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方言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2.00 MB
- 文档页数:15
湖北恩施咸丰方言音系记略2012年1月第32卷第1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JoraoasurlvriyunlfTinhiNomaUniest湖北恩施咸丰方言音系记略(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甘肃天水74101)Jan.,2012Vol32 N0.1摘要:描写湖北恩施成丰方言的语音系统,-纳其音韵特点。
9j关键词:咸丰方言;音系;音韵特点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咸丰县地处鄂西南边陲,东经108。
37 8”~..109。
20 8”.. ,北纬29。
19 28”.. ~30。
2 5 4,,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东连宣恩,西界重庆市黔江、酉阳二县,南临来凤,北连恩施、利川,隶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离省城最偏远的县。
Nl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呈南部高、中部低、东部向西部倾斜的地势。
境内海拔最高点1911.5米,..最低点445米,相对高差为1466.5米,以两高山地区为主,占总面积的68%... 唐崖河流经中部。
全县版图面积2550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个区工委,26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人。
咸丰是一3 69个多民族杂居县。
全县1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7624%,少数民族中,土.%,汉族占3...家族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577其余依次是.%...苗族占8... .%;朝鲜族占03%;回5%;侗族占05 .8族占0.19%;东乡族、蒙古族、畲族、满族、布依族、彝族、羌族、瑶族、高山族、壮族、傣族等11 .3%.个少数民族共占03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1987),咸丰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区成渝片。
笔者自2010年以来,利用外出学习之便,对湖北恩施咸丰方言多次反复调查,记音记词。
其问主要发音合作人为:周安现,男,1985年出生,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人,曾在恩施州住过四年,大学文化,会说地道的咸丰话。
一、声母咸丰方言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一共有20个。
《民族论坛》2013年第08期2013年第08期总第329期民族论坛MINZU TRIBUNE No 08,2013No .329General 语言是民俗的载体,语言现象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恩施地区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恩施方言反映了当地的民俗现象和民俗文化。
本文在调查土家族聚居村建始景阳乡廖家坦村语言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梳理出其中反映婚恋习俗的语言现象,通过剖析这些民俗语言的含义来展现恩施地区土家族的婚恋习俗和婚恋文化。
一、“女儿会”蕴含着婚恋方式土司制时期土家儿女的婚恋是相对自由的,并不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成婚姻的缔结,“女儿会”一词就是这种自由婚恋方式的反映。
该词指改土归流前土家儿女通过赶集寻找意中人的大型集会,是土家儿女“以歌为媒”缔结婚姻的集中体现,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举行。
这天土家族男女青年盛装赶集,以对歌的方式接近和了解自己心仪的对象。
情歌在男女双方的了解中占据主导作用。
如土家族情歌的唱词:五句子歌儿不搭台,你唱我接唱拢来。
唱得磨儿团团转,唱得二人紧相挨,情哥情妹喜开怀。
[1]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历任流官按照汉族婚仪对土家族的婚俗进行了强制性改造,鹤峰县志曾记载鹤峰州第一任知州毛峻德颁布的禁令“旧日民间子女,男女混杂,廉耻不顾……毋令与男子同坐,以礼约其身。
至于选婿,祖父母、父母主持之,不必问女子意否。
”“如有议婚者,请凭媒妁。
”[2]经过多年的改造,女儿会被取缔,土家儿女按汉族习俗成就婚姻,但仍保留了一些地方特色。
辛亥革命以后,女儿会又开始兴办,不过影响不大,仅在恩施少数地区流行。
廖家坦村的青年男女主要靠媒人牵线搭桥来完婚,早已没有了自由恋爱的痕迹。
20世纪90年代末,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女儿会开始由政府推行,但是跟传统女儿会的目的和形式已有很大差别。
到21世纪,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女儿会加进了舞台表演的性质。
同时,新世纪土家儿女大多外出打工,其婚恋对象一般是打工时认识的同事或朋友,女儿会在婚恋方面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小。
恩施方言否定式差比句考察
一、恩施方言否定式差比句
1、恩施方言有多种负面否定式差比句,这是汉语中特有的言语表达形式。
例如:A没有B好,A比B差。
2、在恩施方言中,当需要表达两个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时,如果是负面
比较,就常用否定式的比较句来表达。
也就是说,否定式的比较句会加强表达情感的负面性。
例如:A没有B好,就说A比B差;A不如B精彩,就说A比B次。
3、恩施方言中常见的否定式差比句形式有:
(1)有事不如无事;(2)旧不如新;(3)今不及昔;(4)疼不如痒;(5)少不比多;(6)耗不如强;(7)穷不如宽;(8)细不及深;(9)活不如死;(10)慢不如快;(11)小不如大;(12)短不
如久等。
二、否定式差比句的运用
1、使用否定式的比较句让句子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态度。
例如:有人说“野草不如花,花卉美好”,这句话表达出了一种明显的
审美观,强调了花卉的美好性。
2、否定式差比句可以用来表达紧张的或急切的情绪,表达一种强烈的
渴望。
例如:我的家在这次洪水中泛滥,我太失望了:家早知不如家迟,不
如家早知会好一些!
3、否定式差比句中如果句子的本身就已经习以为常,可以用来表达场
景的变化,有时也可以用来表达某一意图的实现。
例如:在二十多年里,家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那时好了太多:田不如市,市不如江。
作者简介:吕行(1986—),女,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根辉(1969—),男,工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恩施方言歇后语研究”(2018FYY002)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册府元龟》语料库建设、整理与研究”(2020WKYXZX004)的阶段性成果。
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恩施“土老司/师”类方言歇后语中的宗教及土司文化印记摘要:恩施方言歇后语中有一类与巫祝活动及土司制度相关,涉及土家族的神职人员及土司政权。
这类歇后语整体表意,前导语承担了基本义,前导语名词性和谓词性影响后解语的意义取向范围。
隐喻和转喻模式作用于歇后语的生成。
歇后语中的死喻现象使得部分后解语能够承担全部基本义。
歇后语的生命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歇后语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存的活化石,恩施方言中“土老司”类歇后语留存有“土老司”这一职业的降格以及土司政权消亡的历史印记。
关键词:巫祝文化;土司制度;恩施;方言;歇后语中图分类号:I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21)03-0129-05(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吕行,刘根辉——兼论文化和语言的交互影响在恩施方言歇后语中,存在一组以“土老司”为中心语的歇后语,这组歇后语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反映了恩施地区存在的原始巫教神职人员及其从事的宗教活动。
这类歇后语中的“土老司/师”在土家语中又被称为“梯玛”。
“梯玛”起源于原始巫祝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佛教、道教影响,尤其是受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故有“土老师”属武教下坛小法师之说。
“土老司”又称“端公”,“司娘子”又称“巫婆”,恩施地区有不少与之相关的谚语。
如:“跟好人学好人,跟到司娘子扛假神。
”“跟好人学好人,跟坏人学坏人,跟着端公扛假神。
”“跟着高师学真经,跟着司娘子装鬼神。
”巫祝文化现今仍活态地传承于恩施州多处乡野草莽,在婚、丧、祭、祀等土家族人人生的重要场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湖北恩施方言词汇调查作者:刘琴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6期摘; 要:本文是以恩施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的体例和条目进行调查,从农业、植物、红白喜事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注音和普通话释义。
关键词:恩施方言;词汇调查;天文;地理;农业作者简介:刘琴(1988-),湖北十堰人,湖北十堰茅箭区许家小学语文教师。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3一、引言恩施市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东临宜昌市,南邻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林区。
恩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境内的土家语和苗语均已消失,本文所调查的恩施方言即西南官话成渝片方言。
关于恩施方言,在音系方面王树瑛(2017)的《恩施方言研究》做出了详尽的研究:(1)声母(含零声母共21个)P波别把布、p‘拼凭品配、m猫民猛庙、t低得陡对、t‘贪谈舔套、n溜娘乃略、ts增杂阻坐、ts‘餐才此脆、s桑怂扫宋、tʂ桌竹煮寨、tʂ‘吹床扯唱、ʂ沙啥甩邵、ʐ扔人软润、tɕ家决迥进、tɕ‘悄求劝且、ɕ香学许训、k乖国管棍、k‘枯葵口控、ŋ安熬矮怄、x黑何很话、∅温盐耳二(2)韵母(共36个,不包括儿化韵)ɿ司瓷此自、ʅ知迟使日、i披梨挤义、u姑熟往木、y居渠鱼虑、ɚ儿尔耳二、a巴达打诈、ia掐峡哑驾、ua挖华耍挂、io薛学脚虐、uo波壳琐糯、e赊白窄赦、ie憋别铁借、ue豁国火惑、ye曰茄雪倔、ai筛来楷卖、uai 揣拐怀蟀、ei推杯腿岁、uei 闺回伟税、au刀曹炒冒、iau 标聊小跳、əu偷俗狗咒、iəu丢牛九秀、an丹含产算、iɛn篇田检店、uan 欢船软万、yɛn 喧全犬倦、ən跟存本胜、in宾停景信、uən昏唇滚问、yn均群允训、aŋ脏塘掌棒iaŋ枪良响酿、uaŋ光床谎状、oŋ崩弘总痛、ioŋ兄琼迥诇(3)声调阴平,55,妈初梯资高将偏汪;阳平,22,题神黑曲六毒灭药;上声,51,体展草粉女有网引;去声,35,汉到是近父帽让用。
恩施方言中特殊的形容词重叠式
罗姝芳
【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7)006
【摘要】恩施方言属于汉语西南官话中的成渝片.在该方言中,除汉语普通话中常见的形容词重叠式外,还有"A得A式"、"AB得AB式(A得AB式)",它在形态和语法意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成因可能为土家族语言体系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汉方言中留下的印记.
【总页数】5页(P60-64)
【作者】罗姝芳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北,黄石,435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2.3
【相关文献】
1.青海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评价意义分析 [J], 李鸿春
2.吉林方言中形容词的特殊格式及功用 [J], 于宏
3.吉林方言中形容词的特殊格式及功用 [J], 于宏
4.临沂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BAA的程度修辞刍议 [J], 季相超
5.恩施话里形容词动词的一种重叠式 [J], 郭万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恩施土家族情歌的文化传承及其语言特色研究作者:谭莹林芝雅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08期摘要:情歌是湖北恩施土家族的一大特色,有着自己特殊的民族文化魅力。
笔者通过认真研究仔细分析,精心挖掘湖北恩施土家情歌的文化内涵。
着重研究湖北恩施土家情歌的文化中发现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重要的流传特点,从而更为深刻地了解情歌文化的本身。
关键词:湖北恩施 ;土家族 ;情歌 ;语言中图分类号:G12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071-02湖北恩施是一个典型的山城,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这里集合了摆手舞、铜铃舞、撒尔嗬等众多名曲,还是“龙船调”的故乡。
因此,也被称之为“歌舞之乡”。
对“歌舞之乡”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竹枝词》。
由于土家族大家最早都习汉文,文学诗词作品首推《竹枝词》。
在戏剧方面,土家族与汉族接触较早,明末清初已经出现了戏剧演唱班子。
为了更好地传承土家族文化,为了有利于外界人士更真实地了解土家族,笔者亲自深入到了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了解调查研究土家族情歌。
希望能够挖掘到土家族情歌的文化内涵,弄清楚土家族情歌文化的基本特征,从而更好地传承土家族文化。
1 ; 湖北恩施土家族情歌的文化传承湖北恩施土家族情歌文化及其流传习俗。
现存的调查情歌种类门类繁多,经过了筛选、原创、改编、再加工,现代的土家族情歌主要具体以下几个流传特点:1.1门类齐全,数量较多,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情歌是土家民歌的精华,有恋歌、相思歌、苦情歌、离别歌等等类别,情意浓烈,情调十分优美。
有些情歌还表现出诙谐调皮,饶有兴趣。
最早的情歌产生于青年男女对山歌的过程中,所谓自寻乐趣。
句式十分简短,但是铿锵有力,充分寄予了早期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懵懂追求。
大多数的歌谣多为土家本土语言的传唱,内容含蓄,也反映出来了土家先民的日常生活形态。
1.2流传受众面增加,流传角色不断在改变恩施土家区域有这样一句熟语:“有村就有歌”。
湖北建始方言颜色词概述建始方言中的颜色词与当地文化密切相关,既是地方文化的反映,又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
本文以建始方言中常见的代表性颜色词为例,阐述了建始方言中颜色词的结构、语义、语用特点。
标签:建始方言颜色词地方文化湖北省恩施州所辖的建始县,在方言分区上属于西南官话中的成渝片区内。
建始方言词汇中,常见的基本词汇与普通话中都有相对应的词语,但建始县地理位置特殊,既有古楚文化的历史背景又有古巴属文化的浸润,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两地交相辉映的巴楚文化,有许多事物,普通话却没有相应的词语,如:哆[lia55](撒娇的声音或态度)、得[t?53](得意、忘乎所以)、[pɑi55](脚跛)、蹅[t??55](踩、踏)、撩[lia11]白(撒谎、聊天)、栽栽声。
在语音上,建始方言平翘舌混读、没有声母[n]、没有后鼻音尾[?]、调类与普通话相接近,但在倜值上低于普通话的调值。
在颜色词语的使用上,建始方言也有较独特的结构和习语,精细地描述事物颜色,生动的评述事物,或者幽默地表达个观点。
一、建始方言词汇的表述结构在描述某种颜色时,建始方言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构词结构,从语义上来表述色彩、从程度上来区别色彩,从而让颜色更具形象色彩意义,让受众体会出颜色的细微差别。
(一)“AA+颜色词”式,相当于形容词,一般在句中独立充当谓语,指称事物颜色深浅程度,表主观大量或小量。
(1)天刚麻麻黑,还不晓得不需要点灯。
(2)外头黢黢黑,带个电筒出门。
(3)这个水茵茵[an55an55]绿,滂臭,快点到边上来这水绿得太过分了,很臭,快走一边去。
此类格式中,“AA+颜色词”可以换成普通话“颜色词+AA”的表达方式,但在描述颜色程度上却并不对等,如例(1)中“麻麻黑”表示天还不是很黑,刚刚有一点黑,还能看清。
换成“黑麻麻”就表示天己黑尽,完全看不清。
例(2)中的“黢黢黑”与普通话中的“黑黢黢”相比,建始方言“黢黢黑”在程度上更深。
(二)“AA色”式,相当于形容词,一般在句中充当定语,指称事物颜色浅,主要表主观小量。
湖北恩施州利川市方言语气词“咹”【摘要】湖北恩施州利川市方言语气词“咹”的使用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本文将从“咹”在疑问句,祈使句和陈述句的用法和“咹”的省略用法的四个方面去表述这个有趣的想象。
【关键词】恩施利川方言;语气词“咹”;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省略一、概说利川市是湖北省的西大门,毗邻重庆,是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县级市。
总面积4603平方千米,总人口93万人。
利川市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
因为毗邻重庆,所以利川方言在词汇方面与四川、重庆很接近。
但利川方言与四川、重庆方言在口音上是不同的,利川口音是属于湖北口音,虽然与武汉,宜昌这些地方的语言差异较大,但口音却很相似。
本文将具体研究利川方言语气词“咹”,“咹”在利川方言使用很普遍,“咹”的使用也是一个有趣的想象,就笔者来看,我认为在利川,“咹”女性使用比男性更频繁,年轻人使用比年老人更频繁,甚至可以说,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在每句话后面添上一个“咹”。
比如在网络聊天中,年轻人喜欢在对话的后面添加一个“咹”。
相比网络聊天,口语的使用的频繁程度要小些。
在利川,“咹”这个方言语气词即可以在疑问句,陈述句,也可以在祈使句中使用。
并且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语音也有所变化。
用法也很不同。
二、疑问句中“咹”的用法在利川,“咹”在疑问句中的使用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分别是舒缓语气的效果,特殊的用法,和反问句子里的使用。
在利川,疑问句中后面一般都可以加上“咹”,起到舒缓语气的效果。
不管是在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是非疑问句还是正反疑问句中,“咹”都可以使用。
比如:“今天中午吃么子咹?”(特殊疑问句)“是骑车,还是走路咹?”(选择疑问句)“是不是他咹?”(是非疑问句)“去不去打篮球咹?”(正反疑问句)在利川,方言语气词“咹”在利川使用也有特殊的用法。
“咹”的使用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所以“咹”字要重读。
有强调疑问的作用,而且语气之中,常常含有不满甚至是责备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