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主要设备及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958.50 KB
- 文档页数:9
核电站工作原理它是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来加热水使之变成蒸汽。
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一般说来,核电站的汽轮发电机及电器设备与普通火电站大同小异,其奥妙主要在于核反应堆。
核电站除了关键设备——核反应堆外,还有许多与之配合的重要设备。
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它们是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安全壳,汽轮发电机和危急冷却系统等。
它们在核电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主泵如果把反应堆中的冷却剂比做人体血液的话,那主泵则是心脏。
它的功用是把冷却剂送进堆内,然后流过蒸汽发生器,以保证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出来。
稳压器又称压力平衡器,是用来控制反应堆系统压力变化的设备。
在正常运行时,起保持压力的作用;在发生事故时,提供超压保护。
稳压器里设有加热器和喷淋系统,当反应堆里压力过高时,喷洒冷水降压;当堆内压力太低时,加热器自动通电加热使水蒸发以增加压力。
蒸汽发生器它的作用是把通过反应堆的冷却剂的热量传给二次回路水,并使之变成蒸汽,再通入汽轮发电机的汽缸作功。
安全壳用来控制和限制放射性物质从反应堆扩散出去,以保护公众免遭放射性物质的伤害。
万一发生罕见的反应堆一回路水外逸的失水事故时,安全壳是防止裂变产物释放到周围的最后一道屏障。
安全壳一般是内衬钢板的预应力混凝土厚壁容器。
汽轮机核电站用的汽轮发电机在构造上与常规火电站用的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由于蒸汽压力和温度都较低,所以同等功率机组的汽轮机体积比常规火电站的大。
危急冷却系统为了应付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破裂的极端失水事故的发生,近代核电站都设有危急冷却系统。
它是由注射系统和安全壳喷淋系统组成。
一旦接到极端失水事故的信号后,安全注射系统向反应堆内注射高压含硼水,喷淋系统向安全壳喷水和化学药剂。
便可缓解事故后果,限制事故蔓延。
注: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
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yóu)、钍(tǔ)等才能发生核裂变。
1,核能有何特点,是什么?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核电是清洁的能源,核能是极为丰富的能源,核电在经济性具有竞争力,核电的安全性具有保障2,压水堆核电站厂的基本组成是什么?与火电厂的对应关系是什么?(1)核岛系统: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一回路辅助系统(专设安全系统,核辅助系统,三废处理系统)(2)常规岛系统:二回路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电气系统,电厂配套设施3,核电厂的安全目标是什么,其两个解释目标是什么?建立并维持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持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遭放射性危害。
两个解释目标:(1)辐射防护目标:确保在正常时放射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并维持在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2)技术安全目标:防止发生事故,减少严重事故发生概率及其后果4,纵深防御原则是什么,与核电站设计有何关系?(1)预防:预防出现异常工况和系统故障;保守设计、高质量建造和运行(2)保护:异常工况的控制和故障检测;控制、保护系统和定期检查(3)限制:控制事故在设计基准内;工程安全设施和事故处置程序(4)缓解:防止事故扩展,减轻严重事故的后果;备用措施和事故管理(5)应急:减轻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场外应急响应计划5,单一故障原则是什么,与核电站设计有何关系?要求某设施组合在任何部位发生可信的单一故障是仍能执行其正常功能的准则,由该单一故障引起的所有续发性故障均视为单一故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6,压水堆核电站厂的屏蔽如何分类?热屏蔽,生物屏蔽,辅助系统屏蔽,工艺运输屏蔽7,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功能是什么?为实现其功能,主冷却剂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什么?(1)可控的产生链式裂变反应(2)导出堆芯热量,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燃毁(3)产生蒸汽(4)第二道实体屏障,包容放射性物质。
系统组成:反应堆压力容器,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压力外壳,主冷却剂管道,蒸汽发生器一回路侧,主冷却剂泵,稳压器连接的管道,与辅助系统连接的管道和阀门8,反应堆的功能是什么?以铀为核燃料,可控制的使一定数量的核燃料发生自是链式裂变反应,并维持不断地将核裂变释放的热量带出做功9,主泵的功能是什么?目前,压水大型堆电厂主要使用哪种类型的主泵,为什么?(1)用于驱动冷却剂在RCP内的循环,连续不断地将堆芯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给水(2)采用立式单级离心式轴封泵,屏蔽泵电动机制造困难,惯性小,不利于事故停堆下堆芯的冷却,且泵的容量小,造价高,效率低,维修困难,可靠性差,轴封泵带有可控泄露轴封装置,流量大,扬程低10,蒸汽发生器的功能是什么?蒸发器的压力与水位对其功能的实现有何影响?压力与水位如何控制?(1)利用一回路冷却剂从反应堆中带出的热量加热二回路给水并使其产生蒸汽,供给二回路耗气设备,是连接一回路和二回路的枢纽(2)将水位保持在与负荷相匹配的水平,防止瞬态是水位过高淹没干燥器,增加出口蒸汽湿度,损害汽轮机叶片;防止水位过低,造成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部分暴露于蒸汽中,造成热应力损坏(3)给水阀开度控制,气动给水泵进气阀开度控制11,稳压器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如何实现?稳压器的压力与水位控制如何实现?(1)压力控制,压力保护,补充rcp水容积变化,rcp升压和降压(2)压力调节(rcp压力上升,喷淋;rcp压力下降,电加热)压力保护(压力过高:释放阀,高压紧急停堆,安全阀;压力过低:低压紧急停堆,安全注入)12,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核电厂一回路系统为什么要设计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功能如何实现?容积控制—稳压器不能全部吸收一回路水容积变化—上冲下泄化学控制—冷却剂中含有悬浮杂质,需维持冷却剂的化学及放射性指标在规定范围内—注入NAOH,中和硼酸,控制冷却剂为偏碱性;联氨除氧,充入氢气,过滤,离子交换反应性控制—通过调整冷却剂的硼浓度来补偿反应性变化——加硼,稀释和除硼13,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的功能是什么?核电厂一回路系统为什么要设计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的功能如何实现?(1)提供除盐除氧硼水—保证rcv系统的容积控制功能—(硼酸溶液贮存箱,除盐除氧水泵,硼酸泵)(2)注入联氨、lioh等药品—保证rcv系统的化学控制能力—化学物添加箱(3)提供硼酸溶液和除盐除氧水—保证rcv系统的反应性控制功能—(除盐除氧水贮存箱、硼酸溶液配置箱)14,余热排出系统的功能是什么?核电厂一回路系统为什么要设计余热排出系统?余热排出系统的功能如何实现?(1)反应堆停堆过程中,用于排出堆芯余热、一回路冷却剂和设备的释热以及运行的主泵在一回路产生的热量(2)反应堆停堆后,由于裂变产生的裂变碎片及其衰变物通过放射性衰变过程释放热量,即剩余功率,仍然需要通过冷却剂的循环带出,以确保堆芯安全(3)余热排出泵,余热排出热交换器15,安全注入系统的系统功能是什么?安全注入系统的系统组成是什么?(1)一回路小破口或二回路蒸汽管道破裂时,向一回路补水,重新建立稳压器水位(2)一回路大破口时,向堆芯注水,以重新淹没并冷却堆芯(3)二回路蒸汽管道破裂时,向一回路注入高浓度硼酸溶液,补偿冷却剂过冷而引起的正反应性高压安全注入系统+低压安全注入系统+中压安全注入系统16,安全壳喷淋系统的系统功能是什么?在发生Loca或安全壳内蒸汽管道破裂时,安全壳内压力和温度升高,安全壳喷淋系统的功能是通过喷淋冷水以冷凝壳内的蒸汽,是温度和压力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确保安全壳的完整性17,辅助给水系统的系统功能是什么?在主给水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是、时,作为应急手段向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供水,使一回路维持一个冷源,排出堆芯剩余功率,直到余热排出系统允许投入运行为止18,安全壳隔离系统的系统功能是什么?(1)在发生Loca事故时,是专设安全设施以外的穿过安全壳的管道隔离,从而减轻放射性物质的对外释放(2)在主蒸汽管道发生破裂时,及时隔离蒸汽发生器,以防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过冷和安全壳超压19,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其组成特点是什么?(1)将核蒸汽供应系统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在停机或事故工况下,保证核蒸汽供应系统的冷却(2)朗肯循环基础上附加再热循环和回热循环;高压缸使用饱和蒸汽,低压缸使用微过热蒸汽;蒸汽再热器使用高压缸抽气和新蒸汽加热;给水回热系统使用高,低压缸抽气加热20,压水堆核电厂汽轮机发电机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新蒸汽参数低;新蒸汽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反滑变化;循环热效率低;理想焓降小;大多数湿蒸汽汽轮机中设有中压缸;容积流量大;大多数级低于湿蒸汽区;单排气口极限功率较小21,核电厂饱和蒸汽汽轮机有哪些特点?新蒸汽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新蒸汽参数地,通常为饱和蒸汽;理想焓降小,容积流量大;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中积聚的水分多,甩负荷时容易引起主机超速22,汽轮机润滑、顶轴和盘车系统的功能?简述其工作过程。
压水堆工作原理
压水堆(PressurizedWaterReactor,简称PWR)是一种核反应堆类型,被广泛应用于核能发电领域。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反应堆芯
反应堆芯是PWR的关键部件,其由一系列燃料组件构成,每个燃料组件包含燃料棒和冷却剂管等组件。
燃料棒中填充有铀等放射性物质,通过核裂变释放出能量,产生热量。
2. 冷却剂
冷却剂是PWR中使用的介质,一般采用水作为冷却剂。
冷却剂在反应堆芯中循环流动,将燃料棒中释放的热量带走。
3. 循环系统
PWR的循环系统包括主循环泵、蒸汽发生器和蒸汽涡轮机等组件。
主循环泵将冷却剂从蒸汽发生器中抽出,经过反应堆芯后再回到蒸汽发生器中,循环往复。
4. 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是PWR中的热交换器,其将循环中的冷却剂与次级循环中的水进行热交换,使次级循环中的水转化成蒸汽,从而驱动蒸汽涡轮机发电。
5. 控制系统
PWR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反应堆压力、温度和放射性物质等参数的检测和控制。
其中,反应堆压力和温度的控制是保证反应堆安全运行的关键措施。
总之,PWR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将燃料的裂变产生的热量带走,利用蒸汽涡轮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核能发电。
该技术具有能源密度高、污染低、稳定性强等优点,被视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核反应堆工作原理核反应堆是一种利用核能进行能量转换的装置,它是实现核能利用的关键设备之一。
核能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并维持核裂变反应的连续进行,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
一、核反应堆的基本组成核反应堆由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构成:1. 燃料元件:燃料元件是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载体,通常采用浓缩铀或钚等放射性物质。
燃料元件中的核燃料可通过核裂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 控制元件:控制元件用于调节核反应堆中的核裂变反应速率。
通常采用控制棒来实现,控制棒的插入深度可以调节反应堆中的中子流量,从而控制反应堆的热功率。
3. 冷却剂:冷却剂用于吸收反应堆产生的热能,同时也用于传递热能到发电系统。
常用的冷却剂有水、重水和液态金属等。
4. 反应堆堆芯:反应堆堆芯是核反应堆的核心部分,包括了燃料元件和控制元件。
核反应堆的裂变链式反应主要在堆芯中进行。
二、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中子释放:核反应堆中的裂变链式反应需要中子的引发,裂变产生的中子将会引发更多的裂变。
核反应堆通常通过控制棒的插入深度调节中子的释放速率。
2. 裂变链式反应:一旦中子被释放,它们会与核燃料的原子核相互作用,并引起核裂变反应。
核裂变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产生更多的中子,进一步维持裂变链式反应。
3. 热能释放:核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以热的形式储存在反应堆堆芯中。
冷却剂流经堆芯,吸收堆芯中的热能,并将其带走。
4. 热能转化:冷却剂通过传热介质的方式,将堆芯中的热能传递给发电系统。
常见的热能转化方式是将冷却剂转化为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5. 控制反应速率:为了维持核反应堆的稳定工作,需要控制并调节核裂变反应的速率。
通常通过调节控制棒的深度来控制中子的流量,从而控制反应堆的热功率。
三、核反应堆的类型核反应堆可以根据燃料类型、工作方式和冷却剂等分类。
常见的核反应堆类型有:1. 压水堆(PWR):采用轻水作为冷却剂和减速剂,以浓缩铀为燃料。
关于第三代核电站关于第三代核电站前⾔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益紧迫,使⽤新的清洁、安全、⾼效能源成为⼈类不争的共识。
除了煤炭、⽯油、天然⽓、⽔⼒资源外,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等新能源逐渐引起⼈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开发成本及场地等因素,这些能源很难在近期内实现⼤规模的⼯业化⽣产和利⽤;⽽同各种化⽯能源相⽐起来,核能对环境和⼈类健康的危害更⼩,更是⼀种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且在经济上具有竞争⼒的最为现实的替代能源。
第三代核反应堆是在汲取了第⼆代反应堆运⾏经验和事故教训后,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出的安全性更⾼的先进反应堆技术,通常把满⾜《美国⽤户要求⽂件(URD)》或《欧洲⽤户要求⽂件(EUR)》价标准的核电⼚称为第三代核电站。
⽬前,世界上在建和规划待建的核电站,⼤部分将采⽤第三代核电技术。
近年来,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的成绩,核电技术研发和⼯程应⽤⾛在世界前列。
以“华龙⼀号”正式投产和“国和⼀号”成功研发(及其⽰范⼯程的开⼯建设)为标志,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核电强国后⼜⼀个拥有独⽴⾃主三代核电技术和全产业链的国家。
核电站⼯作原理核电站是利⽤核分裂(核裂变)或核融合(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产⽣电能的发电⼚。
⽬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都是利⽤核裂变反应⽽发电。
核电站常见的堆型有四种:压⽔堆、沸⽔堆、重⽔堆和快堆。
压⽔堆核电站发电原理图沸⽔堆核电站发电原理图现在⽐较普遍使⽤的核电站是压⽔反应堆核电站,我国在运、在建的第三代核电站采⽤的都是压⽔堆核电站,它的⼯作原理是:⽤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裂变⽽产⽣⼤量热能,再⽤处于⾼压⼒下的⽔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器内(进⾏热能交换,将热能传递给⼆回路供给的主给⽔)产⽣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出来,并通过电⽹送到四⾯⼋⽅。
核电站由三个回路组成。
压⽔堆压⽔堆核电站由三个回路组成。
⼀回路:反应堆堆芯因核燃料裂变产⽣巨⼤的热能,由主泵泵⼊堆芯的⽔被加热成327度、155个⼤⽓压的⾼温⾼压⽔,⾼温⾼压⽔流经蒸汽发⽣器内的传热U型管,通过管壁将热能传递给U型管外的⼆回路主给⽔,释放热量后⼜被主泵送回堆芯重新加热再进⼊蒸汽发⽣器。
核电厂系统与设备一回路复习题绪论1、简述压水堆核电站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基本组成:以压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
主要由核岛(NI)、常规岛(CI)、电站配套设施(BOP)三大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一)工作过程: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235。
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冷却剂)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一回路冷却剂循环: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冷却剂泵反应堆二回路工质循环: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凝汽器凝、给水泵蒸汽发生器(二)压水堆核电站将核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分为四步,在四个主要设备中实现的。
1、反应堆:将核能转变为热能(高温高压水作慢化剂和冷却剂);2、蒸汽发生器:将一回路高温高压水中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给水,使其变为饱和蒸汽,在此只进行热量交换,不进行能量的转变;3、汽轮机:将饱和蒸汽的热能转变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
4、发电机:将汽轮机传来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能量传递过程为:裂变能→热能→传递→机械能→电能。
2、厂房及房间的识别符号如何定义?(P 3-5)厂房的识别定义:厂房的识别一般用3个符号来表示。
第一个符号为数字,表示机组识别,即该厂房是属于那个机组的,或两个机组共用的,还是不属于任何机组,而是属于工地系统的,第二、三个符号为两个英文字母,其中第一个字母表示厂房,第二个字母表示该厂房之区域。
房间的识别定义:房间的识别一般用三个数字符号来表示,第一个数字表示楼层,第二、三个数字表示房号。
3、设备的识别符号如何定义?设备识别用9个符号来表示。
这9个符号又分为两个大组,前4个符号为功能组符号,表示该设备属于哪台机组,哪个系统。
后5个符号为设备组符号,表示是什么设备及设备的编号。
(L—字母,N—数字)I-第一章1、压水型反应堆由哪几大部分组成?反应堆由堆芯、压力容器、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四部分组成。
简述压水堆核电站的原理流程及作用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PWR) is a type of nuclear power plant that uses nuclear fission to generate heat, which is then used to produce steam to drive turbines and generate electricity. 压水堆核电站是一种利用核裂变产生热量的核电站类型,然后利用该热量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并发电。
The operation of a PWR begins with the nuclear reactor core, where uranium fuel rods undergo fission, releasing heat in the process. PWR的运行始于核反应堆心,铀燃料棒在此发生裂变过程中释放热量。
This heat is transferred to the primary coolant, typically water, which circulates through the reactor core to absorb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fission process. 这种热量传递到主冷却剂中,通常是水,通过核反应堆心循环,吸收核裂变过程产生的热量。
The primary coolant then travels through a heat exchanger, where it transfers its heat to a separate water loop, which turns into steam to drive turbines. 主冷却剂随后通过热交换器流过,将热量传递给一个单独的水回路,该水回路变成蒸汽以推动涡轮机。
压水堆控制概述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概述§1.1压水堆核电站及流程图压水堆核电站主要是由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二回路系统及其它辅助系统和设备组成。
由于压水堆核电站中具有放射性的一回路与不带放射性的二回路系统是相分开的,所以通常又把压水堆核电站分为核岛和常规岛两大部分,如图1-1所示。
核岛是指核的系统和设备部分;常规岛是指那些和常规火电厂相似的系统和设备部分。
压水堆结构如图1-2所示,堆芯由157个燃料组件组成,燃料在4Z r合金制成的包壳内,燃料用低浓缩235U制成,形状是小圆柱体,由氧化铀烧结而成。
使用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压力约为15.5MPa,核反应是通过移动插入在堆内的53个控制棒束组件以及调节慢化剂中的硼酸浓度来控制的。
图1-1 压水堆核电站的组成压水堆核电站工艺流程如图1-3所示。
一回路冷却剂水在三个冷却回路中循环,将堆芯的热量带到三个蒸汽发生器。
冷却剂的循环靠冷却剂泵(主泵)来完成。
一台稳压器使一回路的压力维持恒定。
在蒸汽发生器中,热量是通过蒸汽发生器管壁从一回路传到二回路,使进入蒸汽发生器的水在5.8MPa压力下汽化,产生的蒸汽送到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组发电,最终把核能转化为电能。
再通过26kv/400kv(香港)或26kv/500kv(广东)变压器变电压送到枢纽变电站进入电网。
由汽轮机排出的蒸汽经过冷凝器后,由给水泵打入给水加热器加热,最后回到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再被一次侧冷却剂加热完成一次循环。
1图1-2 压水堆本体结构图2图1-3 压水堆核电站工艺流程图§1.2压水堆核电站控制系统压水堆核电站控制系统如图1-4所示,主要包括:·反应堆冷却剂平均温度(R棒组)控制系统;·反应堆功率(N1、N2、G1、G2棒组)控制系统;·硼酸浓度控制系统(属反应堆辅助系统—化学与容积控制系统);·稳压器压力和水位控制系统;·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系统;·大气蒸汽排放控制系统;·汽机调节(负荷控制)系统;·冷凝器蒸汽排放控制系统;·给水流量控制系统;·汽动泵速度控制系统;·电动泵速度控制系统;·发电机电压控制系统等。
核电站工作原理核电站是利用核能产生电能的设施,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方式。
1. 核裂变原理:核裂变是指将重核(如铀、钚等)通过中子轰击,使其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碎片,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来加热水,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
核电站的核裂变反应堆通常采用压水堆(PWR)或沸水堆(BWR)两种类型。
在压水堆中,燃料棒中的铀235核裂变产生的热能将冷却剂(通常为水)加热,形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这个蒸汽通过蒸汽发生器传递给次级回路中的水,使其沸腾产生蒸汽,然后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
在沸水堆中,燃料棒中的铀235核裂变同样产生热能,但直接使冷却剂(水)沸腾产生蒸汽,然后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
核裂变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子可以被其他核燃料吸收,从而引发更多的核裂变反应,形成连锁反应。
通过控制反应堆中的中子速度和数量,可以实现核裂变反应的自持和稳定。
2. 核聚变原理:核聚变是指将轻核(如氘、氚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融合成更重的核,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聚变是太阳和恒星的能量来源,也是人类追求的理想能源形式。
目前,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技术还在研究和发展中,核聚变反应堆的建设尚未商业化。
核聚变反应堆利用高温等离子体中的氢同位素核融合产生的能量来驱动发电机组发电。
核聚变反应堆需要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以及复杂的磁场或惯性约束装置来控制和维持等离子体的稳定。
核聚变反应堆的燃料是氢同位素氘和氚,这些燃料在高温高压下融合成氦,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核聚变反应堆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反应,并解决反应堆材料的辐射损伤和等离子体的稳定性等问题。
总结: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产生大量的能量,然后通过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
核裂变反应堆利用重核的裂变产生能量,而核聚变反应堆利用轻核的融合产生能量。
核电站的运行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控制系统来确保反应的稳定和安全。
核电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形式,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和较低的碳排放,对于满足能源需求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作者:
来源:《财富生活·上半月》2019年第12期
一个苹果大小的核燃料,能够释放约540吨煤燃烧后的热量,相比传统的火电发电,核电发电更加环保,也是现在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电形式。
那么核电站是怎样发电的呢?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释放出能量,经能量转化而发电的。
常见的核电站依据反应堆原理不同可分为壓水堆核电站、重水堆核电站、沸水堆核电站、快堆核电站。
目前我国主要核电站由压水堆核电站和重水堆核电站组成,而世界上的核电站60%以上都是压水堆核电站。
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将核能转变为电能是分四步,在四个主要设备中实现的:首先,在核燃料反应堆中将核能转变为水的热能;第二步,在蒸汽发生器中将一回路高温高压水中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水,使其变成饱和蒸汽;第三步,在汽轮机中将饱和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汽轮机转子高速旋转的机械能;最后,发电机将汽轮机传来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压水堆核电站主要设备及原理
压水堆核电站主要设备典型压水反应堆的核心是一个圆柱形高
压反应容器。容器内设有实现核裂变反应堆的堆芯和堆芯支承结构,
顶部装有控制裂变反应的控制棒驱动机构,随时调节和控制堆芯中控
制棒的插入深度。
堆芯是原子核反应堆的心脏,链式裂变反应就在这里进行。它
由核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既作中子慢化剂又作为冷却剂的水组
成。
堆内铀-235核裂变时释放出来的核能迅速转化为热量,热量通过
热传导传递到燃料棒表面,然后,通过对流放热,将热量传递给快速
流动的冷却水(冷却剂),使水温升高,从而由冷却水将热量带出反
应堆,再通过一套动力回路将热能转变为电能。
压水堆核电站原理:由反应堆释放的核能通过一套动力装置将核
能转变为蒸汽的动能,进而转变为电能。该动力装置由一回路系统,
二回路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和设备组成。
原子核反应堆内产生的核能,使堆芯发热,高温高压的冷却水在
主冷却泵驱动下,流进反应堆堆芯,冷却水温度升高,将堆芯的热量
带至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再把热量传递给管子外面的二回
路循环系统的给水,使给水加热变成高压蒸汽,放热后的一次侧冷却
水又重新流回堆芯。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回路。
一回路系统主要设备除反应堆外,还有蒸汽发生器、冷却剂主泵
机组、稳压器及主管道等。
一回路示意图
稳压器结构图
冷却剂主泵结构图
二回路中蒸汽发生器的给水吸收了一回路传来的热量变成高压
蒸汽,然后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做功后的乏汽在冷凝器内
冷却而凝结成水,再由给水泵送至加热器,加热后重新返回蒸汽发生
器,再变成高压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作功发电。这样构成第二个密闭
循环回路。
二回路系统由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凝
结水泵、给水泵、给水加热器和中间汽水分离再热器等设备组成。
汽轮发电机机组是二回路系统的主要设备。它由饱和汽轮机、发
电机、冷凝器和中间汽水分离加热器组成。
汽轮机是单轴、四缸六排汽、冷凝式饱和蒸汽轮机。在汽轮机高
压缸和低压缸之间,设有两个汽水分离再热器,对蒸汽进行中间除湿
和加热。
核电厂二回路的流程原理与火力发电厂的流程原理基本相同,只
是由核岛部分的蒸汽发生器代替了火力发电厂的蒸汽锅炉。
同火力发电厂使用的热蒸汽相比,蒸汽发生器出口的蒸汽为饱和
蒸汽,热力参数低,作功能力差,因此核电汽轮机的体积比火电汽轮
机的体积大,在本体疏水和蒸汽除湿等方面都要采取相应的必要措
施,以防止湿蒸汽的冲蚀。为了降低冲蚀影响,采用半转速汽轮机较
为有利。
为保证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压水堆不允许冷却水沸腾。因此,由
主循环泵5送入反应堆2的冷却剂(轻水)的压力高达12~16MPa。在
此情况下,冷却剂(轻水)的温度即使达320℃也不会汽化。冷却剂把
核燃料放出的热能带出反应堆,并进入蒸汽发生器4,通过数以千计
的传热管,把热量传给管外的二回路水(压力通常比一回路低
8~11MPa),使水沸腾产生蒸汽;从蒸汽发生器出来的饱和蒸汽或微
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高压缸6膨胀作功,高压缸排汽进入汽水分离再
热器7,分离出来的饱和蒸汽被再热后送入对称分流的低压缸8继续
作功。作过功的乏汽在凝汽器10中凝结成水,经凝结水泵11、凝结
水精处理装置12、凝升泵13、低压回热加热器14、除氧器15、给水
泵16和高压回热器加热17后,重新送回蒸汽发生器。冷却剂流经蒸
汽发生器后,再由主泵送入反应堆而形成循环,不断地把反应堆中的
热量带出并转换产生蒸汽。
压水堆核电站主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