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思维导图.ppt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19
初中九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教科版)一、物理量及其单位1. 长度:米(m)、厘米(cm)、毫米(mm)2. 时间:秒(s)、分钟(min)、小时(h)3. 质量:千克(kg)、克(g)、毫克(mg)4. 速度:米/秒(m/s)、千米/小时(km/h)5. 加速度:米/秒²(m/s²)6. 力:牛顿(N)7. 压力:帕斯卡(Pa)8. 功:焦耳(J)9. 能量:焦耳(J)10. 功率:瓦特(W)二、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5. 弹力:物体受到弹性变形时产生的力。
6. 摩擦力:两个接触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受到的阻力。
7. 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8. 平衡力: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力。
三、运动学1. 位移: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2.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3.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的运动。
5.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的速度大小均匀变化的运动。
6.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四、热学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3. 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5. 热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方式传递热量的过程。
6.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7.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孤立系统的熵总是趋于增加。
五、光学1.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初中九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教科版)一、机械运动1. 运动的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路程和位移2.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定义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3.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的应用4. 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二、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三、功和能1. 功的概念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2. 能的概念能的定义能的分类能的单位3. 功和能的关系功和能的关系功和能的转化4. 能的守恒定律能的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的守恒定律的应用四、机械能1. 动能的概念动能的定义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的单位2. 势能的概念势能的定义势能的分类势能的单位3. 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的分类机械能的单位4. 机械能的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五、压强1. 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2. 压强的应用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压强的应用实例六、浮力1. 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单位2. 浮力的应用漂浮现象沉浮现象浮力的应用实例七、简单机械1. 杠杆的概念杠杆的定义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2. 杠杆的应用杠杆的应用实例杠杆的原理3. 滑轮的概念滑轮的定义滑轮的分类滑轮的原理4. 滑轮的应用滑轮的应用实例滑轮的原理八、能量转化和守恒1. 能量转化的概念能量转化的定义能量转化的形式能量转化的应用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九、热和温度1. 热的概念热的定义热的单位2. 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定义温度的单位3. 热和温度的关系热和温度的关系热和温度的应用4. 热传递热传递的定义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的应用十、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实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实例初中九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教科版)一、机械运动1. 运动的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路程和位移2.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定义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3.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的应用4. 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二、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三、功和能1. 功的概念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2. 能的概念能的定义能的分类能的单位3. 功和能的关系功和能的关系功和能的转化4. 能的守恒定律能的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的守恒定律的应用四、机械能1. 动能的概念动能的定义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的单位2. 势能的概念势能的定义势能的分类势能的单位3. 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的分类机械能的单位4. 机械能的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五、压强1. 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2. 压强的应用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压强的应用实例六、浮力1. 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单位2. 浮力的应用漂浮现象沉浮现象浮力的应用实例七、简单机械1. 杠杆的概念杠杆的定义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2. 杠杆的应用杠杆的应用实例杠杆的原理3. 滑轮的概念滑轮的定义滑轮的分类滑轮的原理4. 滑轮的应用滑轮的应用实例滑轮的原理八、能量转化和守恒1. 能量转化的概念能量转化的定义能量转化的形式能量转化的应用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九、热和温度1. 热的概念热的定义热的单位2. 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定义温度的单位3. 热和温度的关系热和温度的关系热和温度的应用4. 热传递热传递的定义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的应用十、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实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实例初中九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教科版)一、机械运动1. 运动的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路程和位移2.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定义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3.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的应用4. 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二、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三、功和能1. 功的概念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2. 能的概念能的定义能的分类能的单位3. 功和能的关系功和能的关系功和能的转化4. 能的守恒定律能的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的守恒定律的应用四、机械能1. 动能的概念动能的定义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的单位2. 势能的概念势能的定义势能的分类势能的单位3. 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的分类机械能的单位4. 机械能的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五、压强1. 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2. 压强的应用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压强的应用实例六、浮力1. 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单位2. 浮力的应用漂浮现象沉浮现象浮力的应用实例七、简单机械1. 杠杆的概念杠杆的定义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2. 杠杆的应用杠杆的应用实例杠杆的原理3. 滑轮的概念滑轮的定义滑轮的分类滑轮的原理4. 滑轮的应用滑轮的应用实例滑轮的原理八、能量转化和守恒1. 能量转化的概念能量转化的定义能量转化的形式能量转化的应用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九、热和温度1. 热的概念热的定义热的单位2. 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定义温度的单位3. 热和温度的关系热和温度的关系热和温度的应用4. 热传递热传递的定义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的应用十、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实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实例。
人教版初中物理思维导图1.声现象声现象产生特性声的利用传播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声源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形式:声波声速:一般 V 固>V 液>V 气(15℃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听到回声的条件:比原声晚0.1s 以上应用:测距,若从发出原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t ,声速为v ,则s=vt/2回声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1. 音调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影响因素: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 声音,20Hz<频率<20000Hz ,人听得到1. 超声波,频率>20000Hz ,人听不到,声呐、倒车雷达等种类3. 次声波,频率<20Hz ,人听不到,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2. 响度影响因素定义: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单位是分贝(dB )影响因素:由材料和结构决定3. 音色定义:声音的特色1. 传递信息:听诊器、B 超、倒车雷达、测速仪、声呐2. 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碎石、切割、除尘、武器定义噪声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控制噪声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2.光现象光现象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c= 3x10^8 m/s看不见的光应用:红外夜视仪、遥控探测、红外烤箱光的反射2. 漫反射:物体表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向各个方向射出光的折射含义:太阳光用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光现象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月亮不是光源)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红外线紫外线特点:荧光效应应用:验钞机、杀菌消毒反射定律1. 镜面反射:物体表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反射光也是平行光类型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应用: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折射规律应用:河水看着浅一些,渔夫叉鱼叉下方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由反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由透过色光决定特点:热效应1. 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 分居两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 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特点:①成正立等大的虚像,②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③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球面镜2. 凸面镜特点: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 凹面镜应用:汽车后视镜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定义: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①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分居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③空气中角大;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0°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的应用透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1.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2.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一倍焦距分虚实实像异侧倒立,虚像同侧正立两倍焦距分大小f: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u:物距,v:像距1. 照相机:u>2f 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 测焦距:u=2f 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 投影仪:f<u<2f 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 放大镜: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远近不同物体的像都能成在视网膜上功能:显微镜能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形成原因:近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2. 望远镜近视眼4. u=f 时,不成像物近像远像变大远视眼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形成原因: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1. 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功能:望远镜能观察遥远的星空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4.物态变化物态变化含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定义: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吸热温度常用单位用途:测量温度的工具摄氏度,用℃表示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温度计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①认清量程和分度值使用②使用时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体温计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使用前要用力甩晶体2. 凝固1. 熔化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定义: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固放热定义: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吸热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发生在任何温度下3. 汽化定义: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放热4. 液化两种方法定义: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5. 升华应用:碘、干冰的升华定义: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应用:霜、冰花、雾凇6. 凝华③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常见晶体:金属、盐、冰、海波等非晶体常见非晶体:石蜡、塑料、玻璃、松香、沥青等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同种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两种方式蒸发影响因素:①液体温度高低②液体表面积大小③空气流动速度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应用:露、雾、各种“白气”5.内能及其利用内能及其利用①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意义:比热容表示物体吸热的本领,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内容温度越快,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特点:同种物质在同种状态下,比热容相同,与其质量、温度无关1. 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定义: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改变方式分子热运动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比热容②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内能扩散是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单位:J/(kg·℃) 热量计算:Q吸=cm(t-t0),Q放=cm(t0-t)2. 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扩散热机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之比定义:热值是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质量的比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定义:热机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热机①单位:J/kg,②热量计算:Q放=qm热值影响因素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物态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内燃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机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柴油机只吸入空气柴油机气缸内气压大,温度高,因此不需要火花塞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柄转动2周,飞轮转2转,燃气对外做功1次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章 浮力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定义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力 方向 竖直向上 产生原因
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压力差 大小浮下上
浮力的测量
浮力等于浮弹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液体密度大,浮力大 浸在液体里的体积大,浮力大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等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公式浮排浮ρ液
排 适用范围 液体和气体 物体沉浮条件应用 沉浮条件 上浮 浮力>重力
液体密度大于物体密度 漂浮
浮力=重力 液体密度大于物体密度 悬浮
浮力=重力 液体密度等于物体密度 联想到二力平衡的知识点 下沉
浮力<重力 液体密度小于物体密度
沉底 浮力<重力 液体密度小于物体密度 应用 轮船 空心,排水体积大,浮力大 潜水艇
增大或减少自身重力
潜艇加水,下沉
潜艇排水,上浮 热气球飞艇 改变气体密度 上浮的最终结果 下沉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