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2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一:教学内容: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二:教学目的: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开始进入美术鉴赏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的语言上有着不同的方式,美术作品由此呈现出千变

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以及构成美术语言的要素。

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美术作品鉴赏中必须要了解的重要部分,教学中要利用对语文字词句构成的关系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对美术作品鉴赏中,对形象艺术语言的运用分析美术作品的重要作用。教学中以美术作品中的美术语言与语文语法之间关系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作用---理解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中艺术语言的作用的了解,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了解艺术家在作品中如何运用自己的情感感悟生活和创造形象,通过对美术作品中艺术语言创造方式了解美术作品和

分析美术作品以及感悟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认识美术的语言,其中包括概念、内容及其形态分类。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包含在整个美术作品之中,因而势必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必须结合具体作品,调动学生以往的美术知识,通过多样的美术作品来认识和讲解。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

五:教材分析

(A)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为例,说明美术家在美术语言的运用上是有差异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首先从三件具体的美术作品——五代画家顾闳中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画家梁楷的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和美国画家克里福德•斯蒂尔的油画《1954》开始直接的语言辨析,然后进入概念和知识的解释,说明什么是美术语言、美术语言所包含的

内容以及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

第三部分“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着重对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进行具体的辨析,以使学生对这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B)作品分析

1954(油画,1954年)克里福德•斯蒂尔(美国)

斯蒂尔(Clyfford Still,1904—1980)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的格兰丁市,1935—1941年在斯波坎尼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学院学习,后留校任教。1946—1950年间,斯蒂尔在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美术学院任教,随后到纽约生活和教书。从1963年起直到退休,斯蒂尔一直住在马里兰州的威斯特明斯特。1946年,斯蒂尔在本世纪艺术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中第一次表明了自己在抽象表现主义中的独特地位。他在这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使他成为大型单色绘画的先驱之一,尤其他后来在贝蒂•帕森斯美术馆举办的展览(1947、1950和1951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由此奠定了色场绘画或抽象表现主义的抽象意象主义绘画一派。

斯蒂尔的作品一般都很大,但上面的色彩却很少,只有一两种颜色,它们彼此覆盖,其空间是靠色块之间的空隙来实现的。他以浓重、粗放的大块色彩及其质感创造出巨大而流动的形象。它们转换、变化,打开和封闭了空间,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这些色彩主要是黑色、红色或黄色,色彩之间流动、变化,形成一种运动的关系。这里的《1954》是他成熟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体现了他的这些风格特征。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28.7厘米×33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顾闳中(五代)顾闳中(907—960)是我国五代时期南唐(937—975)的著名人物画家,时任宫廷画院待诏。图中所绘韩熙载(902—970),字叔言,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其父为北唐高官,后在宫廷倾轧中被杀,韩熙载就举家投奔南唐。韩熙载本人学识渊博,不仅熟悉礼法和典章制度,而且诗文、书画、音乐无不精通。投奔南唐政权后,本想一展宏图大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由于南唐政权内部同样尔虞我诈,韩熙载一直没有得到重用。而南唐后主李煜对来自北方的政治和军事压力,采取屈膝求和的态度,而对内部,尤其是对来自北方的大臣,则疑心重重,生怕他们会对他的政权不利。因此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2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一:教学内容: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二:教学目的: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开始进入美术鉴赏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的语言上有着不同的方式,美术作品由此呈现出千变

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以及构成美术语言的要素。

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美术作品鉴赏中必须要了解的重要部分,教学中要利用对语文字词句构成的关系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对美术作品鉴赏中,对形象艺术语言的运用分析美术作品的重要作用。教学中以美术作品中的美术语言与语文语法之间关系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作用---理解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中艺术语言的作用的了解,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了解艺术家在作品中如何运用自己的情感感悟生活和创造形象,通过对美术作品中艺术语言创造方式了解美术作品和

分析美术作品以及感悟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认识美术的语言,其中包括概念、内容及其形态分类。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包含在整个美术作品之中,因而势必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必须结合具体作品,调动学生以往的美术知识,通过多样的美术作品来认识和讲解。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

五:教材分析

(A)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为例,说明美术家在美术语言的运用上是有差异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首先从三件具体的美术作品——五代画家顾闳中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画家梁楷的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和美国画家克里福德•斯蒂尔的油画《1954》开始直接的语言辨析,然后进入概念和知识的解释,说明什么是美术语言、美术语言所包含的

内容以及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

第三部分“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着重对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进行具体的辨析,以使学生对这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B)作品分析

1954(油画,1954年)克里福德•斯蒂尔(美国)

斯蒂尔(Clyfford Still,1904—1980)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的格兰丁市,1935—1941年在斯波坎尼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学院学习,后留校任教。1946—1950年间,斯蒂尔在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美术学院任教,随后到纽约生活和教书。从1963年起直到退休,斯蒂尔一直住在马里兰州的威斯特明斯特。1946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