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作业考核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范大学《德育论》作业考核试题

姓名:谢佳总

学号: 201603361960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学习中心:广东深圳龙岗奥鹏教育学习中心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德育:德育即育德,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包括受教育者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从内容范围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2、后象征文化:根据文化自身传播和变迁的特点,当论及“未来重复过去”这一类型时,我们称之为后象征文化。后象征文化是一种处在社会发展迟缓、生活封闭状态下的代际传承文化,即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前辈人将文化传给晚辈人的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长辈主导的文化。

3、前象征文化:前象征文化是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传递模式,根据文化自身传播和变迁的特点,在论及前辈不得不向晚辈学习新经验的过程的这种文化类型时,我们称之为前象征文化。它以新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强调社会发展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差异性。

4、德育过程: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具体地说,德育过程是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德育过程从宏观上看,贯穿人的一生,从微观上看则指学校教育中的具体的道德教育过程。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一)德育过程

答: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而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道德主体的过程,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与德

育目标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的最终归宿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包括个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两个方面。

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需要,构成德育过程中施教与受教之间积极的矛盾运动。德育过程是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和社会思想个体化的统一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或有选择性的思想道德社会传递与个体思想道德体验相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完整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德性共进的过程,是对环境开放的过程。

德育过程组织的原则:个体思想品德主动地完整地发展的原则(德性是个体的完整的人格特征,个体性、主动性、完整性在德性上是统一的);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德育过程组织的多样化原则;以道德践行行为基础的原则;德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原则。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答: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三要素说”认为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指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处于主体地位;受教育者指接受德育影响的个人或团体,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主体;德育内容和方法是教育者用以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中介,是纯客体的东西。三个基本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在德育活动中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形成德育过程内部矛盾运动。

在德育过程结构诸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最基本的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德育活动的进行与展开。德育内容便成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作用的对象,是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联结起来的中介因素。正是因为有了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这三个基本要素,最基本的德育活动才能开展。也正是有了这三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人们才能够考察使用何种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组织形式等问题。

三、述评题(每题12分,共2题,计24分。)

(一)分析哲学与道德教育

答:分析哲学重视语言在哲学中的作用,把语言分析当作哲学的首要任务,主张在解决哲学问题时要从小问题着手,由小到大地逐一解决。分析哲学家把哲学的内容或者归结为对科学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或者对日常语言进行语义分析,认为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哲学家的任务不是发现和提出新的命题,而是阐释思想,使已有的命题变得清晰。分析哲学十

分强调形式分析或逻辑分析,即从纯粹逻辑的观点分析语言的形式,研究现实和语言的最终结构。

道德教育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

运用分析哲学原理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知道,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道”与“德”本是两个概念。“道”是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是社会行为规范及相应的意识,包含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是社会现象。“德”是实行原则而有所得,是个体德行,即社会的思想、政治、与道德要求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道”的实际体现。“德”所体现的社会化要求是“道”,“道”作为社会提出的要求,要通过个体来实现,因此“道”又转化为“德”。“道德”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人在道德问题上要克服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就必须使自己成为道德实践的主体,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实践要求与人的主体力量的解放是一致的。道德最终把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成为文明的人,其影响不仅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

(二)杜威实用主义道德教育哲学

答: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他所主张的以“探究”为基础的认识论批判了传统的“二元论”的认识论,突出了探究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为现代教育重新认识知识的作用和学生个体的活动提供了思想基础。从“知行合一”思想出发,杜威强调,学校应当把单纯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转移到儿童的活动上来,依照儿童发展的程序,通过儿童运用他所学习的知识逐渐发展他的能力,直到他能教育自己为止。杜威对“知行分离”现象的批判和“知行合一”思想的阐述,提出了知识与行为相结合以及个体在获取知识上的主动性问题,为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儿童活动的关系,鼓励儿童主动地探究,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提供了指导思想。

四、辩证地分析以下说法(本大题共计10分)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

答:德育是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有目的地传递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德性的社会化。

德育过程造就道德主体,个体道德社会化即有意识地促使受教育者个体形成一定的社会政治观点、思想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的影响,使其慢慢内化为个体思想道德观点、信念,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