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2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纮字君章,起进士,为永年令。岁荒,民将他往,召谕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皆喜听命。乃官给印券,使称贷于大家,约岁丰为督偿,于是咸得食,无徙者。明年稔,偿不愆素。神宗闻其材,用为大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纮每议狱,必傅经谊。又论:“天下囚应死,吏懦不行法,辄以疑谳。夫杀人而以疑谳,是纵民为杀之道也。请治妄谳者。”不从。擢刑部郎中。元祐初,为夏国母祭奠使。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他日,夏使至,请归复侵疆。纮逆之至馆,使欲入见有所陈,纮止之,答语颇不逊。纮曰:“国主设有请,必具表中,此大事也,朝廷肯以使人口语为可否乎?”随语连拄之,乃不敢言。知郓州。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徙知应天府,卒,年六十二。纮事兄纯礼甚备。在郓州闻讣,泣曰:“兄教我成立,今亡不得临,死不瞑矣。”适诣阙,迎其柩于都门,哀动行路。悉以奉钱给寡嫂,推其予恩,官其子若孙一人。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选自《宋史·杜纮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B.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C.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D.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前三名为一甲,赐进士出身;其他二,三甲分赐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

B. 郎中,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为尚书锜六部二十四司诸曹司的长官,是尚书、侍郎、丞以下的官员。

C. 元祐,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用以表示年份。

D. 表,古代文体中奏章的一种,用于陈述较重大的事件。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纮体恤百姓,重视亲情。任永年县令时,他设法帮助百姓渡过饥荒;侍奉兄长礼节周到,并悉心照顾兄长的家人。

B. 杜纮审案严谨,执法严格。对于罪案,他结合经书的义理加以审决;对于懦弱无能的官吏,他建议朝廷加以惩处。

C. 杜纮忠君爱国,不辱使命。担任夏国母祭奠使时不卑不亢,维护国格;面对西夏索要疆土的无理要求,他严辞驳斥。

D. 杜纮足智多谋,沉着冷静。担任应天府知府的时候,有人妖言惑众,妄图引起民变,他以静制动,成功阻止了动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

②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

【答案】(1)C

(2)A

(3)D

(4)①杜纮把所负责的工作向皇帝汇报,宋神宗第二天与宰相谈到这事,称赞杜纮的汇报简洁明了,但最终没有采用。②没过多久,抓住了盗贼,原来是坏人妖言惑众,正像他预料的情况一样,于是查实处死了坏人。

【解析】【分析】(1)“医”是“视”的主语,排除A项、D项。“或”作为“以为嫌”的主语,“不自恤”是不顾惜自身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应该断开,排除B项。句意:杜纮在京城做官时,同乡马随到京城等待选官调职,在旅社中卧病,杜纮接他回家,请医生为他诊治。马随最终死亡,杜纮在自己家中为其办理丧事。有的人认为犯忌讳,不顾惜自身,他的高风亮节大概出自他的天性啊!故选C。

(2)A项,“前三名为一甲,赐进士出身;其他二、三甲分赐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错误。一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故选A。

(3)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担任应天府知府的时候”错。结合文本内容“知郓州。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分析可知,平息动乱的事情发生在杜紘担任郓州知州的时候。故选D。

(4)本题赋分点:①“以”,介词,把;“对”,应答,引申为汇报;“翌日”,第二天;“语”,交谈;“嘉”,称赞;“其”,代词,指杜纮;“明白”,简洁明了(古今异义词);“果用”,最终采用。②“居”,过了;“无何”,不久;“乃”,是;“为”,扮为、装为;“所揣”,预料的情况;“遂”,连词,于是;“按诛”,查实处死;“之”,代词,指坏人。

故答案为:⑴C;⑵A;⑶D;⑷①杜纮把所负责的工作向皇帝汇报,宋神宗第二天与宰相谈到这事,称赞杜纮的汇报简洁明了,但最终没有采用。②没过多久,抓住了盗贼,原来是坏人妖言惑众,正像他预料的情况一样,于是查实处死了坏人。

【点评】⑴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然后根据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

句子。

⑵此题考查文化常识,涉及到的考点是科举常识、官职、年号、文学作品体裁等。考生在平时要注意识记。

⑶考查对文言文语段的理解,一般来讲考查的是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经历事迹等。要联系文段进行判断,特别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官职等信息。

⑷考查翻译。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注意采分点的翻译。

【附参考译文】

杜纮字君章,刚考中进士时任洺州永年县令。当时正值灾年,老百姓想逃往外地谋生,杜纮让人对老百姓说:“我不能一定不让你们出去,但假如你们能留下来,我一定让你们不挨饿。”老百姓欣然听从他的劝告。杜纮就让官府出面印制票据,平价向富豪大户借贷粮食,约定丰收之年监督偿还。于是老百姓都得到粮食,没有人逃往外地。第二年粮食丰收,向富户偿还借贷时不超过原来约定。宋神宗听说他很有才干,于是任命他为大理寺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并负责撰修《武经要略》。杜纮就所负责的工作向皇帝汇报,宋神宗第二天与宰相谈到这事,称赞杜纮汇报简洁明白,但最终没有采用。杜纮每次与人商议讼案,一定引经据典妥善办理。又说:“天下的囚犯应该被处死的,吏员软弱无能不能执法,总归结于疑难案件。杀人后而定为疑难案件,这是放任刁民去杀人啊。请求惩治胆大妄为的断案之人!”他的建议未被采纳。杜纮升任刑部郎中。宋哲宗元祐初年,他担任夏国国母的祭奠使。当时西夏刚向大宋进献贡品,杜纮来到夏国,夏国人态度十分傲慢,接待者身穿兽皮做得衣服,给他安排下人坐的座位,座位上蒙着灰黑色的饰物,并且不下跪接受诏书。杜纮斥责他们说:“宋朝皇帝吊唁礼物十分丰厚,今天就不能上礼了。”夏国人畏惧才开始恭敬。后来,夏国使臣来到宋朝,请求归还宋朝占领之地。杜纮将他迎接到宾馆,夏国使者想入见宋朝天子并有所陈述,杜纮制止他,夏国使者出语十分没有礼貌。杜纮说:“夏国国王假如有所请求,一定会写在奏表之内,这是国家大事,朝廷怎能用使臣的口传决定能不能吗?”接着连续驳斥他,夏国使者才不敢发言。任郓州知州,曾有人在城角高举旗帜,并在旗上书写妖言,妄图引起民变,全州百姓都十分震撼。不久,草场大白天发生火灾,与妖言上所载之事相同,百姓更加恐慌。有人提出在城内大肆搜捕,杜纮笑着说道:“奸计正在此,他们希望趁着我们惊扰发动变乱,怎能落入他们的圈套呢?他们做不了什么的。”没过多长,就抓住了盗贼,原来为坏人妖言惑众,正如他预料的情况一样,于是查实处死了坏人。后来杜纮又调任应天府知府,死到任上,终年六十二岁。杜纮对其兄杜纯十分敬重。在郓州任上听到其兄逝世的消息后,哭着说:“兄长教育我长大成人,今天他去世我不能亲自陪在他身边,我死不瞑目呀。”正赶上奉旨进京,于是在京门迎接其兄的灵柩,他的哀哭声感染到行路之人。他把自己的俸禄都给了寡嫂,并向朝廷陈述其兄功劳,让其兄一个儿子为官。杜纮在京城做官时,同乡马随到京城等待选官调职,在旅社中卧病,杜纮接他回家,请医生为他诊治。马随最终死亡,杜纮在自己家中为其办理丧事。有的人认为犯忌讳,不顾惜自身,他的高风亮节大概出自他的天性啊!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