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病历书写谈中医教育
- 格式:pdf
- 大小:172.04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人文教育中叙事医学的运用探索
林宇虹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24(16)7
【摘要】叙事医学是叙事能力所实践的医学,是一种临床实践手段。
中医学上的“医者意也”与叙事医学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理论立场。
在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中,实践叙事医学有独特的人文背景,更加体现对于中医学的精神传承。
叙事医学的实践分为两部分,即医学人文作品阅读和平行病历写作。
医学人文作品阅读让学生体会到敬畏生命的理念,体会到中医诊疗的“整体观”和“辩证论治”原则,中西医诊疗的区别,“共情”能力也得到训练。
平行病历的写作让学生体会到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理解疾病背后病因的多元化,以及规范病历和平行病历的结合书写也得到训练。
通过叙事医学这一手段的训练,学生在具备中医诊疗技能的同时,沉下心来体及患者背后的真实生活,对病痛的真实体现反应,并且结合中医的诊疗思路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2021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对诊疗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叙事素养得到提升,为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中医人文基础。
【总页数】6页(P178-183)
【作者】林宇虹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
2.叙事医学在中医慢性疾病诊疗中的运用与模式探索
3.“叙事医学”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探索
4.将“叙事医学”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2008N O .22CHI NA FOREI GN M EDI CAL TREATM ENT管理与教育通过对我校中医保健、临床、护理办学的教学历史回顾和教学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实验教学在培养中等卫生学校医学生的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实验项目设置单一,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演示性实验多,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少,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大学教学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中医学实验课程的独立设置重视不够,实验课时数太少,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不多;(3)实验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的设备陈旧、老化等现象未得到改善,使实验项目更新不能有效进行;(4)实践效果评价体系单一,实践教学手段单一,没有建立实验考核题库,传统的以观看标本而形成实验报告的做法,难以对实验教学效果做出合理评价,没有合理的实践教学手段。
2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2.1高标准建设中医示范教学病房我院在传统中医诊疗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中医示范教学病房的建设,注重在床边加强学生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能力及病案分析能力的培养。
近期,借助我院与基础医学院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合作这一平台,加强了双方在中医临床诊疗特色的探索与研究,并和临床教学紧密结合。
基础医学院的教师来到临床第一线,到门诊,下病房,直接参与临床医疗工作,此举不仅提高了大学教师的临床水平,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也提高了包括实习学生在内的各级医生的中医理论水平,整体推动了该中心的中医学术发展,也使得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完善和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对于培养青年教师正确的职业态度,强化科研素养、临床思维和技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传统中医药师承教育的一种衍生形式。
另一方面加大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中医门诊病历范文患者姓名,李小姐性别,女年龄,35岁职业,教师。
初复诊,初诊就诊日期,2023年1月10日。
主诉,月经不调、腹痛、情绪低落。
现病史,患者自述月经来潮不规律,周期不定,量少色淡,伴有腹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后出现情绪低落,易疲劳,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精神状态差,体重波动较大。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月经不调,给予益母草颗粒、调经灵颗粒等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因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患者平素饮食规律,不挑食,无过量饮酒,不抽烟。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妇科B超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辨证,患者证属气滞血瘀、肾虚血亏证。
中医诊断,月经不调。
治疗方案,调经活血、温肾补血。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熟地黄、黄芪、女贞子、枸杞子、山药、肉桂、炙甘草等,煎服。
指导意见,1.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 加强营养,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3. 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4.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随访,患者随访1周,月经周期有所缩短,量少色淡,腹痛明显减轻,情绪状态有所好转。
继续原方治疗,加减适宜。
患者自来我院就诊,诉月经不调、腹痛、情绪低落,经详细询问病情,患者自述月经来潮不规律,周期不定,量少色淡,伴有腹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后出现情绪低落,易疲劳,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精神状态差,体重波动较大。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月经不调,给予益母草颗粒、调经灵颗粒等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因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来我院就诊。
患者平素饮食规律,不挑食,无过量饮酒,不抽烟。
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妇科B超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肾虚血亏证,中医诊断为月经不调。
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应用
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明确的书写标准:制定统一的病历书写标准,明确每个项目的内容、格式、规范要求,以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2. 定期进行病历质量评审:定期对医务人员的病历进行质量评审,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书写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3. 强化病历审核与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病历审核与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不规范的病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 推行电子病历系统:采用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规范的病历模板和自动化的数据管理,有效提高病历书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不断进行培训与教育:为医务人员提供定期的培训与教育,使其了解病历书写管理的重要性和要求,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书写技巧。
6.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与沟通:中医护理病历通常需要与其他科室的病历进行联系和协调,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与沟通,可以有效减少信息遗漏和错误,提高病历质量。
7. 建立科学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体系:建立科学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体系,对病历数据进行定期的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确定改进措施,持续改进病历书写管理的质量。
总之,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病历书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病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国家中医药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公布日期】1999.03.05•【文号】•【施行日期】1999.03.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国家中医药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的意见(1999年3月5日)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高素质中医人才,特提出以下意见:一、提高认识,重视和加强对临床教学工作的领导1、临床教学是高等中医教育中医类专业教学重要的环节。
中医学实践性强,搞好临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以培养中医师为目标,造就合格中医人才的基本保证。
各级卫生行政和中医主管部门、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要从全面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中医药人才需求的战略高度出发,提高振兴中医、教育优先和临床教学对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育人观念和教学意识,把加强临床教学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2、高等中医药院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中医主管部门、高等中医药院校共同组成的中医临床教学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指导和调控临床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统筹本地区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定期研究解决临床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同时建立由中医主管部门的职能部门、高等中医药院校和临床教学基地参加的临床教学工作委员会,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3、各级卫生行政和中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政策指导与检查监督。
在医院管理综合指标中,要把临床教学工作的地位与评价摆到重要位置,作为医院考核、评审的重要内容和指标。
经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医主管部门审定建立的临床教学基地,要按《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每3~5年进行一次认可性评估,实行滚动式管理。
中医病历范文30份第1篇一、医院应加强病历管理,严格遵循《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二、医院必须设置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全院病案(门诊、急诊、住院)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
至少要为医疗与工伤保险、急诊留观与住院患者建立病历及保存病案。
有条件的医院应为所有患者建立与保存病历。
三、对病历应有适宜的编号系统,病历编号是患者在本院就诊病历档案唯一及永久性的编号。
四、医院要求医师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规定书写病历,并加强病历的内涵质量管理,重点是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监控,为提高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五、病人出院(死亡)时,由医师按规定的格式填写首页后,由病案管理人员在出院(死亡)后24 至72小时内回收病历,并注意检查首页各栏及病历的完整性,不得对回收的病历进行任何形式修改,同时要做好疾病与手术名称的分类录入,依序整理装订病历,并按号排列后上架存档。
六、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借阅病案要办理借阅手续,按期归还,应妥善借用病历保管和爱护,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
除公、检、法、医保、卫生行政单位外,其它院外单位一般不予外借,持介绍信,经医疗管理部门核准,可以摘录病史,七、有病历的安全管理制度、设施与具体措施能到位,病历封存,或提供病历复印服务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的规定。
八、本院医师经医疗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借阅死亡及有医疗纠纷等特定范围内的病历,但不得借阅本人亲属及与本人存在利益关系的患者病历。
九、住院病历原则上应永久保存,门诊病历至少保存15年,住院病历至少保存30年,涉及患者个人隐私的内容应按照《统计法》予以保密。
中医门诊病历现病史:患者在发病前一周曾有感冒病史,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
伴有咳嗽,痰少而稠,咽痛,乏力,呼吸急促。
曾自行服用感冒药,但症状无改善。
处方:银翘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感冒清热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阿莫西林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
医嘱: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水,饮食宜清淡;如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复诊。
现病史:患者近期出现腰痛,尿频,尿急,尿痛。
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
曾自行服用消炎药,但症状无改善。
处方:六味地黄丸,每次8粒,每日3次;三金片,每次4片,每日3次;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每次2片,每日2次。
医嘱: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水,饮食宜清淡;如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复诊。
医师签名:李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在医疗服务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成为了必然趋势。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门诊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护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强调个体化、整体性及预防性的护理原则,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然而,目前中医护理的开展主要集中在住院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的中医护理相对较少。
因此,建立中医护理门诊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护理门诊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
在确定目标时,应考虑患者的需求、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医院的发展方向等因素。
中医护理门诊的服务内容包括:提供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如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中医养生知识;进行疾病预防与调理,如针对不同体质进行调理,预防疾病的发生等。
中医护理门诊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团队,包括中医护理专家、针灸师、推拿师、理疗师等。
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中医护理门诊需要配备先进的中医护理设备,如针灸床、艾灸仪、理疗仪等。
同时,门诊环境应舒适、温馨,以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中医临床技能水平,培养具有扎实中医基础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人才,我校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医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医理论,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中医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学习。
学习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2. 临床观摩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前往医院进行临床观摩。
在观摩过程中,学生跟随临床医生学习中医诊断、处方、用药等技能。
此外,还安排了专家讲座,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专家为学生讲解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 临床实践在临床观摩的基础上,学生进入临床实践环节。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临床医生负责指导。
在临床医生指导下,学生参与门诊、病房、急诊等临床工作,实际操作中医诊断、处方、用药等技能。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及时请教临床医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4. 案例分析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学生收集整理了典型病例,进行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病例,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医诊断、治疗原则,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5. 座谈交流在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座谈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临床实践经验,共同提高。
三、活动成果1. 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中医诊断、处方、用药等技能,为今后从事中医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分析病例,提出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
3. 学生对中医事业的热爱程度加深。
通过实践,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的魅力,增强了从事中医事业的信心。
4. 教师临床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指导学生临床实践,提高了临床教学能力。
中医病历书写范文【篇一:中医完整病历书写范文】姓名:张XX性别:女年龄:36岁民族:汉族婚况:已婚职业:工人入院时间:2010年3月8日病史采集时间:2010年3月8日主述:尿频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发热现病史:2周前因下阴不洁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
2天前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1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
临床实验室既往史:白带多,时有下阴瘙痒史2年。
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15。
已婚。
顺产1子,10岁。
流产1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来源:考试大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mmHg整体情况:神志清,精神可,发热貌,体态正常,语言清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未见斑疹及瘰疬,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面颈项部:头发光泽,眼、耳、鼻及口腔未见异常。
颈项无强直,气管居中,无瘿瘤。
临床实验室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背部:腹部平软,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胆囊无压痛(墨菲氏征阴性)。
双肾区有叩击痛。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无浮肿。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前后二阴未检(或未见异常),尿液深黄浑浊(或排泄物刻下未见)。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
血常规示3白细胞12.7X109/L,中性粒细胞84%。
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中医病历书写模板范文
病历。
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职业,教师住址,XX市XX区XX路XX号。
主诉,腰腿疼痛、头晕目眩。
现病史,患者自述约半年前开始出现腰腿疼痛,头晕目眩的症状,疼痛部位位于腰部,放射至左侧大腿,走路时加重,伴有头晕
目眩,伴有恶心欲呕,食欲减退,精神萎靡,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弦细。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等。
个人史,饮食起居无明显异常,大便正常,小便正常。
家族史,父母健在,无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舌质淡红,苔薄白,腰椎生理弯曲,压痛明显,腿部无明显异常,生理反射正常。
辅助检查,腰椎MRI示,腰椎椎间盘突出。
诊断,中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方案,中药治疗,方药为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处方,桂枝15克,大枣10枚,生姜3片,附子6克,炮姜10克,干姜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随访,患者服药3天后,腰腿疼痛减轻,头晕目眩症状有所缓解,继续给予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疗,随访患者近期症状好转,继续观察治疗。
中医病例病程记录书写
中医病例病程记录是中医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记录
了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和效果等信息。
在书写中医病例病程
记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首先,在书写病程记录时,需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以及就诊日期和主诉症状等内容。
这些信息
有助于建立患者的基本档案,便于日后的追踪和分析。
其次,需要详细描述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病程的起始时间、
症状表现、体格检查结果、辅助检查数据等内容。
这些信息有助于
医生了解病情的发展轨迹,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接着,需要记录医生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
包括中医诊断的
辨证施治,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制定的中药方剂或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案。
此外,还需要记录用药情况、治疗过程中的疗效
评估和调整等内容。
最后,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包
括病情的好转、稳定或恶化情况,以及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和对患者的建议等内容。
总的来说,中医病例病程记录的书写需要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以便于医生进行科学的诊疗和管理。
同时,也需要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病例记录的规范和合法性。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模板范文病人自述:患者于前日晚起头出现发热,上午体温维持在37.5摄氏度,还出现下腹部疼痛,头痛,口干,咽喉肿痛,口腔有白色细柱状物,持续高热,就诊于本院。
表现检查:(1)体温:37.9摄氏度,心率88次/分,血压120/80毫米汞柱(2)目视检查:口腔有通红的咽喉,有白色细柱状物护理实施:(1)穿戴情况:患者脱下棉衣,穿上短袖T恤,穿上透气性化学纤维衬衫;(2)观察患者血液:完成小量采血,通过血液测试和生化检查,以及糖尿病血液检查;(3)观察口腔:灯光反射检查口腔粘膜,百搭床上检查口腔;(4)护理预防:宣传及教育,介绍抗感染的抗菌药物及疗法,提醒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口腔护理及活动;(5)口腔护理:用洁牙杆和洁牙片分别清洁牙缝和牙面,蓝草清洁口腔,使用口腔护理膏刷牙;(6)护理诊断:患者上午体温维持37.5摄氏,口腔有白色细柱状物,疑似口腔感染,护理目标,控制口腔感染;(7)开具药物处方:暂时采用抗生素治疗;(8)药物指示:饭前口服,连服7天;(9)护士指导:帮助患者学习及改善良好的口腔治疗习惯;(10)病情观察:每日记录体温,观察口腔感染消除程度;(11)出院说明:复查以及口腔护理建议等。
诊断结果:上述症状确诊为口腔感染。
治疗计划:(1)药物治疗:口服抗生素,用于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及繁殖;(2)饮食:提醒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果品,易消化食物,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3)口腔护理:定期清洁牙齿,避免留着牙结石,控制口腔感染;(4)运动:引导患者制定有计划的运动,增强体质,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
医嘱:(1)复诊时间:***(2)建议患者入住进一步治疗及密切观察;(3)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4)提醒患者注意卫生,避免口腔感染;(5)宣传及教育,解答患者的疑问;(6)遵医嘱,积极护理预防。
本次诊断结果,患者可以按医嘱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成人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专科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前言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辨识病证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为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因此学好《中医诊断学》对于进一步学习临床各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如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了解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和疾病诊断及病案的基本知识;初步训练诊法、辨证和病历书写的基本能力,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打下基础。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原则,理论教学的面授课时与自学课时按1:2比例分配。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要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幻灯、录相、多媒体等教具和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
同时要开展临床教学,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辨证思维、病案读写的技能及诊法、技能的综合运用训练。
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目的要求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熟悉: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
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
课程内容【自学内容】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面授内容】一、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三、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配套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或电视教学。
第一篇诊法第一章问诊目的要求掌握:问诊的方法,问主诉及现在症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
熟悉:问诊的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
了解:问诊的含义和意义。
课程内容【自学内容】一、问诊概述:问诊的含义;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问诊的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面授内容】一、问诊的内容:主诉、现病史。
现场访谈参考资料1.医院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诊疗的鼓励和考核制度有哪些内容?(1.3.1)访谈有关人员答:1《2007年关于发挥中医特色工作的实施意见》(1提高门诊病房中药饮片使用率;2.加强中医特色专病门诊;强化西学中、中医师承、中医科研工作;制订中医诊疗常规;提高病历书写水平;加强中医护理)2.《2007年保持发挥中医特色专项考核细则(第一阶段)的通知》按照人员和科室类别人员组成以中医师为主,中医优势病种明显;人员组成以中医师为主,中医优势病种不明显;人员组成以西医师为主,中医优势病种明显;人员组成以西医师为主,中医优势病种不明显四类从中药饮片使用情况;中医药特色门诊与优势病种;中医诊疗常规;人员培训;中医病历;院内制剂;中医护理;中医特色进行考核和奖励。
3.《2009年保持发挥中医特色专项考核细则(第二阶段)的通知》从门诊中药饮片使用率、病区手术科室中药饮片使用率、病区非手术科室中药饮片使用率、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围术期中医药参与率、急诊中医药参与使用率、辨证使用中成药、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西学中培训率、名老中医师承、中医“三基”考核、中医病历书写方面、院内制剂、中医护理常规与操作、辨证施护并有记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综合应用情况、中药药学服务等4.《2012年关于调整保持发挥中医特色专项考核细则的通知》内容同第二阶段,指标有调整。
2.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有哪些?(1.3.2)访谈有关人员答:病历书写体现中医特色,相关查房和讨论有中医内容;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门诊病区中药饮片使用率;辩证使用中成药;围手术期中医药参与率;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中医科研围绕优势病种。
3.医院如何实施绩效工资管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的考核结果如何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1.3.3)访谈有关人员。
答:1.绩效分配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原则;坚持总量控制、量入为出和向一线倾斜,向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程度、高劳动强度倾斜,质量、数量、效率、效益综合考虑的原则;坚持成本核算,加强科室管理,降本增效。
中医病历书写范文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范文住院病历姓名:. 性别:男年龄:5岁民族:. 出生地: . 婚况:未婚职业:. 单位:. 邮政编码:..常住地址:。
入院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可靠程度:基本可靠发病节气:清明后主诉:反复发热、咳嗽5天现病史: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
于今天再次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收入院。
入院时症见:患儿精神疲倦,发热,咳嗽,有痰,无气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无耳鸣,纳呆,睡眠差,大便烂,日三次,小便调。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水痘,麻疹,结核,肝炎病史。
个人史:母孕期健康,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时体重、身高不详。
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理性黄疸,混合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按时预防接种。
过敏史:自诉清开灵过敏史,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月经婚育史:家族史:父母健康。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 37℃ P 92次/分 R 20次/分 bp 整体状况:望神: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表情正常。
望色: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
气味:无特殊气味。
舌象:舌红,苔白。
脉象:脉浮数。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皮肤粘膜:皮肤粘膜无黄染,纹理、弹性等均正常,皮肤稍热,无汗,无斑疹、疮疡、疤痕、肿物,无腧穴异常征、血管征、蜘蛛痣、色素沉着等,无皮肤划痕征。
淋巴结:双颌下各可扪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无粘连。
头面部:头颅:头颅正常无畸形、肿物、压痛,头发疏密、色泽、分布均正常,无疖、癣、疤痕。
眼:眉毛、睫毛、眼睑、眼球正常,眼结膜轻微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