛诀绝,黄蓉对自己说:“蓉儿,蓉儿,你可千万别寻死啊!”读到这里,令人涕泪沾襟,不可自抑。
文化视点· 33 ·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刘会杰【摘 要】金庸是一代武侠小说宗师,他的作品雅俗共赏,包罗万象,在现代武侠流派甚至文学界都有着重要影响力。
他的武侠小说中,讲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将一个侠字诠释的淋漓尽致。
除了那些大侠们,金庸还塑造了很多的女性角色,小龙女、阿紫、黄蓉……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角色跃然纸上,她们的青春美貌、智慧和善良,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本文就金庸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旨在更深入的了解金庸作品中的侠和义。
【关键词】金庸武侠 女性角色 形象分析金庸自1955年创作武侠小说,几十年来其作品热度持续时间长,覆盖面积广,读者文化差异大,形成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
金庸的小说虽写古代,却摒弃了古代的腐朽封建,饱含了现代社会的人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等先进思想。
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敢爱敢恨、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打动了无数读者。
一、金庸笔下美若天仙的女子金庸武侠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大都性格鲜明,并且拥有美若天仙的外貌。
比如《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和《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
香香公主的出场,使那些最跋扈的清兵都能“沉醉于绝世丽容的光照之下,两军数万人马剑拔弩张,本来血战一触即发,突然之间,便似中邪昏迷一般,人人都呆住了,无数长毛都掉下地来,弓箭手的弓矢也收了回来。
”这一段侧面描写,不仅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香香公主的容貌之美,更是深刻的看到了她具有神性的平和气质。
这种美一般普通人是无法拥有的。
再比如古墓中的小龙女,与世隔绝,单纯天真。
出门寻找杨过时,肚子饿了便直接拿别人的东西吃,也不知道给钱。
香香公主也一样,她们不知外界江湖凶险,没有男角色的丰富经历和内心变化,反而认为世间一切皆是美好的。
金庸用男性理想创造出女性形象,美丽单纯、至情至性,这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结合,切合了男性读者对完美女性的想象。
金庸在表现女性角色的美貌时,大量使用了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将她的美通过与自然的联系起来,比如肌肤若雪,眼若星辰等等,不掺一丝杂质。
郭襄: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她是金庸小说中最寂寞的人。
也许只有找不到对手的独孤求败、隐居华山侧的风清扬,这两人的孤寂内心、凄凉情怀才差可仿佛。
郭襄出生之时,正值元兵围攻襄阳之际,初履人世,便受尽磨难,被杨过抢走,落入赤练仙子李莫愁之手,饮豹乳,困死人墓,又险些在绝情谷遭毒手,后来一度又被金轮法王绑架。
作为峨眉派开山祖师的郭襄,武功如何不知道,从其传人灭绝师太身上看,可能也是一代高手,况且她还和张三丰、无色和尚一起听过《九阳真经》。
但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她的武功不值一提,智谋也不过尔尔,她的智勇还不到她的父母的智勇加起来除以二,行走江湖是靠了父母的威名。
但她行为言谈之中,神定气闲,从容不迫,自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清芬淡雅。
她的结局是出家当尼姑,开创了峨眉一派。
郭襄是一个落寞的人,她的结局只能是出家,因为她的眼界实在太高了。
她的外公是目无余子的东邪黄药师,父亲是号称一代大侠的郭靖,母亲是机变无双的黄蓉,心仪之人又是神雕侠北狂杨过,就连她的敌人也是一代宗师金轮法王。
她心地善良,人缘不错,有时甚至憨态可掬,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别人只怕也无以入她眼中,即使是琴棋剑三绝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如此人物,在她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你能要她嫁给谁去?母亲黄蓉的身世与她相似,但黄蓉更清醒,更入世,所以她嫁给了傻小子郭靖,恐怕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只有李太白能与郭襄匹配(苏东坡只会说说健身气功,不会剑法,呵呵)。
郭襄用情之深之苦,在金庸小说中是无出其右的。
她不会像李莫愁用杀人的方式渲泄,也不会如公孙绿萼一死了之,又没有仪琳从小就青灯黄卷的心如死灰,更没有令狐冲和段誉的运气,一个有任盈盈补缺,一个最终如愿以偿。
她的情若浓若淡,其实是浓极而淡,丝丝缕缕,无以化解。
相比之下,生死相许的爱情也许更容易些。
因此,金庸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对话,就是她在少林寺和无色互相打听杨过消息时说的:“郭襄望着远处山峰,自言自语:‘几时方能见着他啊。
’”郭靖黄蓉在桃花岛诀绝,黄蓉对自己说:“蓉儿,蓉儿,你可千万别寻死啊!”读到这里,令人涕泪沾襟,不可自抑。
金庸武侠小说的人物刻画金庸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和武侠小说大师,他的作品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追捧。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人物刻画是其作品的一大特点。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的刻画,包括外貌描写、性格刻画和人物关系等方面,以展现金庸人物形象的丰满与鲜活。
首先,金庸在武侠小说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非常细腻。
他常常通过详细的描述来展现人物的容貌特征,例如“脸色黝黑丑陋,一双眼睛小而锐利”、“长得干干净净的,黑瘦黑矮,一副浑妙的神情”等。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让读者对人物的外貌形象有了清晰的印象,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的人物性格塑造提供线索。
其次,金庸的人物刻画在性格描写上非常独特。
他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以及内心的独白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有的人物性格坚毅刚烈,有的人物机智灵活,有的人物心机深沉,有的人物正直善良。
这些性格的塑造通过人物的行为和情感的表达,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金庸在刻画人物的性格上注重细腻描写,通过对于人物思想、内心情感的描写,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人物的行动和决策。
除此之外,金庸的人物刻画还着重表现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他巧妙地利用人物之间的角力、争斗和情感纠葛等手法,展现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例如,在《神雕侠侣》中,郭靖与周伯通、黄药师、杨过等众多角色之间存在着师徒关系、友情和爱情,并通过这些关系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变化。
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也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综上所述,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的刻画是其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金庸通过细腻的外貌描写、独特的性格描写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塑造出了一个个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丰富多样,既有英雄豪杰,也有小人物、普通人。
金庸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不仅令读者对其产生共鸣和感情,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精彩动人。
金庸的人物刻画不仅是他作品的特色,也成为中国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一。
金庸小说的人物类型浅析摘要:通过对金庸十四部主要作品的整体性把握,以其笔下丰富的男女人物形象为中心,运用分析加综合的方法,准确的概括出了这些男、女人物形象的共同形象类型。
关键词:金庸;男性形象;女性形象;类型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笔下塑造了一系列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
如狂傲不羁的杨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刁钻任性的黄蓉;被魔鬼操纵着灵魂的阿紫等等。
这些人物有血有肉,色彩分明,但又都具有一些共同点。
1 男性形象类型按照人物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性格我们将他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现代意义上的复仇”型复仇是武侠小说的一贯套路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共识。
萧逸曾指出:“一般的武侠小说常常流入一个俗套,就是‘仇杀—孤雏余生—练成绝艺—复仇—坏人受首’这样一个公式。
”而更早些的欧阳莹之在《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评介》一文中则已指出:“武侠小说体裁特别适宜于写快意恩仇一类的题材。
”复仇在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
不但自然而且“正义”。
《水浒传》中写武松为了报仇,血溅鸳鸯楼,杀了张督监一家老少十余口,连儿童、马夫、丫鬟、厨师也不能幸免。
李逵江州劫法场,更是“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
金庸小说中的复仇者亦不乏其人,《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身负家国双重仇恨、《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报灭门之仇、《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为父报仇等等。
但当我们仔细分析后却发现金庸小说中的复仇描写与旧式武侠小说的复仇描写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射雕英雄传》郭靖怀着家国双重悲痛完成了对完颜洪烈的复仇后,却引来了一场思想危机:他“一想到‘复仇’二字,花刺子模屠城的惨状立即涌上心头。
自认父仇虽报,却害死了这许多无辜百姓,心下如何能安?看来这报仇之事,未必就是对了。
”《神雕侠侣》中写杨过为其父杨康报仇,却一次又一次被郭靖夫妇“国事为先”的精神所感动,深责“自己念念不忘父仇私怨”,后来知道了父亲的为人和死因,更是惭愧无地,彻底的放弃了复仇的念头。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以其精彩纷呈的江湖世界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成为了华语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他的笔下,众多人物各具特色,令人难以忘怀。
金庸先生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金庸善于通过人物的出身和成长环境来塑造其性格特点。
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他出生于蒙古大漠,成长在淳朴善良的牧民家庭。
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忠厚老实、正直勇敢的性格。
他心怀正义,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面对困难和诱惑从不退缩。
与之相反,《神雕侠侣》中的杨过,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饱经沧桑。
他的性格敏感、孤傲,却又深情重义。
这种复杂的性格特点与他坎坷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人物的性格发展也是金庸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一开始是个性格单纯、优柔寡断的少年。
但随着经历的增多,他在江湖的风雨中逐渐成长,变得更加成熟、果断。
他在面对感情问题时的纠结,以及在处理江湖纷争时的智慧和勇气,都展现了其性格的转变和发展。
同样,《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从一个自由洒脱、不拘小节的华山派弟子,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后,最终看透江湖的险恶,选择了归隐江湖。
他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被磨砺和完善。
金庸还善于通过人物的爱情观来丰富其形象。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黄蓉的爱情,是一种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的典范。
黄蓉的机智聪慧与郭靖的忠厚老实相得益彰,他们共同面对江湖中的风风雨雨,感情坚贞不渝。
而《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则是冲破世俗礼教的束缚,历经千辛万苦,依然不离不弃。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使杨过和小龙女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在《天龙八部》中,段誉对王语嫣的痴情,乔峰对阿朱的深情,都为人物形象增添了一抹柔情。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金庸赋予了每个人物独特的武功和招式,这不仅是一种武力的象征,更是人物性格和气质的体现。
比如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刚猛无比,正符合他豪迈大气、义薄云天的性格特点。
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焦仲卿,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碧血剑》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角色,他是一个充满忠诚、勇敢并富有正义感的热血青年,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接下来,我们将从他的性格、品格以及走向等方面来进行焦仲卿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焦仲卿的性格。
焦仲卿性格温和,待人真诚,重情义。
他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对于邪恶势力从来不会置之不理。
在小说中,他为了爱情、为了家人、为了正义而奋不顾身,舍己救人,表现出了他内心深处的勇敢和坚定。
其次,谈及焦仲卿的品格,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他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大侠,他具有庄重的性格和坦荡的胸怀。
他在面对千钧一发之际,总能够冷静应对,并以最为合理而且公正的方式来处理各种事务。
他对异性更是一片真情,他在小说中对苏晚晴的痴心让人感动,即使面对无数困难,也不计较个人得失,只为了能够与爱人在一起。
再者,焦仲卿的人物形象还展现出了他的聪颖才智。
他精明能干,善于计谋,军事机智。
他在大战之中,总能够给出合理的建议,并且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帮助江湖好汉们化解危机。
他智勇双全,正是这一点使得焦仲卿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
最后,我们来谈谈焦仲卿的走向。
焦仲卿从一个出身名门望族的书生,到成为江湖中的一位知名英雄,一路走来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为了大义和爱情,矢志不渝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他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赢得了无数人的尊重和爱戴。
他的走向充分展示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焦仲卿人物形象展示了一个兼具勇敢、聪明、忠诚、正直、热情和仁爱等多种品质的英雄形象。
他在小说中的形象既饱含着浪漫主义情怀,又富有现实主义色彩,使得人们对这个人物充满赞美和敬佩之情。
他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为真爱和正义而战斗,成为了一个传世的英雄形象。
金庸笔下人物的性格色彩分析先分析作者。
金庸大侠:蓝色,非常聪明的蓝色,琴棋书画、儒释道法,金大侠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他构思的小说情节巧妙,逻辑严密,成书以后又专门拿出时间来修订,都是蓝色的典型特征。
他笔下的东邪黄药师,其实就是自己的影子。
蓝色的人认为凡是有果才有因,所以金大侠笔下的人都不是天生的高富帅,反而是要经历诸多的磨难才能有所成就。
对比古龙先生,红色性格就非常明显,好酒随性,作品里的人,主人公天生都是高富帅,情节更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完全体现红色性格的无限创意。
分析一下金大侠笔下的人物。
《射雕》东邪黄药师:蓝色,非常聪明的蓝色,(不是说蓝色就聪明)他的成就是因为聪明和坚持,他的邪体现的是蓝色愤世嫉俗的正义,而不是红色的随性无拘。
他是最“邪”的,他做的是又都是最正的,他批《孟子》,不守规矩,只是希望表现自己的聪明才华和与众不同,但不会希望所有人都跟他一样胡闹,所以他希望女儿聪明更希望女儿乖巧,希望女儿能像他一样做一个聪明的蓝色,可惜黄蓉不是蓝色。
黄药师对妻子的爱更体现蓝色对爱情的忠诚。
西毒:黄+蓝北丐:红南帝:绿+蓝中神通:蓝,循规蹈矩、死板教条的蓝。
他其实是非常喜欢林朝英的,蓝色的他很喜欢、甚至羡慕林朝英的活泼、聪明、古灵精怪,但是非得死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信条,让两人孤独一生。
也因为他是蓝色,所以他事事想的周全,临死还设计欧阳锋一回。
林朝英:红,聪明的红,她非常喜欢王重阳的理性、有责任感、忠诚,所以王重阳和林朝英是互相吸引、互相喜欢,可惜了被王重阳的死板蓝给害得难成正果。
周伯通:红,无拘无束的红,不负责任的红,调皮捣蛋的红。
黄蓉:黄色,非常聪明的黄色,(不是说黄色就聪明),就是那种希望自己掌控一切的黄色,坚决反对父亲掌控一切,所以是让蓝色的黄药师不喜欢的,她也不喜欢蓝色的黄药师。
黄蓉利用自己的聪明来反抗父亲黄药师,跟黄药师唱反调,以至于借跳海自杀逃跑。
她喜欢郭靖是因为郭靖听她掌控。
对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金庸是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涵盖了中国的武侠文化、人物情感和社会生活,并被广泛地传阅和研究。
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本文将对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进行分析。
虚情假意型虚情假意型,是指自私、偏执的女性形象。
她们善于伪装,会利用柔弱的外表掩盖自己内心的狠毒和阴险。
在金庸小说中,代表性的“虚情假意型”女性如白眉尊者的二弟媳何红药、“雪山飞狐”中的胡老头的女儿胡斐嫂子,她们均以各种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最终遭到惨淡落败。
软弱可欺型软弱可欺型,是指表面脆弱、软弱无力的女性形象,在金庸小说中,这类女性大多受到压迫和欺辱,被视为玩物和工具。
在这一类型中,代表性的人物有“天龙八部”中的小龙女、颜瑛、于婆婆、小桃、周芷若和“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她们固然知识渊博、文武双全,但却遭受了命运的不公,需要依靠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去追求自由和尊严。
女侠义士型女侠义士型,是指个性坚强、忠诚正义、勇敢果断的女性形象,她们在武林中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在金庸小说中,代表性的“女侠义士型”人物有《神雕侠侣》中的黄蓉、小龙女和梅超风、“倚天屠龙记”中的阿紫和张翠山的妻子殷素素、还有“天龙八部”中的阿朱和完颜洪烈的女儿公主,她们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维护侠义的愿望,不惜冒生命危险,为武林中的温良和公正而战。
大佬脾气型大佬脾气型,是指气魄宏伟、自信独立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着独特的性格特征和行事风格。
在金庸小说中,代表性的“大佬脾气型”人物有“射雕英雄传”中的双儿,她是草原上的女王,从来不惧怕任何挑战和压力,具有冷静而果敢的决策能力。
少女梦想型少女梦想型,是指天真烂漫、热衷浪漫爱情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内心充满着憧憬和梦想,在情感上容易受到幼稚浪漫的影响,充满热情和情感。
在金庸小说中,代表性的“少女梦想型”人物有《神雕侠侣》中的赵敏和小龙女,她们的梦想和幻想构成了小说情节的主要线索和推动力。
总结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涵盖了众多的类型和特征,从虚情假意型到女侠义士型、大佬脾气型和少女梦想型,每一种类型都有着不同的亮点和故事。
金庸《笑傲江湖》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金庸《笑傲江湖》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分析【导语】:笑傲江湖是金庸写的一部架空小说,关于《笑傲江湖》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浅析《笑傲江湖》中林平之的悲剧命运摘要:幸福的人有着相同的经历,不幸的人却经历各有不同。
不幸的人理由万千,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
林平之是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人物。
他本身性本善,热爱秋山。
可是却残遭灭门,痛失父母。
他孝顺,倔强,高傲,隐忍,聪明。
有心计而报复心强。
这些鲜明的性格特征与一系列特殊遭遇使他的悲剧变成了必然的结果,尽管他可以由自己来选择与把握,但这只能说明一半问题。
或者说人对自己的命运的选择与把握,只能起到至多一半的作用,而另一半的命运之绳却是把握上天的安排之中。
即便他在酒馆里不将余沧海的公子杀之,他也会找上门来,夺取《辟邪剑谱》后将他全家处死。
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在“利益均沾。
买卖一起做的”的江湖里,弱者更弱。
所以他要变得强大,在错投师门,千方百计习得绝世武功《辟邪剑谱》后,男儿本色消失殆尽,心智大变。
越来越残忍无亲,最终走上了条复仇,杀妻,与狼为伍的不归之路,最后瞎眼,毁容,被令狐冲囚禁到了湖底。
受尽黑暗的凄苦折磨。
【关键词】林平之辟邪剑谱隐忍灭门金庸引言:悲剧论源自与古希腊早期喜剧,希腊人认为:主人公之所以逃脱不了悲剧,是受到命运的控制,而这种控制又与他们的性格息息相关。
林平之的悲剧宿命非是上天注定不可转移的,而是人为。
其中包括有意识的行为(可控制范围内)与不可控制行为(忽如其来的事件,变态后的无法控制。
)这些内容包括有:一在酒馆遇见余公子二福威镖局的灭门惨案三林家祖先的《辟邪剑普》(祸起之源)四林岳珊对他的痴迷五伪君子岳不群对《辟邪剑谱》的垂怜。
六青城派为首的余沧海,青城四秀的赶尽杀绝。
七为练挥刀自宫的身心伤害。
八自身其它性格特征与心理的影响。
拉斐尔说:“悲剧永远反应的是一种冲突。
介于所谓必然且无可避免的力量和具有自我意识的努力间。
而胜利永远属于此不可抵抗力。
英雄最终会被毁灭。
”而这种不可抵抗力就是情格特征决定的行动,行动在于道德伦理中发生冲突与不适应。
悲剧冲突的对立面都各自有其理性存在的理由,都有其吻合真理的人性一方面。
很多武侠迷都想为金庸和古龙分个高下,这点不在本文的论述之中,但单就人物形象的丰富性而言,古龙是要略逊一筹的,古龙笔下的主人公大多不出杨过,令狐冲,萧峰的影响,基本上属于现代意义上的人格,而金庸小说的主人公,几乎每一个都代表着民族心理及世界文化的不同人格侧面。
郭靖和韦小宝是民族社会心理文化的代表人物,也即国民性相反层面上的代表,套用心理学术语,前者是国民性中超我的部分,即道德规范的代表,后者是本我的部分,也即国民性本能的欲望。
韦小宝的生存哲学是好死不如赖活着,郭靖的理想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是一对矛盾,但矛盾的任何一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正如心理学所揭示的,超我存在的意义在于约束本我在自我中的膨胀。
郭韦这一对完全矛盾的形象构成了民族心理超稳定的一面。
从郭靖到韦小宝也完成了金庸对民族文化人格的探索。
从文学形象的角度出发,郭靖的形象过于单薄,平面和类型化,远不如令狐冲和韦小宝丰满,但郭靖却是金庸小说人物中最具知名度的人物,原因在于郭靖的形象非常符合民族审美情趣,这样的人物和其所代表的民族心理一样是具有缺陷的。
郭靖愿意为了所谓“义”字抛弃黄容,为民族利益牺牲女儿,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弃小我就大我,但从现代意义来看,却是对人的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否定。
金庸对此也不无批判,《神雕》中,民族文化超稳定的一面更多的体现了其食古不化,乃至灭绝人性的一面,郭靖在杨过和小龙女的婚姻问题上就完全站在一个封建卫道士的立场上。
郭靖性格的闪光处是在《射雕》特定的环境中展现的,到了《神雕》中就有点格格不入。
如果置他于《笑傲江湖》争权夺利的环境中恐怕会成为正派人士的一颗棋子,如果置于《倚天》的环境中,难说不会成为另一个灭绝师太。
《神雕侠侣》李莫愁人物形象分析前言李莫愁是金庸长篇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脍炙人口的江湖人物,一般认为她是一个面若桃李、心如蛇蝎的女魔头。
金庸在这个悲剧人物身上投注了大量复杂而微妙的人性描写,把一个性情偏狭、因误堕情障而嗜杀成性的变态女性雕琢成一位可悲、可怜、可叹,亦不失几分可爱之处的貌似坚强、实则脆弱的多情女子。
风月无情人有情。
然而人之情爱,每生仇怨及至变态疯魔,从而贻害于己更贻害于世人。
那武三通倒也罢了,李莫愁则因情生仇,丧失理性,为祸江湖人间,成为出名的“女魔头”,亦正是此《神雕侠侣》中的一位极特殊的重要人物,说她是此书的主人公之一也不为过。
一人物形象分析《神雕侠侣》素来被认为是金庸最具批判性与现代性及人性的小说,这是评论家普遍看好的是金庸先生一部别开生面的“言情”武侠小说,所谓言情武侠是以情为主,在武侠的外表下包裹着情的内核。
书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风流冤家们为情颠倒,为情历劫,谱写着一段又一段感人肺腑的“痴情”故事。
此书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欣赏的女子,不是善解人意的公孙绿萼,不是机智聪明的黄蓉,也不是聪慧妩媚娇柔万分的程英、陆无双,更不是貌若天仙的小龙女,而是赤练仙子李莫愁——一个为情所困、为情所误、因情而苦的女魔头。
她虽不是主角,但却也深入人心。
江南离愁岸,秋湖风浪晚,雾重烟轻,越女歌隐归棹远。
她在一排柳树下悄立已久,晚风拂动她杏黄色道袍的下摆,拂动她颈中所插拂尘的万缕柔丝,心头思潮起伏,当真亦是“芳心只共丝争乱”。
这是《神雕侠侣》开篇中,李莫愁第一次出场时的画面:一个孤独寂寞的身影,一个断肠可怜的女人。
再见李莫愁时,已是万籁俱寂之中,一阵轻柔歌声自远处飘来,一个身穿杏黄道袍的道姑微笑着缓步走进陆家的宅院。
拂尘轻动,三条无辜人命登时毙在这柔丝一般的铁拂下。
(一)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多么让人想往的两个字,没有忧愁远离烦忧,在古乐府中莫愁是一个擅长歌谣的美貌女子,金庸先生将莫愁这两个字赋予在一个终生为情所困杀人无数的女子身上除了表现出她与古代莫愁同为绝世美女都擅长歌谣外,也不禁让我们感受到情愁断肠。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题目:金庸小说人物精神世界分析——以《神雕侠侣》为例浅院系:汉语系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姓名:指导教师:申报日期: 2016年11月2日金庸小说人物精神世界分析——以《神雕侠侣》为例摘要:金庸先生是当代武侠小说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他十四部小说为中国当代文学增添了数不尽的辉煌。
纵观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离不开对“情”“义”的执着追求。
金庸先生善于在笔墨中力透纸背地描写人性和人生,他对人物的精神世界描写有着独到之处。
本文将以其武侠名著《神雕侠侣》为例,深入分析其作品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金庸;精神世界;;神雕侠侣Abstract: Jin Y ong is a contemporary martial arts novel "peerless master" and "Mount Taishan and the North Star", his fourteen novel adds countless brilliant China for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roughout Jin Y ong's martial arts world,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love" and "righteousness" of the persistent pursuit. Mr. Jin Y ong is good at penetrating the paper in ink in the descrip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life behind, he on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characters described with originality. This paper will be the "martial arts masterpiece" The legend of Condor Hero as an exampl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works of the spiritual world.Key words: the spiritual; world of Jin Y ong ; The legend of Condor Hero目录摘要 (II)关键词 (II)Abstract (III)前言 (2)一、金庸与武侠小说 (5)(一)金庸 (6)(二)金庸武侠小说及《神雕侠侣》 (6)二、《神雕侠侣》人物精神世界分析 (7)(一)杨过精神世界分析 (8)(二)小龙女精神世界分析 (9)(三)郭靖精神世界分析 (10)(四)郭襄精神世界分析 (11)(四)李莫愁的精神世界分析 (12)三、金庸小说对后世的启发 (13)(一)对文学创作者的启发 (14)(二)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启发 (14)总结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前言《神雕侠侣》是金庸先生“射雕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金庸先生创作历程中的转折和突破之作。
摘要悲剧一直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新派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系列中存在诸多不同类型的悲剧人物形象,不仅展示了戚芳、虚竹、程灵素、游坦之、萧峰等角色的人生悲剧,还深刻揭示了这些悲剧背后的动荡的社会环境及时代背景、人性的贪、痴、嗔以及文化的矛盾冲突,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能起到净化心灵与教育启迪的作用。
同时金庸创新了武侠小说体裁,使其受到正统文学的认可,对武侠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悲剧;人物形象;分析ABSTRACTTragedy is always the eternal theme in literature .In the New-style swordsmen novel master Mr Jin yong's novels of chivalry series, there exist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tragic character image ,It not only shows the life tragedy of QiFang, Xu Zhu, ChengLingsu, You Tanzhi,XiaoFeng and other people, but also profoundly reveal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background, human greed, hatred, and delusion and cultural conflict behind those tragedies. Besides, it also contains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esthetic , and rises to purify the mind and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role . Meanwhile, the martial art novels genre has been innovated by Mr JinYong, and has been accepted by the orthodox literature,so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about swordsmen Mr JinYong had the profound influence.Key words:JinYong’s novel of swordsman;Tragedy;characters ;analysi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一、金庸小说人物人生悲剧的表现 (2)(一)家庭悲剧 (2)(二)爱情悲剧 (5)(三)事业悲剧 (6)(四)社会悲剧 (7)二、金庸小说人物人生悲剧的成因 (10)(一) 动荡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 (10)(二) 人性的贪、嗔、痴 (11)(三) 文化矛盾冲突 (12)三、金庸小说人物人生悲剧的审美效应及意义…………………….…..….…………. ..14(一) 感官效应:独特的审美娱乐作用 (14)(二) 心灵感受效应:深刻的心灵净化与教育启迪作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前言“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武侠小说”[1],金庸是华人世界中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都有大批的读者。
浅述金庸《天龙八部》阿紫的人物形象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巨著《天龙八部》中,众多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
其中,阿紫这个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她的性格复杂多面,命运曲折坎坷,给读者带来了许多思考与感慨。
阿紫一出场,便展现出了她的机灵与狡黠。
她是星宿老怪丁春秋的徒弟,在星宿派那种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事风格。
她善于察言观色,懂得利用他人的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生存之道,虽让她在险恶的江湖中得以自保,但也使得她的性格变得乖张、任性。
阿紫的心中充满了叛逆。
她不愿意受到任何规矩和礼教的束缚,对于传统的道德观念更是嗤之以鼻。
她的行为常常出人意料,不按常理出牌。
比如,她会毫无顾忌地捉弄别人,甚至对无辜之人也毫不留情。
这种叛逆的性格,既是她对所处环境的反抗,也是她内心深处渴望自由和关注的一种表现。
然而,阿紫的内心并非完全冷酷无情。
在对待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姐姐阿朱时,她展现出了难得的温情。
阿朱临终前将萧峰托付给她,她虽然嘴上不饶人,但在内心深处,却对姐姐的遗愿十分重视。
在与萧峰的相处过程中,阿紫逐渐爱上了这个重情重义的英雄。
她的爱情炽热而疯狂,为了得到萧峰的关注和爱,她不惜用尽各种手段。
但萧峰心中只有阿朱,这使得阿紫的爱情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阿紫的残忍和狠毒在小说中也有多处体现。
她对待游坦之的态度,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游坦之对阿紫一片痴心,甚至为了她甘愿受各种折磨。
但阿紫却把游坦之当成玩物,随意践踏他的尊严和感情。
这种行为让人对阿紫的残忍感到不寒而栗。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反映出阿紫在情感认知上的扭曲,她不懂得如何去爱,也不懂得如何接受别人的爱。
阿紫的命运是悲惨的。
她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温暖和关爱的环境中,长大后又陷入了一段无望的爱情。
她的一生都在追求着自己所渴望的东西,却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最终,她抱着萧峰的尸体跳下悬崖,结束了自己充满痛苦和挣扎的一生。
阿紫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
浅谈金庸小说中的人物类型特征第一作者:赵小艳第二作者:王博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摘要:现今,武侠小说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而武侠人物也历来是人们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个成功的武侠人物对武侠小说来说至关重要。
在金庸的笔下就塑造了这样一系列成功的侠客形象,而这些侠客的特征也在其它的武侠小说中也若隐若现,从而形成一种类型特征。
关键词:武侠类型特征武侠人物侠客金庸是武侠小说界的重要人物,他用自己独特的笔触塑造了郭靖、陈家洛、乔峰、杨过等一系列的武侠侠客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这些侠客身上我们似乎也看见了其它武侠人物的影子,这些侠客身上具有共同的品质和特点,我们叫这种共同点为类型特征。
下面就以金庸笔下武侠人物为例,对武侠人物做一个归纳,并未他们找到各自的类型特征。
既言武侠,其着重点当然是在“侠”的身上,也就是一代侠客身上。
在“侠”的身上有一种共同的品质,借用司马迁的话即,“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尼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也就是司马迁所总结的“侠客之义”,这是作为一个侠客的必备要素,而在这一要素的指导下就产生了一系列性格各异、长相各异、功夫各异的侠客。
金庸笔下的侠客有情有义、至情至性:他们行侠仗义、锄奸扶弱,敢于牺牲生命,具有强烈的个性主义色彩,充满了鲜明的生命意识。
本文主要依据性格特征将武侠中的侠客形象分为以下几类:(一)儒侠儒侠从外表上看,一般是一身文士装扮,为人处世温柔敦厚,颇有书生意气和文人风范,即通常我们看到的“书生”形象。
他们武功高强,但不会轻易展示或者抛头露面。
他们喜欢坐在酒馆一角,静静地品酒吃菜。
在金庸笔下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陈家洛。
陈家洛自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从而养成了他那种儒家书生风范,这是一种学不来的气质。
儒侠更像是书生,他们往往承担不了救国救民之责任,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去做。
儒侠的性格中往往存在一定的性格弱点,主要表现是犹豫优柔、感情用事,做事在乎细节。
金庸小说人物分析
----金融N151 张桓溧 201545669617
在金庸先生的著作《神雕侠侣》中,他创造了这样一个角色:无父无母,混吃混喝,不学
无术,油嘴滑舌;机灵古怪,随性孤僻,情深义重,离经叛道。他就是我今天要进行文学赏
析的人物——杨过。
《神雕侠侣》是金庸先生“神雕三部曲”里的第二部,它是在《射雕英雄传》的基础上写
成的。《神雕侠侣》之后,还有第三部《倚天屠龙记》,所以说在这三部曲里面,《神雕侠侣》
是部过渡性很强的作品。《神雕侠侣》中的男主人公杨过与前一部中的郭靖和后一部中的张
无忌不同,他不是根正苗红的侠士,更确切地说能够成为风陵夜话中人人夸赞的神雕大侠,
在他自己来说也是始料不及的。《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 天资不高, 容貌普通, 憨厚老实;
《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是英雄的后代,老实、厚道、随和、做事优柔寡断,跟郭靖有许
多相似之处。而杨过则不同,他热情、善变、敏感、脆弱,离经叛道、玩世不恭、放荡不羁。
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个流浪者,一个孤儿,没有依靠,一切只能靠自己。对他来说,最重要
的是能够生存下来。他桀骜不驯,精明刁钻,是一个浪子,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死的,
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刚开始的时候他只知道要为父亲报仇。为了报仇,他努力地
活着,不惜用一些卑鄙的手段来保护自己。
作为这部书的主角,杨过这个角色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少年杨过是令人同情的,他的身世让他备受煎熬,父亲杨康认贼作父,让他背上了沉重的
包袱,而他自己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所以说他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却又不知道仇人是谁,
更不知道父亲是人人唾骂的卖国贼。父仇,国恨,生命,爱侣,自身的幸福,满城人民的惨
祸,注定了他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也决定他自己悲剧性的命运。我将从他性格的以下三
个方面对他在小说中的形象进行分析,来透彻地了解一个人成长中的性情表现。
一 杨过的“真”
杨过自出场时就是一个孤儿,乞讨为生,常遭白眼,频遭欺侮,得不到人世间一点温情,所
以他对欧阳锋的关爱的感激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活死人墓里的孙婆婆怜爱杨过,所以他在郝
大通打伤孙婆婆时,杨过伏在她身上,叫道:“你们要杀人,杀我便是。谁也不许伤了婆婆。”
然后张开双手,护住了她,背脊向着郝大通等人,竟将自己安危全然置之度外。这自然也是
真情流露。两个曾给杨过关爱和温暖的人(欧阳锋和孙婆婆)都死了,所以杨过与他的“姑
姑”小龙女这两个同是孤苦无依的人互相照顾、互相关心,渐渐产生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也就
变得顺理成章了。
二、杨过的“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我们从小说中可以读到的不仅是李莫愁在追问什么是
爱情,什么是真情,书中所有的人物都在追寻,追寻各自不同的爱情。在杨过的心目中,“大
苦大甜,总胜过不苦不甜”,爱也深深,恨也深深,少了些中庸酸腐,多几份真心真意,这
样的生活难道不比那虚度几十年却从未有过真心待人的日子,要自在快意的多。难怪小龙女
对杨过说:“别人活得十年的光阴, 也没有我们一天的快活。”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份在传统观念看来是离经叛道的爱情,终于
用它的痴情、等待、毫不妥协,谱写了一段传颂后世的佳曲。
那么后世呢?后世是否依然还存在着如此美丽动人的故事呢?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还有
几个人愿意只守着一份感情,承担着一份责任,陪伴着一个人,看小桥流水,数细水长流呢?
也许这样的说法太过迂腐陈旧了。情感,原本就是一件复杂的事物,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份稳
固、长久的爱,便如杨过和小龙女一般,纵然分开十六年,两人的心始终如一。但是,现代
都市男女分争离合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他们似乎把爱情当成了一种儿戏,而不再认为
它是一份庄严的承诺。
杨过的“狂”
他桀骜不驯,精明刁钻,自卑和自尊都到了极点,他的天性中带着他父亲杨康遗传的三分玩
世不恭。正因为性格如此,所以他敢于冲破世间礼法习俗的拘束。当他被师父赵志敬打了之
后,他大骂师父为“狗贼,臭道士,长胡子山羊”。
他既认西毒欧阳锋为义父, 又反出师门拜小龙女为师, 将师父赵志敬视为仇人, 这在儒家
正统观念中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在杨过自己看来, 只是“谁对我好, 我就对谁好”。尤
其是他要娶自己的师父兼“姑姑”小龙女为妻, 这更是儒家眼中的“禽兽之行”、“乱伦之罪”。
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 杨过却意志坚定, 毫不妥协, 他大声说道:“姑姑教过我武功, 可是
我偏要她做我妻子。你们斩我一千刀、一万刀, 我还是要她做妻子! ”——这是杨过向不合
理的礼教、习俗挑战的宣言, 也真实地反映出杨过这个人的我行我素,与众不同。他敢于做
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敢于向世俗的礼教做出挑战。这一种人性的自然感情的流露,是真诚的,
是一种真性情。
杨过这个角色,抒写世间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师徒不能结婚的观念,在现代
人心目中当然根本不存在,然而在郭靖、杨过的时代却是天经地义。当小龙女在数百位英雄
齐集的大厅上,将一个少女的满腔痴情当众宣泄出来,并和杨过携手离去,不顾别人的惊诧、
尴尬、不以为然,也不管二人这般公认无忌的胡作非为,却是有乖世道人心。反正,一个天
不怕,地不怕,一个于世俗礼法半点不知,只知道道我欲爱则爱,我欲喜则喜,这又与旁人
何干呢?
四 杨过的“义”
对《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来说,郭靖的仇人是谁,一直都很明朗——就是金国的完颜氏。
杨过却不同,他的父亲死因不明,而且父亲生前卖国求荣,认贼作父,行为并不光明磊落。
而当他最终从柯镇恶的口中知道了父亲杨康死的真相后,抱头在地,悲愤难当,没想到父亲
是因为害黄蓉而自取其亡。想自己现在名声再大又有什么用呢?从柯镇恶口中得知襄阳受
围,便欣然前往相助大战襄阳。
杨过不是天生的大侠,和郭靖相比,更像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有很多缺点。比如说他有的时
候自私,他的心胸不够宽阔,甚至容易冲动,容易愤怒,可正像一灯大师,所说的那样,“要
战胜自己”,杨过最终战胜了自己。他自私,可他依然不顾性命多次帮助了别人,他心胸不
够宽阔,可他依然愿意去救和他有仇的大小武,甚至是砍掉他手臂的郭芙。 他所做的这一
切都可以表明,他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由于环境的影响,让他时不时地陷入了邪恶的陷阱
里面。
杨过是《神雕侠侣》中的主人公,他的一生坎坎坷坷,富有传奇色彩。他不是一个传统的
侠士,他叛道离经,行为古怪,与众不同。他是性情中人,敢于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敢于
说常人不敢说的话。但是,他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之后,终究成为了人人夸赞的神雕大
侠。少年时的他狡黠油调,壮年时的他至情至性,个性张扬,不可一世,直至到中年时的以
国事为重,以天下为已任,豁达豪放,展示出了一个人成长历程的不平坦。他为爱痴为世俗
狂,被金庸先生最后称之为“西狂”,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杨过是一个性情中人,他本真,他
为爱情痴狂,他与世俗的观念进行斗争越发显得狂妄。他的行侠仗义,为他赢得了神雕大侠
的美誉,也让他心忧天下,像郭靖一样为国分忧解难。他的性情与他所生存的环境影响了的他
的一生,他惊险而坎坷的人生经历也给我们展现出了人作为个体的心理成长历程。不管是在
现实社会,还是在虚构世界里,性情和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有待于我们以后继续去研究,
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