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21 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笔者调研文献综述了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等教育知识经济教育普及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改项目(2012093)与教改招标项目(2012002)资助

通讯作者:宋忠诚,讲师。

我国古代经典《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在当今21世纪新科学技术知识爆炸的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融合。经济全球化影响着教育政策,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合理深刻地认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促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重点捕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办出特色,提升水平。所以,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的新形势,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1]

1 新世纪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2]

1.1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各国接收留学生的数量在最近几十年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现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远程教育向全球普遍展开,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

1.2 高等教育多元化,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在从体制到大学办学、教育的各个领域,表现为大学教育体系的层次化、办学方式的特色化、主体多元化、质量标准的多重化。

1.3 高等教育进一步向大众性和普及性的方向发展。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大众化,正向普及化阶段发展。当前我国也在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积极地推行高校扩招政策,由精英教育慢慢转变成大众教育,最终实现普及化教育。

1.4 高等教育更注重各方面都优秀的全才。随着国际社会和市场经济的竞争,人的专业能力虽然重要,而人的各种其他能力,比如承压能力、人际关系处理及社会角色的转变也是考察的因素,所以,培养各种复合能力的人才是当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1.5 高等教育逐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处于经济时代边缘的高等教育逐渐走到经济社会的舞台中央,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决定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1.6 高等教育经费更多地由全社会和受教育者本人负担。原则上,学校的教育投资应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但对于高等教育,其服务性质是准公共产品性质,因此建立方面教育投资体系,对于帮

助教育经费紧张的学校,是有很大意义的。然而,相应的配套制度的完善也是对高等教育全球化挑战的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2 中国高等教育面对高等教育全球化存在的弊端[1]

2.1 办学模式出现封闭性。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高等教育自成体系,形成封闭的“象牙塔”,难以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趋势。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高等教育应将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全面和谐发展,共同构建和谐社会。[9] 2.2 公办学校占主体,抑制了社会力量的办学积极性。我国的办学主体一般是国家办学,办学主体单一,社会各界难以参与,抑制了地方、社会的办学积极性,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3 资金供给单一化,基本上全靠国家财政。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要渠道的体系,导致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尖锐,中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2.4 国家控制办学方向,学校不能自主高校的办学思路。中国政府各种跳跳框框限制着高等学校作为市场经济的独立法人作用的

发挥,挫伤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要求。

2.5 人事管理混乱。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颇多,尤其是人事制度缺乏竞争机制。因此,建立教师之间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是高校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2.6 人才培养结构不能符合经济产业结构的要求。在越来越多的

毕业生毕业面临着失业,使得学校里面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及设置等方面无用武之地。

3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趋势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人才是实现创新的保证,因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将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变化;(2)在基础知识之上,要把新课程内容教给学生,应注意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和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3)要注意思想道德建设、人文情操、艺术熏陶和环境生态教育,培养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4)面对剧烈的国际竞争和合作,高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5)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力和奉献合作精神;(6)在信息社会,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等基本教育原则,更多地吸引学生、教师和社会的参与共同合作;(7)教育资源要不断的优化配置,让高等教育为更多的公民提供多途径、多方式的高等教育。参考文献

[1] 毕正宇.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略.高等教育研究[j]. 2009,(7).

[2] 陈学飞. 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j]. 教育研究,1996,(12).

[3] 路甬祥. 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j]. 北

京高等教育,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