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初步设计说明书改.

  • 格式:doc
  • 大小:32.91 MB
  • 文档页数:3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总说明书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及地理位置

广州市番禺区汉溪大道工程第一合同段位于番禺北部,路线大致为东西走向,起于南大路(平南高速公路)番禺文具厂附近,起点桩号K0+000.000;路线向西延伸,沿途与迎宾路、新光快速路、市广路、旧G105国道相交,终点止于旧105国道交叉点以西,终点桩号K5+702.022,与汉溪大道工程第二合同段顺接,路线全长5.702公里,为规划红线宽度60米的城市I级主干道。

汉溪大道地理位置图

1.2、项目建设背景

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腹地,东江、北江、西江在此会合,珠江穿市而过,东南和西南面分别与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相邻,南部面向狮子洋,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背靠华南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广州市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是在古“番禺城”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起来的,广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是华南地区中心城市,是交通通讯枢纽和贸易口岸,也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

2000年,番禺、花都撤市改区,为广州的城市空间拓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广州城市发展将通过“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战略,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番禺片区是

广州“南拓”重点发展地区,为促进和引导城市发展,改变珠江口两岸城市带东强西弱的面貌,提高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圈城市群整体发展国际竞争力,战略规划提出了以“双快”交通网络为骨架的交通体系,即高快速路网和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番禺在全国率先实行“以路养路,以桥养桥,民建民用”的方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设施建设水平与规模日益提高,多年的路桥建设,改善了区内四面环水、江河阻隔的局面,基本形成了九横八纵的主要道路和八大出入口为主体的道路交通网络。

广州新客站选址在番禺区钟村镇石壁村,并将开工建设。广州新客站的建设缓解了广州火车站的营运压力,给番禺的经济和建设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本项目汉溪大道是广州新客站附近主要道路三纵四横路网中的一横,是疏散新客站旅客交通的主要通道,对完善番禺路网有重大的意义。

1.3、编制依据

1.3.1、依据性文件

1)《关于番禺区汉溪大道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穗发改城[2006]49号)

2)《关于汉溪大道方案设计的评审意见》广州市番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番交建投[2006]46号)

3)《汉溪大道方案设计评审专家组意见》

4)《关于规划设计方案的复函》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穗规函[2006]3914号)

5)《关于番禺区汉溪大道规划方案审查意见的复函》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穗规函[2006]5603号)

6)《关于规划报建方案的复函》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穗规函[2006]1872号)

7)《关于汉溪大道规划意见的复函》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番禺区分局(穗番规函[006]166号)

8)《关于汉溪大道方案设计的意见》广州市番禺区交通局(番交建[2006]71号)9)《关于汉溪大道工程方案设计的复函》广州市番禺区水利局(番水函[2006]190号)10)《关于对汉溪大道设计方案的意见的函》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人民政府

11)《关于汉溪大道工程方案设计的意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建设委员会

12)《关于广州市番禺区汉溪大道方案工程的回复》广州市番禺区德舜房地产有限公司13)《关于汉溪大道II标段旧105国道~新105国道平面方案比选的复函》广州市番禺区水利局(番水函[2006]641号)

14)《关于汉溪大道II标谢村段方案的函》钟村镇建设委员会

1.3.2、主要采用的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D70-200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D60-2004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4、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精品文档

道路分类:城市主干道

道路等级:Ⅰ级

计算车速:60km/h

车道数:主线道路双向六车道,辅道双向两车道

路面设计荷载:BZZ—100

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

行车净空:不小于5.2米

行人净空:不小于2.8米

车道宽度:大型车道3.75米,小型车道3.5米,路缘带0.25~0.5米

停车视距:不小于70米

抗震等级:按照地震烈度Ⅶ度设防,重要性修正系数1.3

1.5、有关基础资料

1)本院实测地形图

2)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前期《项目建议书》及《广州市番禺区汉溪大道工程(第一合同段)方案设计》

3)番禺区规划分局提供的路网规划图

4)本单位从中隧设计院收集的新光快速路汉溪大道立交设计图纸

1.6、对汉溪大道方案设计评审意见的执行情况

1)原方案设计中,第一合同段终点桩号为K5+347.365,本次为方便旧105国道跨线桥设计与施工,将终点桩号改为K5+702.022(旧105国道跨线桥桥头引道结束处)。

2)道路红线宽度60米不变,辅道宽度7.0米,含公交车道,避免工程用地超出红线范围,不做港湾式停靠站。

3)人行道宽度5.0米,在人行道偏中间位置设置绿化树穴,以分隔人行和非机动车。

4)汉溪大道南大路至旧105国道段按番禺规划分局提供的路网规划中线调整线位。

5)汉溪大道-迎宾路立交优化平交口设计,增加路口左转车道。

6)市广路立交行人过市广路改为下穿通道的方式。

7)旧105交叉口按远期方案一次实施到位,即汉溪大道上跨旧105国道,经征求当地村镇、水利及规划部门意见,旧105国道段线位向北调整约16.5m。

8)为保证路口处转弯车道有良好的视距,交叉口处的中央绿化带减少至8米。

9)辅道与主道进出口结合重要单位和公交车道的位置做优化调整。

1.7、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

本标段工程设计范围:起点于南大路,自东向西先后与迎宾路、新光快速路、市广路、旧G105国道相交,桩号范围从K0+000-K5+702.022,路线全长5.702km,规划红线宽度60米。

本次设计包括全线道路、桥梁、涵洞、路线交叉、雨水、污水和概算,不包括照明、交通安全设施、综合管线平衡和绿化工程。

2、建设条件及现状分析

2.1、工程地理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

广州市番禺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在北纬22°26′-23°05′,东经113°14′~113°42′之间,总面积1313.8平方公里。东隔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中山市相邻;北隔沥渭水道,与广州市珠海区相接;南濒珠江出海口。

2.1.2、地形、地貌

路线所经地区为平原微丘区,总的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势平坦、开阔。本合同段所经地区为微丘区,现有路网较好,有野生动物园等旅游区及锦绣香江、南国奥园等居民居住小区。

2.1.3、气候、气象

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气候,今年降水丰沛,雨季明显,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一般较温暖。在季风环流控制下,冬半年(9月至翌年3月)受大陆冷高压影响,吹偏北风,天气相对干燥,降水量少;夏半年(4月之8月)受海洋性气流的影响,吹偏南风,天气炎热,降水量大。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