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开采技术现状(1)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43
当前稠油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展望稠油是指粘度较大的原油,在地下常温常压下呈凝胶状态,难以开采和输送。
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传统油田的逐渐枯竭,对稠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当今油田勘探开发领域的热门话题。
为了有效开采稠油资源,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稠油开采技术,以满足能源需求并保护环境。
本文将从目前稠油开采技术的研究现状出发,展望未来的稠油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稠油开采技术主要包括热采和常温采。
热采技术是利用热能降低稠油的粘度,使其能够流动起来进行开采。
而常温采则是通过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降低稠油的粘度,使其可以流动并被开采。
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稠油开采技术将会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
热采技术中的蒸汽吞吐采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热采方法。
该方法利用注入的高温高压蒸汽使稠油变稀,从而通过管道输送到地面。
虽然蒸汽吞吐采油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蒸汽的产生消耗大量能源、温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地层温差较大等。
未来,可以通过提高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改进储油层结构等途径来改善蒸汽吞吐采油技术的效率和成本。
另一种常见的热采技术是加热采油,它是通过直接加热地下油层来使稠油变稀,再进行开采。
加热采油技术相比蒸汽吞吐采油技术能够更好地控制地下温度分布,提高采收率,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来进行加热,同时加热地下油层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
未来,可以通过开发更加高效的加热设备、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等途径来改进加热采油技术。
除了热采技术,常温采油技术也在稠油开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化学驱油技术在常温采油中应用较为广泛。
聚合物驱油技术通过注入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来降低稠油的粘度,从而提高采收率。
有机溶剂驱油、表面活性剂驱油等方法也逐渐被应用于稠油开采中。
未来,可以通过研发更加环保的驱油剂、改进注入技术、提高驱油效率等途径来完善常温采油技术。
未来,稠油开采技术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是一种具有高黏度、高密度、难以流动的油藏原油,由于其在地下储层中常常与水和天然气共存,使得开采难度大大增加。
为了提高开采效率,稠油热采技术应运而生。
稠油热采是指通过加热地下油藏,降低原油的黏度,从而使得其能够被更轻松地开采出来的一种采油技术。
这种技术在稠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发展机遇。
目前,稠油热采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主要的热采方法包括蒸汽吞吐法、蒸汽驱动法、燃烧气吞吐法、燃烧气驱动法、电阻加热法等。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向油藏注入热能,从而使得稠油流动性增加,容易被开采。
在这些方法中,蒸汽吞吐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向油藏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将原油加热并增加压力,从而推动原油流向井口。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加拿大、委内瑞拉、俄罗斯等稠油资源丰富的国家。
在中国,稠油热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已经建成了多个稠油热采示范工程,形成了稠油热采的成熟技术路线和产业体系。
在大庆油田,采用了蒸汽驱动法对稠油进行热采,实现了稠油资源的高效开发。
中国还在不断探索和引进新的热采技术,如电阻加热技术、微波加热技术等,以提高稠油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尽管稠油热采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
热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特别是燃煤或燃气。
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由于稠油地质条件复杂,加热过程中油藏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沉陷,导致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加。
热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尾水和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何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成为热采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未来,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热采效率,通过改进加热方式和增设管网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二是深入研究地热能源的应用,如地热蒸汽、地热水等,降低外部能源的使用。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是一种黏度较高的原油,采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技术才能从地下提取出来。
稠油热采技术是当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稠油开采技术,该技术利用了热能将稠油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通过泵送等方式将热稠油抽出地下,从而实现稠油的开采和生产。
目前,稠油热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稠油开采,例如垂直井热采、水平井热采、蒸汽吞吐热采等。
水平井热采技术是当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稠油热采技术,主要是利用水平井技术将热能输送到井底,实现稠油的加热和开采。
蒸汽吞吐热采技术则是一种新型的稠油热采技术,它利用了低温蒸汽将稠油加热至升华温度,然后通过压力差将蒸汽和油一起抽出地下。
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采收率:当前稠油热采技术的采收率通常在25%左右,而相较之下,轻质原油的采收率可以高达40%以上。
因此,提高稠油热采技术的采收率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种方法是利用更高效的加热方式,例如微波加热、电阻加热等,这些方式可以更快且更全面地加热稠油,提高采收率。
2. 减少能源消耗:目前稠油热采技术通常需要大量消耗天然气等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减少能源消耗,采用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方式进行稠油加热,例如太阳能、地热等。
3. 降低成本:稠油开采通常需要高昂的成本支出,包括加热成本、井复杂度成本等。
因此,降低成本是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降低成本的方法包括在加热设备方面实现智能化控制、在井设计方面实现优化设计,并通过技术创新和经济管理来降低成本。
4. 深化研究:稠油热采技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地下水干扰、热降解、井深温度控制等。
因此,深化研究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只有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利用稠油热采技术。
综上所述,稠油热采技术在当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提高采收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和深化研究。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才能更好地开采和利用稠油资源。
2019年06月占用费:95元/t 。
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5)整理得:q o =237400/[284.2476p -33250-35665/(1-f w )](6)4现场应用国际原油售价为4500元/t ,但是考虑到油田的一些利润及油价波动情况,所以按4000元/t 计算,将以上参数代人盈亏平衡产量公式(6)可得出不同含水下的单井亏损产量界限表,如表1。
表1不同含水单井产油界限表f w (%)q 0(t/d)00.222100.223200.224300.225400.227500.230600.234700.241800.257900.31898-0.349计算结果显示随含水上升,单井日产油量界限提高。
并且含水在90%-95%的情况下,单井极限日产油量随着含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当含水低于90%时,单井日产油量随着原油价格的提高而平缓上升,所以在曲线上方为单井产油量大于经济界限的盈利区,在曲线下方为亏损区。
由此可知,低产低效井是日产油量和含水两项指标结合的结果,其界限应做到既易于现场操作,又与卫星油田经济指标结合起来,因此需要制订适合卫星情况的低产低效井界限。
结合卫星油田成本,确定出低产低效井界限如表3所示。
运用2018年3月份油井历史数据对卫星油田380口油井普查,对于卫1区块和卫2区块的低产低效井的判别结果,可知油价在3000元/t 、3200元/t ,产油量小于等于0.5t/d 的井为低产低效井;油价在3400元/t ,产油量小于等于0.4t/d 的井为低产低效井;油价在3600元/t 、3800元/t 、4000元/t 、4500元/t 、5000元/t ,产油量小于等于0.3t/d 的井为低产低效井。
5结语本文依据盈亏平衡原理,准确的给出了低产低效井定义,利用该原理确定出了低产低效的判别模型并且实践应用于卫星油田低产低效井的判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该方法避免了个别人凭经验对其进行的简单判断,较好的保证了优选的客观性、准确性。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是一种高黏度、高密度、高黏度下且黏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油。
由于稠油黏度大、流动性差,传统的热采技术难以有效采收稠油资源。
因此,稠油热采技术成为开发利用稠油资源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国内外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包括热水驱、蒸汽吞吐、蒸汽驱、燃烧热采、微生物采油等方法。
热水驱技术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水来降低稠油的黏度和粘度,使其流动性增强,从而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设备较为简单、投资少、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是对水质要求高,且存在地下水和井壁渗漏等问题。
蒸汽吞吐技术是通过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来采收稠油,因蒸汽易于穿透油层及渗透性好,且能在地下聚集形成更大的管道,从而加速稠油的提取。
但是,蒸汽吞吐技术存在较大的能耗、温度控制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等问题。
蒸汽驱技术是利用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将原油加热蒸发,降低油的黏度,从而使其流动性增强,利于采收。
该技术采收率高、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但需耗费大量的水和能源投资。
燃烧热采是指利用火焰在油层中形成高温高压气体,增加原油温度使其黏度下降,从而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采收率高,可以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也存在高温高压管及设备损坏、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指利用油区生物群系,增强原油流体性质,促进稠油渗流,加速稠油的提取过程。
该技术对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削减了油田运转成本,但技术已不成熟,发展较慢。
发展趋势上看,稠油资源的开发需考虑环保、高效利用等要素,因此,未来稠油热采技术将朝着高效化、安全性和环保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未来,稠油热采技术将更加便于操作和管理,同时也更加注重环保问题,注重降低对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技术创新将会促进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推动稠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国内外稠油开发现状及稠油开发技术发展趋势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量迅猛增长,经过上个世纪对常规油资源的大规模的开发后,稠油资源以其丰富的储量吸引了世人的注意,因而稠油油藏的开发技术也备受关注。
本文概述了各种稠油开采技术的特点、机理、和适用条件。
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内辽河油田和新疆油田,以及国外的一些稠油油藏应用各种技术开采的概况。
关键词:稠油油藏稠油开发技术热力采油热力化学采油微生物采油辽河和新疆油田,其生产开发受到技术的制约,尚未找到适合的吞吐后接替技术,使目前蒸汽吞吐后期产量递减很快的生产矛盾日益突出,这两个油田的稠油未动用储量总共约有4亿吨,其中超稠油未动用储量占了一半以上,约有2.2亿吨。
一、概述1.研究的意义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稠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加拿大、委内瑞拉、美国、前苏联、中国、印度尼西亚等。
中国重油沥青资源分布广泛,已在12个盆地发现了70多个重质油田,预计中国重油沥青资源量可达300×108t 以上。
2.稠油的定义及分布我国陆上稠油资源约占石油总资源量的20%以上,目前在12个盆地发现了70多个稠油油田,探明与控制储量约为40亿吨。
我国陆上稠油油藏多为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少量为古生代海相沉积。
储层具有高孔隙、高渗透、胶结疏松的特征。
在美国稠油和沥青的资源约在1600亿桶,稠油和沥青储量基本各为800亿桶3.稠油开发技术常规稠油开采技术的发展。
常规的热力采油技术将会被热力化学采油技术取代。
热力化学采油技术会有很大的发展,其中的水裂解技术会有更大的发展。
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分子生物技术,示踪剂技术,可视化技术等。
二、稠油开发技术热力采油主要是通过一些工艺措施使油层温度升高,降低稠油粘度,使稠油易于流动,从而将稠油采出。
其主要方法有蒸汽吞吐、蒸汽驱等。
蒸汽吞吐通常只能采出井点周围油层中有限区域内的原油,井间存在大量蒸汽难以波及到的死油区,蒸汽吞吐的原油采收率一般由于蒸汽吞吐以消耗弹性能量降压开采为驱动条件,基于单井操作,油层的受热范围受到限制,井间储量动用程度差,采出程度低;国内外蒸汽吞吐开采实践表明,蒸汽吞吐的采收率一般为20%左右,因此单纯依靠蒸汽吞吐增加最终采收率的程度是有限的。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热采技术是在高渗透储层中进行油藏开发的一种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注入高温热能来降低油的粘度,使其能够流动到井口,从而进行采集。
在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稠油热采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稠油热采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热水气驱采油技术、蒸汽驱采油技术和火炬燃烧采油技术。
这三种技术都是通过加热油藏来改变油粘度,从而促进油的流动。
热水气驱采油技术是在油藏中注入热水和气体,利用高温和压力来改变油粘度,从而实现采油。
这种技术具有采油效率高、采油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已经在油田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地质条件限制、能源消耗大、工艺难度较大等。
蒸汽驱采油技术是在油藏中注入高温高压蒸汽,将其注入后能够改变油粘度,从而实现采油。
与热水气驱采油技术相比,蒸汽驱采油技术能够更好地改变油粘度,提高采收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例如能耗高、操作难度大等。
火炬燃烧采油技术是通过向油藏中注入氧气来燃烧含油气体,从而产生高温高压的热能来改变油粘度,从而实现采油。
这种技术适用于高粘度油的采集,能够快速提高采收率,但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未来,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提高采收率。
由于稠油蕴藏量巨大,采油量相较于蕴藏量仍有较大差距,提高采收率是稠油热采技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2、降低成本。
稠油热采技术需要投入巨大的能源和资金,降低成本是当前稠油热采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在开采技术、工艺方面应不断进行改进、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3、绿色环保。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稠油热采技术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环保问题,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采油技术,例如利用可再生能源等。
4、优化油气组合。
由于全球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优化油气组合已成为制定全球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是一种高黏度的原油,其粘度远远高于普通原油,其采运难度相对较大。
稠油热采技术是一种用于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技术,通过加热原油使其减少粘度,以便更容易开采和提取。
稠油热采技术的现状是相对成熟的,主要包括热胀冷缩法、蒸汽吞吐法和蒸汽辅助重力排水法等。
热胀冷缩法是指通过循环注气的方法,使油层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该技术对油田条件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渗透性,适用于注气背压较小的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法是指通过注入蒸汽,使原油受热膨胀,推动油水混合物上升至井口,从而实现采收原油的目的。
蒸汽吞吐法适用于较高黏度的稠油油藏,但由于注入蒸汽会损失一定的热量,使得有效加热程度较低,因此采收率相对较低。
蒸汽辅助重力排水法是指通过注入蒸汽,使原油受热膨胀,减少油水相对渗透性,从而实现重力驱替的效果。
该技术适用于较低渗透性的稠油油藏,能够有效提高采收率。
1. 技术改进:目前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存在节能效果较差、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通过改进技术手段,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减少能耗和环境影响。
2. 综合利用:稠油热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和尾气,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通过综合利用废热和尾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3. 辅助技术的应用:稠油热采技术需要辅助技术的支持,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通过引入先进的辅助技术,如智能控制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提高稠油热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4. 绿色采油: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在稠油热采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绿色采油技术的应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稠油热采技术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其现状相对较为成熟,但仍然存在技术改进的空间。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通过技术改进、综合利用、辅助技术的应用以及绿色采油的推广,实现稠油热采技术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