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3.19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优良的阅读习惯,并使其在阅读教学中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没有将理解感悟与语言文字训练结合起来、过度地拓展和综合而削弱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实现阅读高效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四种主要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之策略

“兴趣是最佳的老师”,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地、自觉地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保护学生的阅读热情

针对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各种原因产生多种例外差异,保护学生的阅读的热情,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同等机会,把目光从少数人转向全体,把发展作为目的,使例外的学生得到例外程度的提高。

2、为学生创设阻抑、调和的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就应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地建构同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文本对话,教师要放弃“权威”,成为与学生具有同等身份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给学生营造解放和开放的空间,为学生创设优良的自主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与胜利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阅读,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要允许思维较慢的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允许表达不清撤不流通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一时的语塞或南辕北辙,便立即请他坐下,这看来大凡的举动,往往会扼杀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结果便是想说的不敢说,想问的不敢问,更不敢脱离了教师的教学而去独立思考了。只有让学生在生动、开朗、调和的氛围下,他们才能够喜悦地进行阅读,并从中享受到阅读的欢乐,阅读的效率才能提高。

3、建立阅读机制,确保阅读落实

为了便于分组阅读、讨论、检查、评比,可以采取小组合作阅读的机制。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每组设一名小组长便于开展活动,小组长定期向教师反馈小组阅读进展情况、主持协调小组讨论;教师的职责则是建立阅读机制、精选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技巧、把握阅读方向、制定阶段目标、定期总结等。

二、拓展阅读之策略

阅读是一种喜悦,是一种享受。这种喜悦与享受并不是他人所赋予的,而必须由阅读者自己亲身去体验;而只靠课本上寥寥无几的文章,学生的认识和体验难以丰盛,拓展阅读则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如果说学课文是“教”,而自主课外阅读则是“放”。为学生选取内容丰盛、贴近生活、贴近校园、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种阅读材料,让学生利用在精读教材中学得的方法进行迁移巩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在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时,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划分为两个阶段来展开。

(1)课前拓展阅读,积累感知信息

课前应安排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把学生阅读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丰盛知识,铺垫情感,为学生学习新课充分“预热”。如果没有课前的这些同步拓展阅读,孩子们的情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表达。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一课时,如果单凭课文内容,学生就不可能深刻领悟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课前引导学生搜集当时的社会背景、詹天佑的相关资料、在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一定的阅读体验后,再去学习课文,则水到渠成。

(2)课后拓展阅读,课内延伸课外

在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再去阅读类似的文章,或者在学完一单元后,再引领学生阅读主题阅读丛书等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受到情感的熏陶等。例如,在六年级上学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第五单元是关于鲁迅先生的主题,在学完本单元的内容后,让学生

读配套的阅读丛书,再去查找鲁迅的相关资料,及时进行拓展阅读,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学生对鲁迅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而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三、教师指导之策略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自己主动去读书,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但是,学生主动读书,并不是放任学生自己去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导”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1、适时节制地引导

在学生有了自己的阅读感受,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节制的引导,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课堂信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解决,并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

2、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阅读的高效率,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如: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善于质疑的习惯,和同学探讨交流的习惯,语言积累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等等,当阅读成为一种欢乐,阅读成为一种需要,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真正的阅读能力自然水到渠成。

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大致被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如果学生在阅读中能灵活运用精读和泛读的方法,可节省下大量时间去看更多的书,从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精读和泛读方法的指导,并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一定可以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四、评价之策略

评价策略是教师对学生阅读学习的结果,作出客观、公平、公正的判断。评价的形式应体现出多样性与灵活性,评价的策略并不在于注重学生最后的一

个阅读结果,而在于通过这样的评价手段能对学生的阅读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评价过程可以贯穿于阅读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经常课堂表扬或将学生的阅读成果(自编剧本、自做小报、小作文等)给予张贴或发表,就会使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大增。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去阅读,注重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有了优良的学习习惯,有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就会不断提高阅读能力,达到高效的系统化的阅读能力培养目标,让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