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全面总复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162.83 KB
- 文档页数:14
《军事理论》全面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1: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是(a)
a主权b政治制度c国家荣誉d国家尊严
2:国防最主要的手段是(a)
a军事b政治c经济d外交
3:贵族男子才有资格当兵是(a)规定的
a西周b战国c秦代d唐代
4:汉代规定成年男子服兵役的年龄是(a)周岁
a23b21c20d18
5:我国古代的海防建设从(a)代开始。
a明b清c宋d唐
6:我国“国防”的基本含义是在(a)中界定的。
a《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防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7:1661年(a)率军把
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
a郑成功b戚继光c左宗棠d邓世昌
8、《孙子兵法》诞生于。c
a战国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
9、孙武在篇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原则。
c
a《计篇》b《作战篇》c《谋攻篇》d《势篇》
10、1977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共有篇。d
a82b10c7d13
11毛泽东军事思想诞生于中国革命的战争年代,主要是的智慧
结晶。d
a毛泽东个人b毛泽东、朱德c军事家们d中国共产党集体
12、“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早由提出:a
a毛泽东b邓小平c陈独秀d瞿秋白
1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红军进行了反“围剿”
作战。b
a三次b五次c四次d六次
14、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发生在。c
a1939年b1940年c1937年d1938年
15、我国海岸线有(a)万公里。
a、1.8
b、2C、2.2d、2.6
16、在南沙群岛领海争端中,共有(C)个国家和地区。
a、3
b、5C、7d、9
17、我国与印度边境有(a)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a、12.55
b、9.4C、13d、9
18、下列哪个选项是中日关系中尚未解决的问题(b)。
a、冲绳岛
b、钓鱼岛C、关岛d、台湾岛
19、我国领海面积有多少万平方公里(a)。
a、300
b、960C、1260d、2200
20、信息化作战中,(a)是交战双方争夺的中心。
a制信息权b电磁空间C太空d网络空间
21、我国与日本在东海大陆架有(B)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a、20
b、21C、27d、41
22、军事高技术的特征有:(C)。
a、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和高速
b、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和高风险。
C、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高风险、高渗透和高速
度。
23、导弹首次亮相是在(B)。
a1941年12月6日b.1944年6月13日C.1945年7月16日
24、核武器是(C)出现的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性的武器。
a、19世纪40年代中
b、20世纪40年代初期C、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25、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A)。
a、1964年10月16日
b、1967年6月17日C、1966年10月27日
26、激光技术是(b)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27、中国首颗“探月卫星”的名称是(C)。
a神舟5.号b神舟6号C.嫦娥一号d东方红五号
28、1957年10月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B)。
a中国
b前苏联C.美国d英国
29、“网络中心战”的概念是(B)于2001年7月提出的。
a美陆军b美国防部C美空军d美参联会
30、机械化战争是发生在(b)的战争。
a农业时代b工业时代C信息时代d现代
31、冷兵器杀伤作用的发挥依赖于(C)。
a手中的武器b军队数量C人的体能d纪律
32、(a)战争中首次利用卫星进行战场侦察,使天战这一崭新
的方式脱颖而出。
a第四次中东战争b越南战争C英阿马岛战争d海湾战争
33、(C)战争中首次大批量使用了“JDAM”等精确制导弹药。
a伊拉克战争b阿富汗战争C科索沃战争d海湾战争
34、(d)是信息化战争中的主导能量。
a化学能b机械能C热能d智能
35、信息战的要点是一个前提、两个手段、一个目标。“一个目
标”是(d)。
a利用现代信息技术b保护己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C攻击敌方
的信息和信息系统d夺取与保持信息优势。
二:判断题(正确的表述写“正确”,错误的表述写“错误”)
1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海空三个军种组成(错误)
2民兵分为普通民兵和基干民兵,女民兵只有普通民兵。(错误)
3我国武装力量的建设目标是实现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正
确)
4发布动员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决定,以国家主
席名义发布。(正确)
5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的时间是1964年10月。(正确)
6《国防教育法》规定要对小学、中学、高中和高等学校的学生
进行国防教育。(正确)
7我国武装力量现代化的关键是武器的现代化。(错误)
8我国古代政府边疆建设是重塞防,轻海防。(正确)
9、军事思想是人们对战争与军队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它来源
于丰富的战争实践,并代表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正确)
10、“兵者,国之大事。”是孙膑提出来的。(错误)
11、唐朝和宋朝以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就停滞不前了。(错误)
12、毛泽东军事思想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同时又被革命战
争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军事理论。(正确)
1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把我军建设成为一
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的军队。(正确)
14、现代战争的根源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正确)
1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人民战争理论。(正确)
16、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
别克。(正确)
17、80年代以来我国抓住冷战结束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努力,
有所作为,明显改变了周边战略态势。(正确)
18、我国提出的新型安全观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为内涵。(正
确)
19、国家安全环境取决于周边安全环境。(正确)
21、历史上俄国侵占我国领土达151万平方公里。(正确)
22、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已成为影响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正确)
23、军事高技术化要求作战能力向攻防兼备方向发展(正确)。
24、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正
确)。
25、制导炸弹就是普通的航空炸弹,但精度要高些。(错误)
26、"总体效能高"是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特点之一。(正确)
27、隐身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技术的重大突破之一,
被人们誉为“王牌技术”。(正确)
28、伪装技术是对抗军事侦察和武器攻击的一种有效手段。(正
确A)
29、电子对抗技术主要目的是争夺电磁频谱的控制权。(错误)
30、电子战主要包括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两部分(错误)
31、要正确处理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关系,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
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推动
军队信息化加速发展。(正确)
32、“五支人才队伍”是指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的指挥
军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创新专家队伍和士官队
伍。(正确)
33、热能是冷兵器时代能量释放的基本形态。(错误)
34、机械化战争时代释放的是热能和化学能。(错误)
35、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特点之一是导弹战比较明显。(正确)
三:简答题
1、国防的定义是什么?
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
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
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2、什么是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按规模如何划分?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
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国防动员按规模
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3、我国国防历史有哪些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答:毛泽东军事思想揭示了武装斗争的基本规律;毛泽东军事思
想完全符合我国我军的实际;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现代化建设
的指针;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抵制和批判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锐利
武器。
5、《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答:(1)重战思想
(2)慎战思想
(3)善战思想
(4)物战思想
(5)备战思想
6、简述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一是经济与科技
二是国防实力
三是民族凝聚力
7、目前南海海域与诸岛之争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
一是国际化
二是长期化
三是合法化
四是联合化
8、军事高技术的定义?
答: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
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
的总称。
9、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答:(1)、对战争样式和作战方式的影响。
(2)、对军队编制装备的影响。
(3)、对作战指挥的影响。
(4)、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5)、对后方保障的影响。
10、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趋势趋?
答:(1)、武器系统的高技术化由单一向整体化发展。
(2)、军事高技术化由武器平台的高技术化向传感器等信息技
术的各个领域发展。
(3)、军事高技术化由少数发达国家向更多国家发展。
(4)、军事高技术化要求作战能力向攻防兼备方向发展。
(5)、高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应用的全面化。
11、军事航天技术的定义?
答:军事航天技术是为军事目的而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
球以外的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军事空间技术。
12、战争形态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