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物理备考交流
- 格式:ppt
- 大小:10.01 MB
- 文档页数:117
2012高考物理备考经验交流材料榆林第二实验中学丁许浩2007年新课程改革在我省正式推行,我校被确定为新课程改革市级示范学校,面对着与兄弟学校同样的种种困难:考纲的变化、教材的更新、教学内容多样(通用技术,心理健康、音乐、美术等)等等,榆林第二实验中学是在2006年由绥德师范改制的,由原来的普通师范教育改制成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学目标的变化使学校自上而下面临全新的挑战。
通过学校个层面的通力合作,任课教师、班主任的齐抓共管,2010年高考二本上线102人,其中一本上线16人,最高分613,有张丹同学考入交大、李文娥同学考入西工大(参加高考学生556人,其中入校上500分的学生仅有17人,达到绥德县当年高中录取线的学生46人)。
2011年也有77上二本分数线。
数量与质量无法与我市重点学校比拟,但相对上线率可称全市一流。
现对我校物理单科高考备考心得与诸位老师交流,希望得到各位师长、学友的指点。
我校物理高考备考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一、研读高考大纲结合高考试卷确定复习重点:依据:新高考命题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要求,不超越各学科课程标准,不超越考试大纲,力求符合中学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既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分析:1、近五年陕西高考试卷题型分析:2、我对2012年物理高考试题结构的猜想与复习的重点:必考部分:选择题:复习重点:14、静力学共点力的平衡15、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正交分解法突破难点)16、功能关系强调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理解谁做功,能量如何转化(定律,定理的适用前提)17、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环绕运动(政治任务、高考必考)18、静电场抓好概念(变化在力学知识中)19、恒定电流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高初中的差异)20、电磁感应侧重动生电动势的产生(大小,方向)21、交变电流变压器中的动态分析实验题:22、探究性力学实验:探究动能定理(气垫导轨)(整体法的应用以减少系统误差)(图像法处理数据)(误差分析)23、探究性电学实验:(抓原理)(实物连接)(重读数)(数形结合处理数据)计算题:24、运动学画草图明确物理情景,注重知三求二的逻辑推理25、带电粒子在电磁场物理背景下几何知识的应用中的运动选考部分:选修3-434(1)几何光学光的折射、全反射、衍射现象(2)机械振动振动规律、波的产生与转播规律和机械波选修3-535(1)原子物理能级跃迁(低到高再到低)(2)动量守恒定律动量与能量联系(不分析过于复杂的过程)二、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原则:一轮复习:时间段:2011年8月15日至2012年4月中旬。
名师指导2012高考物理复习(一)
问:如何做好2012年高考的复习计划?
答:结合现在高考一些趋势,同学们在复习过程当中一定要关注这么几点:第一,现在的高考特别关注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察,所以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关注,比方说一个定理、定律它是怎么来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它的准确理解这些是特别重要的。
另外一方面,我们现在高考是希望借助于这些物理的知识去考查一些能力,它包括理解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实验的能力、探究的能力等等这些。
所以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注意这些知识背后它所要求的一些能力方面的问题。
在物理考验当中有一条,要求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的能力,数学这个计算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平常的一点一滴中建立起来的。
包括数学当中不等式的应用、函数的求极值的问题,以及数列的问题在物理当中都会有所体现,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也得要关注这些在平常遇到的一些数学的问题,努力在过程当中提高计算能力。
这些能力培养一定是在平常当中积累起来的,所以基本知识和能力是我们在复习当中特别要关注的。
2012年高考物理后期的复习建议紧张的高三复习已经进入4月,各学校的第一轮复习基本结束,同学们已经比较全面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复习,对每一个概念、每一条规律的理解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扫除了高中物理中的一个个的理解障碍。
剩下的两个月的时间里,怎样更加科学、有效的利用好时间,实现物理学科的突破?下面结合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的能力要求及特点,提几点复习建议和备考策略。
一、抓纲务本,明确考点分析2010《考试大纲》,物理科目的分值、题型、难度、在试卷中的位置与去年相比,均未发生变化,理综试卷物理试题总分仍为120分,其中不定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48分,非选择题5题,共72分,题目仍然以中等难度为主,试题易、中、难题的大致比例为3∶5∶2,内容仍将以力学、电磁学等主干知识为主,热学、光学、原子物理、机械波等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预计仍将突出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技术。
说明2010年的高考将继续保持稳定,这对我们复习应考会心中有数。
《考试大纲》,是高考的唯一依据。
可以说,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不会出现在考题中。
考生在阅读考试说明时,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
经过一轮复习后,我们仍应该以考试大纲和课本这两个最权威的备考材料作依据,按考纲中知识内容表,结合课本逐条搞清楚高考要求,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不留知识死角。
二、科学复习,提高效率物理高考是以能力立意的,但是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一般来说,高考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是结合起来进行的。
一道试题既考查了知识,同时又考查了能力,而且常常是考查了几种能力。
我们不应该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针对高考要求,物理复习内容包括理解基础知识和培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两个方面,重点是后者,即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物理复习的核心是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
二轮复习的重点是要深入理解和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理论的实质,这是在一轮知识复习基础上提高能力的重要一步。
2012届高考物理考点重点方法复习第三课时单元知识整合解析:①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②;③;④;⑤1、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1)从电磁感应现象这一本质来认识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方向变化规律;(2)从其推导过程来理解瞬时值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及特点。
2、正弦交变电流的描述:(1)利用图象反映正弦交变电流的变化特征,既要准确认识图象,从中找出需要的物理量,又要把图象和对应的模型状态结合起来。
(2)交流电的“四值”: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等效思想,除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最大值的倍外,其他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只能根据热效应求解。
“四值”用法要区分:瞬时值——某时刻值;最大值——极值,临界问题;有效值——电热、电功等问题;平均值——平均电流、感应电荷量等问题。
3、理想变压器:变压器的基本原理仍是电磁感应现象。
要深刻理解理想变压器中的三个基本关系,并能在涉及变压器电路的有关问题中灵活应用;而对动态分析问题更要抓住原线圈参量(U1、I1、P1)与副线圈参量的(U2、I2、P2)之间的约束关系,有别于一般电路的动态分析。
4、交流电与力学的综合问题:相关问题综合性强、难度大,涉及知识较多,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必须考虑物体运动的初始状态和受力情况,不能简单地认为受力改变了,其运动方向也随之变化。
类型一交流电与变压器的综合问题【例1】(2007年理综山东卷.18)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V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D.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导示:选择D。
由图象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电压的最大值为U1m=220V;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U2m=U1m×9/55=36V,故A错。
原、副线圈中电流与线圈匝数成反比,应为9:55,B错;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1:1。
高三物理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一、2012江苏高考物理卷概述2012江苏高考物理试题体现了“稳中有变,突出重点,选材新颖,凸显能力”的特点,试卷结构、各题型所占分值没变。
试题能遵循2012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试题所涉物理过程和模型,常规且典型,但试题情景精心创设,背景过程精心安排,物理模型精心建构,题设条件精心设计,从考查角度、呈现方式上突破和创新。
总体来说“实验题、选修模块”做起来相对比较顺手,选择题,计算题感觉难。
部分题目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
比其地方高考卷要难,尤其是最后3道计算题,很少有考生能将3道题共9个小题全部做对,不同层次的考生可得到不同的分数,但要拿全分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能力。
1. 立足课本,高考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例如,第1题直接考查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计算;第2题直接考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及相关物理量的分析;第6题以耳熟能详的平抛小球和自由落体小球对比考查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第10题关于万用表的使用和读数;尤其是选考模块,大多命题都是基于课本的插图或课文内容为背景的,如速率分布图像、气体状态变化的图象、偏振原理图、测折射率实验图、原子能级图等。
2. 注重能力,高考注重考查创新、实践、探究等能力。
试题的立意角度新颖。
命题将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创新意识渗透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例如,第10题电学实验为多用电表探究黑盒子问题,不仅考查了考生多用电表是否会用,还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第11题很好地考查了考生是否能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去研究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第12题B(2)要求考生直接利用所带考试用具测出有关物理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测玻璃砖折射率,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能力。
再例如试卷中第4题、第11题、第12A题都涉及图像,强调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第15题(3)对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3. 联系实际,高考突出解题建模能力考查例如从第7题研究“家庭电路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到第8题研究“嫦娥二号”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运行,再到第13题研究“发电装置”和第14题研究“缓冲装置”等,题目情境和背景紧扣实际,要想对这些题目准确下手,需要考生有较高建模能力。
高三物理教学研讨会一、2012年高考情况概述2012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整体结构延续往年的风格,共分3大块。
第一大块是选择题,分为5个单选题和4 个多选题;第二大块是简答题,包括两个必做实验题和在3-3、3-4、3-5三个选修模块中任选两题;第三大块是计算题,共3小题。
试卷总体比较平稳,难度设计有张有弛,无超纲题,无偏题怪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保证合理的区分度和信度。
在总分120分的试题中,力学43分,约占36%,电磁学53分约44%,选修部分约占20%,这种大格局没有变化。
从整体特征来看,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1.注重基础,关注知识与能力今年试题命题的素材与前四年一样继续强化了对教材关注程度,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试卷中的第1、2、6、7、10、12(A)、12(B)、12(C)、13、15题均与现行教材内容或情景相似度较高;选择题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1题考查了点电荷产生的场强,第2题考查电容器及其动态变化,第3题考查了瞬时功率,第4题考查了一道图像题——皮球竖直上抛过程中加速度变化情况,第6题考查了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相遇问题,第7题考查了家庭电路保护装置、第8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等。
这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2.关注过程与方法,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今年的试卷依然坚持了新课改的方向,在考查过程与方法及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在各个题型上都有一定突破。
如第3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转换法分析拉力瞬时功率的变化;第4题考查对物体运动情景以及受力分析能力;第5题考查整体法和隔离法,第7题考查了双线绕法,第8题考查了对嫦娥二号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运行的理解,实质上还是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第11题考查运用图像来分析求解动摩擦因素等。
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体现了对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10、11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第13、14、15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