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白金课堂三:20道数量关系题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8
行测数量关系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是让许多考生感到头疼的一个模块。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常见的经典题型和相应的解题方法,数量关系也并非难以攻克。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行测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经典题型以及它们的解题方法。
一、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行测数量关系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
若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设工作总量为 1(也可以设为甲、乙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30),则甲的工作效率为 1/10,乙的工作效率为 1/15。
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为 1/10 + 1/15 = 1/6,所以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为 1÷(1/6) = 6 天。
对于工程问题,有时候会出现多人合作、轮流工作等情况,解题时同样要根据基本关系式,找出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再进行计算。
二、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也是行测数量关系中的重点题型。
它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
相遇问题: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 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 3 千米/小时,经过 2 小时两人相遇。
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根据相遇问题的公式,两地距离=(5 + 3)×2 = 16 千米。
再比如:甲以 8 千米/小时的速度前进,乙在甲后面 2 千米处,以10 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甲,多久能追上?根据追及问题的公式,追及时间= 2÷(10 8)= 1 小时。
流水行船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三、利润问题利润问题在行测中也经常出现,主要涉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
第一组1.某校参加竞赛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6∶5。
后来又增加了5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问原来参加竞赛的女生有多少名? A.75B.80C.85D.902.商店出售的什锦糖果由奶糖与水果糖混合而成,其中奶糖占40%,如果将奶糖比例提高到50%,每500克什锦糖果的成本将提高5%。
奶糖的成本与水果糖的成本的比为:A.7∶10B.8∶13C.10∶7D.13∶83.一个口袋里有36个苹果,现在请小王来取。
要求不能一次全部取完,也不能一个一个地取,并且每次取出的苹果个数同样多,还需要正好拿完,那么取法共有多少种?A.4B.6C.7D.94.咖啡A 和咖啡B 按一定的比例混合。
咖啡A 每千克50元,咖啡B 每千克40元。
如果将咖啡A 的价格提高10%,咖啡B 的价格减少15%,那么混合咖啡的价格保持不变,问原先咖啡A 和咖啡B 的质量比为:A.3∶4B.4∶3C.5∶6D.6∶5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甲带了一条狗,狗每小时跑10千米,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时它掉头朝甲跑去,碰到甲时又掉头朝乙跑去,直到两人相遇,这条可爱的小狗一共跑了( )千米。
A.56B.100C.85D.60986.盒子里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大小相等的球,其中红球有7个,黄球有5个,从盒中任意拿出一个球,拿到黄球的可能性为31,问拿到绿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A.31 B.41C.71 D.517.把一堆核桃分给10位老人,要求每个人都能分到核桃,而且每个人拿到的核桃的个数都不相同,问这堆核桃最少有多少个?A.45B.55C.75D.1008.某年10月份有四个星期四,五个星期三,这年的10月8日是星期( )。
A.一B.二C.三D.四9.甲、乙、丙、丁、戊、己六个人站成一排,要求:甲不能站在队伍左半边,乙不能站在队伍右半边,丙不能站在队伍两端,问一共有多少种站法?A.456B.360C.240D.14410.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相交于O 点,∠ADC=∠BAD=90°, △COD 的面积为1.5,且CD=3,AD=5,那么△BOC 的面积为( )。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解析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部分。
这一部分题型多样,涵盖了数学运算、数字推理等多个方面,对考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接下来,我们就对行测数量关系中的常见题型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模块。
首先是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通常涉及到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三者之间的等式,并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进行求解。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那么甲的工作效率就是 1/10,乙的工作效率就是 1/15,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就是 1/10 + 1/15 = 1/6,所以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 6 天。
行程问题也是行测数量关系中的常客。
它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
对于相遇问题,我们要明确两者的路程和等于总路程;追及问题则是两者的路程差等于总路程。
比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 5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 3 千米/小时,经过 4 小时两人相遇,A、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相遇问题,我们可以通过(5 + 3)×4 = 32(千米)算出两地的距离。
经济利润问题也是常考题型之一。
它涉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如,“某商品进价为 100 元,按 20%的利润定价,然后打 9 折出售,该商品的利润是多少?”首先计算定价为 100×(1 + 20%)= 120 元,打 9 折后的售价为 120×09 = 108 元,利润就是 108 100 = 8 元。
排列组合问题则相对抽象一些。
需要我们区分排列和组合的概念,以及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如捆绑法、插空法等。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精选20题及解析1.若x,y,z是三个连续的负整数,并且x>y>z,则下列表达式是正奇数的是()。
A.yz-xB.(x-y)(y-z)C.x-yzD.x(y+z)2.编一本书的书页,用了270个数字(重复的也算,如页码115用了2个1和1个5共3个数字),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A.117B.126C.127D.1893.某商场促销,晚上八点以后全场商品在原来折扣基础上再打9.5折,付款时满400元再减100元。
已知某鞋柜全场8.5折,某人晚上九点多去该鞋柜买了一双鞋,花了384.5元,问这双鞋的原价为多少钱?()A.550元B.600元C.650元D.700元4.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需花3.15元,如果购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需花4.20元,那么购买甲、乙、丙各1件需花多少元?()A.1.05元B.1.4元C.1.85元D.2.1元5.甲、乙、丙、丁四人为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4,丁捐款169元,问四人一共捐款多少钱?()A.780B.890C.1 183D.2 0836.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需要8分钟,如果把同样的钢管锯成20段需要多少分钟?()A.32分钟B.38分钟C.40分钟D.152分钟7.四年级一班选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
如果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将成为班长,甲最少再得多少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A.1张B.2张C.4张D.8张8.一只船沿河顺水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按同样的航速在该河上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航行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在该河上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
A.1千米B.2千米C.3千米D.6千米9.A、B两地相距100公里,甲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前往B地。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必做题:数量关系第二部分数量关系(共10题,参考时限10分钟)在这部分试题中。
每道题表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请开始答题:36某天是大雾天气,只能看清楚100米之内的物体,甲、乙两人在一条平直的马路边的某地反向同时出发,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4米/秒、6米/秒。
1分钟后,甲、乙同时掉头往回走.掉头后多长时间甲乙能彼此看见?A.35秒B.40秒C.45秒D.50秒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1分钟后甲乙相距(4+6)×60=600米,则掉头后经过(600-100)÷(4+6)=50秒甲乙能彼此看见。
37某公交线路从起点到终点共25个站点,每天早上6点分别从起点和终点同时开出首班车,晚上10点开末班车,每辆车发车间隔10分钟,假设每辆车从一个站到下一个站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该线路至少需要配备( )辆车。
A.24C.12D.26参考答案:A共5人答过,平均准确率20.0%参考解析:根据题意,每辆车需要行驶(25-1)×5=120分钟。
因为每班车发车间隔是10分钟,那么需要120÷10=12辆,因为是两侧同时发车行驶,那么一共需要12×2=24辆车。
38甲、乙二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绕西湖匀速背向而行,35分钟后甲、乙二人相遇。
已知甲绕西湖一圈需要60分钟。
则乙绕西湖一圈需要( )分钟。
A.25B.70C.80D.84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设西湖一圈长度为420(35、60的最小公倍数),则甲乙速度和为420÷35=12,甲的速度为420÷60=7,故乙的速度为12-7=5,乙绕湖一圈需要420÷5=84分钟。
39某专业男、女人数比为3:2,该专业包括甲、乙、丙三个班级。
已知甲、乙、丙三个班级总人数比为10:8:7,其中甲班男、女比例为3:1,乙班男、女比例为5:3。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解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一个模块。
但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数量关系也并非不可攻克。
下面,我们就来对行测数量关系中的常见题型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我们来谈谈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通常涉及到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其核心公式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通过设工作总量为“1”或者工作总量的最小公倍数来简化计算。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可以设工作总量为 30(10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数),那么甲的工作效率就是 3,乙的工作效率就是 2,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就是 5,所以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就是 30÷5 = 6 天。
接着是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
相遇问题的核心公式是: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追及问题的核心公式是: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流水行船问题中,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比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 5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 3 千米/小时,2 小时后相遇,A、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根据相遇问题的公式,相遇路程=(5 + 3)×2 = 16 千米。
再来说说利润问题。
这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类问题。
其主要涉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
核心公式有: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例如:某商品进价为 100 元,按 20%的利润率定价,售价是多少?首先算出利润为 100×20% = 20 元,那么售价就是 100 + 20 = 120 元。
排列组合问题也是常见的考点之一。
这部分需要我们理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及区别,并能熟练运用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
经典行测数量关系题目及解题技巧(推荐)1、在999张牌上分别写上数字001,002,003……998,999,甲乙两人分这些牌分配方法是:凡是纸牌上写三位数字的三个数码都不大于5的纸牌属于甲,凡是纸牌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码大于5的属于乙。
例如324,501属于甲,007,387属于乙,则甲分得的牌张数为多少()A.215B.216C.214D.217--------------------------------------------------------------------- 解析:不大于就是可以是0,1,2,3,4,5 这6个数字可以选择因此三位数三个位置就是6×6×6=216因为数字不含000 则答案是216-1=2152、A、B、C、D、E五个人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整数。
如果A、B、C的平均分为95分,B、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 是第三名得96分。
则D的得分是:()A.96分B.98分C.97分D.99分--------------------------------------------------------------------- 解析:A+B+C-(B+C+D)=A-D=3*95-3*94=3由于A是第一名 E是第三名96 A只能是100/99/98所以D=A-3=97/96/95由于ABC平均数为95 而A>97 则BC平均数<93 而BCD平均数为94 则D>95 如果D为96 则E和D并列第2 (因为BC都不可能大于96 否则必然另一个数小于91)所以D为97 A为1003、甲乙两班同学同时去离学校12.1千米的陵园,甲班先乘车后步行,乙班先步行,当送甲班同学的车回来时乙立即乘车前去。
两班步行速度都是每小时5千米,车速度都是每小时40千米,已知两班同时到达陵园,那么甲在离陵园多远的地方下车?A 2千米 B2.2千米 C2.5千米 D3 千米-------------------------------------------------------------------解析:设甲在C点下车,乙在B点上车A------------B-----------------------------C----------D时间一定,路程比等于速度比速度比是8:1路程比是AB+2BC:AB=8:1所以2BC:AB=7:1BC:AB=7:2三段的比是2:7:212.1*2/11=2.24、姐弟俩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钟走40米,走了80米后姐姐去追他。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白金一号手册--------------------------------------------------------------------------------行测白金课堂一:二十道常识判断题讲解常识判断考查的是应试者在日常生活中对百科常识的涉猎广泛程度和对社会各种现象深刻思考的能力。
本章将要讲到的内容包括“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文学和文化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生活常识”以及“法律常识”。
常识判断不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其他几个部分,可以依靠数学计算或者逻辑推理即能求得正确答案,而是要依靠平时点点滴滴的知识积累。
因此,常识判断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内外大事,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它包含内容之细致,涵盖范围之广泛,对比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其他几个部分,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本章精选20道常识判断题,试题内容涵盖了历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主要考点,附以精确的解析、基础知识补充,旨在培养广大考生快速、准确的数学运算答题能力。
国情社情例1、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其标准时点是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B.所取得的数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C.所需经费由中央政府完全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D.采用按户口所在地登记的原则参考答案解析例1、B【解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A项错误。
人口普查所需经费,在保证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和厉行节约的原则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
普查登记的个体资料不得作为行政管理和处罚的依据。
科技常识例2、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国B.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C.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D.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在20世纪60年代参考答案解析例2、D【解析】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故A项错误;航天员列昂诺夫在1965年3月18日乘上升2号飞船遨游太空时,冒险出舱活动24分钟,成为世界上太空行走第一人,故B项错误;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的载人飞船,故C项错误;1966年3月16日,美国发射载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绕地球飞行6.5圈,历时10小时41分,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
行测数量关系题目汇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测数量关系题目汇总:
1. 甲、乙两人一起工作,甲工作4小时,乙工作6小时,两人工作效率相同。
如果甲一小时工作完成的工作量是乙的1/5,那么甲单独工作一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乙的几倍?
2. 一个水池中有甲、乙、丙三个水龄的接口,甲每小时放水3吨,乙每小时放水2吨,丙每小时放水1吨。
如果三个接口同时放水,一小时放水量是多少吨?
3. 校车每天上下学分别依次接载学生,每次接载学生的数量依次递增。
第一次接载学生共8人,第二次接载学生比第一次多3人,第三次接载学生比第二次多5人,以此类推。
如果依次接载10次,共接载学生多少人?
4. 甲、乙两人一起采药,甲采药效率是乙的2倍。
甲采药一小时采集10个草药,乙采药一小时采集草药的数量是几个?
5. 一只锐距倒钩刀片是由6个若干型优小倒钩刀片组成,其中5个小刀片的数量相同,有一个刀片的数量是其他刀片数量的两倍。
一共有多少个小刀片?
以上题目只是提供了一小部分常见的行测数量关系题目,实际上数量关系题目的形式和题材非常多样化,需要灵活运用数学和逻辑推理解题。
做题时需要关注题干中给出的数量关系,适当使用代数表达式来解题,并进行逻辑推导和计算求解。
一、选择题1.某公司去年销售额为200万元,今年销售额增长了25%,则今年销售额为多少万元?A.225万元B.250万元(答案)C.275万元D.300万元2.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32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A.32平方米B.64平方米(答案)C.128平方米D.256平方米3.某品牌手机原价为4000元,现在打八折销售,则现在的售价为多少元?A.3000元B.3200元(答案)C.3500元D.3800元4.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队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A.5天B.6天(答案)C.7.5天D.10天5.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那么第5项是多少?A.11B.12C.13D.14(答案)6.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满200元减50元,某人购买了一件商品原价为280元,他需要支付多少元?A.230元(答案)B.240元C.250元D.260元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cm、4cm、5cm,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30立方厘米B.40立方厘米C.50立方厘米D.60立方厘米(答案)8.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3小时后行驶了多少千米?A.120千米B.150千米C.180千米(答案)D.210千米9.某班级有男生24人,女生18人,若从中随机选取一名学生担任班长,那么选到女生的概率是多少?A.1/3B.2/5C.3/7(答案)D.4/910.一个圆的半径是7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取3.14)A.154平方厘米(答案)B.155平方厘米C.156平方厘米D.157平方厘米。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白金一号手册 -------------------------------------------------------------------------------- 行测白金课堂三:20道数量关系题讲解 数量关系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必考科目之一,所占题量一般为15道左右。就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形势来看,数量关系只考查数学运算这类题型,分值较高。数学运算主要考查考生解决算术问题的能力,其运算一般不会超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运算量一般不大,常见的提问方式为: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本章精选20道数学运算,试题内容涵盖了历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类型,附以精确的解析、基础知识补充,旨在培养广大考生快速、准确的数学运算答题能力。
例1、三位采购员定期去某商店,小王每隔9天去一次,大刘每隔11天去一次,老杨每隔7天去一次,三人星期二第一次在商店相会,下次相会是星期几?( )
A. 星期一 B. 星期二 C. 星期三 D. 星期四
解析:本题是一道关于公倍数的计算问题。乍看上去是求9,11,7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但这里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关键词“每隔”,“每隔9天”也即“每10天”,所以这道题实际上是求10,12,8的最小公倍数。10,12,8的最小公倍数为5×2×2×3×2=120。120÷7=17 余1,所以,下一次相会则是在星期三。故答案为C。 计算问题常考形式为平均数、公约数、公倍数等,其运算技巧有尾数法、代入法、排除法、提取公因式法、整体代换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
例2、完成某项工程,甲单独工作需要18小时,乙需要24小时,丙需要 30小时。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时换班。当工程完工时,乙总共干了多少小时?( )
A. 8小时 B. 7小时44分 C. 7小时 D. 6小时48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工程问题。一般来说可以将工作总量设为“1”,为方便计算,这道题可以设工程总量为360个单位,那么甲、乙、丙的效率分别为360÷18=20(单位)、360÷24=15(单位)、360÷30=12(单位)。所以每次轮班后甲、乙、丙三人共做20+15+12=47单位.又360÷47=7„31,前面七个轮班(3×7=21小时)三人共做了47×7=329单位,剩余31单位.第22小时,甲做了20单位,还剩下11单位,乙还需再做11÷15×60=44(分钟),所以乙一共做了7小时44分。故答案为B。 工程问题基本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般情况,设工作总量为“1”。工效=1/时间 要注意的是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反比,可利用此规律进行快速解题。 例3、小王步行的速度比跑步慢50%,跑步的速度比骑车慢50%。如果他骑车从A城去B城,再步行返回A城共需要2小时。问小王跑步从A城到B城需要多少分钟?( )
A:45 B:48 C:56 D:60
解析:解法一:算术法: 把跑步的速度看作单位“1”,步行的速度(1-50%=)50%; 骑车的速度是(1÷(1-50%)=)2。 那么:小王跑步从A城到B城需要:2÷(50%+2)=0.8(小时)=48分钟。 解法二:方程法。 2小时=120分钟。 解:设小王跑步从A城到B城需要X分钟。 跑步的速度=1/X, 则步行的速度=1/X×(1-50%)=1/(2X),即小王步行从B城到A城需要1÷1/(2X)=2X(分钟); 同理:骑车的速度=1/X÷(1-50%)=2/X;小王骑车从A城到B城需要1÷2/X=0.5X(分钟)。 2X+0.5X=120 解得:X=48。故答案为B。
例4、甲乙两人计划从A地步行去B地,乙早上7:00出发,匀速步行前往,甲因事耽搁,9:00才出发。为了追上乙,甲决定跑步前进,跑步的速度是乙步行速度的2. 5倍,但每跑半小时都需要休息半小时,那么甲什么时候才能追上乙?( )
A:10:20 B:12:10 C:14:30 D:16:10
解析:本题是一道行程问题。在不涉及到具体路程与速度的前提下,可以用特殊值进行方便计算。方法一:设乙的速度为12,则甲跑步的速度为30,休息速度为0,代入选项得道下表, 时刻分别是10:20 、 12:10 、 14:30 、 16:10 时,甲的路程分别为25 、 50 、 90 、 110, 乙的速度分别是40 、 62 、 90 、 110 。所以14:30分甲可追上乙。方法二:设乙每小时走的路程为1,追及距离为1×2=2。甲跑半小时休息半小时,则相当于一小时跑2.5÷2=1.25,每小时比乙多行 1.25-1=0.25,5个小时之后,甲追了0.25×5=1.25,在接下来的半小时内,甲比乙多行 (2.5-1)÷2=0.75,1.25+0.75=2,刚好追上。故答案为C。 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是数学运算中常考的题型。行程问题主要包括追及问题、相遇问题、流水问题、火车行程、钟表问题。基本公式是: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例5、一杯糖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糖水的含糖百分比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量百分比为12%;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量百分比将变为多少?( )
A. 8% B. 9% C. 10% D. 11% 解析:本题是一道浓度问题。设第一次加入糖水后,糖水的量的为100,则糖的量为15,第二次加水后,糖水的量为15/12*100=125,即加水的量为125-100=25,第三次加水,百分比为15/(125+15)=10%。故答案为C。 浓度问题基本公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浓度;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浓度介于两者之间;十字相乘法是快速解决溶液混合问题的捷径,考生应当要掌握好此技巧。
跟大家分享一点经验(经验分享看过的不用看了):不知大家是否有跟我一样的“考霸”经历,司法、国考、省考、建筑、环境监测.....,不知大家是否也有过跟我一样的迷茫?在现在这个社会,确实是你不迷茫,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出来混的,其实好多考试相信大家都是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做的,没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学习和复习策略,也没有一个势在必得的“目标”,我做事情是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绝,确定了,我会选择跪着也要走下去,相信大家都没有我这样的“疯狂”,并且我都是不报什么培训班的在,都是靠自己苦下功夫通过考试的,帖子中也有提到我的记忆理解都比较好,特别是阅读能力,我现在有将近35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读,所以复习效率自然是不用说,提醒一下大家,面对这么多的考试以及当今社会这么的压力,不提高学习的效率真的是步步维艰,给大家推荐个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对于时间不够用,效率低的同学特别适用,本人切身体验,没用不会推荐,学习掌握了,基本上等于成功了一半,针对公务员这种考点一千三百多个,基本上每个地方都需要详细记忆的考试来说再适合不过,建议练上30小时足矣。已经给大家找好了下载的地址,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请直接点击这里下载。同时在这里也希望大家找准自己的目标,把时间和经历用在关键的地方,另外有一个很好的练习软件,这几年考过的同事反应不错,也给大家推荐下,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请直接点击这里下载。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记得好好学习,只有自己能帮助自己。祝愿每一位有梦想的同学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大家祈福!加油!
例6、某商店花10000元进了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相当于进价25%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售了商品总量的30%,为尽快完成资金周转,商店决定打折销售,这样卖完全部商品后,亏本1000元,问商店是按定价打几折销售的?( )
A:九折 B:七五折 C:七折 D:六折
解析:本题是一道经济利润问题。根据题意,商品卖价是10000×(1+25%)=12500元。已经卖出30%,是12500×30%=3750元,还剩 12500-3750=8750元。因为亏本1000元,所以,打折后又卖出10000-1000-3750=5250元,5250/8750=0.6。 所以,商店按定价打了6折销售。故答案为D。 利润问题基本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折扣=售价÷原价;解题技巧有方程法、特殊值法、十字相乘法三种形式。
例7、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则三项全部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多少种?( )
A:37 B:36 C:35 D:34 解析:本题是一道容斥问题。利用容斥原理,不合格的共有8+10+9-7-2×1=18,则合格品由52-18=34个。故答案为D。 容斥原理基本公式:A∪B=A+B-A∩B,A∪B∪C=A+B+C-A∩B-A∩C-B∩C+A∩B∩C;解题技巧:借用文氏图进行快速解答。
例8、盒中4个白球,6个红球,无放回地每次抽取一个,则第二次取得白球的概率多少?( )
A. 2/15 B. 4/15 C. 2/5 D. 4/5
解析:概率问题。第一次抽到红球,第二次抽到白球的概率为6/10×4/9=4/15;第一次抽到白球,第二次抽到白球的概率为4/10×3/9=2/15;第二次抽到白球的概率为4/15+2/15=2/5。 概率题的计算要注意几点:单独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情况数;分类概率=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和;分步概率=满足条件的每个步骤概率之积;条件成立的概率=1-该条件不成立的概率。
例9、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 ( )
A:21 B:24 C:17.25 D:21.33
解析:本题是一道统筹问题。要使用水总量越多,那么就尽量选择水费便宜的。所以第一步(5×4+5×6)×2=100,还剩余108-100=8元,这8元只能是超过10吨部分的一吨水的费用,所以20+1=21。故答案为A。
例10、四个人夜间过一座独木桥,他们只有一个手电筒,依次同时最多可以有两人一起过桥,而过桥的时候必须有手电筒,所以就得有人把手电筒带来带去,两人同时时以较慢者的速度为准,四人过桥的时间分别是1分、2分、5分、10分,他们过桥最少需要多少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