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 复习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词源:

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

社会历史背景:

(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4.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社会运行的内外重要条件:

2.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

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3.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

第三章社会

1.社会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2.社会的特点

3.社会的功能

4.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概念及功能

5.社会运行的概念

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6.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

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2.文化的特征

3.文化堕距的概念

4.文化的功能

5.在改革与对外开放中怎样正确地对待非评比性文化

6.文化的结构

7.解释"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并进行简单的评述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2.社会化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分析:

①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

要前提。

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2)从社会角度分析

①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

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

②对一个社会来说,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

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③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

3.社会化的个人生物基础条件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4.社会化的外界社会环境条件

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

(2)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3)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6.早期社会化困境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7.如何正确地看待代差问题

第六章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概念

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角色集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它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了解社会角色的分类,说明具体的社会角色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归属的类型。

4.角色冲突的概念、表现形式及解决对策。

5.角色中断的概念、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第七章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的概念及涵义

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2.分析互动情境中的二人关系与三人关系

3.社会互动的维度有哪些

向度、深度、广度、频度、强度

4.社会互动的类型有哪些

竞争、冲突、强制、顺从与顺应、合作

5.集合行为的概念

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6.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

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

7.集合行为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8.流行的概念、特点及评价。

第八章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2.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3.社会群体的不同类型,并能说明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社会群体的归属性

4.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作用。

5.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6.初级群体的形成条件

7.初级群体的功能

8.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九章家庭、婚姻与性

1.婚姻的概念

作为社会设置的婚姻,则是指个人之间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来组建共同生活。

2.家庭的类型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