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中酒梅意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7
李清照诗词中的意象解读与生发作者:朱小能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5年第02期意象,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来表达情感、升华思想、加强印象的一种基本艺术方式。
意象是一个先抽象后具象的复合名词,意(诗人主观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感情)与象(作为审美客观的现实生活景物、事物与场景)借语言文字为媒介,进行感应、契合、和谐、融合。
可以通过这些特定的意象来学习和分析诗歌。
本文以李清照的诗词意象为点,带出诗词意象这个面。
一、李清照诗词中的酒意象:酒、病酒、淡酒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写酒,写醉,写樽(酒杯)的词句甚多。
这些酒意象在词中,能够反映那首词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内涵,《如梦令》中就记载了她一段难忘的出游经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里的酒就能反映出当时作者的心情是高兴的,群聚出游,饮酒至醉,荡舟池塘,这里的酒意象就可以说是以酒助兴。
当然我们常见的酒意象一般都是在表达愁绪的,正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所述:“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作者哪里是未干病酒,不是悲秋,分明就是酒入愁肠悲秋至伤,醉酒悲秋皆是表面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都能体会到作者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惆怅。
《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真的很“淡”吗?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在国破夫亡的特殊时期,在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本来想通过酒来祛除心中无限的愁苦,却根本无法驱散她心头浓重的愁云。
酒、游、愁是中国文人的爱物。
古代很多诗人词人们都在诗词创作中用到了酒,有相近之点,有不同之处。
有助兴增乐之酒,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辞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老朋友们相聚在一起,斗酒尽欢,一醉方休,抒写了友人相聚开怀畅饮的喜悦情状,表达了作者豪迈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
论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钟丽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阳光学校摘要:李清照词中所表现出的善饮与男性的饮酒相比毫不逊色,作为身处封建社会的女子,能与酒如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确实让人为之惊叹。
同时,在她的一首首与酒相关的词中,我们能看到她身上那股“丈夫气”,刚烈耿直,傲岸不羁,炽热大胆等,以及她用酒来寄托情思,展现自己的情感世界,女性的相思、柔美一览无余。
关键词:李清照;酒;“丈夫气”;相思提起古诗词,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关于酒的脍炙人口。
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对酒的爱好却毫不比男士逊色,借酒抒情,与美酒结下不解之缘。
李清照留下的词有四十五首(据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存疑不计),直接或间接涉及酒的词竟有二十四首之多,约占其全部存世作品的53%。
其中直接出现“酒”字十五次;出现“醉”字9次;另外还有“琥珀”、“绿蚁”、“玉酎”等酒的代称或别名,“尊”、“玉尊”、“金尊”、“杯”、“盏”等酒器的名称。
宋代其他女词人关于饮酒的词的数量与李清照是无法相比的。
朱淑真存词26首,写饮酒的只有7首,近27%的作品与饮酒有关;魏夫人存词13首,写饮酒的只有2首,约15%的作品与饮酒有关;张玉娘存词16首,写饮酒的只有4首,25%的作品与饮酒有关;朱淑真、魏夫人、张玉娘以外的女词人共84位,存词108首,写饮酒的只有30首,约27%的作品与饮酒相关①。
李清照词中所表现出的善饮与男性的饮酒相比毫不逊色,作为身处封建社会的女子,能与酒如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确实让人为之惊叹。
同时,在她的一首首与酒相关的词中,我们能看到她身上那股“丈夫气”,刚烈耿直,傲岸不羁,炽热大胆等,这些与酒有火的性格,水的外形不谋而合。
酒与她的诗词一样,随着她人生经历跌宕起伏,显得多姿多彩。
一、李清照酒词的分类与分析(一)助兴之酒《如梦令》:“常日暮记溪亭,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诗词里的意象赏析发布时间:2021-11-10T02:09:19.959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17期作者:林珠妹[导读]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南渡词的代表人。
她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经确认的有49首林珠妹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六中学福建三明 366100【摘要】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南渡词的代表人。
她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经确认的有49首),每一首都扣人心扉,动人心弦,带着易安体的独有特色。
她的词域宽广,从个人生活情感的书写到家国之思的抒发都有囊括,展现了古代女性词人不一样的魅力。
李清照其人及其词作一直是历代学者们赏析的重点。
本文从李清照诗词意象的角度出发,赏析李清照南渡前后词中核心意象的转变,从而将诗词作品与李清照的人生境遇相联系,加深了解。
【关键词】李清照诗词南渡意象转变一、赏析诗词中的具体意象据不完全统计,李清照在诗词创作过程中使用了30多种意象,涵盖了动物、植物、静态物体等多方面。
由于篇幅所限,分析每张图像显然是不现实的。
笔者只分析李清照诗词中典型的意象,以更好地理解李清照诗词的魅力!“花”是李清照创作诗词常用的意象,在她的整个意象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参考《李清照集校注》40多首诗词,有35首可以找到“花”的踪迹。
这35个写花的诗词中,有28个直接写出了花名,包括“莲花”、“梅花”、“桂花”、“菊花”、“梨花”、“海棠”等。
在舒雅的诗词中,各种花卉与词人之间建立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象征关系。
诗人借助这些绚丽多彩的花儿,表达了她丰富的情感世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这首词描写了李清照少女行旅的情景。
诗人将“亭溪”、“荷花”、“鹭”等诸多景物结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湖上落日”,“图景”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品位。
的确,女词人可以享受这种快乐,这是她家庭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开明和自由的家庭环境,让她可以从容地走出家门,热爱山水,在一定程度上享受普通百姓女儿的开心。
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作者:庄镇胜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04期摘要: 酒历来与文人有着不解之缘。
李清照虽为一介女子,但她的词作中也有许多关于酒的佳篇。
“酒” 是她词作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女词人借助酒来倾诉自己的心声,展现自己的情感世界。
本文结合其创作历程,对其词中“酒”的意象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李清照词酒情感“酒”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人骚客经常吟咏的意象。
“酒”给文人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灵感。
他们往往借“酒”抒情言志。
男性文人喜欢与“酒”为友,女性文人也不例外,李清照就是典型的例子。
她跟男性一样的爱酒、饮酒、吟酒,且一点不逊须眉。
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多首词里,至少有20首词是涉及“酒”的。
“酒”在李清照的词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李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
无论是欢快的少女时期,还是美满的婚姻时光,或是无依无靠的寡居生活,“酒”都伴随她一路走了过来,这其中有喜有乐,有悲有哀。
酒与她的诗词一样,随着她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而变化,显得多姿多彩。
跟着酒,我们可以看到活生生的、热爱生活的李清照,品读到她那鲜明的、敢于向封建礼教挑战的铿锵个性,并感受到她那细腻的、男性文人所不能比拟的情感世界。
一、少年天真,借酒纵歌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幸福之中。
她出生在一个经济富裕、文化环境优越的家庭里。
又因为父母思想开明,李清照比同龄人少了几分封建礼教的束缚,多了一片难得的自由天空。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并不知人间疾苦为何物,她的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欢快的。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是词人早年生活的写照。
纯真、欢乐、闲适是这一时期的基调。
词人对生活充满了激情,这一时期的“酒”意象反映了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彰显了她生命的活力。
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这首词正是她少女时代幸福、欢快生活的一个缩影。
夕阳西下、湖面荡漾云彩的倒影、婷婷伫立的荷花,归巢待宿的鸥鹭,这本是一幅恬静的图画。
论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作者:钟丽春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李清照词中所表现出的善饮与男性的饮酒相比毫不逊色,作为身处封建社会的女子,能与酒如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确实让人为之惊叹。
同时,在她的一首首与酒相关的词中,我们能看到她身上那股“丈夫气”,刚烈耿直,傲岸不羁,炽热大胆等,以及她用酒来寄托情思,展现自己的情感世界,女性的相思、柔美一览无余。
关键词:李清照;酒;“丈夫气”;相思提起古诗词,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关于酒的脍炙人口。
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对酒的爱好却毫不比男士逊色,借酒抒情,与美酒结下不解之缘。
李清照留下的词有四十五首(据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存疑不计),直接或间接涉及酒的词竟有二十四首之多,约占其全部存世作品的53%。
其中直接出现“酒”字十五次;出现“醉”字9次;另外还有“琥珀”、“绿蚁”、“玉酎”等酒的代称或别名,“尊”、“玉尊”、“金尊”、“杯”、“盏”等酒器的名称。
宋代其他女词人关于饮酒的词的数量与李清照是无法相比的。
朱淑真存词26首,写饮酒的只有7首,近27%的作品与饮酒有关;魏夫人存词13首,写饮酒的只有2首,约15%的作品与饮酒有关;张玉娘存词16首,写饮酒的只有4首,25%的作品与饮酒有关;朱淑真、魏夫人、张玉娘以外的女词人共84位,存词108首,写饮酒的只有30首,约27%的作品与饮酒相关①。
李清照词中所表现出的善饮与男性的饮酒相比毫不逊色,作为身处封建社会的女子,能与酒如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确实让人为之惊叹。
同时,在她的一首首与酒相关的词中,我们能看到她身上那股“丈夫气”,刚烈耿直,傲岸不羁,炽热大胆等,这些与酒有火的性格,水的外形不谋而合。
酒与她的诗词一样,随着她人生经历跌宕起伏,显得多姿多彩。
一、李清照酒词的分类与分析(一)助兴之酒《如梦令》:“常日暮记溪亭,沉醉不知归路。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意象摘要: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风格婉约清秀,具有强烈的女性风格特点.她的词作意象也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李清照词作中常用的几种意象出发,一个个剖析研究,总结出这些意象各自的意义和共同的内涵。
与此同时,李清照词中的意象也随着词风的变化而改变,本文也将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李清照,词,意象,转变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章丘人。
名列北宋“后四学士”,曾受苏轼的赏识。
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
她从小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受到良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教育。
自幼便精通音律,尤其以词为擅长。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曾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重要的词论。
主张词要典雅,强调词的音律性,并且善用白描手法,常以寻常语创新意,在两宋词坛独树一帜。
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女作家,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清照词中既有春至秋归、山水之乐,也有闺阁心情、离情别绪,更有家难国殇、深愁大悲,几乎涵盖了其整个起落跌宕的人生历程,可是说是这个婉约词人的人生词史,因此意象表达的语言也非常的丰富。
王国维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李清照的词中景的意象也都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心语。
人的情感借不同的意象表达,情景交融,不可分离。
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五首词中,尤其以“花”“酒”“雨”“帘”意象为最多,这些意象并不仅仅是单纯地意象,而是寄托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在南渡以后,李清照词中的核心意象也发生了转变.一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最主要的意象之一,这些“花”意象和词人自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隐喻和象征关系,表现了女词人对美与生命的追求与爱惜。
同时,女词人喜欢将花意象与特定的时间、季节、气候、心境等联系在一起,表现了女性特有的心灵历程。
她把感情完全地融注在花的世界中,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不是单纯地咏物抒情,而是已经上升为词人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寄托,达到人亦是花,花亦是人的境界。
李清照诗词中的“花”与“酒”的意象探析作者:崔凤玲来源:《卷宗》2019年第35期摘要: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李清照诗词中“花”的意象,李清照命运如花,李清照诗词中“情”化的“花”,接着从三个时期阐述了李清照诗词中“酒”的意象,分别是少女初婚时期的异地相思、青中年时期的战乱波动、晚年离乡时期的家破人亡。
关键词:李清照;“花”;“酒”1 李清照诗词中“花”的意象李清照是写花高手,其本身也是文学历史上一朵暗香弥漫、芳华绝代的“花”。
可以说“花”这个意象频繁的出现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像荷花、梅花、菊花等,在李清照的诗词中,这些花都带有超脱尘俗的香气,给人高雅的感觉,也是李清照雅趣的追求。
这些花在李清照的笔下已经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件,而是被赋予了情感,跟作者心灵融合之后的“花”,属于“人化”之后的自然物。
其内心的情感转化为对花的关注,让其不吝的抒发对花的爱惜和赞美之情。
我们在读易安词中的“花”,仿佛看到了李清照花开花谢的精彩人生。
1.1 李清照命运如花在写花诗词中,李清照写出了花开花谢、繁盛枯萎,这跟本人人生的三个阶段耦合,少女阶段、少妇阶段、晚年阶段。
通过李清照对花的描绘来体验其内心的情感世界:少女时期的欢乐、中年时期的离别、晚年时期的忧凄。
前期的诗词描写的是闺中生活,同时也有其对爱情的向往。
她能够去大自然中感受事物,这点是普通封建女子的生活不同,这也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入”的描写。
这里的荷花就是李清照少女时代的写照,她钟情于山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写出了作者的爱花、惜花之情;“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把李清照娇羞活泼的一面展示了出来。
早期的诗词中,花与少女特有的气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相连,少女时代的作者有着如花一般的年华。
少妇时代的李清照热烈缠绵,“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表现出其自信满满,也有“香脸半开娇旖旎”的自珍。
但是,嫁为人妇的李清照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文字中开始流露淡淡的闺怨。
54李清照咏梅词的分析与解读季子琦 大安市第四中学摘要:我国很多诗人都具有咏梅的诗词,其中李清照赋予了梅深刻的思想内涵,李清照结合了梅花的生命历程和自己的身世际遇,在写梅的同时也是在写自己,赋予梅特殊的思想内涵,此外李清照利用艺术手法,使梅具备更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色,使梅更具生命美。
本文主要分析了李清照咏梅词,进而深入了解李清照的词句的魅力。
关键词:李清照;咏梅词;艺术魅力;艺术特色梅花被古代诗人称作是雪中高士,因此很多文人骚客都非常愿意赞颂梅花,其中李清照对于梅花更是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她的咏梅词尤其著名,可以明显看到李清照对于梅花的钟爱。
李清照写梅的时候也紧密联系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通过李清照的咏梅词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她整个生命历程的经历,咏梅词也象征着李清照的生命状态。
一、赋予梅独特的思想内涵李清照赋予梅特殊的思想内涵,结合了梅的生命历程和自身的身世际遇和人生历程,李清照在写梅的时候也是在写自己。
李清照突破了思想内涵的局限性,对照描写了梅的生命历程和自己的身世际遇,例如《点绛唇》当中曾有这样的描写“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通过这句话可以体现出少女天真活泼的性格,这样可以明确这个时期的李清照的心境是非常快乐的,充满了少女的活力。
再如《渔家傲》当中的“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是李清照婚后的情境,二人感情非常融洽,词中描述二者一起踏雪赏梅的情境,借助梅花冰清玉洁的形象代表他们忠贞的爱情。
再如李清照后期的《孤雁儿》“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李清照写这首词的时候,当时国家经受外族的入侵,心中惊扰,再加上丧服的悲恸,使李清照无法将内心的悲苦表达出来。
李清照写的梅伴随她走过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不仅是在描写咏梅,最重要的是在写自己,通过写自己的遭遇,抒发自身的情怀,李清照咏梅词赋予梅独特的思涵,这也是李清照咏梅词的特别之处。
二、独特的艺术个性李清照咏梅词的艺术手法和前人具有很大的不同,李清照利用对比和反衬等手法,突出了梅的品格,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梅的喜爱之处。
第13卷 第3期 衡水学院学报 Vol. 13, No. 3 2011年6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Jun. 2011收稿日期:2010-10-29作者简介:宋霞霞(1987-),女,山东青岛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0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陈 宁(1985-),男,河南驻马店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0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独酌一杯清酒——论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宋霞霞,陈 宁(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摘 要:中国古代文人对酒情有独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与酒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转折点,其生活分为美满幸福和流离困苦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
而她的词及词中所写的酒的含义也因此分为两个阶段,本篇论文从“南渡之前”和“南渡之后”两个部分对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加以分析。
关键词:李清照;酒;南渡前后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065(2011)03-0047-03中国古代文人对酒是情有独钟的,可以说是无酒不成诗。
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迈;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忧郁;还有范仲淹的“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喜悦,等,成了古今多少人在饮酒时所追求的境界。
然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引人瞩目的应是李清照了,她堪称女酒仙。
李清照的词共有58首,提到酒和喝酒的就有28首。
这些词充满浓郁的酒香,女词人有的淡饮,有的浓醉,有的乘兴而作,有的引恨而为。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即“靖康之难”)为转折点,其生活分为美满幸福和流离困苦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
而她的词及词中所写的酒的含义也因此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她的词爽朗明快,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反映爱情生活,歌唱离情别意,语言轻松活泼,可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后期生逢国变,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受尽人间残酷的折磨,其词多为思旧怀乡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今昔之感。
论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梅花是中国传统四大花朵(菊花、梅花、兰花、荷花)之一,在中国的诗词文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比起菊花以及兰花,梅花以其优雅而高贵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作为写梅最为知名的词人,李清照历史上留下了不少赞美梅花的诗词,让梅花的魅力和重要性永载史册。
首先,梅花在李清照作品中被描绘得异彩纷呈、惊艳多姿。
她的梅花多达《早春》、《渭城》、《声声慢》等,都以精彩绝伦的描绘闻名后世。
比如《声声慢》的第三联,李清照将花枝上的梅花弘扬成一股美丽的活力:“寒梅初芳小雨时,芳菲微凉见晴日”,描绘的是一棵梅花在春雨中披着清凉的光环,徐徐展示它的美丽容颜。
再比如《早春》里,李清照将梅花端庄大气地表现出来:“枝上柳绵吹又少,花里无人问谁香”,优美却不失典雅,笔墨极富诗意,在梅花的形象上刻上了抽象孤寂的气息,仿佛来自古人的心灵,引出了一个世外天宇。
其次,梅花在李清照词中所象征意义也深深吸引了不少读者的情感和情思。
在《声声慢》里,梅花形象代表着芳香的婉约:“素手纤搓梅苞梢,着意运金钿踏青”,这里以梅苞分解出对爱情的情寄,尤以“踏青”、金钿都暗合着相思交流,表达出空洞而又抒情的画面。
而且,在《渭城》中她又刻画了梅花的枝叶:“芰荷花时绿满径,绠纱影里乱蛩声”,这是一首多彩的乐诗,仿佛梅花也会唱歌,体现出其生机勃勃的形象,更多的加强了梅花在文学中的特殊地位。
最后,梅花在李清照词中的意象也被她赋予了一种深刻的含义——毅力。
在《早春》的前两联里,李清照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淡漠态度:“驿使发,金猪拱日月,代代跨非马”,又用“朝看水东流,夕江西逝去”去描绘生命朝夕变换,这时,梅花开花就像一片希望,暗示着要持之以恒地奔向远方:“山明月当空,江潮接天”,梅花就仿佛一盏明灯,照耀这一段匆忙的旅程。
这一段旅程,只有坚持才能实现。
归纳起来,梅花在李清照的词中秉承着淡泊之意,释放着美丽而神奇的精神力量,而这正是座落于西文的梅花意象的最佳诠释。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文言文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1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一:这首词是李清照用多情娟丽之笔书写的浪漫情怀,再现了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缱绻思绪。
这首词从思想上来说,首先体现了夫妻人格上平等,是一对恩爱夫妻的相思之情。
这与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婚姻家庭观念背道而驰。
这一点,在词中有深情的表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怀疑,或者赵明诚有二心,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的怨言。
所以,这里作者这样写,不言情而情已自见。
这种借写事来抒情,正是在艺术创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
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真爱不分阶级地位,没有金钱世俗名利夹杂,否则,就不叫爱情。
这是我们现代人对爱情的诠释。
古往今来,爱情是超越时空和阶级限制的。
在封建社会里,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而女人只能从一而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情平等。
但李清照是幸运的,和他的丈夫两相恩爱,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这样的断语,这样的心有灵犀,在封建社会是极其少有的。
像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也极为鲜见。
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其次,这首词也体现了李清照感情的自我封闭,不能向外人诉说的孤独哀愁。
寒梅之姿漱玉之韵——试论李清照的梅花词李清照为学术界所公认的三十八首词中,梅花词(含咏梅及涉梅)竞有十六首之多。
除了受当时咏梅风气的影响之外,还因为梅花记载着她从纯真到沧桑的人生体验。
读李清照的梅花词,似乎可以闻到她性情中清新的寒香。
本文欲从内涵和艺术手法两方面来分析李清照的梅花词。
一、梅花词的内涵李清照的梅花词,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也恰好是她生活的折射。
(一)初梅北宋词人有着以柔为美的审美心理。
青少年时期的李清照,生活无忧无虑,其梅花词不仅柔美,更弥漫着一股清新亮丽的气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蹴罢秋千》)。
一个调皮、伶俐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又有“江梅已过柳生棉,黄昏疏雨湿秋千”(《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其中主人公惜春的淡淡惆怅如烟飘渺。
没有感情的困扰,更没有国破家亡的忧虑,李清照此时所拥有的完全是澄澈的少女情怀,词人眼中的梅花也自然是含苞未放,充满勃勃生机。
(二)新梅李清照出身名门,饱读诗书,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教有着清醒的认识,更不肯屈从于“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闺阁之训。
这一点在她的词作中有所体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正衬出她对自由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挑战。
或者也可以说,青少年时期的李清照已经形成了叛逆和刚毅的天性。
李清照聪慧、敏感,作为女性,对事物的体察又较男性更为细致、敏锐,因此她直觉地感到,作为一个女子,在社会上若想追求理想中的自由,身心都会受到无形而巨大的压力。
她把这种心得感受诉诸笔端,客观上具有反礼教的思想意义,与之相适应的风格也就不可能香软、纤弱。
所以说,李清照的婉约风格中带有“丈夫气”,正如一朵傲雪寒梅,外柔而内刚。
正因为李清照有“丈夫气”,其词才能直抒胸臆。
大佛寺前的一次偶遇,使得李清照与赵明诚一见钟情。
论李清照咏梅词中梅花审美取向的变化李清照是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其词作以清丽脱俗、婉约柔媚而著称于世。
其中,她的梅花词更是经典之作。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梅花审美取向也出现了变化。
本文将从李清照咏梅词中梅花描写的变化、梅花所代表的意象的变化以及梅花的情感表达方面探讨李清照所呈现的梅花审美取向的变化。
首先,从梅花描写的变化来看,李清照早期的梅花词主要是描绘梅花的美丽和高洁,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表现了梅花在冬季中的孤芳自赏之美;而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独卧静阁深,红窗小帐望重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则展现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不拔和韧性之美。
而后期的梅花词则更多地关注梅花的情感,如《如梦令·春景》中的“一夜雨声春又归,何处春江无月明。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则呈现出梅花与春天的联系,寓意希望春天可以抚慰人们的心灵。
其次,从梅花所代表的意象的变化来看,早期的李清照梅花词将梅花视为高尚、崇高之物,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表现了梅花在冬季中的孤芳自赏之美;而后期的梅花词则将梅花视为情感之物,如《如梦令·春景》中的“一夜雨声春又归,何处春江无月明。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则把梅花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渴望。
最后,从梅花的情感表达方面来看,早期的李清照梅花词主要是表现梅花的高洁、坚韧,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独卧静阁深,红窗小帐望重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则展现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不拔和韧性之美;而后期的梅花词则更多地关注梅花的情感,把梅花视为情感之物,如《如梦令·春景》中的“一夜雨声春又归,何处春江无月明。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则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渴望。
浓睡不消残酒——浅析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摘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在后世广为流传,而她词作中有很多酒的意象,表达了她不同时期的境遇和感情。
本文结合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分析不同时期词作中酒意象的不同情感内涵。
关键词:李清照,词,“酒”,情感“酒”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文学意象,中国文人独爱酒文化。
中国古典文学追溯到《诗经》不乏酒意象,“《诗经》言‘酒’者凡62次,39篇。
”i屈原《九歌》中有“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
”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中更是不可缺少酒意象“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宋代更是有着非常浓厚的饮酒之风,“由于酿酒业空前繁荣,因此社会上饮酒之风盛行不衰。
”ii宋代文人苏轼写下了许多与酒相关的词句。
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李清照在相对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也善饮酒,并且写了很多与酒有关的词。
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词有50多首,其中提到酒的有20多首,在李清照的词中酒的意象是经常出现的,这一方面表现出宋代上层社会女性的生活状态,另外一方面酒的意象也表现出李清照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
1.健康、活泼且敏感伤春的少女情怀李清照出身官宦且书香之家,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是名门之后,同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宋史·李格非传》中评价其“亦善文”。
在这种家庭文化氛围影响下,李清照在少女时期就显露出卓越的文学才华,她的词作在青年才俊之间广为流传。
同时从李清照早期的词中可以看出她不但受到了良好家庭教育的熏陶,同时也有着相对同时代少女更自由和宽容的成长环境。
这个时期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象更多表现了一种健康、活泼且敏感伤春的少女情怀。
比如她早期的两首《如梦令》,其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回忆往昔的词,作者常常记起黄昏日暮之时在溪边亭子玩耍的情景:和一群好友相约乘船在溪水里一边喝酒玩耍一边欣赏荷花,不知不觉到了日落时分,划船上岸却因酒醉而找不到归路,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深处。
1 酒意诗情谁与共 此花不与群花比 ——李清照词中酒梅意象分析 学生姓名:关晓霞 指导老师:李明德
[内容摘要] 李清照词中梅酒意象出现之频繁令人惊叹,关注这两种意象会发现它们关系密切。它们共同体现了李清照的多重性格,既有她作为文人追求生活情趣的一面,又有婉约背后隐藏的豪迈大丈夫气概。酒梅意象还曲折地勾勒了李清照在不同的生活阶段情感变化的脉络:少女期的青春美,思妇期的别情美和嫠妇期的沧桑美。 [关键词] 李清照;梅酒意象;文人雅趣;丈夫气概;感情脉络
在中国辉煌灿烂的诗歌王国中,无数耀眼的明星熠熠夺目恒久不衰,穿越时空带给我们心灵的感动和震撼。但可惜由于时代的局限,流传下来的女性作品实为稀缺。但是李清照一经横空出世,便在这个国度独放异彩,令人迷恋。她的作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具有独特意义和特殊价值的一份遗产。我们应当珍惜李清照留给我们的这份时代和心灵历程的记录。 李清照一生到底写过多少作品,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宋史·艺文志》中说,李清照著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六卷;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中说,李易安著有《李易安集》十二卷;南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说李清照有《漱玉集》三卷,可惜现已散失。据侯健、吕智敏的校注本统计至今辑存的她的词有46首(不包括十三首存疑之作),诗十九首,文章六篇,还有残片断句若干。 她流传下的作品虽不多,但若细读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她的词中酒与梅的字眼出现之多令人惊叹。据王仲闻的校注本统计她的词作中出现梅花意象的有十八首,占其作品的十分之三,而直接或间接涉及到酒的就有28首之多 ,另外还有“琥珀”、“绿蚁”等酒的代称,“尊”、“玉樽”、“金樽”、“杯”、“盏”等酒器的名称,占其作品的一半还多。为什么李清照会如此频繁的使用这两个意象,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样联系?它们对研究李清照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情感有帮助吗?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一、饮酒、赏梅体现了李清照作为文人的嗜雅风尚,折射出其孤高自诩的文人心性。 李清照词中酒与梅常相伴出现,如《渔家傲》中“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词人于月光下饮着酒,欣赏梅花“玉人浴出新妆洗”的洁白滑润、娇媚旖旎。再如《玉楼春·红梅》中“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词 2
人由探花、度花、见花而爱花,由爱花而自然转入赞花。又想到也许明朝就会风气梅落,但韶光易逝,于是又转愁闷为自宽自慰,自邀其乐:“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酒与梅似乎已经成了李清照生活的一部分,她种梅、探梅、赏梅、折梅寄情、插梅妆扮。赏花时饮酒,游玩时饮酒,过节更要饮酒。 花前月下,诗酒自娱本就是文人雅趣,再加上宋代重文抑武的政策,文人生活优渥,李清照前期生活相对稳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的乐趣。她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还描述了一件雅事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清代俞正燮在《易安居士事辑》中记载李清照“在江宁日,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觅,得句必邀赓和,明诚每苦之”。夫妇二人志同道合,烹茶记史,踏雪寻梅,如此雅事令后人羡慕不已。当然李清照的“雅士”风骨不止此,词中还有更多体现。如“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转调满庭芳》);“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乐>》));“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念奴娇》);“清露晨流,新桐出引,多少游春意”(《念奴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从以上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生活掠影:分茶、饮酒、填词、踏雪、游春、插梅、赏菊、泛舟、登山,这一件件,一桩桩,岂不都是士大夫的风雅举动?这样可以看出饮酒赏梅只是她文雅生活的一部分。 她赏梅亦是自赏,赞梅亦是自赞,在赏花的过程中关照到自我品性。饮酒固然是感情宣泄的一种方式,未尝不是追慕魏晋名士的一种行为。在这样的雅趣中既表现了李清照作为文人孤高自诩的心性,又可看出她热爱生活的一面,在宋代理学观念逐渐盛行的情况下仍积极去营造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当然这样的生活更多的是在前期,这与整个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二、饮酒、爱梅体现了李清照性格中放荡不羁的倜傥丈夫气,折射出其性格的多重性和对理想精神境界的追求。 沈曾植在《茵阁琐谈》里评价李清照“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又说“闺房之秀,固文士之豪也”。初看觉得比较奇怪,李清照的主要成就在词上,从作品风格看她是婉约派的。王士禛说“婉约以易安为宗”①既是婉约之宗又何来倜傥之气?但鲁迅先生说过“倘有取舍,既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②,正如了解陶渊明既要看到他悠然自得的一面,也要知道他金刚怒目的一面。可见倜傥有丈夫气是针对她作品的全貌来讲的不单是就词而言。她的词以婉约为主,主要受她词论的影响,若读她的诗文,便可明白沈曾植这样评价她的原因。但我以为一种品质只要具备,即便再为隐藏,也总能在作品中得以体 3
现,不过表现的更委婉曲折罢了。 那么什么是丈夫气呢?就我个人的理解,从性格来看应该表现为乐观、潇洒、豪放、坦率;就生活态度来看,追求真实自然的人生,反对虚伪的礼教束缚;就作品内容来看,应境界开阔不拘于儿女私情,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这些特征并不全符合她词的特点,但我们发现李清照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酒”和“梅”,而“酒”和“梅”却是中国传统男性文学领域中典型意象。李清照所选取的这些典型男性抒情意象与她崇尚自由的人格和男性士大夫般的志趣追求相契合,使得其内心的隐性感情借以表现。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梅花以它清瘦、孤幽的形象赢得了文人士子的喜爱,尤其是宋人更有很深的梅花情结。他们赞美梅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陆游在他的《卜算子·咏梅》中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赞美梅不与百花为伍,不许蝶蜂亲近。刘镇《天香·对梅花怀王侍御》“漠漠江皋,迢迢驿路,天教为春传信。万木丛边,百花头上,不管雪飞风紧。寻交访旧,惟翠竹寒松相认。”它的光明磊落、高洁坚韧、傲骨铮铮成了文人人格追求的最高境界,成了狷介之士的代表。宋人这么喜欢梅,时代精神起了决定因素。我们知道赵宋王朝是最缺乏英雄气概的一个朝代,民族矛盾尖锐,政党之争频繁,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反偏安一隅对金称藩称臣,年年输送岁币。但另一方面,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教育权限大幅度下移,读书人数空前增加,学习文化知识,尊重文化知识,成为时代大潮。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宋代文人形成尚气风尚。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集释》中云“于是中外荐绅知以名节为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故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具有这样时代精神的宋人,内心充满忧虑,国家覆灭的阴影紧紧压在他们心头,从未停止对他们心灵的噬啮。处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的宋人在梅的身上发现了自己。梅饱受严寒霜雪的摧残,往往寂寞孤独地身处荒寒的水滨山野,岂非家国或自身的处境? 李清照出生于那样一个家庭,虽身为一介女流但绝不缺乏英雄气概,她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铮铮傲骨令许多男人也自愧不如。她爱梅品性是与宋代士子爱梅的品性一脉相承的。来看她的《满庭芳·残梅》“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唐人崔道融《梅花》诗:“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宋范成大《梅谱·后序》说:“梅以韵胜,以格高。”可知“梅以韵胜”是文人传统的看法。韵,在这里指梅花抗寒傲雪的贞刚、高洁的内在美反射出来的神韵、风骨。它与世俗格格不入,难禁风雨的摧残。藉、揉二字,既惜花,更惜人。“横笛”数句, 4
由形而声,用“梅花落”的曲调来渲染由梅花引起的由物及人的联想。于是由“惜”而“愁”,由“愁”而恨,恨人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在“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摧伤下匆匆消逝。但字面上词人偏不说恨,而说“莫恨”。用自宽自解的口气,相信纵使梅花香消雪减,落英无迹,但是它的清韵高格,将长留人心。梅花之品性正如清照之人格情操。词人注重梅花的品质,抓住了梅的风神韵致,以梅自况,表明了自己的高洁。由此领略李清照的人格魅力,感受词人格高韵远的人格情操和身上潜在的丈夫气。李清照在对梅花的审美过程中,将自我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梅花清寒幽洁的形象中认识了自我不幸的社会处境和高洁美丽的人格精神,找到了女性自我的精神家园。 提起酒,人们自然而然想起男性。中国封建男权社会十分重视酒,举凡宴请、外交、祭祀等活动都离不开酒,而男性主宰的文学世界更是酒香氤氲。“酒”是男性文学的典型意象。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就有30篇即占1/10 的篇章提到酒。此后,不可计数的男性作家更是将酒深深地烙在文学身上:屈原“奠桂酒兮椒浆”(《东皇太一》) ,“援北斗兮酌桂浆”(《东君》) ;曹操“对酒当歌”,作“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叹;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斗酒诗篇;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等等。然而,几千年封建社会对“酒”采取双重标准,男性饮酒、论酒是自由的,是洒脱不羁的标识,而女性饮酒、论酒却要受到严格限制,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无礼”、“无德”之举。是故,极少有女性作家将“酒”大量记入诗作的。李清照却是一个特例,她的作品肆无忌惮地酒香四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浣溪沙》);“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诉衷情》);“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好事近》) 等等。她如此热衷于酒并常沉醉不醒,身上那种豪迈洒脱之气令人心神向往,大丈夫之气由此可窥一斑。她不是单纯将酒作为饮品品尝更寄托着深沉的家国之思。她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词作下片发出故乡何处之悲呼。故乡虽在而河山易主,欲归不能。只有在醉里梦中,才能片刻摆脱沉重的乡愁。词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沉溺于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醉梦中,只说醉卧时所烧的沉香早已炉灭香消,而词人还宿酲未解。而醉醒时乡思的凄苦,尽于言外可见。这种深沉的家国之思不也是丈夫气的一种体现? 三、酒与梅两种意境的塑造掺合着作家不同生存时段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投射着社会时代与现实政治的深刻印迹。 仔细阅读李清照的作品就会发现她的梅酒作品中贯注着一条浓郁深情的感情洪流。在赏梅饮酒中记载着她感情生命和人生沉浮的运动轨迹,前期红酥琼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