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复习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教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这门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来研究社会学眼中的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

教育科学派:德国的克里克、罗荷纳等,反对个人本位主义教育学的思辨化、观念化、片面化;采用实证、科学的方法;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关注,寻求建立具有实证性与科学性的教育理论;

AGIL图式:帕森斯,任何社会系统都履行着对外—对内及手段性—目的性,这两对功能组成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四种功能,即外部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内部整合功能及模式维持功能。地位:这一图式不仅被用来对整个教育系统,而且被用来对教育的分支系统与分支范畴进行理论分析。

社会互动:人际或群体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有合作与对抗之分。抵制理论:即反抗理论,艾普尔,吉诺斯,威利斯。反对直接再生产理论,认为再生产是由学生的反抗和创造性的适应学校环境而间接产生的。

文化资本:个体从父母家庭那里获得的可以促进教育成就的语言文化能力。

前喻文化: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专指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前喻文化意味着前途未卜的晚辈,“未来就是现在”。美国文化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前喻文化特点。前喻文化下的教育取向:开放性的“师导生”制教育模式。

后喻文化: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专指以重复过去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后喻文化意味着学富五车的长辈,“未来就是过去”。中国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后喻文化色彩。全部特点是对变化缺乏认识,对现有生活方式所有方面的普遍正确性予以持久的无可置疑的认同。后喻文化下的文化价值取向:封闭式的师授学

承模式。

机会:用来测量个人接受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心理因素综合影响状况的一组变量。具体内容有:①校外物质因素②校内物质设施③家庭心理因素④学校心理因素⑤教学条件。

教育机会:①指进入各级正规学校入学的机会,现已分化;②指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如学术性与技术性教育渠道的选择;③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是结果均等论的主张,也是教育机会内涵上的突破。

文化教育:以迪尔泰、诺尔为代表,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活动,文化与自然相区别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特征,决定了教育不可能有普遍性的目地,教育方法也不可能从类似自然科学的心理学推导出来;

结构功能主义(和谐论):社会由不同部分构成稳定的结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社会因价值共识而整合;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

冲突论:以社会冲突为基本线索来考察教育现象,后来内部形成两个基本的分支学派,即新韦伯主义(柯林斯、金)和新马克思主义(鲍尔斯、金蒂斯);

解释论:于70年代初在英国首先掀起,认为宏观教育社会学不能解释学校教育的实际过程,从而对学校教育的实际内容与实际过程进行剖析,以图解释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包括3个分支学派,即教育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论、人种方法论;

符号互动论:以凯迪、沃兹为代表,运用情景、脉络。视野、文化、交涉、策略等概念,来解释学校与课堂的生活过程;

教师预期职业社会化:个体为适应将要承担的教师角色而进行的准备性个体社

会化;

教师继续职业社会化:个体在承担教师角色后,为了更好地扮演教师角色而进行的社会化

二、问答

1.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规范化与验证性;

规范化: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社会学主要是作为可资在实践中提高教师能力之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来设置的,被称为“服务于教师的社会学”;②20世纪20年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以直接服务于实践为基本取向,被成为“服务于教育的社会学”;③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用社会学理论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成果的理论性均较欠缺,被称为“教育问题的社会学”。

以上其基本取向都是应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最终任务是提供并阐述可供实践适用的范式,如此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研究范式

验证性:①纯科学性质,事实分析取代价值判断;②研究目的侧重于建立社会学理论,而不是改进教育实践;③研究内容以社会学方面的课题为主;④研究方法多强调实证方法,而不是过去盛行的因素描述与推论;⑤三标准:它不是“社会学知识的大杂烩”,也不是“教育工艺学”,而是对教育系统中的社会过程与社会模式的科学分析。

规范性研究范式:①基本取向是应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则教育社会学理论本身的构建便无足轻重,其最终任务是提供并阐述可供实践适用的规范②既然要提供规范,则在研究开始之前就要一个预设的价值标准③既然有一个预设的价值标准,则研究判断基本上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验证性研究范式:汉森,验证性研究致力于探寻确证无疑的知识,所提出的是

关于研究对象“是什么、曾经是什么、可能是什么、有望是什么”的陈述。

功能主义理论;基本理论特征:以积极的社会功能为基轴来探讨教育对象。基本观点:①结构与功能:社会由不同部分构成稳定的结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②共识与整合:社会因价值共识而整合;③稳定与和谐: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

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学的关系:第一,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本学科;第二,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第三,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冲突论之新韦伯主义:柯林斯,阿尔切﹒金,主要观点①社会由不同身份集团构成,因权力、财富、地位而彼此斗争、控制②学校教育实际上是不同身份集团之间冲突并达到并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③学校的主要作用是传授社会支配集团的身份文化、专业知识,技术成败则无足轻重④学校发展的动力来自不同身份集团之间冲突的发展。

涂尔干的社会学精神:奉行事实判断,摒弃价值判断。具体包括的几层涵义:第一,就研究“输入”而言,不应确立价值前提或价值预设;第二,就研究“输出”而言,最终结果是得出“是怎样”、“会怎样”的状况结论;第三,就研究“过程”而言,研究人员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2.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当代新进展(研究角度及分支、最新趋势)

①宏观角度的研究;②中观角度的研究:以学校为中心.分支:学校社会学、高等教育社会学;③微观角度的研究:主要是解释论教育社会学取向.主要分支:教育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论、人种方法论、沃勒的“教育社会学”、日本学者片冈德雄的“班级社会学”、里斯特的“标签管理”;④综合角度的研究: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