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药物联合外用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65.53 KB
- 文档页数:2
带状疱疹应用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效果评定谭作者:张龙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19期【摘要】目的研究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
方法 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昔洛韦;干扰素;带状疱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DOI:10.14163/ki.11-5547/r.2017.19.078带状疱疹是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疾病,在治疗上以止痛、抗感染、消炎为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1-3]。
本院对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选出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排除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严重感染类疾病的患者。
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3.8±6.2)岁。
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4.3±6.4)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每次口服0.2 g阿昔洛韦, 5次/d,连续服药10 d。
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阿昔洛韦的用法与对照组一致,干扰素用法为:每次肌内注射100万U重组人干扰素α-2b, 1次/d,连续用药10 d。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4月第6卷第11期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1017作者简介:吴利锋(197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西医皮肤病的治疗。
Clinical effect of famciclovir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human interferon α-2b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WU Lifeng(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yi District,Xi'an 710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amciclovir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Methods A total of 120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60cases,famciclovir)and observation group (60cases,famciclovir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by the single and even number randomized grouping method.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t 7d after treatment,the substance P level,clinical symptom score,VAS score,IgM,IgG,IgE and IgA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blister stopping time,blister completely disappearing time,scab forming time and healing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currence rate at 3and 5months of follow-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Famciclovir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KEYWORDS:famciclovir;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herpes zoster;pain泛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吴利锋(鄠邑区人民医院,陕西西安,710300)摘要: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李达祥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46例,按具体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
对照组单纯使用胸腺五肽进行治疗,观察组联用干扰素与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止痛、止疱及结痂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2例轻度发热,1例皮肤瘙痒,观察组有1例皮肤瘙痒。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总页数】2页(P76-76,78)
【作者】李达祥
【作者单位】528441广东中山市民众医院内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J], 李小玲;张美荣;武金旦;曹翠珍
2.两种剂量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88例临床观察 [J], 严晓峰;曹捷
3.薄芝糖肽与胸腺五肽分别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J], 沈菲;梁玉记
4.甲氰咪胍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性睑皮炎22例临床观察 [J], 梁宏
5.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J], 张艳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治疗带状疱疹63例疗效对比分析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红色斑丘疹),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节分布区出现。
伴有强烈疼痛,多数患者有持续性疼痛,往往在皮疹痊愈后疼痛仍不消失。
本病前期症状为沿神经干周围之疼痛约持续三日,且多合并所属淋巴结肿胀疼痛。
皮疹为连续性带状或斑状,沿神经分布出现在一至数个结节,初期为隆起性红斑,迅即形成一群有中心脐窝状大小水疱,渐渐为血疱乃至脓疱,最后覆盖有坏死性痂皮。
常侵犯腰胁部,胸部,颈部,脸部及大腿内侧面,一般不超过正中线,(非常少数病情严重,或体力极度差患者偶会越过正中线,形成两侧皆有的现象)。
胸部及腹部带状疱疹之分布,明显地终止在中线,绝无蔓延至对侧可能,此点为诊断特征。
侵犯至三叉神经、颈部或腰骶部则有时会造成诊断上的困扰。
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病程长,对病人带来的痛苦大,治疗不及时可威胁患者生命。
临床治疗以防止继发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旧法治疗方法有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口服或静滴,或阿糖胞苷静滴。
聚肌胞2mg/次,1周2~3次肌肉注射。
止痛剂可选用消炎痛、卡马西平(0.1g,1日3次)、甲腈咪胍等。
严重的尚可作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维生素B1、B12等亦可酌情应用。
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患者顺应性差,治疗效果不明显。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主要成分为干扰素,目前临床上也逐渐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现通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新老二种治疗药物临床疗效的比较,说明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更好治疗带状疱疹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24-65岁,平均43岁。
63例均符合《皮肤与性病学》带状疱疹临床诊断标准(局部皮肤初起为不规则的红斑,继则出现数片成群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疹、丘疱疹,迅即变为水疱。
损害集群存在,常排列成带状,各簇水疱群之间隔以正常皮肤,数日后水疱内浑浊化脓或部分糜烂,最后干燥结痂)[2]。
干扰素α-1b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覃雄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2(023)012
【摘要】将我院近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干扰素α-1b+甲钴胺)和对照组(伐昔洛韦+维生素B12)各8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0d两组有效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0、30d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88.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P<0.05).干扰素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显著,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2225-2226)
【作者】覃雄
【作者单位】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高州52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12
【相关文献】
1.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患者8例 [J], 王永强;盖晓惠;丁秋允;刘春梅;赵建伟
2.盐酸万乃洛韦与干扰素α1b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J], 张桂梅;张雅洁
3.酪酸梭菌三联活菌散辅助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陶宝琴;王俊秋;李小卉
4.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江秀春
5.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江秀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规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80例的临床疗效刘春霞【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结果常规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各项指标也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采用常规西药配合外敷治疗带状疱疹见效快,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2(002)001【总页数】2页(P56-57)【关键词】带状疱疹;外敷治疗;联合治疗【作者】刘春霞【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草庙子医院内科,山东威海264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2.1带状疱疹是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皮肤和神经受损害的疾病。
为了解常规西药配合中药外敷对带状疱疹治疗效果,本次采用随机对照(RCT)研究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了80例带状疱疹患者,本研究可为该类疾病的临床和科研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现将其治疗及其疗效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治疗干预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31±12.76)岁;正常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29±12.58)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种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西索米星氯化钠针(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30255)100 mL、阿昔洛韦针(湖北荷普药业有限公司,H20065390)0.5 g,1次 /d,静脉滴注;维生素 B1(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37021057)100 mg、维生素B12(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H41021868)500 μg,1次/d,肌内注射;聚肌胞针(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H12021241)2 mg,隔日1次,肌内注射;西米替丁片(山西亨瑞达制药有限公司,H14022138)0.2 g,3次/d,口服。
更昔洛韦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谭斌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17(015)003
【摘要】目的:探讨联用更昔洛韦与α-2b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与联合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用更昔洛韦对更昔洛韦组患者进行治疗,联用更昔洛韦与α-2b干扰素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神经痛后遗症的发生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更昔洛韦组患者,其带状疱疹病灶完全消失的时间与治疗的疗程均短于更昔洛韦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更昔洛韦与α-2b干扰素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其神经痛后遗症的发生率,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总页数】2页(P97-98)
【作者】谭斌
【作者单位】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中心卫生院广西梧州 543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1
【相关文献】
1.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宋亚尧
2.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重组人干扰素(IFN)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凝胶治疗
的效果观察 [J], 朱丽媛;李斌;孔宁
3.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重组人干扰素(IFN)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凝胶治疗的效果观察 [J], 朱丽媛;李斌;孔宁;
4.多糖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J], 王波;郭睿;曹馨元;刘霞;马瑞娟;丁黎;郝雁杰;徐平;黄文华
5.更昔洛韦、维生素B_1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张苏瑞;牛莉娅;毛俊涛;徐丽梅;郭玉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纯化人白细胞α—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46例疗效观察
王家璧;姜国调;王宝玺
【期刊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1993(7)4
【摘要】1991年3~8月,我们应用贵州省中心血站研制生产的纯化人自细胞α-干扰素(α-干扰素,简称IFN-α)治疗带状疱疹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46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α-干扰素治疗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8~70岁,平均45岁,病程2~10日,平均6日。
疼痛2~10日,平均疼痛5.9日。
红斑基底群集丘疱疹或疱疹分布于胸背14例,腰腹4例,头面颈2例,四肢3例,臀部2例。
安慰剂对照组21例,
【总页数】1页(P222-222)
【关键词】干扰素;带状疱疹;疗效
【作者】王家璧;姜国调;王宝玺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120.5
【相关文献】
1.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J], 许卫平
2.纯化人白细胞α—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J], 赵秀华;凌淑清
3.人血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俞玉林;王文俊
4.纯化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48例疗效观察 [J], 李大铁;张信江
5.纯化人白细胞α—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54例疗效观察 [J], 王家璧;朱铁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收稿日期:2018-07-09作者简介:傅得佳(1975-),男,硕士㊂研究方向:儿科传染病㊁常见病㊂ 文章编号:1004-4337(2019)09-1347-03 中图分类号:R 725.9 文献标识码:A㊃药学研究㊃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带状疱疹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傅 得 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 广州510440)摘 要: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㊂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70例儿童带状疱疹患儿资料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㊂观察组采用干扰素㊁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㊂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28/35),两数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因子I L -6㊁I L -10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个月提示,观察组患儿后遗神经痛42.86%(15/35),对照组后遗神经痛51.43%(18/35),两数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V A S 评分(3.9ʃ1.0)分,对照组V A S 评分(5.5ʃ1.4)分,两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带状疱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借鉴㊂关键词: 儿童带状疱疹; 干扰素; 更昔洛韦; 疗效; 安全性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9.09.036带状疱疹是临床上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皮肤疾病,且经临床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后遗神经痛[1],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㊂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炎性因子失衡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㊂为进一步探寻带状疱疹的有效治疗方法,将收治的70例儿童带状疱疹患儿资料进行研究,以探讨干扰素与更昔洛韦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70例儿童带状疱疹患儿资料进行研究,两组患儿均为初诊,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㊁感染及药物禁忌患儿㊂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㊂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9岁,平均年龄(5.6ʃ1.1)岁;病程3d ~5周,平均病程(2.9ʃ1.2)周㊂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11岁,平均年龄(5.9ʃ1.5)岁;病程5d ~5周,平均病程(3.1ʃ1.6)周㊂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审核,两组患儿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㊂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性别㊁年龄及病程3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可作分组研究㊂1.2 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止痛㊁维生素B 1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针的基础上单用更昔洛韦注射液100m g并在其中加入100m l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 ,持续用药两周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针及更昔洛韦治疗基础上联用干扰素α-2b 100万I U ,采取肌肉注射,2d /次,持续用药10d㊂1.3 评价指标(1)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患儿接受治疗后,疼痛感基本消失,疱疹结痂;②有效,患儿接受治疗后,疱疹75%或以上结痂,疼痛感轻微不影响患儿基本生活;③无效,未达到上述两项标准㊂(2)由护理人员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㊂(3)采用E L I S A 检测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㊁后的炎性因子I L -6(白细胞介素-6)㊁I L -10(白细胞介素-10)水平㊂(4)随访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即带状疱疹消失后,疼痛持续时间>3个月㊂另采用V A S 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后遗神经痛患儿的疼痛程度,评分越高则提示疼痛感越剧烈㊂1.4 统计学处理研究选取S P S S18.0软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㊂计量资料以(x ʃs )表示,相关样本数据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相关样本数据采用χ2检验㊂以P <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㊂2 结果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29%(33/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0%(28/35),两数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㊂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观察组(n =35)19(54.29)14(40.00)2(5.71)33(94.29)对照组(n =35)13(37.14)15(42.86)7(20.00)28(80.00)χ29.1142P 值0.0025㊃7431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年第32卷第9期2.2 两组治疗前㊁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I L -6㊁I L -10水平比较无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㊂表2 两组治疗前后I L -6、I L -10水平对比组别I L -6(p g/m l )I L -10(u g/m 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 =35)519.1ʃ41.1229.6ʃ22.5138.8ʃ19.6172.2ʃ15.6对照组(n =35)518.8ʃ42.3143.3ʃ26.7139.1ʃ20.2159.5ʃ22.7t0.03014.6220.0632.727P 值0.9760.0010.9490.0082.3 两组后遗神经痛率及V A S 评分比较随访资料显示,观察组(n =35)3个月后遗神经痛率42.86%(15/35),对照组后遗神经痛率51.43%(18/35),两数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4737,P =0.2247)㊂V A S 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后遗神经痛患儿(n =15)评分(3.9ʃ1.0)分,对照组(n =18)评分(5.5ʃ1.4)分,两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 =3.7042,P =0.0008)㊂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护理资料统计显示,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轻微发热等感冒症状为主,给予针对性干预后症状均自行缓解,未对治疗进程及效果产生影响;且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程度明显的消化道反应㊁白细胞减少及关节疼痛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作统计学对比㊂3 讨论带状疱疹是皮肤科中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感染性疾病,病毒具有较强的嗜神经性,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时会快速繁殖[4],患者普遍会出现程度较为剧烈的皮肤疼痛,且接受治疗后部分患者依旧会遗留后遗神经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为明显㊂研究所使用的更昔洛韦注射液是临床上使用率较为广泛的一类广谱抗病毒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药物能够在多个环节抑制病毒D N A 的复制[5],被广泛运用于疱疹病毒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治疗中[6~7];干扰素则是低分子糖蛋白的一种,借助抗病毒蛋白合成的推动效果,达到抑制病毒繁殖的目的[8],从过往临床应用的情况来看,该药物在提升使用者免疫功能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效果[9]㊂从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对比来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2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0%,提示更昔洛韦与干扰素在儿童带状疱疹的治疗中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联合使用可发挥药物协同性效果,提升治疗效果㊂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两种药物均能起到抑制病毒增殖的效果且作用机制不同[10];其次,干扰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免疫能力,降低病毒对患儿神经的损伤,进而加快皮疹愈合㊂临床研究显示,炎性因子失衡在带状疱疹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I L -6属前炎性因子,与神经疼痛关系密切;I L -10主要是T H 2细胞分泌的抑制性调节因子,具有反转神经痛的效果,因而在疾病治疗中改善炎性因子失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㊂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 L -6㊁I L -10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提示两药联合应用对于促进炎性因子水平平衡的作用㊂另一方面,两组患儿治疗后后遗神经痛的比例虽无差异,但经V A S 评分对比显示,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程度明显的药物副反应,提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安全性㊂综上所述,我们归纳出结论:在儿童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更昔洛韦注射液与干扰素α-2b 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㊂参 考 文 献1 徐晓巍,王金忠.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及I L -6㊁I L -10的影响研究.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11):55~57.2 郭耀耀,薛朝霞,南静静,等.干扰素α-2b 用于椎旁神经阻滞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评价.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11):830~833.3 谭斌.更昔洛韦联合α-2b 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当代医药论丛,2017,15(3):97~98.4 王兴斌,李雪丽,郑雅男.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6):89~90.5 乌日勒,任宇,喻桃,等.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河北医学,2017,23(4):600~603.6 谭张龙.带状疱疹应用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效果评定.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9):147~148.7 张艳武.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149~150.8 周敏玲.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及I L -6㊁I L -10的影响研究.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7):171~172.9 王海洪,陈代勇,管青.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及I L -6㊁I L -10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7):62~63.10沈辉,黄军,高艳薇.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遗留神经痛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8):72~73.E f f i c a c y a n dS a f e t y of I n t e r f e r o nC o m b i n e dw i t hG a n c i c l o v i r i n t h eT r e a t m e n t o fC h i l d r e n w i t hH e r pe sZ o s t e r F uD e ji a ㊃8431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V o l .32 N o .9 2019收稿日期:2019-04-08通讯作者:黄晓颖作者简介:叶连萌(1977-),男,浙江平阳人,本科,主治医师㊂ *温州市鹿城区洪殿卫生院全科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e d i a t r i c s ,G u a n g z h o uN o .8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 ,G u a n gz h o u 510440)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o f i n t e r f e r o nc o m b i n e dw i t h g a n c i c l o v i r i n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h i l d r e nw i t hh e r p e s z o s t e r .M e t h o d s :T h e d a t a o f 70c h i l d r e nw i t hh e r p e s z o s t e r t r e a t e d i n a h o s p i t a l f r o mJ a n u a r y 2016t o J a n u a r y 2018w e r e s t u d i e d .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m e t h o d s ,t h e c h i l d r e n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i t h35c a s e s i ne a c h g r o u p .T h e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w a s t r e a t e dw i t h i n t e r f e r o n a n d g a n c i c l o v i r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a s t r e a t e dw i t h c i c l o v i r a l o n e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e f f e c t o f t h e t w o g r o u p sw a s c o m p a r e d .R e s u l t s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w a s 94.29%(33/35)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80.00%(28/35)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P <0.05).T h e i n f l a mm a t o r y f a c t o r s I L -6a n d I L -10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n i f i c a n t (P <0.05).A f t e r t h r e em o n t h s o f f o l l o w i n g -u p ,t h e p o s t h e r p e t i c n e u r a l g i aw a s 42.86%(15/35)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51.43%(18/35)i n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t h e r ew a sn os i g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P >0.05).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t h eV A Ss c o r e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a s (3.9ʃ1.0),a n d t h eV A S s c o r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a s (5.5ʃ1.4).T h e r ew a s a s i g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d a t a (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I n t e r f e r o n c o m b i n e dw i t h g a n c i c l o v i r i s s a f e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h e r pe s z o s t e r i n c h i l d r e n ,a n d i sw o r t h y of r e f e r e n c e i n c l i n i c a l pr a c t i c e .K e y w o r d s h e r p e s z o s t e r i n c h i l d r e n ;i n t e r f e r o n ;g a n c i c l o v i r ;e f f i c a c y ;s a f e t y 文章编号:1004-4337(2019)09-1349-03 中图分类号:R 563.9 文献标识码:A㊃药学研究㊃茶碱类药物对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研究叶连萌 陈若丹* 黄晓颖**(温州医科大学定理临床学院呼吸内科 温州325000)摘 要: 目的:探讨茶碱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㊂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就诊于某院呼吸科诊断为A E C O P D 的患者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多对照组㊁氨茶碱组和多索茶碱组各50例,所有患者依据病情予以对症支持治疗㊂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氨茶碱组予以氨茶碱治疗,多索茶碱组予以多索茶碱治疗,分析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㊁P a O 2和P a C O 2㊁肺通气功能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㊂结果:治疗3d 及治疗7d 后,经茶碱类药物治疗患者的显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P <0.05);氨茶碱和多索茶碱组患者血气分析中P a O 2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 <0.05),而P a C O 2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氨茶碱和多索茶碱组F E V 1/F V C ㊁F E V 1/预计值和P E F /预计值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P <0.05),而多索茶碱组以上各指标较氨茶碱组均有明显升高(P <0.05);治疗期间氨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 <0.05)㊂结论:多索茶碱因其治疗作用显著而不良反应少,值得A E C O P D 的临床推广应用,而氨茶碱因其不良反应需谨慎应用,应用时需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密切监测㊂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茶碱; 肺功能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9.09.03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L u n g Di s e a s e ,C O P D )简称慢阻肺,占据全球因疾病死亡原因的第4位,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环境危险因素的增加,该疾病的负担仍会持续上升[1],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 c u t e e x a c e r b a t i o no fC O PD ,AE C O P D ),是导致患者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㊂长期以来,因茶碱类药物疗效可靠且价格低廉,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治疗C O P D 的一线用药[2]㊂本研究予以A E C O P D 患者静脉应用茶碱类药物,旨在探讨茶碱类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㊂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呼吸科诊断为A E C O P D 的患者150例㊂纳入标准:(1)符合2015G O L D 更新版的对于A E C O P D 的诊断标准;(2)1周内未使用茶碱类药物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㊂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支㊃9431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年第32卷第9期。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干扰素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见于幼儿园和学龄前儿童。
该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咽部溃疡和淋巴结肿大。
本研究将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干扰素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观察其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参考。
一、研究背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般在冬春季较为多见,发病率较高。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药物、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
由于疱疹病毒具有变异性,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导致病情复发。
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炎、镇痛等作用,广泛用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干扰素喷雾剂是一种内服或外用的抗病毒药物,对疱疹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将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干扰素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干扰素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本地多家医院门诊就诊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0例,年龄范围为2至6岁,男女比例相当。
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咽痛、咳嗽、流涕、咽部溃疡、淋巴结肿大等。
2.研究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观察组接受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干扰素喷雾剂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组治疗方案为:喜炎平注射液每日一次,小剂量干扰素喷雾剂每4小时一次,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包括体温、咽痛、咳嗽、流涕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痊愈时间、复发率等。
四、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温下降、咽痛减轻、咳嗽和流涕明显减少,咽部溃疡和淋巴结肿大也有所缓解。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时间、止疱时间、结痂和脱痂时间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止疱时间、结痂及脱痂时间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可快速止痛、止疱,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和压力日益增加,导致国民抵抗力有所下降,并且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这些都是容易引发带状疱疹的因素[1]。
该种疾病的发病率高,并且后遗症发生率也较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促使患者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临床上采用西药手段不能将带状疱疹病毒全部清除[2]。
对此,本次研究主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20例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为(52.5±3.2)岁;病程4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为(3.6±1.2)年;观察组20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为(53.2±3.1)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为(3.5±1.3)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西药进行治疗。
给患者口服阿昔洛韦(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050),0.2g/次,5次/天,连续服用3天;并对患者给予肌肉注射100万单位的干扰素,每隔一天注射一次;同时还需口服维生素B,3次/20mg/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