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走罐及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49.23 KB
- 文档页数:2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通过临床试验设计和实施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结果分析。
研究发现,该治疗方法对慢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讨论部分探讨了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的机制和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最终根据临床效果评价得出结论,总结了治疗的疗效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最后提出了相关临床建议,为进一步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可以为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针刺,拔罐,刺络放血,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如口服抗组胺药物、激素类药物等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并且容易导致荨麻疹的反复发作。
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针刺拔罐可以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改善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力;而刺络放血则可以有效排出体内的湿热毒邪,净化血液,达到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效果。
关于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和证据支持。
因此, 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临床试验,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为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临床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验证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提供更多关于慢性荨麻疹病因和诊断治疗的实用经验,为该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最终目的是为慢性荨麻疹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促进中医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1.3 研究意义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108 例裴景春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上官毅福建省光泽县中医院(光泽354100)笔者在意大利腊维那针灸中心工作期间,运用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肩周炎108 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08 例均经西医明确诊断和治疗无效后来诊。
其中男59 例,女49 例; 年龄34~69 岁,平均52. 4 岁,其中以46~57 岁居多,共78 例占72. 2 %;病程最短27 天,最长20年;发病部位左肩46 例,右肩53 例,双肩9 例。
初期表现患肩酸痛,夜间为重,局部有明显压痛,但无功能障碍29 例;中期除肩部疼痛及压痛等症状外,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上举、外展、内外旋转功能57 例;晚期肩部肌肉组织产生粘连,患肩活动固定在一定范围内22 例,其中有5 例是经手术治疗无效者。
2 .1治疗方法取患肩部最明显的压痛点1~2 处,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在压痛处叩刺,每个点叩刺5~10 分钟,初期病人宜中等刺激,中晚期宜强刺激,以局部皮肤明显发红湿润并有轻度出血为度,然后用贴棉法或闪火法在叩刺部位加火罐,留罐15~20 分钟,以局部呈现紫色或黯紫色并拔出1~2ml 血水为宜,取下火罐,用无纱布擦去血水,常规消毒即可。
每隔3~4天治疗1 次,每次都要重新寻找压痛点。
6 次为1 疗程,1 疗程未愈者,休息1 周,进行下一疗程。
2 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2.2 瑶金堂系列中药颈肩松按摩膏:使用时,取颈肩松按摩膏适量即可.涂于使用部位后,顺时针按摩使其吸收。
按摩切勿过度用力。
按摩3-5min,至皮肤微微泛红,油膏完全吸收即可。
3 治疗结果显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完全恢复正常74 例;有效: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明显恢复24 例; 好转: 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障碍有改善10 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总有效率为100 %。
4 讨论肩关节周围炎,是极为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之一。
HEILONGJICNG MEDICICE AND PHARMACY Oct.2410,Vol.40No.4-88•刺络放血拔罐配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①刘军(济源市中(隐针炎科,河南济»454055)摘要:目的:探究刺络放血拔罐配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84例肩周炎患者(2210-09~248-12),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刺络放血拔罐、温针灸疗法联合治疗。
对比两组疗效、"动功能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7).43%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700%明显提高(P< 4.45)(治疗后观察组"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4.4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 4.45)。
结论:刺络放血拔罐配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可缓解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关键词:刺络放血拔罐;肩周炎;温针灸疗法中图分类号:R68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144(2210)44-487-40肩周炎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年人,又称“五十肩”,由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组织、关节囊、滑囊、肌腱等)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所致,为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弥漫性疼痛等,可引起患侧肩部关节黏连、肌肉萎缩,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2]。
肩周炎属中医“痹症”范畴,由气血运行受阻,经络不通所致。
温针灸疗法、刺络放血拔罐为中医治疗肩周炎常用手段,温针灸疗法可行气活血、消炎止痛;刺络放血拔罐可活血通络、祛风散寒32]。
本研究选取我院84例肩周炎患者,探究刺络放血拔罐配合温针灸疗法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4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84例肩周炎患者(2016-09-2015-4),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
对照组女22例,男20例,年龄47-68岁,平均(53.4±3.06)岁,病程1~21个月,平均(8.85±0.26)个月;观察组女23例,男10例,年龄43~09岁,平均(53.40±4.16)岁,病程1~23个月,平均(4.25±0.39)个月。
一、引言刺法、灸法和拔罐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外治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应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刺法、灸法和拔罐的理解,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1. 刺法(1)操作方法1)毫针刺法:选用合适长度的毫针,快速刺入穴位,使针尖达到一定深度,行针得气后留针。
2)三棱针刺法:选用三棱针,快速刺入穴位,使针尖达到一定深度,放血。
3)皮肤针刺法:选用皮肤针,均匀刺入穴位,使针尖达到一定深度,行针得气后留针。
(2)注意事项1)术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2)选用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深度。
3)行针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调整针刺力度。
4)术后做好消毒和护理工作。
2. 灸法(1)操作方法1)艾灸:选用艾条或艾绒,点燃后放在穴位上,保持适当距离,直至皮肤出现红晕。
2)艾炷灸:选用艾炷,点燃后放在穴位上,保持适当距离,直至皮肤出现红晕。
3)温针灸:选用艾条,点燃后放在针柄上,保持适当距离,直至皮肤出现红晕。
(2)注意事项1)术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2)选用合适的穴位和灸法。
3)注意艾灸的距离和持续时间。
4)术后做好消毒和护理工作。
3. 拔罐(1)操作方法1)火罐拔罐:选用火罐,点燃酒精棉球后放入罐内,待罐内空气排出,迅速扣在皮肤上。
2)抽气罐拔罐:选用抽气罐,将罐内空气抽出,迅速扣在皮肤上。
3)水罐拔罐:选用水罐,将水加热后放入罐内,待水蒸气排出,迅速扣在皮肤上。
(2)注意事项1)术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2)选用合适的穴位和拔罐方法。
3)注意拔罐的距离和持续时间。
4)术后做好消毒和护理工作。
三、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刺法、灸法和拔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操作技巧。
2. 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用合适的穴位和治疗方法。
3. 实训过程中,我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观察和判断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针刺结合放血拔罐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
宋春华;徐梦;陈梦媛;付嘉明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拔罐放血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针灸后拔罐放血,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83.2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刺结合拔罐放血治疗腰肌劳损较单纯针灸有优势。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宋春华;徐梦;陈梦媛;付嘉明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黑龙江中
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
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2
【相关文献】
1.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46例 [J], 刘翠青;程立红
2.放血疗法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J], 郑智;魏文著;文胜
3.针刺结合放血拔罐治疗周围型面瘫体会 [J], 康岁岁
4.针刺结合放血拔罐治疗面瘫28例 [J], 刘汉青;张连城
5.针刺放血结合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J], 宫一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刺络拔罐放血、围刺加点刺大骨空穴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目的为观察刺络拔罐放血、针刺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治疗组用刺络放血皮损部位、三棱针点刺大骨空穴挤压出血、围刺皮损周围、针刺夹脊穴、辨证施针针刺相应穴位的方法治疗。
对照组服用西药、半导体激光照射皮损局部的方法治疗。
结果表明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为刺络拔罐放血加针刺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疗效。
标签:带状疱疹;刺络拔罐放血;围刺;针刺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ricking cupping bloodletting,surround needling plus acupuncture bone hole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Beijing Yanhua hospital Acupuncture lansiyang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lood 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 bloodletting method,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icking blood therapy skin lesions,edged needle prick bone hole extrusion bleeding,surround needling method perilesional,acupuncture Jiaji,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cupuncture corresponding acupoints for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taking method of Western medicine,local treatment of lesions of semiconductor laser irradi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 blood 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 Bloodletting plus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has better curative effect.Key word:Zoster;Cupping bloodletting surrounding acupuncture;acupuncture;带状疱疹是由原来感染过的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针刺三间、中渚、列缺穴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施杨婉琳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咨讯》
【年(卷),期】2011(003)003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三间、中渚、列缺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3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刺三间、中渚、列缺穴进行治疗,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治愈达100%.结论针刺三间、中渚、列缺穴治疗肩周炎有镇痛、改善局部功能的作用,运用此方法可以提高临床对肩周炎的疼痛改善情况.
【总页数】1页(P72)
【作者】施杨婉琳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针刺三间穴治疗肩周炎52例疗效观察 [J], 郭现军
2.陵下三间两穴相配治疗肩周炎210例——附常规针刺治疗62例对照 [J], 冯祯根
3.针刺中渚穴治疗肩周炎 [J], 尹德馨
4.针刺列缺穴治疗神经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J], 徐建庭;朱玉;杨洁
5.针刺三间穴治疗肩周炎56例镇痛效果观察 [J], 董建勇;赵晓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肩周炎患者60例,使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程为2个月,2个月后运用关节功能评分来比较干预前后治疗效果。
结果:干预后各项关节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肩周炎患者采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临床效果肩周炎,也称五十肩、漏肩风、凝肩等,是肩关节软组织发生的无菌性炎症病变,包括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和冻结肩[1]。
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诊断,是将不明原因的“肩周炎”称为冻结肩,将由外伤及手术等原因导致的“肩周炎”称为肩关节僵硬。
我国人们经常说的肩周炎,主要包括不明原因的肩痛和活动障碍。
肩周炎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劳累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
根据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的定义,该病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难忍,夜间加重,肩关节各个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度降低,且进行性加重,造成肩关节活动受限、臂无法抬起等[2]。
治疗的关键在于缓解疼痛及恢复关节功能。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西医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近年来,中医针灸、推拿治疗逐渐得到推崇,本研究拟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现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肩周炎患者60例,符合《实用骨科学》[3]中肩周炎的诊断要点:①多见于50岁以上的病人,女性多于男性,起病慢,病程冗长,无明显的损伤史。
②初为轻度的肩疼,逐渐加重,夜间为甚,影响睡眠,有时疼痛可向前臂放射。
③肩部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外旋时,患者很难完成梳头、摸背、洗脸等动作。
④患肩有废用性肌萎缩,此外肩关节间隙,三角肌肌腹及肩胛冈上、下处,有明显软组织压痛点。
《围刺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一、引言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这种神经痛往往持续时间较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各异。
本研究旨在探讨围刺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年龄在30-75岁之间,病程在3个月二、研究方法(续)2.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将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围刺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
每组各50例患者。
3. 治疗方法a) 实验组:围刺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
围刺是指以患处为中心,用针刺法刺激周围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刺络放血则是通过在特定穴位或部位进行刺破放血,排出体内淤血,以解除疼痛。
拔罐则是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负压,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
b)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按照医嘱进行口服或外用。
4. 观察指标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等工具进行评估。
三、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们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显示,实验组(围刺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组)在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疗效,且疗效持久。
相比之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虽然也有一定疗效,但在持续性和效果上均不如实验组。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围刺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这种治疗方法在持续性和效果上更具优势。
条口穴配伍肩部诸穴针刺医治肩周炎52例【关键词】条口穴;肩周炎;温针灸;拔罐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
本文所探讨的肩周炎系肩部受凉,过度劳累,慢性劳损所致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性疾病。
笔者自2003年起采用温针灸合拔罐医治肩周炎,采用医治组取条口与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等肩部诸穴医治肩周炎,与对照组单纯取肩部诸穴,如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等穴医治,二者对比观察。
现将资料完整的93例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式一般资料93例中,医治组52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
年龄45岁以下7例,45~60岁27例,60岁以上18例。
平均年龄±岁。
病程最短1周,最长28个月,平均±个月。
对照组41例,其中男19例,女22例。
年龄45岁以下6例,45~60岁21例,60岁以上14例,平均年龄±岁。
病程最短2周,最长26个月。
医治方式医治组运用温针灸方式:患者取坐位,暴露肩部,治法近取与远取相结合,取条口与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穴诸穴。
上臂痛取臂臑、曲池;肩胛痛取曲垣、天宗。
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50mm长、直径针进行针刺。
捻转进针,得气后用平补平泄手法;把预先准备好的艾条插到针尾,并剪一圆形纸皮遮盖针身周围皮肤,以避免艾火烧伤。
然后点燃艾卷,使艾卷热力通过针身传到穴位里,待艾卷烧完熄灭,如此再灸两壮,冷却后起针,留针大约50min;然后再予拔罐,留罐20min;以上操作每日1次(周六、日休息),10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亦采用温针灸合拔罐医治肩周炎,针刺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穴等穴位(条口穴不在列),灸三壮,每次留针50min,然后再予拔罐,留罐20min。
每日1次(周六、周日休息),10次为1个疗程。
2 医治效果疗效标准[1]治愈:疼痛消失,肩部活动自如无受限。
显效:仅在天气转变、劳累后肩部有疼痛,肩关节活动不受限。
好转:疼痛减轻,肩部活动仍受限。
无效:医治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前后无明显转变。
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20例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7-01T05:09:57.8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3期作者:杨理权毕翠进兰春梅李绍巍[导读] 目的:探讨对周围面瘫患者予以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的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抽取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10例。
参照组接受针刺治疗,实验组接受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
对比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
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0.00%(9/10)和40.00%(4/10),结果卡方值=5.4945,p值=0.0190。
实验组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杨理权毕翠进兰春梅李绍巍祥云县人民医院云南大理 672100【摘要】目的:探讨对周围面瘫患者予以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的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抽取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10例。
参照组接受针刺治疗,实验组接受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
对比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
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0.00%(9/10)和40.00%(4/10),结果卡方值=5.4945,p值=0.0190。
实验组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周围面瘫患者予以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使面瘫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将治疗时间缩短。
【关键词】周围面瘫;针刺;刺络放血疗法周围性面瘫又叫作卒口癖、口眼歪斜。
面部存在呆滞麻木,口唇鼻眼歪斜、迎风流泪、闭目露睛、额纹消失、鼓腮漏气流涎、嘴角滞食、咀嚼无力等症状。
现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较急,无明显先兆症状,在发病后短时间或者2天内到达高峰,患病初期其耳后或下颌角存在疼痛[1]。
主要因病毒感染、感染风寒、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造成局部营养神经发生痉挛,进而发生水肿、神经缺血等,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存在障碍。
针灸联合药酒走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45例疗效观察
陈科;张罗建;陈会甫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1(3)11
【摘要】目的:评价针灸联合药酒走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
方法:将76例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
灸+药酒走罐疗法对肩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中频理疗治疗,两组均隔日1次,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总有
效率达到97.78%;对照组痊愈14例,总有效率83.88%。
结论:针灸+药酒走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疗效明显优于针灸+中频理疗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总页数】2页(P55-56)
【关键词】针灸;药酒;走罐;肩背肌筋膜炎
【作者】陈科;张罗建;陈会甫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成都市新津
县兴义镇公立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6.3
【相关文献】
1.针灸联合走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8例临床疗效分析 [J], 张欢;刘强;张嫄媛
2.温针灸结合平衡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彭晓燕;张锦玉;吴家民;
李敏
3.扬刺结合走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J], 王晓东
4.刺血走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40例疗效观察 [J], 霍明霞;刘铁民
5.针灸联合走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120例临床疗效分析 [J], 嘉士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排刺结合滚针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王麒颖,姜华,刘传立(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海南琼海571400)[中图分类号]R244.381.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22)05-0813-03[摘要]目的:观察排刺结合滚针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予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予排刺结合滚针拔罐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3%,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
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VAS评分、NPQ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V0.05),观察组VAS评分、NPQ评分下降更明显(PV0.05)。
结论:排刺结合滚针拔罐能减轻颈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疗效优于美洛昔康治疗。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排刺;滚针拔罐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与年龄相关的颈椎慢性退行性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3%。
⑴。
其中颈型颈椎病是最初阶段,临床最为常见,也是颈椎病最为有利的治疗时机。
目前以保守治疗为主,针灸疗法尤以刺络放血疗法效果显著炉3]。
本研究用排刺结合滚针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共70例,均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琼海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
观察组男14例,女21例;年龄20-62岁,平均(41.5±10.6)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5.2±4.8)个月。
对照组男12例,女23例;年龄20~65岁,平均(40.3±11.4)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4.7±5.2)个月。
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O诊篩标准: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⑷制定诊断及分型(颈型)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且VAS评分M3分;②年龄20~65岁;③知情同意。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