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的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21
监狱专业基础知识(一)监狱监狱的概念:监狱是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实施惩罚与改造的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的特征:阶级性、惩罚性、封闭性监狱的性质:⑴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⑵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机关监狱的任务:⑴执行刑罚⑵惩罚和改造罪犯⑶预防和减少犯罪监狱的管理体制的概念:监狱的管理体制是指在监狱工作中实行的关于监狱的管理组织层级及其管理权限划分和监狱机构设置的组织管理制度。
监狱的管理体制: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监狱的管理机关: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监狱管理分局监狱的分类:⑴重刑犯监狱——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⑵中刑犯监狱——5~10年有期徒刑⑶轻刑犯监狱——5年以下有期徒刑⑷女子监狱⑸短刑犯监狱⑹未成年犯管教所——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以教育改造为主,以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为主,实行9年义务教育监狱的内部管理: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监狱长负责制内部管理的特征:⑴我国监狱实行的是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⑵监狱管理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体制⑶坚持当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监狱实行党委领导制度监狱的组织机构:设监狱长一人,副监狱长若干人工作机构:刑罚执行科、狱政管理科、教育改造科、生活卫生科、政治处、财务科、狱内侦查科(仅限于大型监狱)(二)监狱工作方针和原则监狱工作方针的概念:监狱工作方针是国家为监狱刑罚执行、惩罚与改造罪犯工作确定的指引监狱工作方向和目标的总体性规定监狱工作方针的涵义:㈠监狱工作方针是由党和国家所确定的监狱工作的总方向和指导原则㈡监狱工作方针的精神贯穿于监狱工作实践和监狱法律规范之中㈢监狱工作方针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监狱工作方针的演变:㈠“三个为了”的方针:大批应判徒刑的犯人,是一个很大的劳动力。
为了改造他们,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立即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㈡“两个结合”的方针:劳动改造机关对于一切反革命犯和其他刑事犯,所施行的劳动改造,应当贯彻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监狱的性质和任务
1.我国监狱的性质: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法定职能
是执行刑罚;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机关(政治属性),国家性质决定监狱的性质。
2.执行刑罚的概念:指监狱对经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的罪犯,依法实施监管,剥夺其人身自由,强制进行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活动。
3.执行刑罚的目的:惩罚罪犯(一要任务);改造罪犯;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
4.惩罚的概念:指监狱在刑罚执行的过程中,依法将罪犯予以监禁,剥夺其人身自由,剥
夺或限制其某些权利,而使罪犯遭受一定痛苦或损失的司法活动。
5.对罪犯惩罚的意义:剥夺其人身自由,避免继续危害社会;监狱对罪犯违反监狱法规的行
为进行严厉打击;强制罪犯改过自新,养成好习惯,使其能够顺利回归社会;通过惩罚罪犯,警戒可能会犯罪的人,从而达到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的目的。
6.改造的概念:监狱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依据刑法的目的,通过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
思想、文化、技术教育,转变罪犯的犯罪思想,矫治其犯罪
,将罪犯转化为守法公民的活动。
7.改造罪犯的意义:监狱对罪犯的改造是无产阶级改造社会、改造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在
监狱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宪法和法律的直接要求;可以有效的提高监狱行刑效力,降低重
新犯罪率,有利于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刑罚目的。
8.监狱的任务:监狱的性质决定着监狱的任务。
我国监狱的基本任务是对罪犯执行刑罚,
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
监狱的性质:
我国《监狱法》总则第二条: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刑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1、监狱的的惩罚功能是指国家受刑人的身心置于刑罚的
条件下,限制其精神和物质生活而产生的心理痛苦效应
的总和。
2、监狱的改造功能是指监狱依据刑罚目的转变罪犯的犯
罪思想,培养其成为遵纪守法的教育效应的总和。
3、监狱的防卫功能是指监狱通过对罪犯执行刑罚防止其
再犯罪,同时警戒、威慑、教育社会上其他可能犯罪的
人,使他们不至于走上犯罪道路的效应的总和。
4、特殊预防是指监狱通过对罪犯执行刑罚,剥夺其人身自
由,使他们与社会隔离,失去再犯罪的条件,以防止服
刑期间重新违法犯罪。
5、一般预防是指监狱通过对罪犯的惩处以震慑尚未犯罪
的人,防止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监狱收押对象
依据《监狱法》总则第二条规定,对象为: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
监狱人民警察受法律保护的职务行为
《监狱法》总则第五条:监狱的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监狱、执
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受法律保护。
监狱学基础理论1.监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马克思主义认为,监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并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阶级统治的专政工具。
3.奴隶制国家监狱:以复仇主义为目的;封建制国家监狱:以威吓主义为目的;资本主义国家监狱:以报应为目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其本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
4.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问世,对监狱改良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英国约翰·霍华德《英格兰及威尔士的监狱状况》(《监狱事情》)标志着监狱学正式诞生。
英国著名法学家边沁1791年出版《监狱学》一书,认为监狱执行刑罚的目的在于对罪犯进行教育,为此要使罪犯进行强度劳动,使他们反省、领悟刑罚的痛苦,促使他们悔改。
5.监狱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6.监狱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监狱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基本理论(最核心);(2)研究监狱和监狱制度的历史发展;(3)研究监狱法及监狱法律关系;(4)研究监狱行刑及改造活动;(5)研究监狱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6)研究罪犯改造的综合治理。
7.监狱学的学科体系:(1)基础理论研究:监狱学基础理论、监狱法学、监狱史学、罪犯改造心理学、比较监狱学;(2)应用理论研究:狱政管理学、狱内侦查学、罪犯教育学、罪犯劳动改造学、罪犯行为学、监狱经济管理学。
8.监狱学的指导思想:(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
9.监狱学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比较研究。
报应刑主义:把刑罚作为对犯罪人因其危害社会的行为而进行报复的强制措施,因果决定论为哲学基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社会报应观念为理论基础,以刑罚是对危害社会的公正报应求得解除犯罪人罪责的唯一方法为核心思想。
(采取对等的同害规则)。
10.威慑刑主义:以用残酷的刑罚手段惩罚犯罪人,展示刑罚威慑作用为目的,使人们产生恐惧心理,不敢犯罪。
1.监狱的概念:广义的监狱指关押一切犯人的场所,包括监狱,看守所,拘留所等。
狭义的监狱指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2.监狱的特征:监狱的特征是指监狱的直观征象和内在的表现形式。
(一)阶级性(二)惩罚性(三)封闭性3.监狱的性质:(1)我国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工具之一。
(2)我国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4.监狱的任务:(1)执行刑罚(2)惩罚和改造罪犯(3)预防和减少犯罪5.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概念:作为现代化文明监狱与古代监狱相比其外延与狭义的监狱接近都是关押已决犯的场所而与广义的监狱相差甚远。
现代化的文明监狱作为行刑机关关押的对象只能是罪犯不仅不能关押“民事诉讼当事人也不能关押“危害社会治安的各种违法分子”。
刑罚权是公刑权作为刑罚执行机关的现代化文明监狱与历史上的“宗室、地主、军阀、土豪、族祠私设的牢房”和“皇家贵族的软禁之地”更有着原则区别。
与当代监狱相比在收押对象方面其外延又和广义的监狱基本相同。
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应当把看守所排除在外。
看守所虽然也担负着一部分被判剥夺自由刑罪犯的刑罚执行任务但它的主要职责是拘押未决犯。
6.现代化文明监狱的特征:7.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标准:(1)现代化文明监狱是以比较先进、完善的监狱设施和健全、有效的改造制度为基础,依法对罪犯实施科学、文明管理和教育改造,具有较高改造质量的场所。
(2)现代化文明监狱应具备必要的、适应监管改造工作需要的监狱设施和技术装备。
(3)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对罪犯实行依法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科学管理。
( 4)建立较完善的生活卫生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生活卫生设施,保证罪犯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卫生医疗条件。
()对罪犯采用科学的教育改造手段,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造有益于罪犯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改造环境和氛围。
( 6)具备必要的、适应监管改造工作需要的生产设施,科学运用劳动改造手段,建立文明、规范、合理的劳动管理制度,调动罪犯劳动改造和学习生产技能的积极性。
监狱的概念:监狱是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实施惩罚与改造的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的特征:阶级性、惩罚性、封闭性监狱的性质:⑴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⑵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机关监狱的任务:⑴执行刑罚⑵惩罚和改造罪犯⑶预防和减少犯罪监狱的管理体制的概念:监狱的管理体制是指在监狱工作中实行的关于监狱的管理组织层级及其管理权限划分和监狱机构设置的组织管理制度。
监狱的管理体制: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监狱的管理机关: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监狱管理分局监狱的分类:⑴重刑犯监狱——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⑵中刑犯监狱——5~10年有期徒刑⑶轻刑犯监狱——5年以下有期徒刑⑷女子监狱⑸短刑犯监狱⑹未成年犯管教所——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以教育改造为主,以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为主,实行9年义务教育监狱的内部管理: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监狱长负责制内部管理的特征:⑴我国监狱实行的是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⑵监狱管理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体制⑶坚持当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监狱实行党委领导制度监狱的组织机构:设监狱长一人,副监狱长若干人工作机构:刑罚执行科、狱政管理科、教育改造科、生活卫生科、政治处、财务科、狱内侦查科(仅限于大型监狱)监狱工作方针的概念:监狱工作方针是国家为监狱刑罚执行、惩罚与改造罪犯工作确定的指引监狱工作方向和目标的总体性规定监狱工作方针的涵义:㈠监狱工作方针是由党和国家所确定的监狱工作的总方向和指导原则㈡监狱工作方针的精神贯穿于监狱工作实践和监狱法律规范之中㈢监狱工作方针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监狱工作方针的演变:㈠“三个为了”的方针:大批应判徒刑的犯人,是一个很大的劳动力。
为了改造他们,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立即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㈡“两个结合”的方针:劳动改造机关对于一切反革命犯和其他刑事犯,所施行的劳动改造,应当贯彻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
★★★监狱基础知识汇总★★★监狱的产生条件:监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会随着阶级和国家的灭亡而灭亡。
监狱作为一种上层监狱,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影响。
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时期、国情,都会产生不同的监狱理论和监狱制度。
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反映着统治者的意志,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段进行的统治工具。
近、现代监狱理论制度始于18世纪。
对监狱改良起到很大作用的是: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的《论犯罪和刑罚》提出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和刑罚人道化的原则。
被称为西方国家监狱改良运动的鼻祖:英国的约翰·霍华德。
1777年,出版了《英格兰及威尔士的监狱状况》(又名监狱事情)。
★监狱的历史类型:根据监狱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及其阶级本质所做的划分。
是对监狱所做的宏观划分。
监狱的历史类型可分为4个类型;奴隶制国家监狱、封建制国家监狱、资本主义国家监狱、社会主义国家监狱。
项目本质基本特征奴隶制国家监狱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监狱,本质是掌握政权的奴隶主阶级用来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维护奴隶主统治秩序,实行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工具。
①刑罚观念及刑罚执行以复仇为目的。
②刑罚手段主要是生命刑和肉刑。
③监狱是关押等待执行刑罚的罪犯和未决罪犯的机构,监狱不是专门的刑罚执行机关。
封建制国家监狱掌握国家政权的封建主阶级用来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维护封建主阶段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实行封建主阶段专政的国家暴力工具。
①刑罚观念和刑罚执行以威吓主义为目的。
②监狱制度和监狱管理残酷、黑暗。
资本主义国家监狱是资本阶段专政的工具。
①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刑罚和监狱管理制度并未完全摆脱封建社会刑罚野蛮、残酷的影响,主要在刑罚观念和刑罚执行以报应为目的。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刑理论得到发展,刑罚观念和刑罚执行逐渐转变为矫正和教育为目的。
第一监狱与监狱学概述第一节监狱和监狱学一、监狱的含义二、监狱的演变三、监狱学概述(一)监狱学的学科名称我国监狱学这一学科名称的:由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4年12月29日《监狱法》颁布实施之前,该学科被称为劳改学或劳改法学,《监狱法》颁布实施后,改成为监狱学。
(二)监狱学的学科性质监狱学是一门政治法律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三)监狱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监狱学是一门以监狱为其研究对象的科学,其研究范围主要有:1、研究监狱的历史发展和监狱制度的历史沿革;2、研究监狱对罪犯进行惩罚与改造的基本理论;3、研究监狱法律、法规;4、研究惩罚与改造的对象;5、研究监狱机关及其管理人员;6、研究监狱运行的保障体系。
(四)监狱学的产生和发展国外:18世纪以后,监狱问题被作为社会科学来研究;我国:监狱学的问世是在清朝末期。
(五)监狱学的学科体系中国监狱学的学科体系主要由下列分支学科构成:1、监狱学基础理论;2、监狱法学;3、狱政管理学;4、教育改造学;5、罪犯矫正心理学;6、狱内侦查学;7、罪犯劳动管理学;8、监狱经济管理学;9、监狱人民警察管理学;除上述外,还有监狱史学(中、外监狱史)、监狱司法文书等等。
第二节监狱的性质、特征与功能一、监狱的一般属性及其特征(一)监狱的一般属性1、监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监狱具有严厉的惩罚性;3、监狱具有严格的法定性;4、监狱具有特殊的社会性。
(二)监狱的特征1、结构的封闭性2、功能的隔离性二、我国监狱的性质及其特征(一)我国监狱的性质(《监狱法》第二条)1、我国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工具之一;2、我国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二)我国监狱的特征1、监狱设置具有法定性;(《监狱法》第十一条)2、行刑对象具有特定性;(《监狱法》第二条)3、改造只能具有特殊性;4、行为规范具有严肃性。
三、监狱的功能(一)惩罚功能(二)改造功能(三)防卫功能第三节监狱的类型、模式和制度一、监狱类型的概念二、监狱类型划分的依据三、根据《监狱法》和其他法规的规定,我国监狱分为以下类型:1、以罪犯的性别为标准,分为关押男性罪犯的监狱和关押女性罪犯的监狱(又称女子监狱);2、以罪犯的年龄为标准,分为关押成年罪犯的监狱和未成年犯管教所;3、以罪犯被判处的刑罚种类为标准,分为重刑犯监狱和一般监狱;4、以戒备程度为标准,分为高度、中度、低度戒备等级监狱;5、以罪犯的身体状态和健康状况为标准设立关押老年罪犯、残疾罪犯、患病罪犯的监狱(或监区、分监区)。
第一节一,监狱的产生监狱的产生是随着(阶级)的变化需要而变化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监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随着国家产生而产生的。
二,监狱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主管部门是(监狱管理局)最高主管部门是(司法部)三,监狱的特征不同国家监狱具有的(基本特征)不会改变(1)阶级性-根本属性(2)惩罚性-固有属性(3)封闭性第二节一,监狱的性质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监狱只对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罪犯的刑罚执行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狱,其本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机关的性质不会随着阶级斗争的形势的变化、罪犯构成的变化而变化的。
(国家的性质)决定监狱的性质二,监狱的任务我国监狱的任务是对罪犯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
惩罚体现的是罪犯的(否定性评价)和对罪犯的(正义报应)。
监狱的首要任务是(实施惩罚)。
我国监狱改造的基本目标是将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
改造的意义,可有效的提高监狱的行刑效力,降低重新犯罪率,有利于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
第三节现代化文明监狱1994年提出肖扬四化(规范化)(文明化)(效率化)(科技化)。
现代化文明监狱指具有中国特色的,拥有先进设备设施和科学的管理制度的社会主义刑罚执行机关。
现代化文明监狱的特征1,科学--设施设备、规章制度、改造手段2、进步3、人道-注重罪犯身心健康、保障罪犯合法权利、尊重罪犯人格。
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标准领导班子平均年龄(50)岁以下监狱人民警察大专以上要求占全体的(75%)在监狱人民警察中法律、监狱管理、教育、心理专业人缘达到(40%)管理罪犯的基层经历配备比例不低于在押犯人的数量的(8%)每年监狱警察培训不少于(10)天培训经费不低于警察标准工资总额的(1.5%)专、兼职狱侦警察的人数不低于在押犯人总人数的(3%)破案率达到(95%)成年罪犯教学时间每年不少于(500)课时16-18周岁的罪犯每年学习时间不少于(1000)课时。
监狱名词解释
监狱是指由政府或相关机构管理的一种处罚性机构,用于收押犯罪分子并执行
判决。
监狱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社会安全、制裁罪犯以及实现犯罪预防。
在监狱中,有一些常见的名词需要进行解释:
1. 犯人:指被法庭判决有罪并被关押在监狱中的个体。
犯人可能会包括各种犯
罪行为的罪犯,如盗窃、抢劫、杀人等。
2. 狱警:也称为看守或狱吏,他们是负责监管和维持监狱秩序的监狱工作人员。
狱警的职责包括确保犯人的安全、执行监狱规章制度以及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3. 犯罪预防:监狱系统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实施相关的犯罪预防计划,减少
犯人重新犯罪的风险。
这包括提供教育、职业培训、心理辅导等服务,以帮助犯人在出狱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4. 惩罚性机构:监狱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犯罪者进行惩罚。
通过剥夺犯人的自
由并限制他们的权利,监狱将犯人从社会中隔离出来,以此作为惩罚和警示效果。
5. 刑期:刑期是指法院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况所判决的犯罪者在监狱中服刑的
时间长度。
刑期的长短取决于犯罪情况严重程度和司法系统的规定。
总结起来,监狱是一种用于收押犯罪分子的处罚性机构,旨在保护社会安全并
执行判决。
其中的名词如犯人、狱警、犯罪预防、惩罚性机构以及刑期等,都是与监狱系统密切相关的重要术语。
这些名词的理解对于了解和理解监狱制度的运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