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养殖方法总计
- 格式:docx
- 大小:305.99 KB
- 文档页数:14
蔬菜虫害—大葱田甜菜夜蛾学名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
异名Laphygma exigua Hubner,鳞翅目夜蛾科。
别名贪夜蛾。
散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东、南均靠近国境线。
形态特点成虫:体长8~10mm,翅展19~25mm。
灰褐色,头、胸有黑点。
前翅灰褐色,基线仅前段可见双黑纹。
内横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外斜。
剑纹为一黑条。
环纹粉黄色,黑边。
肾纹粉黄色,中央褐色,黑边。
中横线黑色,波浪形。
外横线双线黑色,锯齿形,前、后端的线间白色。
亚缘线白色,锯齿形,双侧有黑点,外侧在M1处有一个较大的黑点。
缘线为一列黑点,各点内侧均衬白色。
后翅白色,翅脉及缘线黑褐色。
卵:圆球状,白色,成块产于叶面或叶背,8~100粒不等,排为1~3层,外面覆有雌蛾脱落的白色绒毛,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卵粒。
老熟幼虫:体长约22mm。
体色转变专门大,由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有或无,颜色亦各异。
较明显的特点是腹部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此带的结尾直达腹部结尾,不弯到臀足上去(甘蓝夜蛾老熟幼虫此纵带通到臀足上)。
各骨气门后上方具一明显的白点。
此种幼虫在田间常易与菜青虫、甘蓝夜蛾幼虫混淆。
蛹:体长约10mm,黄褐色。
中胸气门显著外突。
臀棘上有刚毛2根,其腹面基部亦有2根极短的刚毛。
发生为害特性甜菜夜蛾在黄淮地域每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表土层越冬。
翌年6月中旬始见越冬成虫,第一代幼虫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三、四、五代别离发生在8月至10月份,第五代幼虫于10月中下旬化蛹越冬。
一、2龄幼虫吐丝结网,群集叶部为害,食量小,抗药性弱,3龄后食量大增,并分散为害。
当葱管啃透后,钻入葱管内隐藏并取食叶肉,只留下外表皮,进入暴食期后把葱叶吃光,只剩下地下部份,造成毁产绝收。
甜菜夜蛾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暗藏在土缝、葱、叶菜类、草丛间等隐蔽处,夜间活动旺盛,有两个活动顶峰期,即晚7~10时和早上5~7时进行取食、交配、产卵,成虫有较强的趋光趋化性,受惊吓时作短距离飞行。
防治大白菜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主要为害大葱、白菜、芹菜等蔬菜,以幼虫取食植物叶片,或钻蛀取食果实,粪便残留在果实内造成污染,为害严重时使蔬菜失去食用价值。
发生规律:甜菜夜蛾可在温室中繁殖越冬,周年连续发生为害。
成虫具有较强的迁飞能力,在菜田常与菜青虫、甘蓝夜蛾、银纹夜蛾同时发生。
卵孵化后,初龄至2龄幼虫在叶背面群聚结网,啃食叶背叶肉,只留上表皮,叶片干枯成孔状,3龄以后分散为害,4龄后食量大增,叶片被咬成不规则破孔,并留有细丝缠绕的粪便。
取食时间多在夜晚,白天潜伏在土缝、植物基部。
.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铲除杂草。
地埂、地头、地沟、渠背及撂荒地杂草是甜菜夜蛾的虫源地和多数苗期及生长期害虫的前期寄主早期产卵、栖息场所。
如藜科、蓼科、苋科是甜菜夜蛾苗期前期的适宜寄主,铲除上述杂草,是苗期防治的关键。
2.人工物理防治: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性诱剂诱杀成虫。
田间及时摘除卵块和未扩散的1--2龄低龄幼虫;捕捉高龄幼虫。
3.药剂防治:利用害虫3龄前具有群聚性这一习性,在3龄前,晴天的傍晚后防治,喷头应朝上喷洒叶背面。
推荐药剂:
①25%灭幼脲15-30 ml/亩;
②1%甲维盐乳油30ml/亩;
③20%氯虫苯甲酰胺20 ml/亩;
④20%除虫脲悬浮剂4000倍液;
上述药剂轮回交替使用,5天喷药1次,连续3次。
“青虫”很难治,这三种方法最有效目前,大葱、菜豆、花椰菜、番茄、辣椒等许多蔬菜上有一种害虫很难治,农民称为“青虫”,经过辨认是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抗药性强、间歇性暴发的重要农作物害虫。
它食性杂,可为害玉米、高粱、棉花、花生、蔬菜、大豆、绿豆等多种作物,它危害范围广泛,一般造成作物减产15%左右,严重者可减产30%-40%,更有甚者可达75%以上。
下面小编帮大家认识一下甜菜夜蛾。
一、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10-14毫米,灰褐色,前翅内横线、亚缘线为灰白色,外缘有1列黑色三角斑,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有1个肾形斑,斑周围有浅褐色边缘。
甜菜夜蛾成虫形态成虫形态2、卵:圆馒头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状的隆起线。
卵的形态3、幼虫:体长22毫米,体色有浅绿色、暗绿色、灰褐色到黑褐色多种类型。
气门下线有明显的黄白色纵带,纵带之末端直达腹部末端,每体节气门后上方各有1个明显的白点。
幼虫形态幼虫形态4、体长10毫米左右,黄褐色。
蛹的形态幼虫在为害菜豆幼虫在为害芦笋幼虫在为害大葱幼虫在为害大葱防治方法在甜菜夜蛾的防治上,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1、农业防治:可铲除田间杂草,消灭杂草上的低龄幼虫,结合田间管理摘除叶背面卵块和低龄幼虫团进行集中消灭。
2、诱杀成虫:甜菜夜蛾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在田间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落卵量。
3、药剂防治:此害虫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构造和生活习性使得其防治难度高于一般害虫,用药技术要求也相应提高,在药剂防治上要强调三点,即要选准药、要用准药、要用好药。
可选用20%虫酰肼悬浮剂1500倍液,或10%虫酰肼1000倍液,或5.7%甲维盐氟铃脲悬浮剂2000倍液,或10%虫螨腈悬浮剂20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或20%氟虫双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等药剂。
特别提醒:甜菜夜蛾2龄以前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3龄以后虫体壁加厚,耐药性增强,药剂防治效果越差,所以防治该虫要及早进行。
植物保护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6期甜菜夜蛾是一种世界性顽固害虫,近年来在丰南区农作物上呈现间歇性暴发成灾的特性。
为害严重地块将植物叶片全部吃光,如果防治不及时常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每年的发生情况:前期(上半年)甜菜夜蛾主要在春播花生田、蔬菜、春玉米田等作物上发生较重,残虫量较高时,到8月中下旬,蛾量及虫卵量会迅速上升,根据定点作物田性诱剂监测,2020年8月份平均诱蛾量80头,最高日诱蛾量近300头。
大田普查,平均百株虫卵量98.3头,高于前3年同期水平(2019年为14.9头,2018年为52.3头,2017年为37.1头),晚播玉米田调查,未防治玉米田虫量较高,百株平均180头。
1发生规律甜菜夜蛾在丰南区每年发生2~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7月下旬~8月中旬为第1代,8月上旬是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
8月下旬~9月下旬进入第2代。
甜菜夜蛾属完全变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成虫:昼伏夜出,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喜欢在枝叶密集、生长茂盛的植株上产卵。
幼虫:体长约22mm ,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至黑褐色,体表光滑,略带粉红色,识别的主要特征是气门右斜上方有一个明显的白点,是区别棉铃虫、斜纹夜蛾等蛾类害虫的重要特征。
2为害症状甜菜夜蛾主要以幼虫虫态为害,咬食叶片,啃食叶肉,造成孔洞或缺刻,大龄幼虫有的钻蛀到作物的秸秆、果实、果穗内取食,为害更具隐蔽性。
2龄幼虫集中为害,幼虫可成群迁移,他们警惕性很强,稍微受惊扰就会吐丝落地,卷曲成“C ”字形假死。
3~4龄后的幼虫,白天隐藏在植株下部或土缝当中,傍晚出来取食为害,3龄后的幼虫可分散为害。
随虫龄增大,食量增加,为害加重,防治困难。
它常常和斜纹夜蛾混合发生,对农作物威胁很大。
3防治建议甜菜夜蛾是丰南区秋季晚播玉米、蔬菜等多种大田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它的食性杂、寄主范围广、为害作物种类多。
以做好甜菜夜蛾虫情监测为基础,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对高虫量达标田块,及时组织开展科学防治。
洛阳市甜菜夜蛾发生现状与防控策略作者:***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6期甜菜夜蛾是遍布于全球、周期性暴发的一类杂食性害虫,具有假死性、隐蔽性、暴食性等特点。
初孵幼虫聚集在叶子背面,吐丝结网,在网内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形成透明的小孔;幼虫3龄后,开始分散损害叶片,可将叶片啃食成缺刻,甚至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和叶柄。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洛阳市秋作物种类较多,甜菜夜蛾在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秋作物上发生比较严重的害虫之一。
现就甜菜夜蛾在洛阳市的发生现状、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为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一、甜菜夜蛾发生现状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自2018来以来,甜菜夜蛾在秋作物上的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在洛阳市主要种植作物玉米、花生、大豆上的发生面积也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
从图3可以看出,甜菜夜蛾在玉米、花生、大豆上的百株虫量不断增加。
夏季温度偏高,降雨偏少,加之近年耕作方式和种植结构的变化,为甜菜夜蛾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导致其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发生程度不断增强。
但在全市植保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已逐步明确甜菜夜蛾在洛阳市的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探索防治甜菜夜蛾的有效策略和高效药剂,有效遏制了甜菜夜蛾在局部地块的暴发为害。
二、影响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的因素(一)气候条件夏季降雨量和温度是影响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程度最敏感的因子。
若夏季高温干旱少雨,甜菜夜蛾发育进程加快,成长周期相对变短,导致世代重叠更加严重,有利于甜菜夜蛾在局部地区暴发为害,例如,洛阳市2022年夏季平均气温27.1℃,较常年同期气温明显偏高1.4 ℃,为1961年以来同期气温最高,平均降水量297.7 mm,较常年同期降水量略偏少2%,有利的气候条件,导致甜菜夜蛾在洛阳市局部地块发生较重,仅秋作物发生面积达147.82 hm2,是近年发生面积最大的年份。
甜菜夜蛾的幼虫和蛹耐湿性较弱,若幼虫连续5 d食用湿润的叶片,幼虫成活率会降低80%以上。
玉米甜菜夜蛾的防治措施一、生物学特性: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杂食,抗病性很强。
在北京、山东一年发生约5代,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发生5~6代。
在山西、陕西、山东、江苏等地以蛹在土室内越冬,全年主要发生期在6~9月份,其中以8~9月份危害最重。
成虫白天隐藏在杂草、土块、土缝、枯枝落叶等处,受惊时可作短距离飞行。
在夜间20~23时活动最盛,进行取食、交尾和产卵。
成虫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
卵多产于叶片背面,每头雌虫产卵100~200粒,最多可达1700粒,孵化率平均为79.3%。
幼虫共5龄,个别6龄。
初孵幼虫在叶片背面群集结网,啃食叶肉,只留表皮,受害叶片呈透明的小孔。
随着虫龄增大,幼虫分散危害,蚕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呈网状,高龄后,幼虫可食尽叶片仅留叶脉。
幼虫有假死性,受震扰即落地,在虫口密度过大而又缺乏食料时,幼虫可互相残杀。
在气温高、虫量大时,或缺乏食料时幼虫可成群迁移。
二、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甜菜夜蛾是间歇大发生的害虫,年度间发生的轻重程度差异很大,一年内不同时间的虫口密度差异也很大,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
1、甜菜夜蛾对高温有一定的抵抗力。
卵在46℃下30秒钟,孵化率影响不大。
在43℃下4小时,对幼虫发育和成虫寿命无明显影响。
2、该虫也有较强的抵寒力,蛹在一12℃的低温下,可忍受数日,但不能长期抵御低温;卵在一20℃下死亡率仅40%。
而成虫和幼虫的抗寒力则较弱,幼虫在2℃下经数日即可死亡。
因此,冬季长期低温对其越冬不利,同时,晚秋降温时田间的虫态是否具有抗寒性,是决定越冬死亡率和次年发生基数的重要因素。
北方冬季气温较低,越冬死亡率高,春季发生较少。
除温度外,甜菜夜蛾喜欢干旱少雨的气候,多雨对其化蛹羽化不利。
因而夏末炎热干旱,秋天常大发生。
三、防治方法:1、灯光诱杀成虫:甜菜夜蛾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灯光诱杀是一有效的措施,可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每公顷设灯3盏,但灯的安置一定要远离田间,否则一旦漏网在安置灯的地块虫口密度更大。
如何防治大葱甜菜夜蛾
文章摘要:甜菜夜蛾是一种鳞翅目,是大葱的主要虫害之一。
一、为害特点甜菜夜蛾一般从4龄后开始大量进食。
开始孵化出的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嚼食葱叶。
当葱管被啃食穿后,钻入葱管内隐藏并取食叶肉,只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轻者被吃成缺刻,孔洞或网状,重者全部吃光,甚至失收。
二、防治方法1、作好预测预报工作,既要根据虫源的残留量,虫口基数,发育进度等情况,又要根据迁入区的气象条件,作物生长态势等预测迁入区的......
甜菜夜蛾是一种鳞翅目,是大葱的主要虫害之一。
一、为害特点
甜菜夜蛾一般从4龄后开始大量进食。
开始孵化出的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嚼食葱叶。
当葱管被啃食穿后,钻入葱管内隐藏并取食叶肉,只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轻者被吃成缺刻,孔洞或网状,重者全部吃光,甚至失收。
二、防治方法
1、作好预测预报工作,既要根据虫源的残留量,虫口基数,发育进度等情况,又要根据迁入区的气象条件,作物生长态势等预测迁入区的发生趋势。
将本地区发生情况与外来虫口密度结合起来,作出准确、及时的预测预报指导甜菜夜蛾的防治。
2、铲除地边,地崖上的杂草,减少该虫的蘖生场所,且在化蛹期及
时浅翻菜地,翻出的虫、蛹及时消灭,减少下一代的虫源。
3、利用自然天敌(天敌昆虫、病原物、昆虫寄生线虫等)以及生物农药和性诱剂进行生物防治。
4、抓住卵期及低龄期幼虫施药防治,使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卢曙光。
植物保护技术-大白菜甜菜夜蛾的防治【病因】学名LaphygmaexiguaHubner鳞翅目,夜蛾科。
别名贪夜蛾。
分布北起黑龙江、南抵广东、广西,东起沿海各省,西达陕西、四川、云南。
寄主甜菜、棉花、芝麻、玉米、麻类、烟草、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豇豆、架豆、茴香、胡萝卜、芹菜、菠菜、韭菜等多种蔬菜及其他植物170余种。
【症状】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
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余叶脉和叶柄,致甜菜苗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使甜菜糖份下降,质量降低。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10mm,翅展19—25mm。
灰褐色,头、胸有黑点。
前翅灰褐色,基线仅前段可见双黑纹;内横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外斜;剑纹为一黑条;环纹粉黄色,黑边;肾纹粉黄色,中央褐色,黑边;中横线黑色,波浪形;外横线双线黑色,锯齿形,前、后端的线间白色;亚缘线白色,锯齿形,两侧有黑点,外侧在M1处有一个较大的黑点;缘线为一列黑点,各点内侧均衬白色。
后翅白色,翅脉及缘线黑褐色。
卵圆球状,白色,成块产于叶面或叶背,8—100粒不等,排为l一3层,外面覆有雌蛾脱落的白色绒毛,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卵粒。
末龄幼虫体长约22mm,体色变化很大,由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有或无,颜色亦各异。
较明显的特征为:腹部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此带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是别于甘蓝夜蛾的重要特征,各节气门后上方具一明显白点。
蛹长10mm,黄褐色,中胸气门外突。
【生活习性】北京、陕西年生4—5代,山东5代,湖北5—6代,江西6—7代,世代重叠。
江苏、河南、山东以蛹在土内越冬,江西、湖南以蛹在土中、少数未老熟幼虫在杂草上及土缝中越冬,冬暖时仍见少量取食。
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可周年发生,无越冬休眠现象。
该虫属间歇性猖獗为害的害虫,不同年份发生情况差异较大,近年该虫为害呈上升的趋势。
甜菜夜蛾又名贪夜蛾,玉米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为多食性、暴发性害虫,现在危害较为严重。
寄主在甜菜、玉米、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豇豆、架豆、茴香、胡萝卜、芹菜、菠菜、韭菜等多种蔬菜及其它植物170余种。
1发生与危害1.1生活习性白天潜伏在杂草、枯叶和土缝等阴暗处,受惊吓后可短距离飞行。
多在夜间20至23时取食、交尾和产卵,活动最为猖獗。
1.2形态特征1.2.1蛹和成虫(蛾)。
蛹体长1厘米左右,黄褐色。
成虫体长1~1.4厘米,翅展2.5~3.3厘米,体色灰褐色。
1.2.2卵。
卵粒呈圆馒头型,多产于叶背面或叶柄处,初产的卵为浅绿色,接近孵化时为浅灰色,卵块平铺一层或多层重叠,上面覆盖有灰白色绒毛。
每雌蛾一般产卵100~600粒,卵期3~5天,温度低时约在7天左右孵化成幼虫。
1.2.3幼虫。
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后陆续从绒毛中爬出,1~2龄常群集在叶背面危害,吐丝、结网,在叶内取食叶肉,残留表皮而形成“烂窗纸状”破叶。
3龄以后的幼虫分散危害,严重发生时可将叶肉吃光,仅残留叶脉,甚至可将嫩叶吃光。
幼虫体色多变,但以绿色为主,兼有灰褐色或黑褐色,5~6龄的老熟幼虫体长2厘米左右。
幼虫有假死性,稍受惊吓即卷成“C ”状,滚落到地面。
幼虫怕强光,多在早、晚为害,阴天可全天危害。
1.2.4与其它害虫的典型区别。
甜菜夜蛾与棉铃虫、二点委夜蛾和玉米螟的典型区别是:该虫幼虫腹部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每节气门上方各有一个明显的“白点”,且虫体表面光滑锃亮、蜡质层较厚,对一般常用农药的抗药性极强。
1.3发生规律1.3.1寄主植物多。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棚式蔬菜的发展,为甜菜夜蛾提供了更加广泛的越冬场所。
此外,少(免)耕等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得间作或套作作物品种增多、面积扩大,这些不仅为甜菜夜蛾提供了比过去更为丰富的食料条件,而且减轻了农事操作对甜菜夜蛾的控制作用,因而更有利于甜菜夜蛾在不同寄主间进行迁徙危害和种群繁衍增殖。
甘薯甜菜夜蛾形态特征及发生特点甘薯甜菜夜蛾防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作为营养保健食品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种植较为广泛。
甜菜夜蛾别名白菜褐夜蛾,主要为害甘薯、玉米、豆、棉、萝卜等作物。
由于该虫害常常导致作物叶片被吃光,严重影响产量,农户们必须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下面火爆农资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甘薯甜菜夜蛾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甘薯甜菜夜蛾的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0毫米。
体和前翅灰褐色;前翅外缘线由一列黑色三角形小斑组成,外横线和内横线均有黑白两色双线肾形纹和环状纹,均黄褐色,有黑色轮廓线。
后翅白色,略带粉红色闪光,翅缘略呈灰褐色。
1.2卵馒头形,卵粒重叠,成多层的卵块,有白色绒毛覆盖。
1.3幼虫成熟幼虫体长约30毫米,体色变化大,呈绿、暗绿、黄褐、黑褐色等;幼龄时,体色偏绿;头褐色,有灰白斑;前胸背板绿色或煤烟色;胴部有不同颜色的背线,有的不明显,气门下线为绿色或黄粉白宽带;气门后上方有圆形白斑。
1.4蛹体长10毫米,3~7节背面,5~7节腹面,有粗点刻;臀棘2根成交叉状,基部有短刚毛2根。
2、甘薯甜菜夜蛾的发生特点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春季发育起点温度为10℃。
在山东临沂,第一代幼虫盛发期在5月中旬,主要为害小麦、苜蓿、春玉米等;第二、三代幼虫盛发期在6~8月,为害甘薯、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等;第四代幼虫盛发期8~9月上旬,为害各类秋菜;第五代幼虫盛发期在10月上旬前后,为害秋播小麦。
华北地区以7~8月份为害较重。
3、甘薯甜菜夜蛾的防治方法3.1农业防治深耕细耙,加强田间管理。
深耕细耙可消灭部分蛹。
结合田间管理,人工采卵和捕杀幼虫。
3.2化学防治防治最佳时机在幼虫3龄以前用药。
药剂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45%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
专利一:一种饲养甜菜夜蛾的人工饲料饲料配方:按重量计为:大豆粉7% - 10% 酵母粉(啤酒酵母粉)3% -5% 麦麸2% -5%球脂1.5% -3% 辅料适水余量。
本发明饲料饲养出来的甜菜夜蛾平均蛹1达117. 8ng,羽化率99% ,幼虫存活率高蛹发育良好,产卵卡及卵的出孵耳均与天然恫料接近,连续传代无畸形,蛹1仍可保持较高的水平。
本发明还具有价格低廉、经济实用、配制简便的特点,完全可以清足甜菜夜蛹生长发育的需要,适于工业大规模饲养甜菜夜蛾辅料为维生素和防腐剂,其具体的组份配比按重量计为:维生素C 0.2%- 0.3% 复合维生素B 0.05%- 0.3%山梨酸0.1%-0.4 % 尼泊金0.1%- 0. 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饲料饲养出来的甜菜夜蛾平均蛹重达90~117mg,羽化率85~96%,达到或超过了国内外报道的饲养水平,幼虫存活率高,蛹发育良好,产卵量及卵的出孵率均与天然饲料接近,连续传代无畸形,蛹重仍可保持较高的水平。
而且在整个饲养期内饲料不变质,无霉菌污染。
与原来的饲料配方相比,本发明具有价格低廉、经济实用、配制简便的特点,完全可以满足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需要,适于工业大规模饲养甜菜夜蛾,为病毒杀虫剂的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来源。
实施例1(配制500g饲料)分别称取大豆粉40g,啤酒酵母粉20g,麦麸15g,经蒸煮灭菌处理,再称取维生素C1.5g,复合维生素B0.5g,山梨酸1g,尼泊金0.5g。
称取9g琼脂加入412.5m1水中,小火加热至溶化,然后加入上述固体物质,匀浆机搅拌2分钟,分装至养虫盘即可。
配得饲料为胶状固体, 微软,土黄色,不透明,有饲料香味。
专利二:一种大量生产粘虫及甜菜夜蛾的养虫装置专利三:一种甜菜夜蛾幼虫的人工饲养方法1.一种甜菜夜蛾幼虫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甜菜夜蛾的卵,置于玻璃孵化缸中,孵化缸内放置- -片甘蓝叶片,待其孵化;(2)将甜菜夜蛾初孵幼虫接入装有人工饲料的二十四孔养虫板中,每孔接入4 ~ 6头,养虫板盖内加垫一层吹塑纸,饲养至3龄;(3)将甜菜夜蛾3龄幼虫转移至装有人工饲料的平底玻璃指形管,每管2头,饲养至化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其中方法步骤(1)所述的甘蓝叶片,未用过农药且经质量分数75%乙醇消毒后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其中方法步骤(2) 所述的二十四孔养虫板及吹:塑纸,用质量分数0.5%癸甲溴铵水溶液浸泡过夜后,清水冲洗,晾干后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其中方法步骤(3)所述的平底玻璃指形管,用质量分数0.5%癸甲溴铵水溶液浸泡过夜后,清水冲洗,晾干后于170C干热灭菌1小时。
人工饲养甜菜夜蛾的条件为温度26土IC,光周期为14h/10h(光照/黑暗),环境相对湿度为60%~ 75%,方法步骤如下:1.初孵幼虫饲养:甜菜夜蛾卵置于玻璃孵化缸中,玻璃孵化缸内放置-片新鲜幼嫩甘蓝叶,用3层纱布封口,待其孵化;卵经0.5%次氯酸钠浸泡10min后用清水漂洗,甘蓝叶为无农药污染,且经质量分数75%乙醇表面消毒。
2. 1 ~ 3龄幼虫饲养:将初孵幼虫用0号毛笔转接到二十四孔养虫板(孔深20mm,孔径15mm)中,每孔装有lg人工饲料,每孔接虫4~6头,饲养至3龄(体重约为10mg ~12mg);二十四孔养虫板上盖加垫--层吹塑纸(厚2~3mm)以防止幼虫逃逸,饲养至3龄;二十四孔养虫板及吹塑纸,用质量分数0.5%癸甲溴铵水溶液浸泡过夜,清水冲洗,晾干后使用。
3.3~5龄幼虫饲养:将3龄幼虫转入平底玻璃指形管(高75mm,直径20mm)中,管中加入3g人工饲料,每管2头,用无菌棉塞封口,饲养直至化蛹:平底玻璃指形管,用质量分数0.5%癸甲溴铵水溶液浸泡过夜,清水冲洗,晾干后于170C干热灭菌1小时。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使用新鲜幼嫩甘蓝叶放于卵孵化缸中,既保持了湿度,又能为初孵幼虫提供食料,提高了卵的孵化率,克服了初孵幼虫死亡率高的缺点。
2. 本发明所述的甜菜夜蛾幼虫饲养方法,幼虫成活率高,可大量获得标准试虫,实现室内大量继代饲养甜菜夜蛾的目的。
3.本发明所述的甜菜夜蛾幼虫饲养方法简易,试虫整个饲养过程中仅需更换一次饲料。
4.本发明使用的二十四孔养虫板和平底玻璃指形管均经济易得,占用空间小,可重复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2009年采自山东章丘大葱田的甜菜夜蛾卵块约200粒,在室内用本发明方法饲养。
(1)卵经消毒后置于孵化缸中,缸内放置新鲜甘蓝叶片。
最终获得初孵幼虫153头,孵化率为76. 50%。
(2)取同天孵化的初孵幼虫96头,接入二十四孔养虫板中;二十四孔养虫板中装有人工饲料,每孔4头初孵幼虫,饲养至3龄获得幼虫92头,3龄幼虫成活率为95. 83%。
[0019] (3)随机挑选甜菜夜蛾3龄幼虫50头,转移到平底玻璃指形管中,指形管中装有人工饲料,每管2头幼虫,饲养至化蛹,化蛹数为47头,化蛹率为94%,平均蛹重为112. 5mg。
[0020] 用本发明的饲养方法饲养田间获得的甜菜夜蛾种群,能够获得理想的幼虫成活率,有利于室内种群的扩繁。
专利四:小菜蛾无菜产卵架专利五: 一种甜菜夜蛾的人工饲料,其制备及饲养方法1.一种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由下列成份组成:麦麸:30g; 灰菜粉:20g; 玉米面:10g; 干酪素:20g; 熟大豆粉:20g; 酵母粉:15g;琼脂粉:11g; 蒸馏水: 600ml ; 胆固醇:0.45g; 大豆食用油:2.1ml ; 抗坏血酸:4.2g;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75g; 山梨酸:0.84g。
2.权利要求l所述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熟大豆粉的制备:从市场上购得黄豆于120°C烘箱中烘烤2h,然后于研磨仪中研磨粉碎,然后将研磨好的黄豆粉放于牛皮纸袋中在高温湿热灭菌锅中灭菌1.5h,出锅后将豆饼碾碎,然后均匀摊开晾干后重新放回牛皮纸袋,标上标签后置于5C冰箱保存备用;(2)灰菜粉的制备:将鲜灰菜叶洗净,烘干或置于阳光下自然晾干,然后粉碎过90目筛,取筛下叶粉装入牛皮纸袋中置于120C烘箱中烘烤0.5h,标上标签后置于5°C冰箱保存备用;(3)麦麸的加工:将市场上购得的麦麸于研磨仪中研磨粉碎,装于牛皮纸袋中同时置于120 C烘箱中烘烤0.5h,标上标签后置于5C冰箱保存备用;(4)将市售玉米面包装于牛皮纸袋中置于120"C烘箱中烘烤0.5h,标上标签后置于5"C冰箱保存备用:(5)酵母粉为市售低糖安琪酵母,无需灭菌置于5"C冰箱保存备用;(6)按以上饲料比例分别称取熟大豆粉、灰菜粉、麦麸、酵母粉、玉米面和干酪素,然后放于匀浆器中;(7)称取琼脂粉置十锅中,将量取的蒸馏水倒入锅中,缓慢摇晃锅直到琼脂溶解,再将琼脂水溶液煮沸,期间不断搅拌,待沸腾后再熬煮5min后,转移至匀浆器中: (8)将匀浆器贴壁粉末搅拌溶解,待所有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大豆食用油,再次搅拌均匀;(9)将通风橱打开使混合物快速降温至60C以下后加入称取好的胆固醇、抗坏血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及山梨酸,搅拌均匀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经高温灭菌的瓷盘中,待其冷却凝固后,用刀切成2-3mm薄片后置于5C冰箱中保存备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大批量、继代饲养甜菜夜蛾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卵一初孵幼虫:将产有甜菜夜蛾卵的卵纸用剪刀剪成小纸片后置于市售90mmX15mm无菌塑料培养皿中,待卵变黑后,用镊子夹取两块大小为20mmX20mmX2mm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置于培养M中,并注意切勿将饲料压于卵块之上,置6层100mmX150mm卫生纸于培养皿上,盖上培养m盖,等待幼虫孵出完全后弃卵纸:(2)1一3龄幼虫:1-3龄幼虫一直在培养皿中饲养,每个培养皿中幼虫200-300头,每个培养皿中放置两央10mmX20mmX2mm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3)3龄幼虫一化蛹:待初孵幼虫长至3龄后,用毛笔将幼虫分拨至其它培养皿中,每个培养M10-17头,每个培养皿中放置两块40mmX20mmX2mm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待长至4龄末清除排泄物,添加一块长30mmx20mmx2mm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并更换一次卫生纸,养至预蛹期时刚好饲料被吃完,并任其在培养皿中化蛹;(4)化蛹一羽化:待化蛹3-4天后用小勺将蛹掏出辨别雌雄后分别置于底部放有滤纸片的100mmX25mm玻璃培养皿中,然后罩上:90mmX21cm玻璃纸罩,然后用尼龙纱布罩在顶部用以通风,然后等待其羽化;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大批量、继代饲养甜菜夜蛾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卵一初孵幼虫:将产有甜菜夜蛾卵的卵纸用剪刀剪成小纸片后置于市售90mmX15mm无菌塑料培养皿中,待卵变黑后,用镊子夹取两块大小为20mmX20mmX2mm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置于培养M中,并注意切勿将饲料压于卵块之上,置6层100mmX150mm卫生纸于培养皿上,盖上培养m盖,等待幼虫孵出完全后弃卵纸:(2)1一3龄幼虫:1-3龄幼虫一直在培养皿中饲养,每个培养皿中幼虫200-300头,每个培养皿中放置两央10mmX20mmX2mm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3)3龄幼虫一化蛹:待初孵幼虫长至3龄后,用毛笔将幼虫分拨至其它培养皿中,每个培养M10-17头,每个培养皿中放置两块40mmX20mmX2mm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待长至4龄末清除排泄物,添加一块长30mmx20mmx2mm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并更换一次卫生纸,养至预蛹期时刚好饲料被吃完,并任其在培养皿中化蛹;(4)化蛹一羽化:待化蛹3-4天后用小勺将蛹掏出辨别雌雄后分别置于底部放有滤纸片的100mmX25mm玻璃培养皿中,然后罩上:90mmX21cm玻璃纸罩,然后用尼龙纱布罩在顶部用以通风,然后等待其羽化;专利六:一种饲养甜菜夜蛾的方法1.-.种饲养甜菜夜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产有甜菜夜蛾卵的卵纸用剪刀剪成小纸片后置于无菌培养皿中,待卵变黑后,放入少量饲料,待幼虫孵出完全后弃卵纸:B.1-3龄--直在培养皿中饲养,每个培养皿中幼虫250-300头,放入饲料;C.待幼虫长至3龄后,每个培养皿中幼虫8-10头,用毛笔将幼虫分拨至其它培养皿中,放入饲料,待长至4龄末清除排泄物,添加饲料,养到预蛹期时刚好饲料吃完,并任其在培养皿中化蛹。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饲养甜菜夜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养甜菜夜蛾的条件为:温度26土1C ,光周期光照14h/黑暗10h,相对湿度为65-70%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