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637.17 KB
- 文档页数:17
试卷第1页,总9页 …○……外…………○………学校:_____…○……内…………○………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度???学校2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丁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以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式测力计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A .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B .建立“点电荷”的概念C .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 .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2.如图所示,某杂技演员在做手指玩耍盘子的高难度表演。
若盘的质量为m ,手指与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底处于水平状态且不考虑盘的自转。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手指支撑着盘,使盘保持静止状态,则手指对盘的作用力大于mg B .若手指支撑着盘并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盘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C .若手指支撑着盘并一起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则手对盘的作用力大小为试卷第2页,总9页 …外………○…………线○………内………○…………线○……D .若盘随手指一起水平匀加速运动,则手对盘的作用力大小不可超过 3.质量分别为2Kg 、1Kg 、1Kg 的三个木块a 、b 、c 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 的相同轻弹簧p 、q 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p 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
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 弹簧的左端,直到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 取10m/s 2。
莆田一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高三物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范围:一轮复习第一章至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10月,一只编号为234684、年龄只有5个月大的斑尾塍(chén g)鹬(yù),居然昼夜不停地飞行了至少13560km。
从10月13日到10月24日,长达11天它不眠不休,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到了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东北部的安森斯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在11天内的位移是13560kmB.小鸟在某段匀速飞行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0C.在计算全程的平均速率时,可以把小鸟看成质点D.小鸟在不扇动翅膀做水平滑行运动时,不受空气对它的作用力2.如图所示,科学团队在地球表面进行探测器的悬停实验,为未来探测器在更遥远的天体安全着陆做准备。
当探测器向下喷出火焰时,探测器悬停在地表上空,探测器在t时间内向下喷射的气体的质量为m,气体喷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过程认为探测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喷射气体的重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探测器悬停在地表上空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探测器对喷射气体的作用力大于喷射气体对探测器的作用力C.时间t内,探测器的动量变化量为mvD.探测器的质量为mv gt3.图甲为游乐场中一种叫“魔盘”的娱乐设施,游客坐在转动的魔盘上,当魔盘转速增大到一定值时,游客就会滑向盘边缘,其装置可以简化为图乙。
若魔盘转速缓慢增大,则游客在滑动之前()A.受到魔盘的支持力缓慢增大B.受到魔盘的摩擦力缓慢增大C.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不变D.受到魔盘的作用力大小不变4.如图a 所示,一滑块置于长木板左端,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2kg ,现在滑块上施加一个()0.8N F t =的变力作用,从0=t 时刻开始计时,滑块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 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g 取210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B.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C.图b 中,217.5s t =D.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24m/s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装…………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装…………绝密★启用前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能力测试卷(一)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A 、B 、C 、D 四个质量均为2kg 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x -t 、v -t 、a -t 、F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均为零,其中0~4s 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 )A .B .C .D .2.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患癌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 94239u 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 94239u →X+H24e +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穿透能力很强 B . X 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C . 8个P 94239u 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4个………外……………○…………订………※※装※※订※※线※※内※※答※※题………内……………○…………订………3.据《科技日报》报道,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海洋系列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以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等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已知海陆雷达卫星轨道半径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轨道半径的n 倍。
则( )A . 海陆雷达卫星线速度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线速度的1nB . 海陆雷达卫星线速度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线速度的 n 倍C . 在相同的时间内,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各自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D . 在相同的时间内,海陆雷达卫星与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各自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之比为 n ∶14.图甲为一台小型发电机示意图,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1.本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内密封栏中,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3.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
卷Ⅰ为客观题,卷Ⅱ为主观题,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第Ⅱ卷时,请将答案填写在题目相对应的区域内。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 ~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六根原长均为l 的轻质细弹簧两两相连,在同一平面内的六个大小相等,互成60°的恒定拉力作用下,形成一个稳定的正六边形,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已知正六边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d ,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 ,则每个拉力的大小为( )A .B .C .D .2. 如图所示为A 、B 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A 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 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 、D 坐标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B 相遇两次B .t 1~t 2时间段内B 质点的平均速度与A 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C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 1~t 2时间段内的中间时刻D .A 在B 前面且离B 最远时,B 的位置为122x x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
小到手表、手机,大到电脑、电动汽车的充电,都已经实现了从理论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
下图给出了某品牌的无线充电手机利用电磁感应方式无线充电的原理图。
关于无线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线充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只有将充电底座接到直流电源上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C.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D.只要有无线充电底座,所有手机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4.如图所示,两个铁芯上绕着线圈,单刀双掷开关原来接在1 的位置,现在它从1 打向2,试判断此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是()A.始终是由Q 到PB.始终是由P 到QC.先由P 到Q,再由Q 到PD.先由Q 到P,再由P 到Q4.2018年3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莆田一中、莆田四中2018—2019学年(下)一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胰岛素和血红蛋白的元素完全相同B. 血浆中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超过正常值就说明体内有癌细胞C. 松土有利于根系吸收无机盐但不利于减缓温室效应D. 拍摄叶肉细胞的显微照片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答案】C【解析】【分析】1、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2.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详解】胰岛素组成元素为C 、H 、O 、N ,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是C 、H 、O 、N 、Fe ,A 错误;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在正常成年人细胞几乎不表达,所以体内是检测不到的,在某些病理情况下体内的肿瘤标志物会增多,感染、免疫性疾病、肿瘤都会有反应,B 错误;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可加剧温室效应,C 正确;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物理模型,D 错误。
故选C 。
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主要靠ATP 水解供能B. 人体大脑活动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有氧氧化C.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包括了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过程中没有生成ATP【答案】A【解析】【分析】有关“生物与能量”的知识归纳(1) “物质合成”:如细胞分裂间期蛋白质的合成和DNA 的复制等,需要消耗ATP 。
(2) “神经传导”:在神经纤维上表现为动作电位,需要消耗ATP ;在突触小体内,进行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需要消耗ATP 。
(3)病毒等少数种类的生物不具有独立代谢能力,其增殖或复制过程也要消耗ATP ,这些ATP 是由宿主细胞代谢产生的。
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供能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4)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 用于暗反应阶段C 3的还原,不用于其他生命活动;植物或动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才能用于多种生命活动。
福建莆田一中2019年高三第三次抽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考试内容:第一章至第九章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请将第一卷的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按要求作答在答题卷上.第一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3分,共36分〕1、在物理学进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达中,正确的说法是〔〕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B、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的与轻的下落一样快C、安培总结出来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D、奥斯特发明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2、福建女选手郑幸娟在第1l届全运会上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95m的高度,获得女子跳高项目金牌。
假设不计空气阻力,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跳过1、95m的高度时,她的速度一定为零B、在运动员起跳脚蹬地的过程中,支持力不做功C、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总等于她自身的重力D、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对地面的压力3、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能够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下图,由此能够明白〔〕①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②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③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④小车做曲线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电动自行车具有低噪声、无废气、无油污的环保性,而且它的能源利用率特别高。
下表为某品牌电动自行车规格及所用电动机的要紧技术参数,不计其自身机械损耗。
假设该车在额定状态下以最大运行速度行驶,那么〔〕①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576W ②电动机的内电阻为4Ω③该车获得的牵引力为104N ④该车受到阻力为63N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②④5、我国于2017年9月29日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8年6月16日发射“神舟九号”飞船,并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对接。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n~55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l2O3和MgO的熔点均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B. 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 小苏打和氢氧化铝胶囊可以作内服药治疗胃酸过多D. 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答案】D【详解】A. Al2O3和MgO的熔点均很高,都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故A正确;B. “地沟油”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与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制成肥皂,故B正确;C. 小苏打和氢氧化铝都能与酸反应,且本身性质比较平和,所以可以作内服药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D.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单质硅,故D错误,选D。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Fe与过量稀HNO3反应,电子转移数为3N AB. 常温下,1 L 0.5 mol/L NH4Cl溶液与2 L 0.25 mol/L NH4Cl溶液所含NH4+的数目均为0.5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19N AD. 100 g质量分数为17%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5N A【答案】A【详解】A、Fe与过量稀HNO3反应生成Fe(NO3)3,Fe元素由0变为+3,1 mol Fe与过量稀HNO3反应,电子转移数为3N A,故A正确;B. 常温下,NH4+能水解,所以1 L 0.5 mol/L NH4Cl溶液与2 L 0.25 mol/L NH4Cl溶液所含NH4+的数目均小于0.5N A,故B错误;C. 标准状况下己烷是液体,无法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己烷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 H2O2、H2O都含氧原子,100g质量分数为17%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大于0.5N A,故D错误。
莆田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高三物理1.本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 ~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最大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
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最大值。
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B .建立“点电荷”的概念C .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 .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2、如图所示,一杂技演员在表演手指耍盘动作。
设该盘的质量为m ,手指与盘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µ,重力加速度为g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底处于水平状态且不考虑盘的自转,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手指支撑着盘,使盘保持静止状态,则手指对盘的作用力大于mgB .若手指支撑着盘并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盘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C .若手指支撑着盘并一起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则手对盘的作用力大小为μmgD .若盘随手指一起水平匀加速运动,则手对盘的作用力大小不可超过mg 21μ+3、三个质量均为1Kg 的相同木块a 、b 、c 和两个劲度均为500N/ma的相同轻弹簧p 、q 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p 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
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 弹簧的左端,直到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 取10m/s 2。
该过程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Fe 56 I 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如图所示,两个同学抬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桶和水的总重为 G 。
若两个同学的手对桶的拉 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则每个同学对桶的拉力大小为A .sin Gθ B .2sin G θ C .s G co θ D .2s Gco θ15.2018 年 10 月 9 日 10 时 43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距地面高为h的预定圆轨道。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两极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在预定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小为A B C D16.如图,A、B是两个用等长细线悬挂起来的大小可忽略不计的小球,mB=3m A。
B球静止,拉起A球,使细线与竖直方向偏角为30°,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A与B发生弹性碰撞。
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碰后两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A静止,B向右,且偏角小于30°B.A向左,B向右,且偏角都等于30°C.A向左,B向右,A偏角小于B偏角,且都小于30° D.A向左,B向右,A偏角等于B偏角,且都小于30°R1 17.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是3Ω、1Ω和4Ω,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u ~-4-A30°B已知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
考点物质的漂白原理1.(2018课标Ⅱ)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
2.(2018北京)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答案】C【解析】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Fe(OH)2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 (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 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
3.(2017北京)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溶液现象结论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B 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 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 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答案】C【解析】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SO42-,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 正确;SO2与H2S在溶液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体现了SO2的氧化性,B正确;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4生成Mn2+,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错误;SO2与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2SO3>H2SiO3,D正确。
福建省莆田一中莆田四中2019届高三一模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分别用频率为ν和2ν的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某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 : 3,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电子电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频率为2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较多
B. 用频率为 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 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该金属,只要光的强弱相同,对应光电流的遏止电压就相同 D.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光的强度有关,由于光的强度关系未知,故选项A错误; BD、光子能量分别为:和,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为:和,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3,联立可得逸出功为:,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B正确,D错误; C、两种光的频率不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由动能定理可知对应的遏止电压是不同的,故
选项C错误;
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一前一后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且安装有ABS制动系统,乙车在后且没有安装ABS制动系统。正常行驶时,两车间距为100m。某时刻因前方突发状况,两车同时刹车,以此时刻为零时刻,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两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均为15m/s B. 甲车的刹车距离大于乙车的刹车距离 C. t=1s时,两车相距最远
D. 甲、乙两车不会追尾 【答案】D
【解析】 【详解】ABD、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甲车的刹车距离为,乙车的刹车距离为,则有,所以甲、乙两车不会追尾;甲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乙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故选项D正确,A、B错误; C、当时,两车速度相等,相距最远,故选项C错误。
3.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其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运动
轨道如图所示:a为低轨道极地卫星;b为地球同步卫星;c为倾斜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a的线速度比卫星c的线速度小 B. 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比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大 C. 卫星b和卫星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卫星a的机械能一定比卫星b的机械能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项:人造卫星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知识得,解得:, ,由题意可知,卫星a的轨道半径小于卫星c(b)的轨道半径,故卫星a的线速度大于卫星c的线速度;卫星b和卫星c的周期相同,轨道半径相同,故卫星b的线速度等于卫星c的线速度,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A、B项错误,C项正确; D项:由于不知道卫星的质量关系,故无法判断卫星a的机械能与卫星b的机械能关系,D项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正六面体真空盒置于水平面上,它的ADHE面与BCGF面均为金属板,BCGF面带正电,ADHE面带负电其他面为绝缘材料。从小孔P沿水平方向平行于ABFE面以相同速率射入三个质量相同的带正电液滴a、b、c,最后分别落在1、2、3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液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B. 液滴c所带的电荷量最多 C. 整个运动过程中液滴c的动能增量最大 D. 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B、三液滴在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度直线运动, 由图示可知三液滴的水平位移,初速度相同,根据可知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关系为,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等,根据可知加速度的关系为,三个液滴质量相同的带正电液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液滴所带的电荷量关系为,故选项B正确,A错误; CD、对液滴由动能定理得,整个运动过程中液滴的动能增量关系为
,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关系为,故选项C、D错误。
5.如图,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转台上,转台绕过容器球心O的竖直轴线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质量相等的小物块A、B随容器转动且相对器壁静止。A、B和球心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向心力等于B的向心力
B. 容器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容器对B的支持力 C. 若ω缓慢增大,则A、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都增大 D. 若A不受摩擦力,则B受沿容器壁向下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根据向心力公式可知A的向心力大于B的向心力,故选项A错误; BCD、若A不受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A的角速度,
同理可得当B的摩擦力为零时,B的角速度,则有;若转动的角速度,A和B受沿容器壁向上的摩擦力,如果角速度增大,则A、B受到的摩擦力都减小;若A不受摩擦力,整体转动的角速度为,则B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故B受沿容器壁向下的摩擦力,故选项D正确,B、C错误。 6.图a和图b是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L1和L2为电感线圈.实验时,断开开关S1瞬
间,灯A1突然闪亮,随后逐渐变暗;闭合开关S2,灯A2逐渐变亮,而另一个相同的灯A3立即变亮,最终A2与A3的亮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a中,A1的电阻值大于L1的电阻值
B. 图a中,闭合S1,电路稳定后,A1中电流大于L1中电流
C. 图b中,变阻器R与L2的电阻值相同
D. 图b中,闭合S2瞬间,L2中电流与变阻器R中电流相等
【答案】AC
【解析】 【详解】AB、图a中,断开开关瞬间,灯泡闪亮的原因是闭合S1,电路稳定后灯的电流小于的电流,由此可知灯的电阻大于的电阻,故选项A正确,B错误; CD、图b中,闭合开关瞬间,对电流由阻碍作用,灯A2逐渐变亮, 而另一个相同的灯A3立即
变亮,所以中电流与变阻器R中电流不相等;电路稳定后,两只灯泡发光的亮度相同,两个支路的总电阻相同,因两个灯泡电阻相同,所以变阻器与的电阻值相同,故选项C正确,D错误。
7.如图所示,在一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圆形区域内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一质子源位于磁场边界上的A点,该质子源可沿水平面向磁场内的各个方向发射质子。当质子的速率为v1时,磁场边界上有质子射出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当质子的速率为v2时,磁场边界上有质子射出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β。已知α=2β,不计质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1:v2=2:1
B. α越小,v1 与v2的比值越大
C. 若α=120°,则v1:v2=:1
D. 若α=60°,则速度大小为v1的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磁场边界圆的半径相等
【答案】BC
【解析】 【详解】当质子的速率为时,由几何关系可知质子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当质子的速率为时,由几何关系可知质子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根据质子在磁场中做
匀速圆周运动,洛伦磁力提供向心力则有,解得,则有;若越小,则有越小,越大,所以 与的比值越大;若,则有;若,则速度大小为的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故选项B、C正确,A、D错误。
8.如图所示,A、B、C三点在同一水平面上,D点在B点正上方,A、C到B距离均为d,D到B点的距离为,AB垂直于BC空间存在着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移到D时电场力做的功为零,从C到D时电场力做的功也为零,从B移到D时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W,则下列说运正确的是( ) A. 带电粒子从A移到C时电场力做的功一定为零 B. 电场强度既垂直于AD,又垂直于AC C.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D. C点和B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
【答案】ABD
【解析】 【详解】根据公式,可知A、C、D三点的电势相等,即,所以带电粒子从A移到C时电场力做的功一定为零;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相互垂直可知电场强度既垂直于AD,又垂直于AC;根据公式可知B、D两点的电势差为,所以C点和
B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故选项A、B、D正确,C错
误。
二、非选择题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A、B,滑块P上固定一遮光条,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一定电压,两光电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