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之开放存取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66
《文献检索》第九章网络学术文献检索开放获取概述目录CONTENTS 1.开放获取(Open Access)概述2.开放获取的通道3.开放获取的主要影响4.开放获取存在的问题1. 开放获取(Open Access)概述☐Open Access(简称OA)通常被译作开放获取、开放存取、开放共享、开放访问、开放阅览等☐OA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目的是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开放获取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观念和文化问题(1)开放获取(OA)的定义:“开放获取”是在基于订阅的传统出版模式以外的另一种选择。
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化通信,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文献,包括经过同行评议过的期刊文章、参考文献、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等全文信息,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
唯一的限制:要求保证作者拥有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同时在使用作者作品时注意相应的引用信息。
这是一种新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方法,作者提交作品不期望得到直接的金钱回报,而是提供这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利用。
(2)信息流的变化编辑出版发行图书馆经销商科研人员出版商开放获取信息中介(3)资金流的变化编辑出版发行图书馆经销商科研人员出版商开放获取信息中介(4)开放获取的特点开放获取的核心特征是在尊重作者权益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为用户免费提供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全文服务开放获取是基于互联网的学术传播机制。
互联网是开放获取赖以生存的媒介形态,其发展导致了学术传播成本的下降,进而为学术信息的开放获取提供基础。
开放获取是免费提供全文的信息服务方式。
在开放获取模式下,科研人员不需要付费(包括个人订阅或者团体订阅)就能访问学术信息的全文。
开放获取充分尊重作者的权益,并不违背知识产权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八章 网络资源服务平台及其检索·163·续表类型名称网址简介中搜MP3搜索 收录多种格式的音频信息,有分类查找和搜索功能,能自动统计网页的链接情况搜狗音乐搜索 收录多种类型的音频信息,有分类查找和搜索功能,能根据对用户的统计形成“网友热搜分类”爱问音乐搜索引擎 支持按音乐格式进行检索和分类浏览功能SOSO音乐搜索 有分类查找和搜索功能,各种类型的排行榜众多,具有歌曲搜索的标签云功能搜网MP3强力音乐大搜索/mp3search.htm元搜索引擎,集成了多个音乐搜索引擎的歌曲分来目录音频音乐在线广播电台/zt/radio.htm 元搜索引擎,集成了国内众多的音乐广播电台第四节开放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一、开放获取概述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称为“学术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于 20 世纪90年代末。
“开放获取”使任何网络用户都可以及时、免费、不受限制地获取,而不向用户收取任何访问和获取信息资源的费用,从而能提升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保障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
开放获取包括开放存贮和开放获取两个环节。
开放获取是不同于传统学术传播的一种全新机制,其核心特征是在尊重作者权益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为用户免费提供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全文服务。
开放获取数字资源是网络上重要的共享学术信息资源,是获取学术信息的一种新方式。
“OA”刚开始针对的是网上的学术资源提出来的,后来其他形式的“OA”资源也陆续涌现。
二、开放获取学术资源1.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创建的科技论文网站。
接收科技论文的网上投稿,使科研人员新颖的学术观点、创新思想和技术成果能尽快对外发布,并保护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
80开放存取信息资源的版权保护研究陈 洁( 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介绍开放存取运动兴起的背景,开放存取的定义以及开放存取主要运作模式,分析开放存取面临的版权问题,在探讨开放存取版权保护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开放存取版权保护的三类模式。
【关键词】开放存取;版权保护0.引言开放存取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截止2017年2月底,全球已有6028位个人和932家研究机构签署了信息自由传播会议计划协议(即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协议,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简称BOAI)。
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简称DOAJ)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简称OAJ)达到了9427种,其中6796种提供文章层次的浏览,收录文献245万余篇,覆盖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
开放获取机构资源库、学科资源库目录检索系统OpenDOAR中注册的机构达到2821家,开放存取仓库超过2600个。
开放存取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和学术信息交流方式,对打破出版商信息资源垄断,回归学术研究和交流本质需要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正在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开放存取并不是“无版权地自由存取”,其实质是要在现行的版权制度框架内为适应全新的信息环境而进行的一种有益补充和完善。
因此,开放存取并未远离版权保护,而是在版权保护制度和机制上的创新性尝试。
1.开放存取的运行模式1.1 开放存取。
开放存取运动起源于上世纪中后期的资源免费共享理念。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如斯坦福公共信息检索系统等预印本数据库、旨在促进全球“自由获取为数众多的著名重要文献”的古登堡计划,80-90年代创办《成人教育新视野》、《E期刊》、《公共存取计算机系统评论》等免费的同行评审电子期刊、建设如等一批对电子出版物进行免费存取的印本仓储等均为开放存取的早期尝试。
158072 图书馆管理论文开放存取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1.开放存取1.1开放存取的概念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
按照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BOAI)中的定义,是指某文献在Internet公共领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拷贝、传递、打印、检索、超级链接该文献,并为之建立索引,用作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它任何合法用途。
用户在使用该文献时不受财力、法律或技术的限制,而只需在存取时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对其复制和传递的唯一限制,或者说版权的唯一作用应是使作者有权控制其作品的完整性及作品被准确接受和引用。
由此可见,开放存取是利用互联网为用户免费提供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全文服务,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型学术交流方式和出版模式。
1.2开放存取的特征由开放存取的概念,可以看出开放存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免费向公众开放,为出版而不是为使用付费。
开放存取向学者收取发表费用,用作审稿、组织同行评议及维护网络平台的费用支出,但免费向公众开放,打破了价格障碍,使所有用户不受时间、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的限制平等获取和使用学术成果,大大节约了学术研究所必须的研究经费,这对发展中国家意义尤为重大。
第二,打破了使用权限障碍,强调开放使用的自由。
开放存取的信息对用户完全免费开放,打破了使用权限障碍,具有较高的开放程度,使学术信息能够自由无障碍的流动,用户可以为教学、研究、学习等目的而公开复制、打印、利用、扩散、传递和演示开放存取的信息,改变了学术交流的方式,有利于科学发展。
第三,使用户更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开放存取减少了传统出版型印刷物在出版过程中的评审和出版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出版周期,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用户,所以开放存取资源的时效性比一般的学术信息资源更强。
Open Access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开放存取是不同于传统学术传播的一种全新机制,其特点就是是在尊重作者权益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为用户免费提供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全文服务。
首先,开放存取是基于互联网的学术传播机制。
互联网是开放存取赖以生存的媒介形态,这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学术传播成本的下降,从而为学术信息的开放存取提供了可能。
但是,媒介形态本身并不是区别开放存取与传统学术期刊出版的标志,目前很多出版者都提供了网络版的数据库和电子期刊,但在营销策略上仍然采用了传统的基于订阅的传播模式。
其次,开放存取是免费提供全文的信息服务方式。
在开放存取模式下,科研人员不需要通过付费(包括个人订阅或者团体订阅)就能访问学术信息的全文。
换言之,只要具备链接互联网的物理条件,科研人员就可以方便地获取学术信息的全文。
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是开放文献的基本书目信息并不是开放存取的表现形式。
事实上,传统出版机构往往允许用户免费浏览其文摘,这种做法只是他们推广和销售全文服务的一种常用的营销战略而已。
其次,开放存取充分尊重作者的权益,并不违背知识产权的精神。
基于开放存取传播的作品不一定都是“公共领域作品”,它并没有要求作者放弃对作品的全部权利,作者可以基于不同法律文本和授权协议(比如创作共用协议)对作品版权进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