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课堂朗读的教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语文课堂朗读的教学论文

有关语文课堂朗读的教学论文

前段时间听了许多评比课、优质课、观摩课,对执教者独具匠心的设计、丰沛的情感等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唯独对课堂上那此起彼伏的朗读声、花样翻新的朗读形式记忆犹新:指名读,比赛读;集体读,自由读;男生读,女生读,琅琅书声。经久不息,似乎语文课已经同“读书课”划上了等号。学生们在没完没了的朗读中烦了,听课者在无休无止的朗读中腻了。那不厌其烦的朗读,把祖宗遗留下来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圣经”折磨得遍体鳞伤。凡事皆有个度,过犹不及,最棒的东西也经不住如此折腾。有朝一日,当大家把“读”糟蹋得体无完肤的时候,我们还能在语文

课上祭出什么法宝?

一、打破“读”雷天下的格局,让朗读重新归位

“听、说、读、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被小语界前辈们誉为“五字经”。“读”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在突出强调读的作用的时候,不能过多地越位与霸道,以至于挤走了“听”,赶跑了“说”,不屑于“书”,最终使“读”一枝独秀,“读”霸天下。语文学习是个系统工程,许多东西是不能一读了之的,让读重新回归“五字经”的序列,

“行使”其原有的“职权”,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读写并重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阅读教学总目标的简约概括。听与读侧重于理解,写与说见效于运用,“听、说、读、写、书”便组成了语文学习的有机整体,不能割裂,不能独存。听有听的作用,读有读的妙处,说有说的长处,写有写的效用,彼此和谐共存,不能捧其一而毁其他。而读写并重,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一条捷径,“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一个屡试不爽的法宝。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许多优秀教师在引领学生激情诵读之后,在学生受到文本情感的冲击而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之时,能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上几句,尽情宣泄。激扬的文字在朗读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出,一泻千里。这时的激情、这时的冲动、这时的感受,已不能单靠朗读所能承载,写,便成了情感突围的最佳形式。正如朱作仁老先生倡导的,每堂语文课都让学生写一写,安排一些练笔,对学生将终生受益。

2.读思结合

时下的语文课堂重读轻思,读思失衡。“书声琅琅”替代了“静思默想”,“出声诵读”挤走了“默读浏览”,“比读吟唱”压制了“推敲玩昧”,导致形式主义盛行,学习风气浮躁,学生才智消磨,热闹的假象掩盖了学生思维的贫乏。

从心理学角度看,热闹的课堂有利于思维的启动,安静的课堂能促进思维的深化;出声诵读侧重于情感表达,静思默想见长于理解的深度。读是思的外壳,思是读的内核,两者如乌之双翼,不可偏废。

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想。课堂上重现琅琅书声,是千百年来积淀的语文教学经验的回归,是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它让语文课堂再现诵读吟咏的万千气象。然而,爱需适度,爱要得法,在推崇、青睐读的同时,也要为静思默想留下一席之地,让学生能在静思默想中求悟、入境、得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云“寂然凝视,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说的就是静思求悟的道理。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在静思冥想的状态下,思维才能深入,才能排除外界的各种信息干扰而专心致志,才能有效地调动与当时情境相关的潜信息频频闪现,并能豁然贯通,灵感迭现,一时兴会淋漓。

要书声琅琅,也要推敲玩昧。古人云:“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优美的语句段落,既需要学生反复诵读,直至朗朗上口、熟读成诵,也需要让学生品味玩赏。语言之美,需要品味,需要推敲,需要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得其神,知其妙。

二、走出拿腔作势的怪圈,让情感自然流淌

读需要技巧的掌握与运用,更需要情感的支撑与奠基,撇开

了情感的朗读,充其量只是摹音拟声、拿腔作势。审视目前的朗读现状。有三种倾向当引起誓惕:一是过分注重技巧的指导与模仿,什么地方停顿,哪个词语重音,哪个句子变调。仿佛朗读成了纯技术活儿;二是情感的外在强加。教师一厢情愿地把文本的情感和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一会儿要学生感动,一会儿让学生焦虑,一会儿请学生赞颂,仿佛情感是能说来就采纳遥控器;三是过多地注重感官的刺激,热衷于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展示、实物的点缀、资料的堆砌,忽视对文本本身的潜心品读。这样的课堂,孩子们虽然摇头晃脑、依样画瓢,但心灵空乏、情感缺失,实乃语文教学的失败。

.让朗读与文脉共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见字发言的直觉过程,而是需要有足够的情感体验,要了解作者,融入文本,与作者心脉相通,用自己的心灵去撞击作者的心灵,这样才能情动辞发,声情并茂。正如古人所说:“凡音者产平人心也,感于心则荡平音,音成于外而化于内。”记得有一位教师执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为调动学生的情感,竟然把课堂布置得像灵堂一样:四周挂起了挽幛,黑板上方贴着总理的遗像,录音机里播放着哀乐。上课铃声响起。教师表情凝重地朗读课文,不料下面竟传来了“扑哧”的笑声,把教师精心营造的气氛破坏殆尽。在稍后的朗读中,学生虽然

也是该重的地方重读,该慢的地方慢读,也算是读得有板有眼了吧,但是总理的形象始终不能进入学生心坎,情感朗读成了矫情表演。语文朗读需要技巧的指导与演练,但更需情感的体验与认同,让学生激动着作者的激动,悲伤着作者的悲伤,快乐着作者的快乐,这样的朗读,才能发自肺腑,才会刻骨铭心。

2.让朗读

与个性相伴

由于学生在文本解读上的差异及个体素质、经历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在朗读上也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朗读课文,不必强求一律。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生命的感悟,由此昂扬其率真而灵动的生命激情。个性化的朗读,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启迪,精神得到了铸炼。

三、克服原地兜圈的弊病,让课堂“读”具匠心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好课的标准理解为“读得多”,读书质量更重要,它必须讲究读的方法、读的时机、读的效度、读的层次,使学生读而有法、读中得趣、读有所得。

.朗读形式多样

古人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读的涵义并非单纯的出声诵读,它应包括阅,包括吟;可以是快读,也可以是慢品。课堂中的朗读,更应该因文而异,因时而择,因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