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一贪”豪赌毁人生_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4
黄云:一个学者型官员的堕落史作者:沈义谭树来源:《新西部》2009年第01期从大学教师到政府官员,再到阶下囚,20多年的时间,重庆市九龙坡区原区长黄云的人生经历了由平步青云到一落千丈的重大转折。
2008年11月1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黄云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追缴其违法所得232万余元。
被老同学拉下水“黄区长为何没到会?”“黄区长身体一直不太好,会不会是生病了?”2008年3月底,重庆市九龙坡区召开全区干部大会。
区长黄云的缺席,在与会干部中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10多天后,真相浮出水面。
2008年4月10日上午,经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证实,黄云因违纪违法已被市纪委“双规”。
黄云,1961年出生,早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学院,拥有该学院和南洋理工大学双硕士学位。
34岁那年,已经有10年高校工作经历的黄云担任了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党组成员,区长助理,此后历任沙坪坝区委副书记,区长和九龙坡区区长。
2007年,因参与处理九龙坡区杨家坪拆迁发生的“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黄云曾备受舆论关注。
“他这个人比较有能力,适应能力强,为人低调且重感情,既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又有官员的智谋。
”一位与黄云交往较深的官员这样评价他。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型官员,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却没有保持应有的“清高”,反而被自己和熟人编织的权钱交易网牢牢套住。
喻某是黄云的老同学,经营着一家装饰公司。
1997年下半年,喻某听说沙坪坝区某局要装修办公楼,便找到刚刚登上区长助理宝座的黄云。
一番寒暄之后,喻某道出来意,请黄云帮忙。
于是,黄云给某局的一位负责人打了个招呼,要求他在工程上照顾喻某。
不久,喻某的公司顺利拿到这笔总价为50万元的工程。
1999年下半年,对黄云心怀感激的喻某得知黄云家正在装修房子时,忙通过黄云的亲戚给黄云家送去5万元。
就是这笔“装修赞助费”,将黄云拖下了受贿的泥潭。
不熟悉的人给钱不收认识黄云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人收钱有个“原则”,就是不熟悉的人给钱不收。
女黑老大谢才萍的赌史和情史作者:陈刚来源:《人民文摘》2009年第12期谢才萍,这个在重庆打黑风暴中引起媒体和公众太多注意的46岁矮胖女人,因被爆出文强弟媳身份。
更传言其长期包养16名帅男供其享乐,这两条震撼的理由使谢才萍的知名度迅速飙升,再加上她是这次重庆抓获的19名黑老大中唯一的女性,风头瞬间盖过所有在案重庆黑帮老大,成为重庆开审涉黑系列大案中最引人瞩目的案件。
拼命护宠在谷歌“上升最快关键词”中,谢才萍一跃成为网络搜索第一红人。
还有一个人物罗璇,在法庭上被公诉人称为谢才萍情人。
这个比她小20岁的魁梧帅气男人,也因为谢才萍的关系,名列谷歌“热门搜索关键词”第三。
对于这位“朋友”,罗璇承认谢才萍为他支付了8万元的购车首付,给了他15万元开发廊。
在第二天的庭审中,谢才萍和罗璇的关系再次被明晰,公诉人多次以“情人”表述两人的关系,而宣读的其他被告人证词中也多次提到他们是“情人”。
2007年春天,谢才萍在一家海鲜酒楼吃饭时,碰上了她心目中的帅哥——26岁的罗璇。
谢才萍拿出“大姐大”的做派,热情邀请:“到我这里来吧,给我开车,做姐的保证不会亏待你。
” 罗璇见谢才萍有钱有势,巴不得攀上这“高枝”,实现自己迅速暴富的目的。
于是,一个为了钱,一个为寻开心,两个年龄相差20岁的男女一拍即合。
从此,罗璇以贴身跟班的身份,每天亲热地叫着“胖姐”,与谢才萍在不同的场合出双入对。
尤其是赌场上,这对“老少配”更是腻在一起:两人经常坐在一张椅子上,罗璇殷勤地为“胖姐”捏腰捶背,倒茶喂食。
在“胖姐”打牌时,还得一心二用地帮她盯牌、出牌。
这样的生活,让谢才萍满心欢喜,颇有“半老徐娘”焕发第二春的感觉。
心情舒畅、身体舒服的她,对罗璇也有几分体贴、几分信任,她放心地把赌场上的事务交给他去打理,还让他出面处理赌场内的纠纷和一些账务。
为了保住谢才萍这棵“摇钱树”,在其被警方列为网上逃犯,并在企图摆平未果后,罗璇便四处为其租房子,一方面作为谢才萍躲藏之地,另一方面则当作二人缠绵悱恻的“爱巢”。
“重庆第一贪”豪赌毁人生-;●他被群众戏称为赌王,他在赌桌上一次输赢三四十万是家常便饭;●他受贿3000多万元,超过此前的晏大彬成为重庆第一贪;刘信勇自认为赌技非常,并称自己打麻将一是为了好耍,二就是为了赢钱。
但事实却正如一老板所说,我们无非就是借打牌名义给他送钱,毕竟他是当官的,很多事儿都要求到他。
办案人员指出,刘信勇帮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因为他知道,这些记忆就是日后讨回权力之债的资本。
喜欢赌博的他没想到,自己最后输掉的是整个人生。
他就是善于讨回权力之债的重庆第一贪原重庆市渝北区副区长、重庆科技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信勇。
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对刘信勇提起公诉,指控刘信勇以赌博获利为目的,长期邀约或参与赌博,获取巨额非法利益;主动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收受他人3160余万元贿赂,其行为已涉嫌赌博罪、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受贿罪。
2010年2月24日,重庆市第一中级法院对刘信勇作出一审宣判:刘信勇犯赌博罪、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受贿罪,数罪并罚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其赌博犯罪所得及尚未退出的受贿犯罪所得赃款共计人民币1160余万元继续予以追缴。
刘信勇没有提出上诉。
2010年11月16日,刘信勇保护的黑老大陈知益,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开设赌场罪等11罪,被依法执行死刑。
为赌博参黑护黑混社会1959年2月,刘信勇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1990年12月被选聘为四川省江北县集贞乡党委副书记。
重庆直辖后,刘被任命为渝北区乡企委党委书记、主任,接着升任副区长。
其间,他还兼着一个重要职位重庆科技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直到2003年2月调任南岸区副区长,后又历任丰都县委副书记、县长等职。
案发时,刘信勇正在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老总任上。
刘信勇有两大爱好,一好权,二好赌。
1998年,他迷上了打麻将,在其后任丰都县县长时,一次竟然驱车4小时,为的是跟牌友打通宵麻将,第二天早上再赶回丰都开会。
重庆首个特大国企贪污案侦破录作者:曾齐来源:《检察风云》2012年第03期由重庆市三级检察院共同办理的“三九”系列贪污案是重庆市检察机关迄今为止查办金额最大的贪污案。
该案为国家挽回损失7000余万元人民币。
2012年初国务院国资委纪委专门向重庆发函,建议为专案组干警授功表彰。
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2011年12月22日召开媒体新闻通气会,通报了查办原“三九”汽车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三九”汽车实业)原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王观超等人涉嫌侵吞巨额国有资产案,即由重庆市三级检察院共同办理的“三九”系列贪污案的情况。
通报称,该案是重庆市检察机关迄今为止查办金额最大的贪污案,也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向重庆检察机关交办的首例大型国有企业贪污案、重庆检察机关首例派专案组驻北京长期异地办理的零口供案。
该案为国家挽回损失7000余万元人民币。
被告人中,已有一人被判处死缓,一人被判处无期。
该案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2012年初国务院国资委纪委专门向重庆发函,建议为专案组干警授功表彰。
真是一个“烫手山芋”2008年5月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与国务院国资委纪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北京“三九”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原负责人王观超等人涉嫌侵吞巨额国有资产的问题展开调查。
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指定重庆市检察院办理,重庆市检察院又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一分院具体组织实施。
组织一支队伍,到北京去展示重庆职侦干警的风采,这一机遇对重庆市院、一分院而言,均是前所未有的。
重庆检方各级领导异常重视,最后决定以重庆一分院职侦局为主,吸收各单位骨干成立“三九”案件专案组,加入重庆市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检察院职侦业务骨干,并得到了重庆市公安局、国税局等单位的大力配合。
重庆一分院分管副检察长梁木生、职侦局局长陈卫民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职侦局副局长宋云峰作为一线负责人。
5月19日,梁木生带队赶赴高检正式领取任务。
5月31日,专案组部分人员进驻北京。
虽然专案组对案件难度早有心理准备,也下定了必须拿下的决心,但是在北京初步开展工作,对案情有了大概认识后,还是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因为这是一只真正的“烫手山芋”。
重庆广电巨贪李晓枫4900万的经营之道重庆广电巨贪李晓枫4900万的经营之道2011年09月15日10:58广东出版集团邓全伦我要评论(1)[导读]检方指控,在2001年8月至2009年5月任职期间,李晓枫单独或伙同他人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904万余元。
当地观察人士称,如果以上被控受贿金额最终被法院判决认定,他将成重庆贪官之首。
转播到腾讯微博李晓枫是继8年前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前局长、党组书记张小川之后,重庆广电系统落马的又一名高官。
检方指控,在2001年8月至2009年5月任职期间,李晓枫单独或伙同他人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904万余元。
当地观察人士称,如果以上被控受贿金额最终被法院判决认定,他将成重庆贪官之首。
本报记者邓全伦发自重庆9月12日,中秋节,本是举家团圆的幸福日子。
李晓枫却一身囚服,被关押于重庆市看守所,神情黯然,焦心地等待着法院的宣判。
一个月前的8月10日,重庆电视台原台长、重庆广电集团原总裁李晓枫,因涉嫌犯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检方指控,在2001年8月至2009年5月任职期间,李晓枫单独或伙同他人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904万余元。
此外,2005年9月,他还伙同他人挪用公款300万元人民币。
目前,李晓枫案尚未一审判决。
李晓枫是继8年前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前局长、党组书记张小川之后,重庆广电系统落马的又一名高官。
当地观察人士称,如果以上被控受贿金额最终被法院判决认定,他将成重庆贪官之首。
今年59岁的李晓枫,四川省岳池县人,头上曾戴着多项“桂冠”: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理论研究会会长和高校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7年,作为重庆电视台新掌门,李晓枫上任伊始就锐意推进重庆广电体制改革,实施“制播分离”,是中国电视界著名的改革派和风云人物。
2007年,他作为传媒界的惟一代表,当选“中国十大创新英才”,并与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等人在人民大会堂同台领奖。
一针毙了“重庆第一贪”(图) 2003年10月29日09:09 华商晨报胡启能在法庭上历时4年的“重庆第一贪”胡启能贪污千万公款一案昨日终于尘埃落定。
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胡启能下达死刑执行命令,将胡押赴刑场执行注射死刑。
昨天上午,重庆市一中院对胡启能进行终审公开宣判。
被告人胡启能在受国家机关委派担任重庆市农资总公司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本公司经营进口化肥配额指标及实物化肥的利润款1191万元人民币,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被判处死刑。
犯罪档案“第一贪”专门倒卖进口化肥胡启能“第一贪”案件从1999年案发至今,历时4年。
到昨日是经过了市一中院一审、市高法二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终于查明了胡启能在短短的3年中就贪污了1191万元公款的犯罪事实。
这起建国以来重庆最大的贪污案,堪称“重庆第一贪”。
翻开胡启能的犯罪档案,他的每一笔犯罪事实都与进口化肥配额指标和进口化肥有关。
早在1987年,胡启能就开始担任重庆市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总经理。
1996年10月至1998年12月,胡启能在将13.7万吨进口化肥的配额指标转卖给广东省珠海市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的过程中,要求该公司总经理陈某将本来应当支付给重庆农资公司的491万元利润款交给他个人。
按照胡启能的安排,陈先后将461万现金交给胡启能,另外的30万元现金交给了胡的儿子。
1998年10月28日,胡启能在重庆市一家星级大酒店的一间客房内招呼广东汕头农资公司的客人周某。
胡启能告诉周,他要解决单位职工福利、“理顺关系”,需要由重庆市农资公司以联营的形式,将4万吨进口化肥配额转卖汕头农资公司,价格为每吨150元。
但要求对方每吨只付100元到公司账上,另外50元以现金的方式直接交给他。
就这样至1999年8月,胡先后以解决职工福利等理由,将180万元揣进了自己的腰包。
除了倒卖进口化肥配额指标,胡启能还倒卖进口化肥。
1999年4月至10月,胡启能在将3万吨进口实物化肥和2万吨进口化肥配额指标转卖给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广州公司的过程中,要求该公司化肥科科长将应付给重庆农资公司的利润款150万元,以现金的方式支付给他个人。
有钱人遇到意外风险生活跌落的案例富不过三代”,这是众多富豪家族衰败后留下的教训,而这个教训,也在中国不断地上演着。
尹明善,一个充满传奇经历的商人,一生创业无数,最终做到了重庆首富的位置。
但是,这座花了40多年才建立起来的商业大厦,仅仅不到5年就已没落,负债高达200多亿!而没落如此之快的其中一个因素,便是因为一个“败家子”!尹明善的商业天赋尹明善是重庆人,1938年1月出生,家中贫苦。
为了改变贫苦面貌,年仅12岁的尹明善不得不放弃学业,借了5角钱倒卖针线。
而在倒卖针线的过程中,尹明善认识到一个买卖鸡蛋的年轻人,他是在农村收集鸡蛋,再运到重庆市区卖,而自己则刚刚好相反,是在重庆市区进针线,拿到乡下去卖。
尹明善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双赢的办法,把两个人的资金联合起来,这样子尹明善可以多进一些针线卖,那个年轻人也可以多进一些鸡蛋卖。
果然,一年下来,尹明善就赚到了十几元,在60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回到家后,尹明善的母亲因为愧对他的辍学,重新劝他读书,尹明善把钱给了母亲,只身一人再次前往重庆求学,并成功考进了重庆一中。
当时的尹明善学习成绩极好、尤其数学天赋极高,老师都认为他以后可以成为数学家。
然而,20岁那年,尹明善被揭发成为右派,并于3年后被关进大牢,这一关就是18年,尹明善最重要的青春年华都浪费在此。
1979年,尹明善刑满释放,此时已经41岁了!所幸他在牢里并没有闲着,攻读了英语,甚至达到了可以翻译外籍书籍的水平,所以出狱后前后做了英语翻译、英语教师、出版社编辑等。
1983年,尹明善重新进入商场。
当时,一家涉外科技咨询公司亏损了30万元,举步维艰,尹明善经人举荐后上任,用了两年时间一举扭亏为盈,盈利达到上百万元。
1985年底,尹明善再次经商,进入出版行业,创办了重庆长江书刊公司,成为重庆最早最大的书商,并且赚到了第一桶金。
而尹明善的商业眼光远不止于此,虽然生意红火,但他也看出来书商的未来受限,所以3年后便退出了这个行业,重新寻找机会。
交损友栽进“电梯门” 贪了266万他分文没敢花-讲述人:邱贻光,男,现年33岁,2010年进入检察机关,并一直从事职侦工作,现任渝中区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副局长,2010年获得重庆市检察机关第四届十佳侦查员称号。
讲述案件:渝中区某局原办公室主任徐鸣受贿案。
今年8月2日,徐鸣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他受贿来的赃款266万元已被渝中区检察院全部追回。
当徐鸣认识汤伟之后,整个人生轨迹就走上了岔道。
邱贻光不无惋惜地说。
徐鸣是(重庆)渝中区某局出了名的笔杆子,上世纪90年代常有小文章发表。
后来开始写小说,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作家。
由于文章写得好,他升任办公室主任一职。
这样的人卷入受贿案,让人意外。
下课主任入检察官视线徐鸣一案的来历更是让人想不到。
2009年4月,渝中区检察院一名工作人员在打的出门办事时,与的哥闲聊。
的哥得知是检察院的人,立即打开了话匣子。
大哥,你们晓得不,渝中区某局的办公室主任因为报假账,被单位领导发现了,让他下课了,好没得面子哦。
的哥不上心的话,让这位工作人员留了意。
回到单位后,这事被汇报到了邱贻光那里。
不管真假,本着对当事人负责的想法,我们到渝中区某局去了解一下情况。
邱贻光说,当时了解到的情况是,徐鸣确实因为在一次接待活动后,报账时虚报了7000元遭下课。
这个主任另有隐情其实徐鸣已经很久没有主持办公室的工作了。
邱贻光一行正要离开时,听到一位工作人员说,他这些年一直在负责单位的集资房建设。
一个总标的2亿多元的建设项目,由徐鸣全权负责,这当中会不会有问题呢?凭着敏锐的侦查意识,邱贻光让渝中区某局提供了集资房的详细资料查看。
这一看,大案浮出水面。
在这些资料当中,有一份合同,让大家很疑惑。
这份合同是一份电梯安装合同。
让人觉得不合情理的是安装方并不是出售电梯的公司,而是第三方一个小公司。
同时,资料当中反复出现一个叫汤伟的人。
这人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承包到多项工程。
这里面有什么猫腻?渝中区检察院决定正式开始对徐鸣展开初期调查。
“重庆第一贪”豪赌毁人生-
滥用权力终成重庆第一贪
一次受贿2221万元!也许巨额受贿款来得太容易,刘信勇竟然不承认,或者说没有意识到是受贿。
他声称这些钱是办公司所得,而办公司时他已调离渝北区,所以不是什么权钱交易。
另外,公司注册人都是他的亲属而非本人。
办案人员拿出曹、龙、周的相关供词,刘信勇意识到,不管以何人的名义入股,他才是实质性人物,而多分给刘信勇2000多万元,也是看他的面子而非旁人。
至于是不是权钱交易,也不能由他说了算。
龙某交代: 之所以愿意帮刘出钱,主要是他在渝北区当副区长和管委会主任的时候帮过我的忙。
原来,在2002年龙某的企业进入园区与某集团合作建立工业园时,刘作为分管副区长给其很多优惠政策,并代表区政府与其公司签订了1000亩左右的用地协议。
而其中100亩是综合用地已经开发,他的厂房用了400亩,剩余的500亩则由他卖给了配套厂家,每亩加价1万元到3万元。
仅这500亩地,龙就赚了1000多万元。
按刘信勇的权钱交易逻辑,当年龙某赚的1000多万元是他给的,现在才拿回来几百万不算过分。
而对于周某来说,他看重刘信勇的也是其权力。
如2000年,刘信勇亲自运作多方协调,把一块已经卖给别人的土地收回,再卖给周的公司,使其大赚了一笔。
当办案人员把经过几十个昼夜查获的大量涉案材料放在刘信勇面前时,刘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很快交代了利用职权向曹某提供帮助的事实: 我帮他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在某实业总公司任总经理期间,他和我们公司合办了一个油漆厂,当时油漆厂经营非常困难,总公司就将他在油漆厂的股份收购了,使他没有亏本。
二是在青麓雅苑项目中,我安排人为他出具了假收据,使他的项目顺利融资。
三是帮他协调购买了渝北某综合市场,工商执照和银行贷款都是我帮他协调的
办案人员指出,刘信勇帮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因为他知道,他和别人进行的是权钱交易,而这些记忆就是日后讨回权力之债的资本,所以他不但记得清楚,而且更知道如何讨还。
2005年4月,刘信勇又和龙某、周某开发另外一个房地产项目,以自己妻儿成立的某房地产公司为平台,又是拒不追加资金,经过少投资多分利而多得非法利润719万余元。
岂能将人生变成一场赌局
纵观刘信勇的一生,可以说赌博成了一个最关键的注脚:他因为赌博养成了放纵冒险的个性,又因为需要赌资而贪赃受贿。
他自认为在赌桌上是常胜将军,却不知从他自认为是胜者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了罪恶的俘虏。
当他忘乎所以,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把人生变成一场赌局,以手中的公权力为砝码的时候,其结果就是输得精光。
至于曹某等人之所以给刘信勇好处,是因为他们不得不给。
从这几起合伙办公司行贿受贿案件不难发现,刘信勇在其中充当了一个核心角色他将几个企业拉在一起,项目也由他选择联系,用于运作项目的贷款更是由他来协调安排。
表面上看,是刘信勇占了曹、周、龙等人的便宜,实际上从更深一层意思上讲,通过入干股的形式,曹等人也把刘信勇给套牢了,迫使他挖空心思采取各种办法拉拢关系,实现权力利用的最大化,为他自己也为团伙赚取更多的非法利益。
曾几何时刘信勇也是一个自我控制力很强的人,为了减肥坚持锻炼一年;他也曾是一个爱岗敬业自我约束的人。
但这一切,最终却因为放纵赌博,滥交朋友而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