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梅兰芳全解共2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22
梅兰芳的【梅兰芳简介梅兰芳简历】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乳名裙姊。
汉族,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
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
祖母无锡人,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伯父典于云和堂私寓。
梅兰芳简介工青衣,兼演刀马旦。
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
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梅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
解放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
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
享年67岁。
祖父梅巧玲,咸丰年醇和堂歌郎,同治年脱籍自营景和堂,甚为名望,名列同光十三绝,乃四喜班班主,巧玲长子梅雨田(大锁),次子梅竹芬(二锁),皆承祖业,为名歌郎。
梅竹芬后为景和堂二主人,生梅兰芳,二锁体弱,昼歌夜饮,因致肺疾,支离床次,骨瘦如柴,未几病死。
梅兰芳遂孤,恃伯父大锁抚育。
稍长,送云和堂朱小芬(祖父门下,兰芳姐夫)处学艺,同习者小芬弟幼芬、兰芳表兄王惠芳,开蒙吴菱仙。
其始,兰芳不甚入艺,吴师感巧玲恩,特加恩教。
在此期间亦曾有过侑酒生意,赖仕商以巧玲孙特垂青之,京僚文博彦,嬖兰芳甚,出巨金脱籍,遂搭班喜连成,时14岁。
遇冯耿光(字幼薇,大银行家),尤尽其力,为营住宅于北芦草园,挥金如土,不稍吝惜。
彼时仕商结成梅党,兰芳急速蹿红,为梨园教主。
京剧大师——梅兰芳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小学中年级版)》2008年第20期梅兰芳的祖父、父亲、伯父都是著名的艺人和琴师。
梅兰芳8岁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
这期间,他除了学青衣戏外,还学花旦戏、武功等京剧艺术的各种技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梅兰芳的艺术修养在积累中快速提高。
梅兰芳幼年时眼睛有轻度的近视,而且眼珠转动不灵活。
因此,梅兰芳常为自己演出时眼神表演不好而焦虑。
那年,梅兰芳听从朋友的指点,养了几对鸽子以锻炼眼神。
每天清早,他就起床去照料它们,给它们喂食,然后放飞。
鸽子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梅兰芳站在鸽棚旁,眼珠随着鸽子的飞行而转动,直至鸽子的踪影在遥远的天际消失。
久而久之,梅兰芳的眼珠灵活了,近视的毛病也没有了,演剧之时,顾盼生辉,透亮传神。
梅兰芳学戏不但用功,还非常谦虚,对别人的意见能诚恳地接受。
有一次,梅兰芳在某地演出他的拿手好戏——《杀惜》,场内喝彩之声不断。
可是,梅兰芳却在满场赞许声中注意到一个衣着朴素、年近六旬的老先生在连连摇头。
戏演完以后,梅兰芳来不及卸装,就找到老人并将其请到家中,恭恭敬敬地说:“先生必有高见,请一定赐教。
”老先生见梅兰芳如此诚恳谦虚,十分感动,便严肃地说:“梅先生饰演剧中人阎惜姣上楼与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但是你却演成八上八下。
”梅兰芳听了恍然大悟,深感自己疏忽,连声称谢不止。
正因为梅兰芳的谦虚与苦练,梅兰芳最终成为了著名的京剧大师。
博士丁对你说: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兰芳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京剧大师,与他的谦虚和勤奋是分不开的,所以,同学们要想学有所成,从现在开始就要像梅兰芳大师一样努力哦!。
梅兰芳百科名片京剧大师 梅兰芳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
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思凡》、《游园惊梦》等。
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梅派艺术传人有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
另有同名电影《梅兰芳》。
中文名: 梅兰芳别名: 畹华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894年10月22日 逝世日期: 1961年8月8日 职业: 京剧表演艺术家主要成就: 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促进我国与国际文化的交流 创编时装新戏 代表作品: 《五花洞》《贵妃醉酒》《嫦娥奔月》《霸王别姬》《黛玉葬花》等 无声电影作品: 《春香闹学》 梅派传人: 魏莲芳,李斐叔,李世芳等 目录人物简介人物生平艺名由来日伪讹诈 愤然毁画举债度日 艰难求生大事记个人作品生平成就及贡献擅长角色弟子故居相关文章《梅兰芳同志千古》《梅兰芳魂归万花山》梅兰芳和胡适的故事:梅兰芳的感恩心纪念建筑梅兰芳纪念馆建馆历史电影《梅兰芳》基本信息剧情介绍幕后制作小心翼翼拍《梅兰芳》黎明出演梅兰芳《梅兰芳》人物谱获奖成绩漫画《梅兰芳》京剧交响剧诗在线观看贴吧相册编辑本段人物简介梅兰芳(10张)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乳名裙姊。
汉族,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
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
祖母无锡人,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伯父典于云和堂私寓。
工青衣,兼演刀马旦。
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
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1张)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梅兰芳介绍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一1961年8月8日)京剧大师,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
梅兰芳八岁学艺,11岁登台。
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的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他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
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在1918年,梅兰芳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炉火纯青的巅峰时代。
梅兰芳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所唱戏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演绎了京剧的灵魂,是民族的大师,国粹的塑造者,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61年8月8日凌晨5点去世,享年67岁。
人物生平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一座京剧世家的旧居。
1899年,梅兰芳在北京百顺胡同附近一家私塾读书。
1902年正式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学的第一出戏是《战蒲关》,后又学习了《二进宫》、《三娘教子》等共约三十余出戏。
也常跟着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戏。
1904年8月17日(农历7月7日),北京“广和楼”戏馆第一次登台,工花旦,在《长生殿·鹊桥密誓》里演织女。
1907年,梅兰芳家从百顺胡同移居卢草园,正式搭班“喜连成”演出。
1908年8月14日,母亲杨长玉病逝后全家移居鞭子巷头条。
1910年,梅兰芳与王明华结婚。
开始养鸽子的业余爱好。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
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
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京剧大师梅兰芳学案一、作者简介、突出贡献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字畹华,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京剧世家,9岁开始学戏,工花旦、青衣,11岁出台演戏,1913年即以精湛的表演和柔美的唱腔享誉全国。
他在艺术上从不满足,富有革新精神。
对京剧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如:创新唱腔、角色、剧目、表演、乐队、舞美等方面,形成著名的“梅派”艺术。
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为敌伪演出,其崇高的民族气节为大众所钦佩。
“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排演新剧《抗金兵》、《生死恨》等,宣扬爱国主义。
1949年以后,从未放弃过对经常上演剧目的加工整理,1959年排演了《穆桂英挂帅》,创造出光辉动人的英雄妇女形象,并在其65岁高龄最后一次舞台演出中亲自挂帅演出。
梅兰芳在京剧音乐上大胆革新,除了针对不同角色认真地创腔、刻画人物外,还发掘传统的唱腔,他的唱腔吐字清晰、音色明朗圆润、妩媚甜美。
他与琴师合作,把二胡吸收到京剧伴奏中为旦角唱腔伴奏,为听众所欣赏。
现二胡已成为京剧乐队中必备的乐器。
他的艺术在国外也受到广泛的欢迎,被誉为世界上表演艺术三大体系之一(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布莱希特、中国梅兰芳)。
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
自1919年起,梅兰芳数次到日本、美国、朝鲜、苏联等国演出,受到各国人民和知名艺术家的欢迎,并受到很高的评价,如:卓别林、保罗﹒罗伯逊、萧伯纳、布莱希特等,台下看表演的不乏高尔基、阿﹒托尔斯泰这样的文学大家,获得盛誉,他是将京剧带出国门的第一人,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二、新课学习、唱段分析1、《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唱段中,梅兰芳“美”的体现?2、分析南梆子、四平调与西皮、二黄的关联3、《海岛冰轮初转腾》试着找出杨贵妃在本唱段中的“表演”:醉态、卧鱼、衔杯、下腰、扇舞。
梅兰芳生平简介梅兰芳,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创作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发展并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
他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国内外,梅兰芳先生被誉为伟大的演员和美的化身。
因此,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主要表演体系之一。
梅兰芳先生在促进我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
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
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先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院院长,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梅兰芳先生是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是我国人民的骄傲。
梅兰芳年谱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一座梨园世家的旧居。
1899年梅兰芳在北京百顺胡同附近一家私塾读书。
1902年正式拜吴菱仙为师,学习青衣戏,学的第一出戏是《战蒲关》,后又学习了《二进宫》、《三娘教子》等共约三十余出戏。
1904年8月17日(农历7月7日),在北京“广和楼”戏馆第一次登台,在《长生殿·鹊桥密誓》里演织女。
8-1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授课教师:王志超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京剧的产生、发展的简单历史,知道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
2.初步懂得京剧音乐的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
3.聆听传统京剧《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
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基础上,体会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艺术特点和魅
力。
4.聆听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和《娘的眼泪似水淌》,感受现
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区别。
教学重点:1. 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生平,事迹与对京剧艺术的贡献。
2. 初步了解、认识京剧诞生、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世界戏剧舞台
上的重要地位。
3.学唱京剧《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第一句和《甘洒热血写春秋》。
4.了解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区别。
教学难点:1.学唱京剧《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第一句和《甘洒热血写春秋》。
2.区别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
教学准备:多媒体,二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环节:
课后小节:。
曲艺名人梅兰芳的故事梅兰芳(公元1894—1961 年),原名梅澜,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
他是卓越的戏曲家,京剧表演艺术家,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
青年时代从艺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打下了深沉的基础,后来又勇于革新,编演新戏,使京剧在各方面都出现了新相貌。
他所创立的“梅派”艺术,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他还是让京剧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
梅兰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艺术界和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声望。
刻苦学艺梅兰芳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
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剧的名演员,是演旦角的。
父亲梅竹芬也是京剧演员,在梅兰芳四岁那年就逝世了。
伯父梅雨田是有名的琴师和笛师,为京剧、昆曲伴奏,会戏很多。
梅兰芳在长辈的熏陶下,从小就喜欢看戏、听戏。
八岁的时候,他开始学戏了,学的也是旦角。
男孩子学旦角,扮演女角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说。
这就需要刻苦练习。
一开始他的天赋条件其实不好。
有时候一出戏,教师教了多时,他还没有学会。
有一次,一位教师见他学得慢,生气地说:“不行,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梅兰芳脸红了。
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出样子来,就用心琢磨、反复学。
一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会了,他却要唱二三十遍。
渐渐地,他练出了一条又宽又亮又圆润甜美的好嗓子,唱出来让人特别爱听。
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见到最早教过他的教师。
教师不好意思地说:“我那时候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您别这么说。
”梅兰芳说,“我受您的益处太多了,当初要不是挨您一顿骂,我还不懂得发奋上进呢!”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情。
而旦角在台上的眼神特别重要。
怎么办呢?后来他养了几只鸽子。
每当鸽子飞起来后,他就用眼睛随着鸽子翱翔而转动,越望越远。
这样天长日久,他的眼睛,毛病没有了,变得特别有神,直到老年,在舞台上演出,还是光彩照人。
有些人总以为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是天赋条件好,其实应主要归功于他的刻苦学习,努力钻研。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内容:1. 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2. 知识:京剧南梆子四平调3.拓展与探究教学目的: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在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南梆子及四平调的唱腔特征。
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简单历史,知道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
教学重点: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二.导入新课:1.教师动情地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风格特点,为节音乐课建立良好的开端。
(见课本第54页师朗诵)2.京剧的服饰、道具展示。
3.京剧戏歌《唱脸谱》导入。
4.出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1.京剧的诞生及发展:①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古希腊的悲剧与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②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至今有200多年)③京剧诞生早期的“老生三杰”: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④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⑤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⑥京剧的唱腔:西皮二黄⑦京剧的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鼓锣铙钹2.梅兰芳的生平介绍:(见课本第56页)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字畹华,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京剧世家,9岁开始学戏、工花旦、青衣,11岁出台演戏,1913年即以精湛的表演和柔美的唱腔享誉全国。
他在艺术上从不满足,富有革新精神,年轻时排演了大量的时装新戏,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服装、化妆、伴奏等均有革新,形成著名的“梅派”艺术。
抗日期间蓄须明志,拒绝为敌伪演出,其崇高民族气节为大众所钦佩。
1949年以后,从未放弃对经常上演剧目的加工整理,1959年排演了《穆桂英挂帅》,创造出光辉动人的英雄妇女形象。
梅兰芳传记-1
梅兰芳(1894年-1961年),原名梅春荣,字兰芳,男,祖籍
湖南衡山,出生于北京,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现代京
剧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生活
梅兰芳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父亲梅葆玖是著名京剧表演
艺术家,对他的艺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梅兰芳从小就展现了对艺
术的天赋和热爱,经常在父亲的指导下研究和表演京剧。
艺术成就
梅兰芳的艺术造诣颇高,他精通多种角色扮演,擅长演绎男性
和女性角色,声、唱、腔、腔调、舞台行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他
的表演风格独特,富有感染力,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舞台表现力。
他所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被誉为“梅派”,对后世演员有着重大影响。
对京剧的贡献
梅兰芳对京剧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提倡创新,融
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戏剧元素,使京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他还关注京剧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京剧演员,为京
剧的传承保护做出了重要工作。
后期生活与影响
梅兰芳在京剧界享有盛誉,他的声名远扬国际。
然而,在文化
大革命期间,梅兰芳遭受了迫害和打击,直到去世前都没有得到公
正待遇。
然而,他的艺术成就和对京剧的贡献仍然被世人所称赞和
纪念。
结语
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艺术的巨擘,他的表演风格独特,艺术成就
卓著。
他为京剧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现代京剧
的奠基人之一。
尽管他在生平受到了迫害和不公,但他的艺术将永
远流传并继续影响后世。
精心整理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如何护嗓养声
随着电影《梅兰芳》的上映,人们又一次领略到他那独树一帜的“梅腔”。
他老年时的嗓音为什么依然甜美动人,成了时下人们探究的“秘密”。
其实,他护嗓的秘密就是中药的石斛。
梅兰芳
护声带。
石斛水其实不止适用于戏曲演员、歌唱家、教师以及工作中说话比较多的人,还可以把它作为保健茶长期饮用。
要注意的是,石斛的植物细胞表面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物质,一般要煎沸30分钟后,其成分才能充分溶入水中。
如果单单用其泡茶饮,就没有完全发挥出其有效成分了。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梅兰芳学艺》课文内容《梅兰芳学艺》课文内容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梅兰芳学艺》课文吧,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梅兰芳学艺》课文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
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师学艺。
他学的是旦角。
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
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
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
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
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
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
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
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
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日了。
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反思《梅兰芳学艺》一文讲述了梅兰芳起初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的料子,但他通过勤学苦练,最终成了闻名中外的戏剧大师的故事。
这篇课文的文眼就在“勤学苦练”。
重在让学生体会梅兰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天生的不足,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收获成功。
“勤学苦练”一词概括而抽象,如何使二年级的儿童对其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呢?我采用模拟生活情境和联想生活情境两种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在教学中,我着重让学生通过朗读自己感悟,在讲到重点字词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己找出难理解的字词,通过理解重点字词,进而理解全文,体会文章的主旨。
我在课件中设置了一些活动的字词,让孩子们置换角色,像梅兰芳一样去“紧盯”、“注视”,从而产生“苦”与“累”的真切体验;再让儿童想象、猜测梅兰芳练功的时间,有学生说是一年,有学生说是四年,当我告诉他们梅兰芳整整练了十年时,学生都禁不住“哇”地叫起来。
2023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语 文学校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须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2分)2023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任务将基本完成,其中明长城居庸关段为国家级重要点段。
学校计划组织同学们前往居庸关景区,以“居庸叠翠探长城”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
请你参与研学手册的编校。
1. 请你用正楷字书写“居庸叠翠探长城”七个字作为手册封面标题。
(2分)第一部分行程简介居庸关是京北长城延线上的著名古关城,见证了我国多民族交溶的历史。
这里群山环绕,植被繁茂,早在金代便以“居庸叠翠”名列“燕京八景”之一。
作为阻挡敌军袭扰和探察敌情的军事要塞,居庸关长城东跨翠屏山,西跨金柜山,如鲲鹏展翅,全长4142米,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
“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
”清代乾隆帝的这两句诗,描述了居庸关的地势显要、雄伟壮观。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为了零距离感受长城文化,我们将走出校园,游览居庸关景区,在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中,深入了解居庸关长城厚重的历史积淀,开阔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2.检查文段,你发现其中有书写错误。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坐落于京北长城之上”的意思,所以“延线”中有错字。
B. 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见证民族融合的历史”的意思,所以“交溶”中有错字。
C. 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像传说中的神鸟展翅”的意思,所以“鲲鹏”中有错字。
D. 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地势险峻而处于要冲”的意思,所以“显要”中有错字。
梅兰芳简介汇报人:2023-12-15•梅兰芳生平•艺术风格与特点•梅派传承与发展目录•社会评价与影响•个人品质与人格魅力01梅兰芳生平梅兰芳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祖籍江苏泰州。
出生地家庭环境童年经历梅兰芳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的京剧演员,母亲也出身梨园世家。
梅兰芳从小就受到京剧艺术的熏陶,5岁开始登台表演,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030201出生背景与家庭环境梅兰芳在10岁时进入北京的喜连成科班学艺,接受严格的京剧技艺训练。
早期培养梅兰芳在表演青衣和花旦角色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逐渐崭露头角。
青衣与花旦他的表演风格典雅大方,嗓音甜润动听,扮相优美大方,成为当时京剧界的佼佼者。
表演风格艺术生涯起步这是梅兰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京剧艺术的经典剧目之一。
《贵妃醉酒》该剧目展现了梅兰芳在表演上的精湛技艺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
《霸王别姬》这是一出具有神话色彩的京剧,梅兰芳在剧中表演了大量的舞蹈动作,展现了他的舞蹈功底。
《天女散花》梅兰芳在京剧表演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创立的“梅派”表演风格被广泛认可和推崇,成为京剧艺术的一座高峰。
艺术成就代表作品与成就02艺术风格与特点唱腔特色唱腔醇厚梅兰芳的唱腔醇厚、质朴,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
唱腔变化多端他的唱腔能够根据不同的剧情和人物性格进行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风格。
唱腔与表演融合梅兰芳的唱腔与表演紧密结合,通过唱腔表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梅兰芳的表演非常细腻,能够准确地把握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使观众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表演细腻他的表演非常自然,不夸张也不做作,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表演自然梅兰芳的表演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与其他演员的表演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表演风格独特表演技巧推动京剧发展他的表演和创作对京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创新表演形式梅兰芳在京剧表演形式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如将传统京剧与现代戏剧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表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