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新闻阅读》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52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新闻阅读》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第一单元设置“活动·探究”任务群学习内容,这是初中生初次幵展的新样式语文学习活动,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到学习方法都需要变革。

首先,系列任务的“群”学习。具体任务有三点:新闻阅读、新闻采访以及新闻写作,学习任务由阅读、口语交际到写作,由课内到课外,体现了语文探究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系列任务明确了各自的学习重点,新闻阅读学习重点在于消息文体特征的把握,为新闻写作中必做任务--写一则消息做好铺垫。

其次,进行针对性训练。一是任务目标清晰,凸显任务驱动学习功能。教材单元幵头即呈现“活动任务单”,明确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二是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具体明确。新闻阅读的课文前提供了四点策略,可以作为学习的路线图,有序展开得法的学习。另外,教材旁批、注释以及补白的知识短文,既有陈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为学生的自主探究阅读提供了便捷路径。

最后,进行群文阅读的实践尝试。从单篇阅读到多篇联读,符合平时阅读新闻的习惯,也是一种真实性的新闻阅读。学习情境中的新闻群文阅读,与日常的阅读又有所区别,更注重阅读方法的习得。本单元群文阅读注重整体阅读、比较阅读与探究阅读;同时,又是基于文体特征的阅读,即依据新闻文体特征展开阅读教学,学习信息的筛选与甄别,进行概括与归纳等逻辑思维训练,突出学生主体阅读,渗透批判性思维训练。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不同新闻文体特点,准确迅速地获取信息。

2.通过比较阅读,把握消息、特写以及通讯等新闻文体的特点。

3.揣摩新闻作者的立场与情感倾向,尝试从读者的角度思考新闻的内容与价值取向,培养思辨意识与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时数】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教材,了解新闻阅读的目标与方法

(一)阅读单元活动任务单,了解单元学习的目标。

1.阅读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清单,了解本单元学习有哪些任务。任务清单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

阅读后交流明确:本单元学习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新闻阅读、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任务清单的重点在于消息、特写以及通讯的阅读与写作。

学习难点有二:一、如何通过采访实践,搜集新闻素材;二、新闻写作任务的多样性,必做作业为撰写一则消息,还要在特写、通讯、新闻花絮等文体中任选一项完成,这样的写作具有选择性,更具有挑战性。

2.任务清单为何按照这样的顺序编排?

讨论明确:第一步,新闻阅读,是为了初步把握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新闻文体的特点,这样才能根据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第二步,新闻采访,一方面为新闻写作准备新鲜的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围绕一次语文探究活动,全方位多维度感知各种信息,进行消息、特写、通讯以及新闻花絮等多种文体练习。

(二)阅读“任务一”--“新闻阅读”导学内容,交流新闻阅读的策略。

阅读后讨论交流,明确阅读策略以及阅读重点:第一,通读本单元课文,归纳新闻提供的主要信息;第二,通过比较阅读,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写作特点;第三,阅读过程中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还要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新闻的内容;第四,能够从新闻专业视角阅读新闻报刊以及网站新闻。

二、通读课文,了解获取新闻主要信息的方法(一)浏览本单元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新闻

的主要信息。

讨论明确:《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三篇消息的标题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飞天”凌空》主要写了第九届亚运会中国16岁运动员吕伟10米高台跳水夺冠;《一着惊海天》主要写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二)想一想,如何快速地获取新闻的主要信息?

引导学生学习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获取主要信息的一般方法。消息的标题(或副标题)一般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当代社会新闻为了增加消息的趣味性,会选择独特的视角设置亮点,增加感情色彩,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标题不能完全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开头导语进行概括。特写、通讯具有文学性,需要根据全文内容概括报道对象的主要事迹。

三、细读文本,把握新闻主要文体特点

(一)阅读《消息两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把握消息正文的结构特点。

①阅读三则消息的导语,概括三则导语的异同之处。

三则导语的共同之处在于用简要的文字呈现最重要、最有亮点的新闻事实。用事实说话,幵启全篇。

②细读毛泽东《消息两则》,两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

先引导学生分析主体内容安排的特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主体部分交代渡江的时间、地点、过程,描述了我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势,揭示了敌军溃败的原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介绍了三路大军的战况,展示了敌人溃退的败状,分析了敌军惨败的原因。

再从毛泽东写作两则消息的历史情境,还原读者的阅读心理。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其一,人民解放军战士读了两则消息,会怎么想?其二,国民党的将领以及士兵读到消息,会怎么想?其三,处于战火中的百姓以及解放区的人民,会怎样想?其四,国外人士读到这些消息,会怎么想?

归纳:消息撰写者的受众意识,决定了消息呈现的选择视角和主要事实。

2.分析消息的时效性(新近发生的事件)、真实性(用事实说话)。

①分析四则消息电头。

发布新闻单位:新华社、路透社(负责任的媒体,言之有信,言之有据)发布地点:长江前线、斯德哥尔摩(新闻事实的发生地,贴近现场,真实准确)发布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时间准确,前两则消息说明某时,表明战况紧急)②分析正文内容,如何体现消息的时效性、真实性?

引导学生从列举的时间、地点、关键事实、引用数据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3.品味消息的语言特点,作者在遵守文体规范的基础上体现个性色彩。

①消息语言的共性特点:准确、简明、形象。

示例分析:

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准确性、简明性、形象性。)②消息语言的个性特点:个体色彩、时代色彩、地域色彩。

我己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己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此消息发表于上个世纪40年代,毛泽东语言多用白话语体,间杂文言词汇,既通俗易懂,又简练蕴藉,体现了消息作者的个体色彩与时代色彩。

当代新闻作者会在写作语言中增加感情色彩,表达亲切自然,注重沟通读者的心灵,强化抒情色彩,缩短读者与新闻事实的情感距离。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下消息中的语言进行比较分析。

(二)阅读《“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