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种草养畜主要技术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6.22 KB
- 文档页数:1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要点紫花苜蓿是我区饲养家畜的主要青干草、青饲草,也是农田进行倒茬肥田的主要栽培型多年生豆科牧草,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栽培面积大,地方品种丰富。
一、土壤耕作与施肥1、土壤耕作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苗纤细,顶土能力甚差,苗期生长缓慢;为了获得齐苗和全苗,要求对播种地进行精细的耕作。
秋季整地播种紫花苜蓿的土地,头年于前茬作物收获后,茬地要伏耕或秋耕,并于秋后耙耱镇压,以消灭杂草,蓄水保墒;灌溉地区秋耕后,要冬灌蓄水保墒。
播前整地达到疏松表层,土壤细碎,地面平整。
播后耙耱或镇压。
2、施肥基肥秋耕或播前浅耕时,每亩施有机肥料1500kg-2500kg,过磷酸钙50kg-60kg为底肥。
种肥对土壤肥力低下的,在播种时还要施入硝酸铵2.5kg-4kg,促进幼苗生长。
追肥每次刈割后要进行追肥,每亩需钾肥10kg,或磷二铵4kg-6kg。
二、播种1、选种播种国家或省牧草种子标准规定的1、2级种子。
播种前晒种2~3天,以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
2、接种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上播种时,要接种苜蓿根瘤菌,每公斤种子用5克菌剂,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随拌随播。
无菌剂时,用老苜蓿地土壤与种子混合,比例最少为1:1。
3、播种量收草田每亩种1.0〜1.5公斤;干旱或高寒地区,下种量可以略高,以增加20%到50%为宜。
播种深度视土壤水分状况而定,土湿宜浅,土干则深,一般播深2厘米左右。
4、播种时期春播春季土壤解冻后与春播作物同时进行播种,适宜播期4月中下旬至5月初。
春播苜蓿当年生长发育好,产量高。
夏播干旱地区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时,可在夏季雨后抢墒播种,采用条播,行距30厘米,利于当年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收草田可单播、条播,行距30厘米,利于当年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秋播在我区冬小麦种植区,秋季也可播种,但最迟不能超过8月中旬,否则会降低幼苗越冬率。
播种深度视土壤墒情和质地而定,土干宜深,土湿则浅,轻壤土宜深,重粘土则浅,一般1cm-2.5cm。
动物生产 662022.12种植苜蓿草养殖肉牛技术尚丽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100)摘要: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尤其是草食动物肉牛的养殖发展的更快。
但是由于养殖业结构不合理,养殖方式比较落后,直接影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养殖业的发展,为推动苜蓿种植业和肉牛产业发展,推广种养结合,绿色发展生产模式,实现为养而种,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畜牧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肉牛;养殖;苜蓿草;种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数2663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61%,空气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8%,无霜期150天左右,年降雨量400毫米,非常适合紫花苜蓿草的生长。
全县总土地面积937万亩,其中天然草场217万亩。
境内多为低山丘陵,有大凌河、绕阳河、柳河三大水系,水土流失、草场沙化、退化、荒漠化等情况较为严重,并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直接影响到了辽中平原生态环境安全。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给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使了草原沙化、退化的进一步加剧。
畜牧业目前已经成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尤其是草食动物肉牛的养殖发展的更快。
本项目以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为主体,以有效地提高土地产出量和农牧业综合效益为目标,通过优化种草,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有效推动逐步建立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优质饲料种植业结构,促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生产方向发展,实现畜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高。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经研究决定立项苜蓿肉牛工程项目。
按照本次项目的建设,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将引进国外优质牧草新品种,利用科学的苜蓿草种植方式,并结合科学的肉牛养殖方法来促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业经济的发展。
1 牧草种植1.1 种植品种适合本地区的品种为新引进的美国进口紫花苜蓿牧歌37。
1.2 地块的选择种草地块要求是二等地以上,土壤细碎,土层的厚度不少于1米;距离饲养场地的最好距离在2公里以内。
牧草养殖保障措施引言:牧草养殖是畜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为动物提供可靠的饲料来源。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牧草可能面临多种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牧草品质下降、动物健康问题以及经济损失。
为了保障牧草养殖的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对牧草养殖的保障措施展开详细阐述。
一、品种选择与育种改良为了提高牧草养殖的安全性,首先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饲养动物的需求,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
牧草品种的选择应具备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同时,通过育种改良,培育出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提高其抗病虫害和适应能力。
二、土壤管理与改良牧草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牧草的生长状况。
因此,进行合理的土壤管理和改良非常重要。
首先,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pH 值,合理施肥和调整土壤酸碱度。
其次,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如建立护坡、植被恢复等。
此外,合理轮作和休耕制度也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
三、病虫害防治牧草养殖中常见的病虫害对牧草的生长和品质造成重要影响。
为了防治病虫害,早期预防非常关键。
首先,定期检查牧草,及早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定期翻土,使土壤中有害生物地位降低。
合理施用农药,选择安全性高、对目标有特效、对非靶生物影响小的农药。
同时,加强牧草养殖管理,提高牧草的抗病虫害能力。
四、灌溉与水资源管理牧草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保持生长状况良好。
因此,灌溉和水资源管理是保障牧草养殖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进行灌溉时,应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量灌溉导致土壤水分过饱和,以及因水分不足造成牧草枯萎。
此外,加强水资源管理,监测水质和水量,合理利用雨水和灌溉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五、采草与储草采草和储草是保障牧草养殖的重要环节。
对于采草来说,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采割。
采草时,应注意保护牧草的基部,避免对其造成伤害,影响后续生长。
对于储草来说,要做好干草和饲草的储存工作,保证储草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草畜平衡方案草畜平衡是指草地资源与畜牧养殖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合理的草畜平衡方案对于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草地资源保护、畜牧业发展和政府支持三个方面探讨草畜平衡方案。
一、草地资源保护草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保水保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保护草地资源,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草地植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地利用方案。
合理安排放牧时间、轮牧轨迹和补充饲草等措施,避免过度放牧和草地过度利用。
2. 推广草地保护技术。
加强对畜牧业从业者的培训,提高其对草地保护的认识和保护技术的应用能力。
推广草本植物种植、人工草坪建设等技术手段,增加草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3. 强化草地监测和执法。
建立健全的草地资源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草地资源受损问题。
加大对非法放牧、破坏草地生态的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维护良好的草地生态环境。
二、畜牧业发展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现草畜平衡的同时,需要积极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调整畜牧业结构。
根据草地资源的具体情况,调整畜牧业的品种结构和规模布局。
建立健全适应草地生态环境的动物品种推荐和引种工作机制,推广适合当地草地特点的畜牧品种。
2. 加强畜牧业科技支撑。
加大畜牧业科研投入,开展畜牧业科技创新,提高畜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
推广高效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控措施,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支持畜牧业精细化管理。
加强对畜牧业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和示范,引导养殖户加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鼓励畜牧业企业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畜产品产业化水平。
三、政府支持政府在草畜平衡方案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应加大对草畜平衡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财力投入。
畜牧养殖技巧引言畜牧养殖是指人类利用农业资源,通过饲养和培育动物,获得肉、毛、奶、蛋等动物产品的活动。
畜牧业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还为农村经济增加了收入。
本文将介绍一些畜牧养殖技巧,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效益。
选择适宜品种选择适宜的品种对于养殖业来说非常重要。
不同品种的动物在生长速度、抗病能力、耐受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经济实力等因素。
也要关注品种的遗传稳定性和繁殖能力,以确保长期稳定的养殖产出。
提供优质饲料合理饲喂是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关键。
为了提供优质饲料,农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种植青饲料:秸秆、青贮料等都是常见的青饲料,它们富含纤维和矿物质,可以提高动物的消化能力。
2.配制浓缩饲料: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浓缩饲料,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消化率。
3.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改善动物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
4.定时定量喂养:建立科学的喂养制度,定时定量地喂养动物,避免过度或不足。
提供良好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畜禽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几点是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关键:1.住房条件:提供干净、通风、温暖的住房条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要注意定期清理住房内部,防止病原菌滋生。
2.畜禽密度:合理控制畜禽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3.病虫害防治:定期对畜禽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
4.清洁卫生: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废料,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疾病预防与控制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可能会受到各种传染病的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检查动物健康情况:定期请兽医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2.疫苗接种:按时给动物接种必要的疫苗,提高动物的抵抗力。
3.隔离新引进动物:新引进的动物应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其健康状态。
4.投饲抗生素:在兽医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性疾病。
土壤改良方案及种草技术措施
一、土壤改良方案
1. 增施有机肥料
添加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并为植物提供营养。
常见的有机肥料包括厩肥、堆肥、绿肥等。
2. 调节土壤酸碱度
适度的酸碱度有利于植物吸收营养。
可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通过施用石灰或硫磺调节土壤pH值。
3. 改良盐碱地
对于盐碱地,可采用淋洗、漉筛等物理方法,或施用گ诱发剂、硫酸等化学方法,去除土壤中的盐分。
4. 防治土壤板结
深翻耕作、施用有机肥、保持合理的湿度等措施,可以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土壤疏松。
二、种草技术措施
1. 选择适宜草种
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
2. 准备播种床
清理杂草,翻耕细土,打平种子床,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
3. 确定播种期和密度
不同草种的播种期和播种密度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 及时管理
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一定的湿度。
幼苗长出后,要及时间苗、施肥、除草等。
5. 轮作更新
经过数年的使用,草地产量会逐渐下降。
可采取轮作或翻耕更新的方式,维持草地的生产力。
通过科学的土壤改良和种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生产潜力,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牧草管护措施介绍牧草作为牲畜饲料的重要来源,在畜牧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牧草的生长情况直接影响着牲畜的饲养质量和养殖效益。
为了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和丰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牧草管护的一些常见措施,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管理牧草,提高畜牧业的效益。
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首先,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是牧草管护的关键。
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牧草品种。
常见的牧草品种包括苜蓿、黑麦草、狗牙根等。
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能够提高牧草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满足牲畜的饲养需求。
土壤改良土壤是牧草生长的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牧草的生长情况。
因此,进行土壤改良是牧草管护的重要一环。
常见的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施肥、翻耕和疏松等。
合理施肥能够提供足够的养分供给牧草的生长;翻耕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疏松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牧草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合理灌溉牧草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水分条件。
合理的灌溉措施能够为牧草提供足够的水分,从而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灌溉的时间和量需要根据牧草品种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安排。
过量的水分会导致牧草根系缺氧,影响生长;而缺水则会限制牧草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掌握好灌溉的技巧是保证牧草管护效果的重要因素。
控制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牧草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定期巡查牧草地,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是控制病虫害的关键。
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喷洒农药、选择抗病虫害的牧草品种和合理的轮作。
此外,保持牧草地的卫生和清洁也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控制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导致牧草退化和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放牧会导致牧草根系受损,进而影响牧草的再生能力和生长速度。
为了保护牧草地的生态环境,需要控制过度放牧。
合理安排放牧的时间和面积,采取合理的放牧轮换方式,对牧草地进行恰当的休养生息,有助于保持牧草地的持久生产力。
割草和收割割草是保持牧草地良好生长状态的重要措施之一。
水培大麦草畜牧技术水培大麦草作为一种新兴的畜牧技术,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相较于传统的土壤种植和大田栽培,水培大麦草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且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农药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培大麦草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优势。
一、水培大麦草种植技术1.育苗:选择优质的大麦草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播种在育苗床上。
保持育苗床湿润,适当遮阳,温度控制在25℃左右。
待种子发芽后,加强管理,定期施肥,防治病虫害。
2.移栽:当大麦草苗长到5-6片叶时,选择健壮的幼苗进行移栽。
将幼苗栽种在准备好的水培容器中,保持水位适中,避免淹没幼苗。
3.管理:水培大麦草生长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水质、光照、温度等条件,确保适宜生长。
及时调整水位、光照时间、施肥量等,防治病虫害。
4.收割:大麦草生长到适宜的高度时,进行收割。
收割时要注意割口整齐,避免损坏植株。
收割后要及时晾晒,降低水分,便于储存。
二、水培大麦草病虫害防治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菌、生物农药等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
如利用昆虫病原菌防治蚜虫、叶螨等。
2.化学防治:合理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等。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适时喷洒农药,防止病虫害蔓延。
3.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蓝板、杀虫灯等物理措施诱杀害虫,减少病虫害发生。
4.栽培防治:加强水培大麦草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如合理施肥、浇水,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水培大麦草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优势1.优质饲料:水培大麦草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作为畜牧业的优质饲料。
2.节约土地资源:水培大麦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相同面积的水培大麦草可生产更多饲料,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3.环保效益:水培大麦草栽培过程中,较少使用农药、化肥,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水培大麦草收割后可作为绿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畜牧与饲料科学H t t p ://w w w .x m y s l .c n8年第期●●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牧区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的探析王丽萍,张爱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集宁区012000)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牧区拥有天然草地216.87万hm 2,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0%,占全市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3%,是我国北部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重要的畜牧业主产基地。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牧区天然草地沙化退化严重,草地生产力下降,畜草矛盾日益突出,加之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草原建设滞后,经营管理粗放,牧区草地畜牧业仍没有摆脱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低水平发展模式,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鉴于该市牧区草地畜牧业总体发展水平低的现状和各类示范户生产经营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直观样板的启示,应当紧紧依靠科技,将多种已成熟的种草养畜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并大力推广到广大牧区和牧户,建立新型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模式并使其规范化,从而实现草地畜牧业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1春季休牧和划区轮牧技术1.1春季休牧技术:在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返青以及幼苗生长期,对放牧场实施禁牧。
其目的就是在牧草返青以及幼苗生长期,解除放牧家畜对草场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和保证了牧草的生长发育,还可避免牲畜因“跑青”而造成的能量损失。
该市牧区春季休牧时间一般从每年的4月初开始,到6月中旬结束。
1.2划区轮牧技术:将放牧场划分成若干小区,每一小区放饲一定天数,然后按照次序逐区采食,轮回利用。
划区轮牧技术的作用主要是牧草可以被家畜充分采食,从而提高草场的利用率,增加草场的载畜量;同时还可促进植被的恢复和植被成分的改善。
试验证明,按照牧草生长发育规律实行合理的划区轮牧制度,是目前较为合理、科学有效的放牧制度,可以提高20%的载畜量,可能增加30%的畜产品。
该市划区轮牧时间一般为150d ,一个轮牧周期50d 或75d ,轮牧2~3次。
农村养鸡、养鹅、养鸭种草的一些建议,农村兴起了养鸡和养鹅的热
潮,养鸡、养鹅、养鸭一般种什么牧草好?鸡和鹅养殖的数量多了,养
殖户需要种植牧草,笔者建议您适量选用一些茎叶类牧草叶片,如牧草
品种hn—mc菊苣、牧草hn-mc黑麦草、牧草hn-mc俄菜乃至等,铡
碎喂鸡,促使营养均衡吸收.优优牧草种子站介绍林下牧草种植养鸡
技术: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由过去的追
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饮食结构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提高,林
下养鸡生产的鸡肉质好,风味佳,符合现
代人要求的无公害食品标准。鸡产生的粪便可为树林的生长提供优质
的有机肥料,鸡还能有效防治树林害虫,节约了饲料费、肥料费和病
虫害防治费。形成了以草养鸡、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良好生态循环.
现将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牧草种植.牧地建植。可采用豆科牧
草50%~70%,禾本科牧草50%~30%混播方式。适宜的豆科牧草有
hn—mc白三叶、hn-mc紫花苜宿等,禾本科牧草有hn—mc黑麦草等。
用种量豆科牧草8~11千克/公顷,禾本科牧草5~8千克/公顷.hn-mc
黑麦草是世界上温带地区最重要的牧草之一,原产西南欧、北非及亚
洲西南等地区。多年生hn—mc黑麦草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牲
畜喜食.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一次种植可连续利用4—5年,每年可
收割多次,年每亩可产鲜草8000公斤,干物质中粗蛋白17.0%,hn
—mc黑麦草草色绿,草姿优美。耐寒、耐旱能放牧,是牛、羊、兔、
鹅的优质牧草,每亩播种量3-5千克,年收割3-4次.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肉、蛋、奶等动物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牧场养殖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在牧场养殖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动物疫病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从牧场养殖解决方案及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牧场养殖解决方案1. 优化养殖结构(1)合理配置养殖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资源,合理确定养殖规模,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导致资源浪费。
(2)调整养殖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条件,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3)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将畜牧业与林业、渔业等相结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养殖成本。
2.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1)加强养殖技术培训。
定期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2)引进先进设备。
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养殖设备,提高养殖效率。
(3)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根据动物生长规律,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3. 加强环境保护(1)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采用节水、节肥、节药等技术,降低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废弃物处理。
对养殖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3)推广绿色饲料。
选用无公害、绿色饲料,降低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4. 严格动物疫病防控(1)加强动物疫病监测。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2)强化疫苗接种。
严格按照疫苗免疫程序,提高动物免疫力。
(3)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宣传。
提高养殖户对动物疫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三、牧场养殖措施1. 合理规划养殖区域(1)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
根据地形、气候、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
(2)规划养殖布局。
合理规划养殖区、饲料区、粪污处理区等,确保养殖环境整洁。
2. 严格饲料管理(1)选用优质饲料。
选用无污染、无添加的优质饲料,确保动物健康。
(2)科学搭配饲料。
根据动物营养需求,科学搭配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3)加强饲料储存管理。
合理储存饲料,防止饲料霉变、变质。
牧草种植技术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回顾牧草种植的相关技术,在上课前,说一些题外话:自09年开始,国家大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我们特克斯县已有4330户享受牧民定居的优惠政策,国家为什么要实施这项工程?我们知道以前牧民都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没有很好的医疗、教育等条件,为了改善牧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产技术,国家实施了这项工程。
既然想要牧民定居下来,就要考虑牲畜的草料问题,也就是我们畜牧系统经常说的“定居先定蓄、定畜先定草、定草先定水”。
在规划中也明确要求定居的牧民要有30-50亩的饲草料地,而且在2013年特克斯县建设了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12000亩,分别位于巴喀勒克片区(跨阿克塔斯村和库热村)、喀拉峻村特勒巴特和阔克铁热克乡萨尔阔步3个片区。
其中6000亩位于旱盖区域,3000亩位于特勒巴特,3000亩位于萨尔阔布,灌溉方式为喷灌;规划种植面积10560亩,占总规划面积的88%,其中种植红豆草6336亩、苜蓿4224亩。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种草在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特克斯县属大陆温凉性山区气候,河谷丘陵地带属温凉半干旱区,年平均气温5.7℃,无霜期135天。
所以根据特克斯县的气候及土壤条件,比较适合种植的就是紫花苜蓿、红豆草,无芒雀麦、多年生黑麦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咱们这几种牧草的种植方式,因为特克斯县主要种植的就是紫花苜蓿,所以重点讲解紫花苜蓿:紫花苜蓿(别名:紫苜蓿,苜蓿)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广的牧草。
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牧草,有“牧草之王”之美称,现在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等地,以及华东部分地区。
一、植物学特征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多分枝,高30-100厘米。
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厘米,宽约0.5厘米,先端圆,中肋稍突出,上部叶缘有锯齿,两面有白色长柔毛;小叶柄长约1毫米,有毛;托叶披针形,先端尖,有柔毛,长约5毫米。
总状花序腋生;花萼有柔毛,萼齿狭披针形,急尖;花冠紫色,长于花萼。
发展种草养畜业的问题和对策
问题:1.土地资源短缺:种草养畜业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但是随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2.环境污染:养畜业会产生大
量的粪便和废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饲料成本高:养
畜业需要大量的饲料,而饲料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位,成本压力较大。
4.疫
病防控难度大:养畜业容易受到疫病的影响,疫病的防控难度较大。
对策:1.利用闲置土地:政府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闲置土地流转给种草
养畜业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
2.推广环保技术:政府可以加大环保技术
的推广力度,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3.发展新型饲料:
政府可以加大对新型饲料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降低饲料成本。
4.加强疫病
防控:政府可以加强疫病防控的力度,提高养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浅谈种草养畜主要技术措施
论文关键词 种草养畜;复种轮作;混播;种养结合 论文摘要 种草养畜既可改善
生态,又可利用牧草发展草食型畜牧业。了种草养畜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根据畜禽品种
选择牧草;因地制宜选择牧草品种;牧草的复种轮作和混播;适时播种,精心,合理利用;
种养结合,兼顾养殖和生态效益。 近几年来,种草养畜事业发展很快,
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既增加了土壤的植被覆盖率,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能
发展畜牧业,生产无公害畜产品。现将种草养畜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根
据畜禽品种选种牧草 应根据畜禽的采食习惯和消化特点,选种适宜的牧草,一
般来说,反家畜喜食植株高大、粗纤维含量相对较多的牧草,如饲用玉米、黑麦草、苏丹
草、皇竹草、苇状羊茅、串叶松香草、披碱草等;猪为杂食性动物,喜食菊科、旋花科等
多汁牧草,如菊苣、籽粒苋、苦荬菜、串叶松香草等;兔、鹅、鸡则喜食蛋白质含量较高、
叶多柔嫩的牧草,如菊苣、聚合草、白三叶、红三叶等。 2因地制宜选择牧草
品种 不同品种的牧草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应合理选择优良牧草种
植,如温暖湿润地区可种植黑麦草、饲用玉米、三叶草、串叶松香草、苦荬菜等;干旱地
区种植耐旱的紫花苜蓿、苏丹草、籽粒苋、沙打旺、披碱草等;25°以上的坡地种植多年
生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等,用于植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寒冷地区可选种耐寒的紫
花苜蓿、冬牧-70黑麦、草木樨、无芒雀麦、串叶松香草、沙打旺等;炎热地区可种植串
叶松香草、苏丹草、三叶草、聚合草等。 3牧草的复种轮作和混播 根
据不同品种牧草的播种期和生长特性,合理复种轮作和混播,来提高牧草产量。如2种
牧草的播种期基本相同,种植时可按一定的宽度或行数划为条带相间种植,如苏丹草与紫
云英间种;不同季节生长的2种牧草,可利用后种牧草苗期生长慢、占空间小的特点,
在先种牧草生长期间将其播种于先种牧草的行间,如墨西哥玉米与冬牧-70黑麦套种、苜
蓿与墨西哥玉米套种、苏丹草与红三叶、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草木樨与黑麦草套种等;
农作物与牧草轮作,如一季稻一季草或双季稻一季草,一季草为秋播牧草,如黑麦草;作
物与牧草轮作,如油菜—皖草2号,豆类和夏玉米—秋播牧草,山芋—秋播牧草;各地
也可利用经果林与牧草间种、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