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2, 2018
14
• 王朔说金庸小说:总体印象,情节重复,行文啰 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说清楚的偏不说 清楚,而且谁也干不掉谁,一到要出人命的候, 就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档横儿的,全部人物都有一 些胡乱深仇大恨,整个故事就是靠这个推动着。 • 王朔说"金迷":金庸能卖,全在于大伙儿活的太 累,很多人活的还有些窝囊,所以,愿意暂时停 停脑子,做一把文字头部按摩,能无端生些豪气, 跟着 感受一道善恶是非终有抱这一古老的中国便 宜话,第二天去受罪还能怀着点的希望。
Thursday, November 22, 2018
9
• 短篇小说《等待》。《等待》是一篇时代印迹很浓并 且颇为稚拙的小说,文笔还很学生腔。然而在1978年 刚刚粉碎四人帮的当时,它无疑是清新可喜的,一投 中的也显示了王朔的创作潜力。 此后王朔又写过几篇部队题材的作品,但反响均不 大。其间他曾经试图经商,不但没赚到什么钱,倒是 体验了许多被骗的心情。这一段致力赚钱的经历,后 来被记录在《橡皮人》(曾被改编为电影《大喘气》) 和《许爷》等作品中。 经商不成,无所事事之中他又开始进行创作。商人 的视角使他知道什么东西适于出售,于是他挑选了在 普通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为自己的描写对 象,果然,在《当代》上一投而中。
Thursday, November 22, 2018
4
• (二)不足:
• 1、在充实现实主义的同时,却消解了现实主 义的某些长处。 • 2、某些作品肤浅,表层化,人物形象淡薄, 模糊,色调灰暗,阴冷,读后感到沉重,压抑, 少亮色。 • 四、现实主义冲击波: • 90年代中期,河北出现了“三驾马车”— —谈歌、何申、关仁山,他们的崛起使新写实 小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称“现实主义冲 击波”。他们的创作受到评论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