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三年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峡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2015学年——2018学年)

本工作室根据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在市教研室的引领下,特制定“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师德修养、学习能力、专业素质,努力培养名师骨干的教学特长、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工作思路

本工作室将围绕“青铜峡市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制定的工作目标,以追求新理念、打造新课堂、践行新教育为主题,通过日常自主研习和集中合作研修,按照围绕名师、凝炼主题、组建团队、开展教研、开发资源、提炼成果、形成特色、搭建平台、问题中心、全程参与、培训教师、培育大师的活动思路,建立一支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发挥团队优势,实现跨校合作教育研讨,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指导、引领和辐射作用,力争把青铜峡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成名师骨干成长的园地、资源辐射的中心、经验对话的平台、教育科研的基地。

二、工作原则

小学数学工作室是教师成长的共同体,教学改革的实验室,活力课堂的研究地,教学质量的促进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研究性原则。通过课题研究、集体攻关、案例研究、课例点评等日常教学跟进研修活动,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薄弱问题,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2、示范性原则:通过名师骨干“导教”、名师“讲学”、名师论坛等方式,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传授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引领成员快速成长,实现成员在较高水平上的专业发展。

3、共进性原则:成员都是有一定教学经验和较高教学能力的老师,通过观点报告,论坛,辩论等方式分享学习体会实现共同成长。

4、实效性原则:根据成员的实际状况,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

培养原则。

三、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工作室成员应根据本工作室提出的三年奋斗目标,提出个人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形成独立的教学风格。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提升成员专业素养。

以开展“四个一”的研修活动为抓手,促进团队专业素养的提升。工作室暂定每个成员“四个一”的研修活动内容如下:

1、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工作室成员每年精读两本教育专业书籍,撰写2篇以上的读书心得,并在工作室读书沙龙中交流学习体会。

2、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工作室成员在三年内在本校主持开展完成一个自治区级立项课题——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工作室成员在三年内要围绕工作室课题总体方案,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需求拟一项子课题,要制定具体研究方案,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分析、有报告、有成果。

3、提高写作水平。每年每个成员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包括教学随笔、案例反思、研究报告、经验总结等),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参加研讨会交流。

4、做好带头示范。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专题教研活动,比如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等;每学期配合至少开展2次送教活动;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工作总结,以论文、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外辐射,促进青铜峡市数学学科教育均衡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发挥成员示范作用。

1、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每个成员每学年在校级评课6节(其中有2节配有教案及评课稿),承担校级公开课2节,市级以上公开课(或说课)1节,市级以上专题讲座1次。每个成员在三年内至少打造1节精品课,并在市级及以上教研活动会上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建好交流平台。建立工作室QQ群,开辟工作室教育网站,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建立“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育教学资源库,使网站成为本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工作室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面向全市的学科教学在线交流研讨活动;每个成员在三年内主持一次专题研讨活动,研讨当前教学中的热点和疑难问题。积极参与在线互动式研讨,为名师工作室网页提供动态的教育教学信息、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经验。

3、培养教师,提高引领能力。培训各层次的名师。根据名师递进工程,三年内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塞上名师、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每个成员在三年内指导和帮扶青年教师,实行师徒结对制,培养、带动1~3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学年听徒弟课不少于8节,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4、积极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努力取得好成绩。

(三)研究的主要方向。

1、确立主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可见我们应该把新课程下数学知识的学习当成启迪学生思维,健全学生人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载体,为此,我们提出以“发展智慧,健全人格”为核心,构建数学生态课堂为研究方向,“构建高效互动的趣味数学课堂教学形态的研究”,旨在探索切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教学向互动生成式教学转变,通过有效互动、平等对话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提升师生的学科素养和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效的途径。

2、研究内容:构建高效互动的趣味数学课堂教学形态的研究。

3、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比较、分析与提炼,进一步提高对本研究方向内涵的认识,通过实践不断调整研究方案,并对研究过程的方式方

法进行不断的反思,为总结研究成果积累丰富的资料。

4、成果预期:

(1)研究报告:初步总结出“构建高效互动的趣味数学课堂教学形态的研究”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成果。

(2)研究成果集: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例光盘、教学课件等。

(3)举行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四、工作室工作策略

1、以研修促提升。

工作室将扎实开展专业研修活动,个人自主研习与团队合作研修相结合,理论研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现实活动与网络研习相结合,认真制定与落实研修制度,努力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

(1)个人研修:落实研修的“四个一”要求。促进各团队成员提高数学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素养,掌握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2)团队研修:落实团队研修“周会月聚”工作设想。通过“周会月聚”的有效互动,促进团队成员的专业提升。(“周会”指每两周一次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通过QQ群进行研讨交流;“月聚”指每月召开一次聚会,通过“沙龙式”的研讨,让全体成员在交流中研讨,在研讨中碰撞,在碰撞中感悟与提升。)

2、以活动促成长。

通过开展“网络教研”“课题研究”“现场会”“观摩课”等活动,促进团队成员的专业成长。具体活动初定如下:

(1)开展进行“构建高效互动的趣味数学课堂教学形态的研究”课题研究;

(2)组织开展工作室教学研讨现场会,名优教师讲坛活动,送教活动等;

(3)尝试构建“以校本为基础、以团队为目标、以常态为重点、以‘实作’为方法、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城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