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工程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栖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重点工程简介

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工程简介

栖霞是农业大市,为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重点工程,合理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科学搭配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综合要素比例,建立了相互协调的农、林、牧、副、渔复合生态体系,促进了农村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200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20.5亿元。

农田立体间套工程。按照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的原则,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4.9万公顷,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达88.8%,开发吨粮田1.33万公顷。对全市4万公顷中低产田,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加深土层、压土换土、营造水平梯田、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等措施,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和节水旱作等技术,建立了冬前大犁深耕改土、春膜秋覆、测土配方施肥、秸杆还田、果园覆草五大样板区,总面积达1.5万公顷,每年可增产400万公斤,增加经济收入1680万元,按照生态学原理,大力推广应用物种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控制技术,充分利用时空、光热水土等资源,实行农田立体间作套种,复种指数达175%。全市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50.25%,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5%以上,统一供种率达85%以上,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种子质量标准示范市。良好的农业基础条件,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使全市粮油生产走上了稳产高产之路。

畜牧生态工程。栖霞市山多草丰,发展畜牧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

然优势。市委、市政府立足这一优势,坚持传统养殖与特色养殖并举,大力推广低耗、节粮型畜禽和高新特珍品种,实行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提高出栏率和畜牧附加值。先后引进高新特珍养殖项目20多个,建立养殖小区12个,发展规模养殖场38处,特色养殖户500多户,珍禽养殖专业村60多个,规模养殖数量占全市,也存养量的40%以上。畜牧业年产值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6%,每年为土地提供有机肥料126万吨,畜禽粪便利用率达到92.05%,资源化率达到6.77%,形成了种类齐全、品种优良的肉、蛋、奶、毛系统产品,实现了畜牧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同步发展。

庭院生态工程。按照试点—推广—普及的路子,坚持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充分利用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庭院和四旁的土地资源,着力开发“两高一优”庭院经济。通过在全市广大妇女中开展“庭院开发,巾帼立功”等活动,并注重从科技、信息、资金、物资和购销等提供服务和引导,建立了“立体开发、综合经营、专业生产”三种庭院模式,逐步走上了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到目前,全市庭院开发户达16.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5%,庭院经济收入1.89

亿元,户均收入1144元,庭院户均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有1500多户,形成了“人人懂管理,户户会管理,地上禽畜兴旺,空中瓜果飘香,屋里加工忙”的庭院生态新景象。

绿色食品工程。栖霞是著名的“中国苹果第一市”,栖霞苹果以“种植面积、综合服务、果园管理、品种质量、总产单产、企业效益”六个“全国第一”饮誉中华。现在果园面积达到65万亩,农民人均1亩果,2000年

产量达10亿公斤,全市财政收入的30%、农村集体积累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来源于果业。市委、市政府以此为龙头,采取政策倾斜、技术和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在果品生产中,围绕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引进和果品产业化作文章,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交

流,从市到镇设立技术推广机构,电视台常年开设“农民之友”栏目,传授和推广栽培管理新技术;加大创优质、创名牌的力度,先后引进推广了红富士系列、乔纳金、新红星等60余个新品种,培育出弛名中外的“王母桃”。其中“华洋”牌红富士、“嘎啦”苹果被农业部定为名牌苹果,“宇冠”牌系列苹果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华名果”;发展绿色果品,在

全国率先推广了单果套袋技术,2000年苹果套袋25亿个,占全国套袋总量的38%,推广了脱毒栽培、摘叶转果、果园覆草、铺设反光膜等十多项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年产优质无公害苹果50万吨,被农业部和山东省政府确定为“无公害苹果基地市”和“放心果生产市”;全面实施了基地促动、龙头带动、市场拉动三大战略,全市建成优质苹果生产基地96个,样板园3100公顷,科技园2300公顷,果品冷藏库50多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20多处,逐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占地1.5万亩的红旗岭万亩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是“省级优质苹果样板园”,年产优

质苹果3250万公斤,年产值3300万元;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占地1200亩,总投资2亿多元,年交易额达10亿多元,先后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菜篮子工程”,被农业部确定为“果品定点批发市场”,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全国优质果品批发市场”和“果品龙头企业”;投资3000多万美元的源通果汁有限公司,日加工能力1000吨,年产果汁4万吨,全部销往欧

美等国,年创外汇6000多万美元,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立足山区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保护地栽培,发展大樱桃、雪桃、板栗等干杂果3000余公顷,建成蔬菜永久性大棚1500个,大棚樱桃、大棚香椿等特色基地26处,发展绿色食品企业21个。1998年建成的烟台(桃村)精准农业示范基地,总投资650万元,占地50公顷,年纯收入280多万元,以合理配置利用水、肥、土、光、热、能六大资源,以技术精新、管理精细、投资精省、效益精良,成为山东省一流的精准农业示范点,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科普示范基地”和“国家林业局栖霞市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农村能源工程。市委、市政府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以发展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为重点,大力提倡和推广应用秸轩还田、沼气工程、青贮饲料和太阳能等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先后建成了以减家庄镇吕家庄村和观里镇古村为典型的养殖业—沼气—农业“三业一体化”的农业模式,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充分转换。全市年秸杆还田43.4万吨,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链”1万多户,年产沼气478万立方米,折标煤近3000吨,充分利用沼气照明、做饭,沼渣沼液浸种、养猪、肥田;还办起了畜禽粪便加工厂,年产果蔬专用肥6000吨,畜禽粪便处理处置率达92.05%;发展太阳能热水器10万平方米。“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正成为农村农民新生活的真实写照。

生态林业建设重点工程简介

发展林业、建设绿色家园是栖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一大举措。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果木林业作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点,围绕“建设山上栖霞”的目标,按照“高山远山封山育林搞改建,低山近山整地改土建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