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典型语义标注平台的比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43.23 KB
- 文档页数:3
国内外四种常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比较研究国内外四种常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交流的加深,跨语言翻译的需求不断增加。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简称CAT)软件在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国内外四种常见的CAT软件进行比较研究,包括Trados、MemoQ、Wordfast和OmegaT。
一、TradosTrados是最流行且广泛使用的CAT软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专业翻译公司和自由翻译者领域。
Trados具有强大的术语管理和记忆库功能,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另外,Trados还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包括Microsoft Office文档、PDF、HTML等,便于在不同文档类型之间进行翻译和操作。
然而,Trados价格较高,对于个人用户和小型翻译团队来说可能不太实惠。
二、MemoQMemoQ是一款功能全面且易于使用的CAT软件。
它支持多种语言和文件格式,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方便。
MemoQ拥有高度定制化的术语管理和记忆库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之前的翻译资源。
此外,MemoQ还具有协同翻译功能,允许多个翻译人员同时协作翻译,有效提高翻译效率。
然而,MemoQ的价格也较高,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三、WordfastWordfast是一款价格相对实惠且易于使用的CAT软件。
它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快捷键操作,使得翻译工作更加高效。
Wordfast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并且可以与Trados等CAT软件相兼容,方便用户进行文档间的互通。
不过,相比于Trados和MemoQ,Wordfast的术语管理和记忆库功能相对较弱,可能无法满足一些专业翻译人员的需求。
四、OmegaTOmegaT是一款开源的免费CAT软件,适用于个人用户和小型翻译团队。
它具有简洁的界面和易于使用的功能,包括术语管理和记忆库等。
收稿日期:2018-11-18作者简介:郑建宁(1986),男,山东宁津人,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料库翻译学与典籍英译。
此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典籍英译云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17AYY012)的研究成果。
基于语料库的《孙子兵法》英译比较研究———以郑麐与格里菲斯译本为例郑建宁(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875)摘要:《孙子兵法》是中华军事文化的经典之作,是在海外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典籍之一,其英译史长达百余年。
然而,现有英译研究以定性为主,缺乏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在客观性与科学性上不尽人意。
选取中国与美国英译《孙子兵法》第一人郑麐1946年译本和格里菲斯(Samuel Griffith )1963年译本创建语料库。
从词汇、句子和语篇等层面进行两个译本的译文语言特征比较,并以最高频主题字“地”为例,比较两位译者的翻译方法。
以此揭示译者背景身份、人生经历、翻译目的、读者对象等对翻译所起的隐形的操控作用。
关键词:《孙子兵法》;英译比较;语料库;郑麐;格里菲斯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69(2019)03-101-08一、引言《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最著名的兵法,被称为“兵经”。
一般认为,该书为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作,成书于其进献吴王阖闾之时,即公元前512年左右。
宋代以来,《孙子兵法》位列“武经七书”之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为“百代谈兵之祖”。
2017年9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首批10部典籍即包括《孙子兵法》,该书被尊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孙子兵法》是具有世界意义和影响的一本书,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最重视的三本书是《易经》《老子》《孙子兵法》。
[1]该书在海外影响深远,1772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钱德明(Jean Joseph Marie Amiot )将其译为法文在巴黎出版,《孙子兵法》首次进入西方世界。
时间副词“还”与“仍”语义比较研究作者:王欣祝东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3期摘要:时间副词“还”与“仍”在表示“保持同一”这一语义上构成同义,在一些语境中二者可以互相替换,而保持语义基本不变。
但是二者又有所不同:“还”表示随着时间流逝而同一的保持;“仍”则凸显在破坏“保持同一”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同一的保持。
在相应的情况下二者不可以互相替换。
关键词:时间副词;还;仍作者简介:1、王欣(1972-),吉林人,汉族,日本岛根大学外国语教育中心特别嘱托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2、祝东平(1962-)吉林人,汉族,吉林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3--02陆俭明、马真(1999)将“还”与“仍(仍旧、仍然)”都归为“表示延续”的时间副词,“表示已经存在、出现或进行的状态、情况或行为动作持续不变。
”吕叔湘(1984)则将“还”与“仍”互释。
下面的例句(1)原句用“仍”我们将其替换成“还”,基本可以保持语义不变;例句(2)原句用“还”我们将其替换成“仍”,也基本可以保持语义不变。
(1)过了好一会,他仍(还)不走,仍(还)站在我的面前笑。
我停下来,用更加疑惑的眼光望着他。
(2)“我已经35岁了,但是我还(仍)没有看到任何衰老的迹象,这也是我为什么还能对比赛应付自如的原因。
……”但是,我们发现“还”与“仍”并非可以无条件互换:(3)“我也说不上来,”晶晶想了半天仍(*还)这样说……(4)经过一星期艰苦的谈判和讨价还价,北河乡仍(*还)将工人年薪卡在一千三,不肯降下来。
(5)中国体育博物馆诞生于1990年9月22日(第11届亚运会开幕的那天),也许是众人的目光都对准了下午的开幕式,因而上午进行的博物馆开馆仪式,尽管有萨马兰奇、霍英东等名流助兴,仍(*还)没能引起轰动效应。
汉语比较结构中“还”和“更”的语义研究陆俭明(1980)在《“还”和“更”》中最早提到了“还”和“更”的研究。
陆俭明主要从句式“X比Y[]W”重点分析了“还”和“更”的异同。
他认为,语义上二者都可表示程度增加。
不同之处在于“更”包含递进发展的含义,而“还”包含转折变化的含义。
随后,“还”和“更”在比较句中的研究日益丰富起来。
主要焦点集中在三点:第一,二者的语义。
“还”和“更”在比较结构中,都表示程度增加。
第二,二者的预设义。
殷志平(1995)、沈家煊(2001)、吕叔湘(2005)认为,“还”和“更”在比较句中的预设是标准比较项(Y)具有一定程度W。
另一种观点,宗守云(2011)认为,“还”的预设与“更”不同。
“还”的预设是“没想到Y W”。
第三,二者的主观性。
宗守云(2011)认为,“还”的主观性高于“更”的主观性。
文全民(2008)则认为只有“还”有主观性。
虽然汉语比较句中副词“还”和“更”的研究有了一些具体的语义分析,但是还存在一些分歧。
经过讨论本文认为:第一,汉语比较结构中的“还”可以视为量级算子;“更”具有比较词素的功能。
第二,本文通过预设测试证明了两者具有相同的语义预设。
第三,本文阐明了“还”与数量词的兼容问题,为日后研究“更”与数量词的不兼容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还”和“更”语义研究和二者的语义差异,使二者的不同分布可以得到解释,也丰富了“还”和“更”在比较结构中研究。
基于BNC语料库的近义词用法对比研究——以choose和select为例刘凤玲【摘要】基于英国当代语料库(BNC),研究choose和select这组近义词在频数、搭配词和语义韵等三个方面的异同.研究表明:从整体和各个语域的频数及频率分布来看,choose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select的使用频率;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可以考虑词汇使用的优先原则.【期刊名称】《英语教师》【年(卷),期】2017(017)023【总页数】8页(P50-57)【关键词】近义词;choose;select;语义韵;词汇教学【作者】刘凤玲【作者单位】611756,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引言词汇学习是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提高的前提,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义词是英语词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在结构、词形、词义和语义等方面较为相似(张继东、刘萍 2005)。
近义词在英语语言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其辨析一直是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难点。
传统的词汇教学主要采用中文释义的方法讲解单词的用法,脱离语境,忽视了一些近义词用法的差异。
学生在掌握单词时,只凭借中文意思来理解单词,忽视了词汇所处的语境;学生在输出语言时也很少区分近义词之间细微的差别,往往出现概念模糊、词汇误用、语境不当等现象。
语料库发展迅速,可以应用于话语分析、词典编纂、英语教学、文学翻译等各个领域。
语料库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本族语者语料,包括词语的搭配、频率、语境等。
因此,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理念,充分利用语料库,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近义词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汇的内涵意义。
本文以英国当代语料库(BNC)为基础,研究choose和select在频数、搭配词和语义韵等三个方面的异同,旨在提高高中生的近义词辨析和运用能力。
一、研究背景近义词的区分一直是外语学习进步的“绊脚石”,学习者由于没能正确区分近义词的差别,仅仅是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很难将词汇运用到写作和口语中。
“你看吧”与“你看”比较研究本文对“你看吧”的句法形式、句中的位置以及几种独特的语义内涵进行分析,并探究其不同的语义以及和“你看”的互换情况。
从“你看”未虚化前的语义和“吧”的语义功能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你看吧”可以用于未然事件,“你看”在这方面有限制。
标签:“你看吧” “你看” 未然事件虚化语义一、引言现代汉语中,“看”已不再仅仅作为行为动作义使用,与人称代词“我””你”组合后的“我看”“你看”及其变体产生了主观情态义,用来表达说话者的主观认识、感情和态度等,体现在具体篇章语境中是话语标记,交际功能远大于表意功能。
刘月华(1986)曾提过“说、想、看”具有“表明说话人的看法”这一特殊用法(话语标记的用法),可传达说话人的主观意图。
曾立英(2005)详细分析了“我看”“你看”的“动作义”“认知义”和“推测义”,认为这三种语义的变化趋势也是其主观化的历程。
他重新分析了“你看+NP+VP”这类结构,认为其主观化进程和语法化相似,都是渐变的,在这一过程中,“看”作为动词的范畴特征逐渐退化,与人称代词结合最终成为一个话语标记。
陈振宇、朴珉秀(2006)从“现实”和“非现实”的角度阐释了“你看”“我看”现实情态的问题以及它们的不同语用条件。
郑娟曼、张先亮(2009)研究了“你看”的变体之一“你看你”,证明其具有话语标记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你看你”在语篇中的语义构成、语用功能(从“现实世界域、逻辑推理域、话语行为域”三方面),最后对“你看你”进行了重新分析。
本文将分析“你看”的另一个相关结构“你看吧”,试图在前人关于“你看”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你看吧”这一话语标记的句法位置、语境和语境义。
结合语料探究何时两者可以互换使用,二者表达的主观情态有何不同,并揭示原因。
二、“你看吧”的句法、语义研究(一)“你看吧”的句法形式“你看吧”一般以小句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中,可以是句首、句中,也可以是句尾,位置相对灵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汉词汇对比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商务交流中,英汉语言的交流日趋频繁,商务英汉词汇的翻译和应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商务英汉词汇的对比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词汇对比研究中,往往只能依靠有限的语料和经验来进行分析,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商务英汉词汇的特点和应用规律。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汉词汇对比研究应运而生。
本文将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作为课题,通过对商务英汉词汇的特点比较、语料库的应用方法、语料库对商务英汉词汇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商务英汉词汇的翻译和应用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商务英汉词汇的对比研究,探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商务领域的词汇特点,从而帮助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分析商务英汉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可以帮助商务人士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表达方式,避免因语言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通过借助语料库技术,我们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商务领域的词汇使用规律,为商务英汉翻译和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可靠的参考和支持。
本研究旨在深入挖掘商务英汉词汇的特点差异,为促进商务领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商务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商务领域中的语言现象。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商务领域中的特点和差异,进而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商务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还可以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准确、更规范的翻译依据。
商务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也对促进商务交流和合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务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而语言沟通是商务合作的基础。
通过研究商务英汉词汇的差异和共性,可以帮助商务人士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沟通误解,提高沟通效率,促进商务合作的顺利进行。
语义维基的定义语义维基是一种根据知识模型组织页面的维基。
语义维基系统就是将传统的维基系统和语义网技术结合起来,这样使得一方面维基系统可以利用语义网技术提供比目前的维基系统更好的用户界面、更先进的检索和导航工具,另一方面语义网也以借助维基的方便、简单性和共享性使得非技术的普通用户也能够参与到语义网建设中。
(本部分摘自《语义维基概述》作者余胜爱)语义维基的层次整个语义维基系统分为三层:数据存储层、程序接口层、用户界面层。
语义维基的分类第一类是强调语义网应用,将语义维基作为组织语义数据的工具,比较适合领域专家使用,但非技术用户只能敬而远之;另一类是强调“用户友好”,将语义作为维基的数据组织工具,针对普通用户,但只能应用语义网的部分特性。
用维基组织语义数据(Wikis for Semantic Data)当前的很多项目都是基于第一类,它们将词条作为概念(Concept),超链接作为对象或数据属性(Property),这种模型被称之为“维基本体(Wikitology)”。
这类维基系统作为充分支持本体信息编辑的协作编辑工具,能帮助领域专家和本体工作者在一个系统里合作,同时维基页面里的文字内容既可以供人阅读同时也是正式的本体。
即使这种维基不能编辑复杂的schema信息,它仍可能用来开发和存档本体词汇。
这类语义维基的主要代表是Semantic MediaWiki(简称SMW)。
它是在MediaWiki(WikiPedia使用的维基引擎)的基础上引入语义标注,即在原有的维基标记语言(WikiML)基础上增加了新语法,建立标注属性、类型、值的关系的语法基础。
SMW在每个页面下面增加了一个factbox,里面显示与当前维基词条相关的语义数据,同时还可将该语义数据输出为OWL/RDF格式。
同时SMW还提供一个浏览语义数据的界面你可以从输入一个词条名称开始,浏览所有语义相关的数据还可以通过点击按钮转到对应的维基页面。
通过点击按钮查找所有具有相同属性值(property value)的语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