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专题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69 MB
- 文档页数:34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
2、通过比较、讨论进而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情趣[教学重点与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演示观察法、自主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基础运用出示“基础运用”活动题1.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
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2. 引导并观察学生交流,完成后,教师予以归纳和评价。
2.线路选择:(确定公路、铁路线、人工河流、引水线路等)(1).现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该运河为什么没有选择在两河距离最短的甲、乙之间开挖?(2).现甲、丙间需修建一条铁路,请在图中用线条画出选线位置引导并观察学生交流,完成后,教师予以归纳和评价。
1.小组合作完成并组内交流、组间交流。
2.归纳总结规律和方法及时练习,巩固提高,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上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海湾示意图(图中曲线数值分别为等高线的高程和等深线的深度,单位是m),该海滨城市要在图示海湾建港。
根据图中信息思考:在建港方案中:A、B、1.小组合作完成并组内交流、组间交流。
2.归纳总结规律和方法结合现实,感受地理在生活中的用处C、D四地哪一地点最适合建设海港?说明理由。
课堂检测课堂锤炼1)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59mB.99mC.199mD.259m2)此断崖的最大高度可能为( )A.150mB.99mC.210mD.249m3)判断图中ab段的河流流向独立完成之后进行交流检测课堂效果教学设计说明本课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设计了四组活动题目,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巩固等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技能。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练习题1 .读下面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判断()A .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2 •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 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3 •对下列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 EA .坡度由大到小为BEDCAB .坡度由大到小为BDECA① ② ③ ④C .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4 .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C .坡度吉由大到小为ACDBE D .坡度由大到小为EBDCA4 .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c>d>bB. a=b=c=d C . b>d>c>a D .无法确定5.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400米,图中城镇与H 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 h,199<h<200 289<h<290 299<h<300 300<h<3016.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 恰当位置。
A 鞍部、B 陡崖、 C 山脊、D 山谷、E 小河(2) 图上的比例尺是l : _______ ,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厘米, I : 500009 1 : 100000 1/20 7j尸二100 米、200 米、300 米、恣城区则(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山在乙山的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_______ 米。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练习题1.读下面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判断( )A.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2.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3.对下列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确的是( )A.坡度由大到小为BEDCA B.坡度由大到小为BDECAC.坡度由大到小为ACDBE D.坡度由大到小为EBDCA4.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c>d>b B.a=b=c=d C.b>d>c>a D.无法确定5.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A.199<h<200B.289<h<290C.299<h<300D.300<h<301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
A鞍部、B陡崖、C山脊、D山谷、E小河(2)图上的比例尺是l:,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厘米,实地距离为千米。
(4)甲山在乙山的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顶、盆地、峡谷,判断:甲处是;乙处是;丙处是;丁处是;戊处是。
8.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是9.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2)图中心与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如果该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a、b、c、d四点中,降水量最少的是。
2023届新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微专题限时训练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降水量空间变化规律是(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东向西递减2、乙处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河谷地形,利于西南季风深入B.离河流较近,空气水汽充足C.地势较高,地形抬升作用明显D.山地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下图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其所在的地区常年受西风的控制。
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等温线 a、b、c数值的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a>b>c B.c>b>aC.a>b D.b>a4、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为夏季,气候温和湿润B.此时可能为 7、8、9月,降水稀少C.甲河属于内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D.甲河属于外流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读图,完成5~7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A.沿等高线 B.沿山脊线C.沿山谷线 D.连接聚落6、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7、图中“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B.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C.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D.尽量平行于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下图为“我国某高原(石灰岩广布)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为了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计划修建一条由周边地区通往P 地的公路。
据此完成8~10题。
8、该地貌类型为( )A.冲积扇 B.三角洲C.黄土地貌 D.天坑9、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发育有瀑布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10、图中由周围地区通往P地的公路,最合理的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受天气影响,图中东阳河河水时清时黄,当该河流量偏大、水色泛黄时,图中所示区域可观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独特景象。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考纲 呈现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
考纲 解读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2.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读方法。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相关计算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读下图,完成相关内容。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①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图中甲点海拔为② 1 500 米,乙点海拔为③ 500 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④ 1 000 米。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字母地形部位等高线特征A 山顶等高线⑤闭合,中间⑥高,四周⑦低B 山谷等高线向⑧高处弯曲C 山脊等高线向⑨低处弯曲D 陡崖数值不同的等高线重合E 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为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F 盆地(洼地) 等高线闭合,四周⑩高,中间低(2)A处海拔(H):900米<H<1 000米。
A、B的相对高度(Δh):500米<Δh<700米。
(3)D处陡崖顶部的海拔(H):500米≤H<600米。
陡崖的相对高度(Δh):200米≤Δh<400米。
(4)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5)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6)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等高距全图一致(特别说明的除外);等高线闭合但不相交(同一幅图上由于图幅所限,等高线可能不闭合),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稀疏处坡度较缓。
一、等高线的判读内容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
知道任意一条等高线的数值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值,小于大值”的法则判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的大小遵循“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判读法则。
班级姓名等高线地形图专题练习(2017)一、选择题:读图为“某地区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三个聚落,按照海拔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乙>丙D.乙>甲>丙2.有关图中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该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北方地区B.③处不可能形成河流C.图中①河流流速大于②河流D.丙处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明显好于甲处3.下列描述与图中实地情况一致的是()A.①处比⑥处坡度陡峭B.②处海拔不足400米C.③处比四周低D.⑤处可能有河流读“湖南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如图),完成4~6题4.果园小木屋的海拔是()A.100~200米B.100~150米C.150~200米D.200~250米5.登临M观景台,不可能观赏到的风景是()A.仰望飞瀑B.俯瞰奇峰C.近观茶园D.远眺丽湖6.四月时分,春暖花开,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徒步考察小琼河,下列景观可能见到的是()A.金黄的稻田一片片,风吹稻穗香两岸B.嫩绿的茶园里人们采茶正忙C.满山坡的苹果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D.青稞点染着河谷嫩绿的春色右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
读图,完成7-8题。
7.若三条线为等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可能发育河流B.乙位于山谷C.甲地海拔高于乙地D.甲位于山脊8.若三条为等降水量线,则甲、乙降水量的关系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判断读右图回答9-10题。
9.右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是A.a聚落B.b聚落C.c聚落D.d聚落10.促使该地成为发展城市的主要因素是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④河流交汇处;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他们将考察的区域画出了如下所示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11~12题.11.同学们测得甲村12时的气温是16℃,则乙村此时的气温约为()A.19℃ B.16℃ C.13℃ D.10℃12.为了找到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他们去了如图序号所示的四个地点.你认为这个观察点应该选择()A.① B.② C.③ D.④13.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A. B. C. D.二、综合题: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问题:(1)图中甲地在乙地的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2)图中B点海拔是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大于米,而小于米.(3)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实地距离为米.(4)写出图中山体部位名称:A;C;D.(5)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C或D处).(6)如果在甲地拟建一座工厂,有人建议建化工厂,也有人建议建自来水厂.你认为哪个建议合理?并说明理由.2.读下面“我国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下面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判断()A.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人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人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2.下图屮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下列选项屮,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3・对下列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确的是()A.坡度由大到小为BEDCAB.坡度由大到小为BDECAC.坡度由大到小为ACDBED.坡度由大到小为EBDCA4.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5.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图屮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人值为h,A. 199<h<200B. 289<h<290① ②③ ④1 : 50000A. a>c>d>bB. a二b二c二dC1 : 100000C. b>d>c>a1/20 万0.无法确定等高线地形图专题练习题6.读图完成卜-列耍求。
30°20°165° 170°甲乙A B C D EC.299<h<300D. 300<h<301匚二河流⑴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 恰当位置。
A 鞍部、B 陡崖、C 山脊、D 山谷、E 小河⑵图上的比例尺是1: _________ , 即图上1网米代表实地距离 _______(3) 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 ______实地距离为 _____________ 「米。
(4) 甲山在乙山的 ____________ 方向, 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_____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顶、 盆地、峡谷,判断:9. 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