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省教研工作亮点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省教研工作亮点

教研工作一直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战线全面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2011年,全省教研系统围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中心,积极创新教研机制,努力推动教学改革。在2011年12月召开的全省教研室主任会议上,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了2011年“教研工作亮点”评选。从当选的20项工作亮点项目中,可以发现当前教研工作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聚焦一:有效研究:让教师研究返璞归真

亮点1:课题改革:全面推进“学科教改项目”(绍兴市)

亮点2:实施“精品百课”打造计划(温州市)

亮点3:推广课例研究唤醒教学自觉(金华市)

亮点4:培育精品教学成果(温州市)

教师需要怎样的研究?怎样的研究是有效的研究?这是基层教研系统与一线老师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绍兴市从2008年开始,尝试以“学科教改项目”克服教师研究中的某些“弊习”,让老师做自己应该的研究,让老师做自己能够实施的研究,以老师自己的话语方式呈现研究的成果。他们出台《绍兴市学科教改项目管理条例》,引导教师开展“解决问题、改进课堂、优化教育”的教学改革小项目,并将教师研究的选题分为技术性改进、实践性改良、解放性改造等三类。它有别于一般的课题研究,强调以“学科教学问题解决”为导向,以行动研究为路径,要求研究者从教学问题出发,探究问题成因,设计改进方案,行动验证假设,归纳提炼经验。他们旗帜鲜明地以推动教学改革为教研系统的责任,规定学科教研员都要“介入式”参与教改项目的管理与指导。这一导向得到基层老师的热烈响应。嵊州逸夫小学更是提出“研究就是教师‘寻招’的实践”的口号,让广大教师将研究理解为“朴素的改进工作与解决问题的探索”。

对于一线老师来说,研究应该聚焦在课堂,聚焦在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精品百课”打造计划,也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组织基层教师研磨精品课例,形成“谋课”、“观课”、“议课”和“思课”等环节的校本研修范式。从“谋课”开始,抓住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疑点、盲点等某一问题,设计研磨主题,研究教学设计;然后基于对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的课堂观察,聚焦课堂生成,化解疑难问题,

就教学关键事件和重要细节展开研讨;最后揭示课例价值,紧扣磨题主题和课堂教学实际,形成理性评价。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也把推广课例研究作为工作重点,以唤醒教师的教学自觉,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以理念引领教学行为。他们成立各学科课例研究小组,以课题形式确立课例研究方向和内容,通过任务驱动式的专题培训与教研员课例研究报告评比,提高教研员课例研究及指导课例研究的能力;他们设立60所课例研究基地学校,采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形式,推动课例研究的常态化发展;市教研室还举办系列课例研究现场会,编集了《金华市课例研究报告集》,提升老师们的教研能力,让更多老师带着问题去看课,带着反思去评课。

针对当前教师研究中的问题,温州的同志还提出“让教师研究返璞归真”的主张,提出“有创意,能有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持续研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可操作,与同行有借鉴意义”等标准,选择典型的研究课题,优化研究管理与指导,着力培育精品教学成果。大家的探索与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的倡导终于吻合。在四年一度的本届政府大奖的评选中,我们增加了学科专业的匿名通讯评审,强调评委专家的独立评价,反对成果总结中的过度包装,重视教学成果的实践取向,明确提出“从关注概念创新到关注实践改进”的指导思想,对中小学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导向。“指向问题、改进实践、研修结合、着眼过程”,可能是今后一个时期教师有效研究的主要特征。

聚焦二:课堂变革:推动区域性教学改革

亮点5:转变育人模式建设高效课堂(义乌市)

亮点6:实施高效教学推进工程(龙湾区)

亮点7:区域推进农村小学小班化建设(慈溪市)

教育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回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进展的今天,各地教研系统与基层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将研究探索的重点聚焦到课堂,聚焦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变革。如何克服“重教轻学”,促进“轻负高质”,是中小学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

义乌市从2009年开始,确定了“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按照“规范年、创新年、深化年”的步骤扎实有序地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活动。一是

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把义乌市“打造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和指导手册纳入教育系统年度考核的重点工作;二是分段提出改革方向,确立小学“半小时课堂”,初中“先学后教”,高中“互动探究”等方向,树立“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观念;三是积极培育实践典型,以15所课堂教学改革“样板学校”,带动全市高效课堂建设,以18个城乡教育共同体,组织城乡联动实践;四是抓住关键环节,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学研究、教学评价共同行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培育“认识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的良好氛围,落实新课程理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温州市龙湾区也于2010年底提出以打造“高效课堂”为重点,引领高效教学,促进区域教研内涵发展的思路。一方面出台《龙湾区打造中小学高效课堂的指导意见》,组织高效教学推进工程推进大会,推行局机关干部每月半天进课堂听课、研训员每周两天进课堂听课、研训员每学期上“下水课”的制度,引领高效课堂;另一方面搭建校长赛课(正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的课堂展示活动)、好课研讨(“我心中的一堂好课”网络评选活动,提炼学科“好课”标准)、诊课磨课(基于课程特征的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研训活动)等教研平台,推动课堂教学研究,总结高效课堂经验,探索全新学习方式。

慈溪市则以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为切入点,探索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他们提出小班化的内涵:“创设小班文化,设置发展性课程,改变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农村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以发展”。组织13所实验学校结成教研共同体,聚焦小班化内涵提升,在“化”字上做文章,着力实现学校发展的四个转型——校园文化转型、课程建设转型、教学模式转型、教育评价转型。慈溪市农村小班化教改实验七年来,历经了规范化、个性化、品牌化等阶段,基本走出了“政府扶持、课题引领、教研指导、学校实验、农村包围城市”的区域推进之路。

除了这些地区的积极实践外,全省还有许多如安吉、路桥、萧山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