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特色作物
- 格式:doc
- 大小:234.00 KB
- 文档页数:5
农家之友2013.07●发展历史●发展优势和区域分布“蕈”独特,“山珍”质元素、国家被称为组织誉之为中国食用菌总产值仅次于粮、菜,位居第六位,是世费、出口25农家之友2013.072012年,广西食用菌鲜品年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04.06万吨、总产值达到74.80亿元,分别比2011年度增长11.80%和22.86%,双双实现了“八连增”;广西食用菌行业从业者54.87万人,其中菇农21.74万人;年栽培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市达到5个,年栽培面积超100平方米的县(市、区)由上年度的30个增加到31个,产值超1亿元的县(市、区)由上年度的18个增加到21个;横县继续稳坐广西双孢蘑菇生产第一大县交椅,2012年度全县种植双孢蘑菇1460万平方米,产鲜菇12.53万吨,产值11.26亿元。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种菇效益更加可观,亩产值最少1万元,“万元田”比比皆是,涌现出一大批种菇致富的新农村,菇农们纷纷盖起“蘑菇楼”、“香菇楼”,成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食用菌生产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特点,可变废为宝,是现代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的典范,是生态循环经济的关键一环,更是一项增收产业、富民产业。
随着广西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加大,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运行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空间和市场更加广阔。
中国食用菌专家李玉院士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到广西调研后一致认为: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优势明显,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广西农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和布局,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广西食用菌产业。
力争到2015年,广西食用菌总产量达170万吨,总产值超100亿元,一个新的百亿产业即将诞生。
N●产业效益●发展前景广西柳城县马山乡群众在田间培植冬菇和黑木耳宜州市桑枝食用菌产业化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种植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双孢蘑菇分布极广泛,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主要菇类,可鲜销、罐藏、盐渍。
服务Service15版2021年3月12日星期五编辑:童玲电话:010-'63702118中国农资 CHINA AGR卜PRODUCTION NEWS专家访谈»保花保果好技术柑橘提质又增效—访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植保研究室副主任张戈壁广西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是全国之最,一年四季若干种柑 橘品种轮番上市。
目前广西柑橘 种植以砂糖橘和沃柑为主,形成 了“南沃柑,北砂糖”的种植格 局。
但当前广西柑橘种植水平参 差不齐,如何把柑橘品质提上去,做到优果优价是种植户最关 心的话题。
柑橘花量大而着果率 较低是柑橘单位面积低产原因 之一。
多数柑橘产区着果率为2%,高的也只有7%左右,其余大 部分花不能结果,因此做好保花 保果,特别重要。
对此,记者采访 了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植保研 究室副主任张戈壁,就如何对柑 橘保花保果答疑解惑。
《中国农资》:柑橘有几次落果?落果后如何养护?张戈壁:保花保果技术是柑 橘种植三大核心技术之一。
谢花 后幼果是否可以着稳不落离不 开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激素二是 营养。
柑橘有三次落果期:第一 次生理落果期(带果柄脱落)、第 二次生理落果期(蜜盘落果)和 采前落果。
绝大部分落果集中在 第一、二次生理落果期。
这期间 哪些激素起到“黏合剂”作用?第 一次生理落果带果柄脱落,果柄与枝干连接部位离层形成主要由细胞分裂素决定。
第二次生理落果是蜜盘落果,果实与果柄间离层形成由赤霉素和脱落酸决定,当脱落酸浓度高,果实就保不住。
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至采收前,落果离层形成由2.4-D决定,这时赤霉素几乎无效。
而果实赤霉素主要由果实内种子分泌,因此有核品种用细胞分裂素保果,无核品种则需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同时保果。
4-6月是柑橘保花保果关键期,也是柑橘一年中最重要的管理期。
这段时间包括两次生理落果关键期,若不采取措施就会造成90%以上落果。
此时,要抓住喷药保花、环割保果、控梢防落、营养膨果四个措施,否则全年产量没有保障。
广西木薯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作者:杨梅琼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年第06期摘要:木薯作为淀粉工业的主力、新能源的潜在能源和饲料产业的清洁原料,在食品和加工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西是我国木薯生产的主产区,产业提升对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明确木薯产业定位,将其纳入各级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将木薯产业打造成为高价值产业;实施规模经营,加快推进木薯种植的机械化智能化;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促进食用木薯产业化,推动特色木薯食品化利用快速发展等提升广西木薯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广西木薯产业食品化利用中图分类号:S533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Cassava is the main force of starch industry,potential source of new energy and clean raw material of feed industry,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and processing industry. Guangxi is China’s main cassava producing area,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xi.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Guangxi’s cassava industry,this paper suggests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cassava industry and incorporate it into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lans at all levels; enhanc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build cassava industry into a high-value industry; implement large-scale operation to accelerate the mechan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of cassava planting; strengthen leading enterprises,supplement industrial chain and make industry clustering; facilita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dible cassava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cassava,so as to improve Guangxi’s cass ava industry.Key words: Guangxi;cassava;industry;food use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大戟科木薯屬植物,其地下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素有“地下粮仓、淀粉之王和特用作物”美称,与甘薯、马铃薯并称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年产量超亿吨。
广西武鸣:木薯做出新文章
佚名
【期刊名称】《致富天地》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木薯是世界七大农作物之一,也是广西的特色农作物之一。
近年来,广西积极发展木薯产业,在木薯种植以及加工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
尤其是广西武鸣县,在发展木薯产业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总页数】1页(P23-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3
【相关文献】
1.广西武鸣木薯开花结果现状调查分析 [J], 但忠;欧文军;蒋盛军;李开绵
2.我国木薯产业发展形势与策略——广西武鸣县木薯产业发展启示 [J], 张振文;李开绵;黄洁;叶剑秋;陆小静
3.广西甘蔗与木薯的效益比较——广西武鸣县甘蔗木薯调研启示 [J], 王利利;黎晓
4.低碳经济视角下木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对策——以广西武鸣县为例 [J], 田亮;李清林;郭娟;段永超;王健
5.辅以NDVI/DEM的面向对象木薯提取方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为例 [J], 马洋洋;张彩霞;张继超;谢高地;张雷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 荔枝的产地和分布1.1 荔枝的原产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等省份。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荔枝的种植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扩大,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2. 荔枝的生长环境和特点2.1 荔枝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生长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区。
2.2 荔枝树要求充足的阳光和充沛的雨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砂质土壤为宜。
3. 荔枝的品种和特色3.1 我国的荔枝品种繁多,主要分为妃子笑、巨峰、黑叶等,其中妃子笑最为著名。
3.2 妃子笑荔枝果肉丰满多汁,甜度高,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果中珍品”。
4. 荔枝的历史文化价值4.1 荔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唐代就有关于荔枝的记载。
4.2 在我国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荔枝常常被用作题材,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5. 我对荔枝的理解在我看来,荔枝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是我国南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的成长环境和特色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而其历史文化价值则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认为了解荔枝,就是了解我国南方地理与文化的一部分。
总结回顾通过对荔枝的产地、生长环境、品种特色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的全面介绍,我们不仅可以对荔枝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还可以通过荔枝这一载体,进一步了解我国南方地区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和文化内涵。
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读者们能对荔枝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对我国南方的地理与文化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荔枝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唐代,那时称作“榻榻果”。
据史料记载,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曾有“宜食红颜卧,莫负榻榻果”之句,可见其在古代就已为人们所喜爱。
荔枝不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也被引入了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等地。
在这些地区,荔枝也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消费。
而就在我国,荔枝作为一种独特的水果,在我国南方地区却有着更深的情感纽带。
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荔枝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Citrus Biology2011年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桔研究所目录前言 (1)一、实验室2011年度工作报告 (3)(一)研究工作水平与成果 (3)(二)队伍建设与人才培育 (3)(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4)二、各研究方向进展 (4)(一)柑橘品种选育与繁育 (4)(二)柑橘优质高效安全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 (5)三、成果、专利及获奖情况 (5)(一)科技奖励 (5)(二)成果鉴定 (6)(三)成果转化 (6)四、国内外学术交流 (6)五、人才培育和研究生培育 (8)六、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9)七、新增自治区级以上项目目录 (10)八、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11)九、论文目录 (11)前言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培育),依托于广西柑桔研究所,认定于2010年12月。
所长陈国平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邓子牛教授担任。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一、柑橘品种选育与繁育其中包括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优势品种选育与布局研究;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创新研究。
二、柑橘优质高效安全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其中包括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研究;柑橘营养生理与调控;抗性生理与病虫害防控研究。
实验室近三年承担在研课题7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技攻关、桂林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农转资金项目、国家公益性项目,以及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等。
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得省级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市级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广西金绣球奖1项,实施成果转化4项,审定柑橘新品种3个。
实验室科研队伍由固定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技术辅助人员及研究生组成,共48。
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20人,博士15人、硕士12人。
实验室每年引进2-3名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研究型人才;利用已有的合作项目,每年选派1-2名青年科研人员出国学习、交流;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科技骨干进修学习、合作研究,同时,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提高学历,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兴宁市优质丝苗米的特点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摘要】兴宁市优质丝苗米是一种珍贵的米种,以其颗粒细长、口感香滑而闻名。
其高品质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是实现优质丝苗米生产的关键,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施肥方法,可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适应兴宁市气候条件的前提下,采用合适的栽培方式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的基础。
合理施肥和灌溉管理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同时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
通过对兴宁市优质丝苗米的特点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并推广这一珍贵的农产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兴宁市、优质丝苗米、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气候条件、施肥管理、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重要性、总结。
1. 引言1.1 介绍兴宁市优质丝苗米的重要性兴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县级市,素有"丝苗之乡"的美誉。
优质丝苗米是兴宁市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具有颗粒饱满、口感细腻、香气浓郁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兴宁市优质丝苗米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被誉为"华南第一粮"。
优质丝苗米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口感和品质上的优秀,更在于其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种植优质丝苗米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能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优质丝苗米种植,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民种粮增收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1.2 概述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意义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意义在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粮食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注重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的保护,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兴宁市,采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优质丝苗米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191地方经济2021年04期 (2月上旬)广西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及前景谢秀丹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摘要:作为我国特色油料树种,油茶兼具营养价值及观赏价值。
广西地处亚热带,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油茶产区,在油茶产业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次研究介绍了广西油茶种植的现状及优势,分析了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广西;油茶种植;经济效益;优势油茶在我国已经有2 000多年栽培历史,其主要分布于少数南方地区及丘陵地带。
进入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油茶市场前景提高。
尤其是现代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生产设备的更新,为油茶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广西是我国油茶种植重要基地,一方面缓解了广西油茶资源利用率低的困境,另一方面带动了油茶相关副产品行业的发展,对广西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及前景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广西油茶种植现状及优势(一)广西油茶种植现状在广西,良庆区有种植油茶的传统,加上近年来引进推广种植油茶新品种获得成功,辖区内油茶产业发展条件逐步成熟,并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柱性产业。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力推动油茶“双千”计划实施,到2022年实现全区油茶面积突破1 000万亩,到2025年丰产后全区油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 000亿元。
为此,自治区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政府部门对油茶副产业生产投资力度加大,广西油茶种植面积多达500多万亩,油茶产量占全国17%—20%,政府及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对新发展油茶种植的农户,党委、政府当年给予每亩奖励700元的补助[1],可见广西油茶种植前景大好。
目前,广西内油茶加工企业近20家,且具有各自的特色品牌,除进行油茶生产外,还致力于油茶加工技术研发,不仅拓宽了油茶发展渠道,而且提升了油茶品质。
(二)广西油茶种植优势首先从气候环境看,油茶种植对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区域气候条件无法满足油茶生长需要,不仅油茶品质低,而且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一、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小麦: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方小麦以其粒大、质优、口感好等特点著称。
2. 玉米:玉米在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也相当广泛,尤其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这些地区的玉米以其饱满、香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
4. 薯类:马铃薯、红薯等薯类作物在北方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尤其在甘肃、陕西等地。
这些地区干旱少雨,适宜薯类作物生长。
二、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水稻: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口感细腻,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
2. 柑橘:南方地区的柑橘产业具有世界知名度,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这些地区的柑橘以其皮薄、汁多、味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3. 茶叶:我国南方茶叶种类繁多,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
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长。
4. 棉花:南方地区的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棉花纤维品质优良,产量稳定,对我国棉纺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枣树:新疆是我国枣树的主产区,尤其以若羌红枣、和田大枣等品种闻名。
新疆的枣树种植历史悠久,红枣品质上乘,营养价值高。
2. 葡萄:新疆葡萄品种繁多,口感各异。
吐鲁番地区的葡萄干享誉世界,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
3. 瓜类:西北地区的哈密瓜、西瓜等瓜类作物品质优良,口感鲜美。
尤其是哈密瓜,以其甜度高、肉质细腻著称。
四、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青稞: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 藏药: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藏药资源。
广西产业结构范文广西是我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其产业结构具有丰富的特点。
广西的产业结构主要由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部分组成,并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广西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下面我将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方面展开对广西产业结构的分析。
农业作为广西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在广西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广西的农业中,种植业是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之一,主要以稻米、甘蔗、柑橘、苹果、花卉等作物为主,并且以优质特色农产品为发展方向。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广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将绿色、有机种植理念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提高了农业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广西还注重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此外,广西还发展了畜牧业、渔业和林业,通过发展生猪养殖、水产养殖和木材加工等产业,为广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了农业之外,广西的工业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广西的工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包括了冶金、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汽车等领域。
其中,铝、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广西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广西作为我国重要的铝产区之一,铝业产值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为广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广西还注重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汽车工业,推动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高广西的产业附加值。
通过积极引进外资和加强科技创新,广西的工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不断提高,给广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广西的服务业也在迅速发展,成为广西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广西的服务业主要包括了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业成为了广西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同时,广西还注重发展金融业和物流业,通过建设金融中心和加强物流节点建设,打造广西的交通运输枢纽,为广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广西还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挖掘广西的人文资源和民族艺术,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文化品牌,为广西经济转型升级和多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宫川蜜桔品种好不好?宫川蜜桔品种有什么特点?宫川蜜桔品种适宜在哪里种植?宫川蜜桔品种亩产多少公斤?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品种名称:宫川二、品种类型:蜜桔三、引进单位: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四、审定编号:桂审果2016020号五、适宜种植区域:可在广西柑橘产区种植六、品种来源:宫川原产日本静冈县,是在来系温州蜜柑的芽变,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于1973年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引进。
七、亩产量:1997年在在桂林市雁山区广西国有良丰农场种植9.6亩,枳砧,2015年测产,平均单株48.4公斤,平均单果重141.8克,亩产4017.2公斤。
八、品种特点宫川蜜桔品种树势较开张。
叶片菱状椭圆形,叶先端钝尖,基部楔形。
水平花径2.9厘米,花丝分离,18-21枚,雌蕊略高于雄蕊。
果实高扁圆形,横径6.17-7.71厘米,纵径4.98-6.58 厘米,果形指数0.71-0.88,单果重102-147 克;果面橙黄至橙色,萼片附近隆起明显,具4-5 条放射沟,油胞平生或微凸;皮较薄,易剥皮;果肉橙黄色。
无核,酸甜适中,风味较浓。
成熟期为10月中旬。
九、种植要点1、种植无病毒苗木,种植的行距3.0-4.0米,株距2.0-3.0米,即:每亩种植56株-111株。
2、树形采用自然圆头形。
3、施肥:萌芽肥:春梢萌芽前10-15天开沟施入;稳果肥:第一次生理落果后撒施一次,6月份再淋一次水肥;攻梢壮果肥:秋梢放梢前10-15天开沟施入;采果肥:采果后施入;冬季施腐熟有机肥。
4、保花保果: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果:在第一次生理落果高峰(谢花2/3后)前和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前各喷1次赤霉素 30 毫克/L加硼砂0.1%-0.2%加硫酸。
优质香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壮香优系列新品种的应用及展望摘要:优质香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壮香优新系列品种具有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等优点,简单介绍优质三系杂交稻壮香优系列品种的应用情况及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三系杂交稻;优质;广西;应用;经济一、广西优质稻发展情况著名的育种家石明松[ 1 ]发现了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后,部分力量调整到二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上面,虽然研究力量有所下调,在不同时期仍选育出许多三系杂交稻品种应用于生产,为水稻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
近年来,广西注重构建水稻育种技术的创新理念,从单一的注重杂交稻的抗性和产量方面还逐渐延伸到水稻株叶型态、稻米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广西杂交稻品种在选育方向普遍得到适应性改造后,众多育种家育成了诸多优质香型的纯系不育系和恢复系,具有代表不育系是野香A和壮香A等,广谱性恢复系有郁香、白金1205等。
2018年,通过广西审定的水稻品种有139个,其中三系杂交稻品种共83个,优质三系杂交稻品种米质达到 NY/T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优质二等米质以上共20个;2019年,通过广西审定的水稻品种有210个,其中三系杂交稻品种共154个,优质三系杂交稻品种米质达到 NY/T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优质二等米质以上共53个;2020年,通过广西审定的水稻品种有235个,其中三系杂交稻品种共151个,优质三系杂交稻品种米质达到 NY/T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优质二等米质以上共58个。
2020年米质达2级以上的优质三系杂交稻品种比2018年的多38个,涨幅超过一半以上。
其中有不少广西自己育成的品种,这说明广西一直重视对水稻新品种的引育开发。
广西水稻新品种不断在增加和丰富,充分说明了广西水稻种子产业是在逐年向前发展的[3]。
优质三系杂交稻品种在广西、华中及华南等水稻种植地区得到更为广泛地应用。
二、壮香优系列新品种的选育进程广西著名育种家郑恒受作为广西白金种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先后成功自主选育出壮香A、精工A两个不育系及白金1205、白金1252、白金5、白金6和白金金香等广谱强优势恢复系,白金1205和白金1252已分别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现代经济信息助力广西乡村振兴的砂糖橘产业发展及建议刘美任 甘 雨 程雅婷 曾智豪 罗之涛 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初广西引进砂糖橘以来,由于其种植效益显著,农民种植热情高涨,目前种植面积、产量均跃居全国第一。
现今,砂糖橘产业已然成为广西农业经济的“甜蜜产业”,也成为该地区域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支柱。
与此同时,广西砂糖橘产业种植成本日益高涨、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以及产业快速发展产生的其他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广西砂糖橘产业的现状及经济效益,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砂糖橘产业;现状;建议;广西中图分类号:S66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2-0472-03一、广西砂糖橘产业发展现状 1.广西砂糖橘生产状况(1)主产区方兴未艾,新兴产区强劲有力广西砂糖橘产区有桂北、桂东、桂西北地区,其中主要产地分布位于桂林市的阳朔、荔浦、永福、临桂和灵川县,梧州市的岑溪、苍梧、藤县和蒙山县,百色市的西林县,贺州市的富川、昭平县及来宾市的金秀等县。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桂林、梧州及百色西林县砂糖橘种植面积分别为120万亩、52万亩、17.8万亩,占据广西砂糖橘种植面积一半以上。
近年来,以主产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强有力的新兴产区,包括南宁武鸣,来宾象州,柳州鹿寨,贵港平南,玉林博白,梧州苍梧,贺州信都,河池罗城等地。
这些地区扩种的面积均不可小视,并且多半以大型果场为主,占地面积少则上百亩,多则上千亩。
图一:广西砂糖橘种植分布图(根据农财网相关资料整理得)(2)整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提高近年来广西砂糖橘价格持续向好,相较于其他大部分农作物效益更高,全区农民种植热情高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开始每年新增种植面积达数十万亩,其种植面积由2014年的100.05万亩迅速增长至2017年的200万亩以上,短短三年时间增加一倍之多。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优异种质资源(粮食作物)1.庄红贡米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安徽省入选依据:经实验室检测,富含铁((38.9毫克/千克)、锌((25毫克/千克)等元素,远高于铁定量值2.5毫克/千克、锌定量值3毫克/千克;食味以泰国香米(80分)为对照,评分高达90分,口感佳,极具开发价值。
2.岭沟贡米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陕西省入选依据:贡米籽粒硬度大、颜色光泽好,下锅煮蒸,浓香立生。
3.苟阳当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贵州省入选依据:耐冷性和抗病性强,耐贫瘠、香味浓,米质糯性极佳。
采用牛耕、手插秧,用当地独有的(摘刀”人工收获,采用自制(禾架”自然风干,水用于制作米酸,稻秆烧成的草木灰用做染料染布和制作灰粽。
在侗族世居民族婚丧嫁娶和礼仪习俗中是不可缺少的物品,极具原始的耕种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4.明水大红芒香稻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山东省入选依据:该资源为农户家族多代自留种,芒长超过6厘米,田间鸟类无法啄食,抗稻飞虱、卷叶螟、稻瘟病,极其清香,市场售价在30-40元/斤,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但因植株高(自然条件植株超过2米,控水肥、打叶等措施植株可控在1.5米)、产量低(亩产在100公斤左右),生产中已绝迹,因资源提供者对种质资源具有较强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得以保留。
5.维西攀天阁老黑谷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云南省入选依据:壳黑色,米粒润红饱满,味道醇香,香糯可口,富含多种氨基酸、多酚,黄酮含量极高。
主要种植在海拔2680米的坝区,生长期长达227天。
6.乌江稻米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甘肃省入选依据:乌江稻米以乌江堡所产最著名,栽培历史悠久,曾作为贡米进献朝廷,是甘肃张掖的一大特产。
地方老品种濒临灭绝,近几年,科技工作者对老品种( 白芒稻”、 黑芒稻”进行抢救性收集保护,尚有其衍生品种亟待收集发掘保存。
7.长毛谷作物名称:水稻,地方品种来源地:云南省入选依据:生育期长达七个月,抗逆性好,人工需求小,产量极其稳定,可以长期留种种植。
甘蔗 甘蔗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
种植: 新植甘蔗采用栽种甘蔗苗繁殖,栽种后不久即生根,长出许多嫩芽,形成丛状。收割时仅收割甘蔗茎,将根仍留在土壤内,即宿根,来年,宿根重新分枝生茎;因此,甘蔗为多年生植物,它的收获多的可达7~8次,在中国一般为3次,即三年后挖去宿根,重新种植。 甘蔗是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属C4作物。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无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时数在1195小时以上。甘蔗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以粘壤土、壤土、砂壤土较好。土壤pH值在4.5~8.0,甘蔗都能生长,但以土壤pH值6.5~7.5为适宜。
合理施肥: 基肥:每亩施优质三元复合肥50公斤做底肥 苗期追肥:甘蔗出土后至3-5叶期一般需追施断奶费1-2次,每次用尿素5-7.5公斤/亩抢雨前条施 拔节肥:施用优质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亩 重施甘蔗茎伸长肥:亩施复合肥50公斤 巧施蔗茎增粗肥:每亩用优质复合肥25-35公斤
微量元素:单施钙 镁 硼 钼肥对甘蔗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且经济效益较好,而施用Fe 和Zn肥具有负效应
广西甘蔗种植情况: 广西种植甘蔗的地区主要有南宁、崇左、来宾、柳州、百色、河池等九个地市22个县,到2007/2008年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达95.3万ha,产量8223万t,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2l。8℃,有效积温6800℃年降雨量1300~1600mm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甘蔗生产的综合条件相对世界主要产糖国的综合条件处于中等水平,甘蔗种植生产稳定,交通方便,旱坡地资源丰富,,种植新良种覆盖率达到89。91%。广西区内现有甘蔗制糖企业56家,日处理甘蔗19.5万t,大型糖厂15家(日榨能力4000t以上),中型甘蔗制糖企业32家(日榨能力2000-4000t),的小型甘蔗制糖企业9家(日榨能力2000t以下)。这些企业目前的经济效益稳定,企业管理水平也在全国同行业处先进水平。 广西是我国甘蔗最大的产区,其榨出的白糖量占全国的60%以上。2009年广西统计局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为1031.4千公顷(合1547.1万亩)。2011至2012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预计能达到1560万亩。
桉树 桉树生于阳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全年可采叶。我国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桉树的树冠小,透光率高,有利于树丛下草的生长。树冠小,蒸腾作用也小,是节水树种。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多数种既能适应酸性土,也能适应碱性土,而最适宜的土壤为肥沃的冲积土。一般能生长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生长较好。适生于酸性的红壤、黄壤和土层深厚的冲积土,但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好的地方生长良好。主 根深,抗风力强。多数根颈有木瘤,有贮藏养分和萌芽更新的作用。一般造林后3~4年即可开花结实。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树种的总称,桉树属桃金娘科桉属,原产于澳洲,我国主要种植于云南、广东、广西及川西等省区。种植品种有蓝桉、直干蓝桉、柠檬桉、大叶桉及观叶型铜钱桉5种,桉叶可以提取桉油(芳香油),叶及精油可入药,有消炎杀菌、健胃、祛痰、驱风之效。木材具有质细、耐腐,心材可抗白蚁,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造船、码头、造纸、矿井、养畜圈舍、燃料等各行各业,经济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随着西部大开发及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的实施,退耕还林的进展加快,桉树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前景看好。
种植技术: 移栽及幼树管理 1、移栽。6月上旬雨季开始后进行移栽,塘深40厘米,直径40厘米,每亩植300株(株行距1×2米),栽后浇足定根水,培土要高于地表,防止积水烂根和土壤板结,利于幼树成活生长。 2.施肥及虫害防治。成活后,每亩用复合肥50千克或普通过磷酸钙40千克、尿素10千克,于塘周施用。桉树易受黄蚂蚁为害,在移栽成活后,用10%二嗪磷颗粒剂每亩500克或3%辛硫磷每亩1千克拌在化肥中,施于塘周与土壤拌匀,可防治黄蚂蚁的危害。 3.幼树管理。成活后的幼树林应禁止放牧,及时铲锄树苗周围的杂草,有条件的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树苗长至2-3年后,每年进行修枝1次,修除下层细弱枝,有利于通风 桉树透光,保持树苗的成长。4年后即可采叶提取芳香油。
基肥:施基肥是营造桉树丰产林的重要措施。由于福建省土壤普遍缺磷,故基肥宜选用长效的钙镁磷肥,在造林前一个月左右回表土时施下,每穴均施500g。 追肥:及时追肥,对林分生长至关重要,应在定植后1-2个月(苗高约0.7-1.0m时)及时追肥一次,施复合肥、尿素各50g/株(也可在下雨天时撒施,各50g/株);7-8月施复合肥、尿素各100g/株;第二年的早春结合锄草松土再追肥一次,每穴施尿素、复合肥各100g。 施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因地施肥,即根据林地土壤的养分、水分质地、空气、酸碱度等特性与地形条件进行施肥,每次施肥前要除净杂草。二是施肥时应在穴的后坡方向开沟深埋,以减少肥料流失。三是雨后施肥,以加速肥料溶解和减少肥料淋失。四是山脊、山坡中上部等贫瘠地段应多施,沟边、山谷等沃土少施。 抚育施肥:为促进萌芽林速生快长,提早成林,提高产量,应加强抚育和施肥。采伐迹地一般较板结,应在采伐后林地清理完就要松土抚育,这样既能达到土壤疏松,通透气,又能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有利于伐根的萌芽及林木生长。第二年松土抚育可以结合定株一并进行。 施肥最好在采伐后萌芽前进行,采用沟施,每株施磷肥或氮、磷、钾复合肥1-1.5kg(每公顷200-300kg),也可施尿素,有条件最好与有机肥一起混合施下,施肥季节最好在4-7月,因萌芽条在这期间生长最迅速,需要养分最多,吸收也最快,施肥后能收到显著效果。
微量元素:铜 锌 硼普遍处于缺乏或极缺乏水平,以硼缺乏最为突出 广西桉树种植: “十一五”期间,广西采取政府引动、政策带动、科技推动、加工促动的“四轮驱动”措施,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其中桉树速丰林面积超过260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桉树引种改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速丰林林地产出率成倍提高,桉树单产由过去每亩2~3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8-12立方米,采伐周期也由过去的10~20年缩短到4~6年。
2005年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为53.36万公顷,2006年为63.64万公顷,2007年总面积为75 万立方米。2010年,桉树人工林达到106.7万公顷,蓄积量达到120立方米/公顷,可支持生产桉木浆240t,胶合板300万立方米。 木薯 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广东和广西的栽培面积最大,福建和台湾次之。
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底肥用量及施用方法:为避免出现底部施肥烧苗的现象发生。2008年植期种植每亩施有机肥100—200公斤,复合肥15—20公斤,特丁磷2-3公斤混合施用。并将其施于种植沟内种苗与种苗之间,避免种苗与肥料直接接触而造成烧苗。 施肥:在各种养分中,木薯对氮和钾的需求最高,其次是磷、钙和镁。木薯的施肥时期和方法要根据其生长周期,气候特点,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和经济因素等条件决定。原则是施足基肥,合理追肥,N、P、K配合施用。在正常的情况。三要素的施用比例以N:P:K=5:1:5或5:1:8为好。在生产上,由于木薯的生长与土壤和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高温多雨,淋溶严重的地方,肥料的一次施用往往难于保证其全生育期的需要。因此,在实践上,一般应追施2-3次,分为壮苗肥,结薯肥和壮薯肥。壮苗肥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5-7.5公斤。于种植后30-40天内,结合中耕除草,间苗施用。结薯肥以钾肥为主并适施氮肥。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15公斤于种植后 60-90天施用。可促进块根形成,保证单株结薯率。如果土壤贫瘠的地块,最好能施一次壮薯肥,于种植后90-120天内使用,每亩施氯化钾5-7.5公斤,可促进块根膨大和淀粉积累。
木薯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大小分别为:硫>锰>锌>铜。 广西木薯种植 木薯是广西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用途很广,经济价值较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蔗糖业生产遭受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木薯生产将成为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广西气候、土壤适于木薯生长。木薯生产具有明显的自然优势,木薯耐旱耐瘠。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广西木薯年种植面积23~28万hm^2,占全国木薯种植总面积的60%。 建成集科研、引种、试验、推广为一体的5000亩良种繁育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推广种植高产高粉的木薯品种,基地良种推广率达90%以上,亩产由原来平均1.5吨提高到3-3.5吨、增收600-800元(一吨四百元左右)。位于平南县镇隆镇古带村的木薯高效栽培示范基地里,经测产,示范品种新选048最高产量地块亩产达5207.3公斤,据了解,这是迄今广西木薯单产最高纪录
香蕉 香蕉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原产亚洲东南部,中国海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也均有栽培
香蕉的需肥特性: 香蕉生长需钾肥量大,根系发达但分布浅,对肥料特别敏感,氮肥可促进香蕉早开花,增产效果明显。香蕉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氮磷钾比例为4:1:14;前期钾氮比低,后期钾氮比高。 除了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微量元素的补充也不容忽视。香蕉的品质与微量元素也密切相关,唯有平衡施肥,方能保证果实的高品质。禾丰氮钾硅镁肥是一种含氮、钾、硅、钙、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