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材与天地会刘八起义军关系有关史事考辨——以附片《奏请将平粤方略中冯子材改为冯子林事》为中心
- 格式:pdf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6
《檐醉杂记》清。
何圣生●卷一●卷二●卷三●自序世事纷纶,吾人置笔而起,不能更预一事。
沧流到地,白日驰梭,奚遣幽忧?惟宜弄墨,有若负剑,所诏绪纟番。
所收旧京梦华,或存国典;洼巷丛语,亦荟异闻。
掌录备忘,久乃成帙,剔繁纂要,巨细杂综,类皆成于《瓮牖》、《负暄》,不复能权体例。
冬日初出,映檐白醉,斯其境也,取以名篇。
童习白纷,岂当乎儒林公议?野处伧语,安厕于荐绅旧闻,却扫无谬丛猥,掇拾贤于博奕,是托是居云尔。
岁在旃蒙赤备若夫椒苏何圣生。
●卷一一代创业,必有崇文之主以肇造声明。
天聪三年初设文馆,分儒臣为两直,以达海及刚林等翻译汉文书籍,以库尔缠及吴巴什等记注本朝得失。
即明代儒生如沈文奎、孙应时、江云诸人亦被罗致。
太宗尝与诸臣讲求经史,谘询时务,从容坐论,礼遇甚优。
天聪十年改文馆为内三院,曰内国史院、曰内秘书院、曰内宏文院。
康熙九年改内三院为内阁,另设翰林院衙门。
凡修撰、编修、检讨向隶三院者,遂转隶于翰林院。
自来清华之选,得人称盛,追溯初基,实在未入关以前也。
天聪初政,以赌博为大戒,违之者虽重臣必惩。
宁文毅完我在文馆参预机要,倚畀方专,以嗜博被劾,遂革二等甲喇章京(即轻车都尉世职),给贝勒萨哈廉为奴,其与同博之甲喇章京刘士英发尚阳堡为民,可见惩治之严。
后世贵族强宗习为豪赌,恒酣狎比,风靡一时,安得以国初禁令语之?帝系以显祖支派为宗室,兴祖、景祖支派方觉罗。
崇德元年,制定亲王以下宗室俱束黄带,觉罗束红带。
乾隆四十七年,定闲散宗室及年时皆给四品顶戴,时则入关已越百数十年。
旧日王公贝子后系当有等于平民者,故给顶以宠之,展亲锡类实起例于兹矣。
明代阉祸最烈,本朝防制特严。
世祖遗诏以十四事罪已,而于委用宦官一端引恨尤深。
圣祖登基,即将内官吴良辅置之重典,并革去内十三衙门(其名目为司礼监、尚方司、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钟司、设监、兵仗局、惜薪司、监鼓司、织染局),自是宫寺肃然。
乾隆间高云从以干预外事诛,同治间安得海以出外招摇诛,并皆称快一时。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重点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与下列诗句中包含的传统习俗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②缠彩遥分地,繁光远缀犬③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④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A.①赛龙舟②赏月③祭土神④观花灯B.①祭土神②观花灯③赛龙舟④赏月C.①祭土神②赏月③赛龙舟④观花灯D.①赛龙舟②观花灯③祭土神④赏月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中和堂木芙蓉盛开戏呈子瞻陈襄千林寒叶正疏黄,占得珍丛第一芳。
容易便开三百朵,此心应不畏秋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诗都写到了木芙蓉的生长环境,但环境格局不同,陈诗较吕诗阔大。
B.两诗描写木芙蓉花的特点各有侧重,吕诗写花之红艳,陈诗写花之繁多。
C.两诗赞美木芙蓉花,都用了对比手法,但吕诗对比的张力不如陈诗强烈。
D.两诗语言风格都较为平实自然,但气韵不同,吕诗偏委婉,陈诗偏豪放。
2.两诗各表现了木芙蓉花怎样的精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
永乐末进士..。
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
议论持大体,有清望。
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
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
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
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屡辨疑狱,无所挠屈。
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
(11)「冬誓「冬誓—行之心」污蔑国父的几大谣言九十九年十月别鹤(1)污蔑国父之“洪承畴赞美诗”(2)“国父卖国论”为侵华日军的阴谋(3)污蔑国父谣言之:孙中山是陶成章案的幕后主使(4)污蔑国父谣言之:武昌起义不是孙中山领导的(5)污蔑国父谣言之:孙中山勾结苏俄颠覆中华民国“合法政府”北洋(6)污蔑国父谣言之:章太炎挽联讥讽孙中山(7)污蔑国父谣言之:革命党对洪门过河拆桥(8)形形色色的其它谣言(9)一斑窥豹:从两次“倒孙风潮”看同盟会与光复会的关系,与中山先生之胸怀(10)中山先生挽联精选(1)污蔑国父之“洪承畴赞美诗”近几年,满清余孽在洪承畴的家乡“洪氏家族网站”,捏造了一首孙文《赞洪文襄》,全诗如下——1905年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
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
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
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
这种谣言目的何在?如果我们戳穿了它,就明白了。
1905年,孙中山组建同盟会,同盟会宣言明确宣布:“(二)恢复中华。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洽,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难道不是洪承畴之所为?有人继续疑问,那好,我们再看看孙中山对洪承畴的真实评价:孙中山《致公堂重订新章要义》:“中国之见灭于满清二百六十余年而莫能恢复者,初非满人能灭之,能有之也,因有汉奸以作虎伥,残同胞而媚异种,始有吴三桂、洪承畴以作俑,继有曾国藩、左宗棠以为厉。
”这里很明白宣称:洪承畴是汉奸,是灭我中国的罪魁祸首!——综上所述,孙中山明明否定洪承畴、批判洪承畴,为何在满清余孽笔下变成了赞美洪承畴?孙中山明明是1905年组建同盟会、号召“天下共击之”,为何在满清余孽笔下变成了“华夏生光辉”?这就是满清余孽造谣之目的!满清余孽为什么要捏造这样一戳即破的恶毒谣言呢?关键就在他们捏造的“满回中原日”一句。
这句的要害在哪里呢?不妨用阎崇年的名言来说明吧——阎崇年:“清代民族关系是中国皇朝史上最好的时期!明末的民族分、官民分、君臣分,清初的民族合、官民合、君臣合——双方矛盾与斗争所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明亡清兴!”各位,看明白了么?(2)“国父卖国论”为侵华日军的阴谋请大家先寻找王耿雄先生的两篇论文查看:《孙中山与“中日盟约”的真相》《再论孙中山与“中日盟约”的真相》这只是批驳“国父卖国论”的冰山一角,这两篇很长,就不一一发出,且引用段振坤先生《从黄帝陵到中山陵》一段话吧——【日本军部为了达到攫夺中国的阴谋,伪造了有“孙文”签名的《中日盟约》、《日中盟约》及《致小池张造密函》。
2021年秋季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期中联考八年级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值:100分〕考前须知:1.全卷五大题,37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那么不能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联合国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这都是为了纪念〔〕A.中国禁烟运动 B.林那么徐虎门销烟C.人类认识到鸦片的危害 D.火烧圆明园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根本目的是( )A.压制禁烟运动B.由西方统治东C.合法销售鸦片D.翻开中国市场4.法国文学家雨果这样谴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强盗"指的是〔〕A.英国、德国B.英国、法国C.德国、法国D.俄国、英国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不费一兵一卒,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沙俄B.法国C.英国D.美国6.在中国近代史上,携带棺材行军,誓死抗击俄国,收复新疆的清朝爱国将领是〔〕A.曾纪泽B.林那么徐C.左宗棠D.洪秀全7.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对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1839年6月,林那么徐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英勇抗击八国联军C.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D.左宗棠率清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8.188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在新疆设立了〔〕A.新疆行省 B.安西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伊梨将军9.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平壤战役 B.辽东半岛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10.“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己设法照办〞。
与材料有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1.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外国军队12.奕䜣在一个奏折中提道: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艰难历程自英国对我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海南进行了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
为此,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海南人民展开了坚决的反抗斗争。
列强对海南的侵略海南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令列强垂涎欲滴。
1858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增开琼州(今海口)等地为通商口岸,并允许英法等国在当地设立领事馆。
自此,列强的侵略不断深入。
1861年至1867年,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丹麦和奥地利等国接踵而至,美国以“门户开放”“利益均沾”为借口,也把侵略魔爪伸进了海南岛。
秀英古炮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势力进入海南。
美、英、法、日、德、奥匈、比利时、意大利、挪威、葡萄牙等国领事先后进驻海南。
在这些国家中,英国领事派员最多,法国次之。
据统计,英国驻琼领事先后有22人次之多。
在琼设领事时间最长的是日本,历时66年之久,先后派6名领事驻琼。
由于有不平等条约作护身符,外国侵略者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海南人民备受欺凌。
据琼州海关的统计,仅1868年一年,输入的鸦片就有1916担①,价值白银149万余两,占全年进口总值的64%。
洋棉纱和洋油的输入也急剧增加:1878年洋棉纱输入仅39担,到1891年就增加到17184担,仅13年的时间就激增了400多倍;洋油的输入,1890年比1882年增加了69倍。
动脑筋资本主义列强进行的商品倾销给海南带来了什么影响?早在明末清初,一些外国传教士就陆续到海南进行活动。
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特权,来琼的传教士越来越多,活动更为频繁,范围也不断扩大。
动脑筋外国传教士到海南传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天地会起义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广西金田起义,起义烽火遍及大半个中国。
为了响应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海南的天地会于1853年举起了反清的旗帜:文昌、琼山、澄迈、定安、会同、乐会(今琼海)地都在天地会的领导下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在澄迈等黎族笼送建立了据点。
《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袁伟时21世纪的中国人,面对的是顺之者昌、逆之者困的全球化趋势。
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进入了关键时刻。
在这个年代,决定公民和国家发展成败的最重要条件是制度环境,但公民的心智状态对自己乃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20世纪70年代末,在经历了反右派、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三大灾难后,人们沉痛地发觉,这些灾难的根源之一是:“我们是吃狼奶长大的。
”20多年过去了,偶然翻阅一下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令我大吃一惊的是:我们的青少年还在继续吃狼奶!“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言。
屈辱、挫折、兵连祸结、前仆后继,一部中国近代史蕴藏着多少血泪和经验教训!我们有责任将历史真实告诉我们的青少年,让他们永志不忘。
这是帮助他们成为现代公民的必由之路。
如果天真纯洁的孩子吞食的竟是变味乃至有意无意假造的丸丹,只能让偏见伴随终生,甚至因而误入歧途。
现在是正视我们自己的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时候了。
现从几个具体的历史事件谈起。
火烧圆明园是不是无法避免的?火烧圆明园是英法侵略军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事情为什么会弄到如此地步?140多年过去了,我们理应冷静地考察双方的应对得失,吸取教训,让各国人民更好地共处。
这一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恶果之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中国历史》第三册,是被普遍采用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它是这样评述这次战争的:一、关于战争起因。
这部教科书写道:“1856年3月,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广西西林地区胡作非为,被当地官吏处死。
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
后来,法国以此为借口,伙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同年10月,广州水师在中国商船‘亚罗号’上,缉捕了海盗和水手。
英国领事无端干涉,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的人,并向英方赔礼道歉。
两广总督叶名琛怕事态扩大,释放了被捕的水手,但拒绝道歉。
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晚清史(西南大学08级历史)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两则史料,分别指出作者姓名及其对烟毒的立场和主张。
材料一:然法令者,胥役棍徒之所借以为利,发愈峻则胥役之贿赂愈丰,棍徒之计谋愈巧。
……计惟仍用旧例,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
……如官员、士子、兵丁私食者,应请立予斥革,免其罪名,……其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
材料二: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
……今欲加重罪名,必先重治吸食。
……伏请饬谕各省督抚,严切晓谕,广传戒严药方,毋得逾县限吸食。
并一面严饬各府州县,清查保甲,预先晓谕居民,定于一年后,取具五家邻右互结。
仍有犯者,准令举发,给与优奖。
倘有容隐,一经查出,本犯照新例处死外,互结之人,照例治罪。
……现任文武大小各官,如有逾限吸食者,是以奉法之人甘为犯法之事,应照常人加等。
除本犯官治罪外,其子孙不准考试。
答:材料一作者是许乃济,实行弛禁主张,理由是禁绝不了,不如允许纳税进口,政府可以增加税收,提倡内地种植鸦片,可以抵制外国鸦片进口,他认为只要官兵不吸食鸦片就无损于朝廷,至于一般百姓吸食与否无需过问,他认为这是增加税收、抵制鸦片进口和堵塞银漏的最佳方案。
材料二是黄爵滋,对鸦片主张严禁。
他指出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官吏贪赃枉法,认为不根绝吸食者就无法根绝贩卖者,因此提出“重治吸食”的办法。
与许乃济的看法形成强烈对比。
2.请读下列《中国同盟会总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同盟会性质。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同盟会,设本部于东京,设支部于各地。
第二条,本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第六条,凡会员皆有实行本会宗旨、扩充势力、介绍同志之责任。
第七条,凡会员皆得选举被选举为总理及议员,及各地分会长,被指任为执行部职员,及支部部长。
第八条,本会设总理一人,由全体会员公举,四年更选一次,但得连举连任。
……第十一条,议事部议员,由全体会员投票公举。
以三十人为限,每年公举一次。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古诗文默写。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2)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6)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7)为了表达对亲人的劝慰,苏轼化用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豁达的胸襟与豪迈的情怀。
(8)《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悠悠五千年,在广mào( )的中国大地上,存在过和存在着许多平凡而伟大的人:面对虚妄,他们从不轻信盲从;面对赞誉,他们不骄不躁,始终kè( )守本职;面对失败,他们反躬自省,从不自怨气馁。
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从不说冠冕堂皇的话,总是默默地奋斗着,让那些亵渎职业之神圣的人自惭形秽.( )。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B.整个科研过程,李工程师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把功劳据为己有。
C.这个同学只读了这篇文章的一部分就概括出了文章的主题,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听课老师的称赞。
D.在中秋晚会上,动听的音乐与曼妙的舞姿相得益彰....。
4.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明媚秀丽的江南风光孕育了外秀内慧的无锡人。
,,……无锡人精明缜密,文化底蕴丰厚,为地方和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卡相应空格内).1.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材料叙述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C.“师夷长技”D.闭关锁国2.1757年之后,广州成为清朝惟一时洋商开放的口岸。
1846年,“各国运往内地的通商货物,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
导致这一变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1860年)记载,“夷人领马队闯人海淀……放火将园门烧毁,树木朝房,皆成灰烬。
”这里的“大变记”指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侵华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由此可见洋务运动()A.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B.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C.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D.对外国资本起到了抵制作用5.2014年,水下考古队在大连市附近海域发现一艘铁质沉船残骸,推测为经远舰,但缺乏决定性的证据。
2018年7月至9月,考古队进行进一步考古调查,确认这艘船遗骸就是北洋水师的经远舰。
下列考古发现中,能证明沉船残骸是经远舰的决定性证据是()A.沉船残骸在黄海海域B.发现北洋舰队使用的毛瑟步枪子弹C.发现士兵的生活舱室D.遗址中发现“经远”二字的木牌6.“1895年以前的士人们尤其是大儒、甚至沿海士大夫对西学还有一种普遍的漠视,一般士大夫思想上的门仍然紧紧地关闭着,但是在1895年以后开始有了极大的转变。
”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B.第二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八国联军侵华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7.《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时训练B知识点一、戊戌变法运动1.(2020山东卷·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
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 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B. 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C. 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D. 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2.(2018·天津高考·6)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3.(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4.(2016·江苏单科·8)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
这表明(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5.(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戊戌变法》教学资源资料与注释鸦片战争后到戊戌变法前要求改革的呼声及建议材料一泰西人士尝阅中国史籍,以为五千年来未之或变也。
夫中国亦何尝不变哉?巢、燧、羲、轩,开辟草昧,则为创制之天下;唐、虞继统,号曰中天,则为文明之天下。
三代以来,至秦而一变;汉、唐以来,至今日而又一变。
西人动讥儒者墨守孔子之道而不变,不知孔子而处于今日,亦不得不一变。
……不知天时有寒暑而不能骤更,火炭有冷暖而不能立异,则变亦非一时之所能也,要之在人而已矣。
尽人事以听天心,则请决之以百年。
——王韬:《变法上》,《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9、11页。
材料二《易》曰:“穷则变,变则通。
”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也。
……不知道贵乎因时制宜而已,即使孔子而生乎今日,其断不拘泥古昔,而不为变通,有可知也。
——王韬:《变法中》,《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材料三世变小,则治世法因之小变;世变大,则治世法因之大变。
——薛福成:《筹洋刍议》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9页。
【解读】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动了解并吸收西方的文化。
在中国几经战败,被逼迫签订种种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为了挽救中国颓败的局势,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实行政治变革的主张。
变法前对改革措施的建议材料一变之之道奈何?其一曰取士之法宜变也。
……其一曰练兵之法宜变也。
……其一曰学校之虚文宜变也。
…………其一曰律例之繁文宜变也。
——王韬:《变法中》,《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材料二夫亚洲各国贫弱者无论矣,其最大者惟中国,次则日本。
……夫以日本之小,且交受其益;以中国之大,乃重受其害者何哉?病在讲求商务之无人耳。
推原其故,上在官而下在商。
官不能护商,而反能病商,其视商人之贏绌也,如秦人视越人之肥瘠欲求利国,先祛二弊;欲祛二弊,先自上始。
《海国图志》主编作者:林则徐、魏源《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遣戍伊犁,途经镇江,与老友魏源相会。
那是1841年7月的一天,当晚两人同宿一室。
此前一年,林则徐在钦差大臣任上,曾指挥他的“翻译小组”编译英国人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集成《四洲志》,未及出版。
当晚,林则徐将书稿全部交给魏源,希望他编撰《海国图志》。
魏源接受嘱托,一年后成书,初版50卷于1843年1月刻印于扬州。
《海国图志》主旨,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已是开风气之先的改革思想,而近代的军事科技资料,但凡能搜集到手,无不汇聚书中。
可惜,这一切都未被国人重视原序《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林则徐)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
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
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
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易》曰:“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故同一御敌,而知其形与不知其形,利害相百焉;同一款敌,而知其情与不知其情,利害相百焉。
古之驭外夷者,诹以敌形,形同几席;诹以敌情,情同寝馈。
然则执此书即可驭外夷乎?曰:唯唯,否否!此兵机也,非兵本也;有形之兵也,非无形之兵也。
明臣有言:“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
”人心之积患如之何?非水,非火,非刃,非金,非沿海之奸民,非吸烟贩烟之莠民。
我国近代历史人物方耀的功过分析下面关于我国近代历史人物方耀的功过分析论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们喜欢。
摘要:方耀作为我国近代于文治武功多有建树的历史人物, 他修筑炮台、防卫海疆, 重教办学, 广设善堂, 浚江围垦、兴修水利, 打击地方黑恶势力及整顿社会治安, 为抵御外敌入侵, 为潮汕地区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他参与围剿太平军余部要做历史分析, 他建造德安里有案可稽。
评价方耀要摈弃极左思维, 实事求是, 还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方耀; 围剿太平军余部; “办清乡”; 建造德安里;Fang Yao's Administrative and Military AchievementsYAN Shi-chaoSchool of Liberal Arts, Shantou UniversityAbstract:Fang Yao was a national hero with many political and military achievements in modern China.He built batteries, guarded territorial waters, promoted education and set up charitable institutions on one hand, and fought against local evil forces and suppressed the remnants of Taiping Army on the other.Fang Yao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resistance against foreign invasions, cultural construc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in Chaoshan area.His building of the Deanli is documented in the historical archives.Evaluation of Fang Yao must abandon the leftist thinking and rely on historical facts so as to restore him to a lofty historical position.Keyword:Fang Yao; suppressed the remnants of Taiping Army; eliminated evil forces; built the Deanli; research method;方耀为晚清名将, 曾两次出任潮州镇总兵, 官至广东水师提督。
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统治集团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D.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皆有等衰”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推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并将二者结合,以维护王权和贵族利益,维持严格的等级秩序,以达到稳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目的,所以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神权的内容,不能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而形成的等级秩序,未体现最高统治集团权力集中与嫡长子继承制的内容,排除B项、C项。
故选D项。
2.下列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言论,按所处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
由此可以看出汉代董仲舒主张性本善和君权神授;②的意思是君臣平等,这是清代黄宗羲的观点;③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荀子的君舟民水观点;④是南宋朱熹的观点;故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④②,D项正确,排除ABC项。
故选D项。
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黄关从的治厂方略
吴复民
【期刊名称】《上海改革》
【年(卷),期】1993(000)004
【摘要】垃圾和废钢铁20余年“日积月累”.堆起一座两层楼高、1.5万吨重的“小山”。
新厂长一声令下说清就清,一个月间,1.25万人次义务劳动,垃圾“山”一举“削平”。
人人嗤之以鼻却又难以割舍的2万多平方米的危房、“棚棚”,几个月功夫统统拆除.乎地耸起的是喷泉如柱、绿草如茵的中心广场、体育场,以及现代化会议中心和产品展示厅。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吴复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
【相关文献】
1.黄陵矿业生态果蔬中心“黄灵苹果”整合营销策划方略探讨 [J], 迂敏
2.有关函数图象问题的处理方略 [J], 蒋友欣
3.小小木薯创品牌--梁南生治厂方略 [J], 罗丰;唐彦然
4.冯子材与天地会刘八起义军关系\r有关史事考辨\r——以附片《奏请将平粤方略中冯子材改为冯子林事》为中心 [J], 李峰;王晋玲
5.廿春秋无亏损皆因治厂有方略——长宁县五龙轻化有限公司探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34卷第2期 Vol. 34 No. 2
钦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INZHOU UNIVERSIT'Y
2019年2月
Feb. ,2019
DOI;10.19703/j. bbgu. 1673-8314.2019.02.0028
冯子材与天地会Y八起义]关系有关史事考辨—以附片《奏请将平粵方略中冯子材改为冯子林事》为中心李峰1,王晋玲2(1.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江苏苏州215000; 2.苏州大学图书馆,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考辨咸丰元年冯子材被天地会刘八起义军裹胁及其逃附清军、投充团练勇目实情,以及有关地
方官奏报、上谕与官修《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等史事讹误,并对冯子材奏请将《钦定剿平粤匪方略》中“贼目冯子 材”改为冯子林事置评。[关键词]冯子材;刘八;天地会起义;《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史实考辨
[中图分类号]=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8314(2019)02-0028 -06
冯子材(1818—1903 ),字南干,号萃亭,广东 廉州府钦州(今属广西)人,以贫民起自行伍,历 授广西、云南、贵州诸省提督,累加太子太保,军功 卓著。光绪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77年1月5 日),在广西提督任上,祗领朝廷颁赐的官修《钦 定剿平粤匪方略》《钦定剿平捻匪方略》各一部, 二十四日上专折谢恩,称颂皇上“爰徵往事,诰诫 群臣,辑类群书,特颁信史+ ®。因《钦定剿平粤 匪方略》关涉其与天地会刘八起义军关系及评价 问题,遂奏上附片《奏请将平粤方略中冯子材改 为冯子林事》,详陈缘委始末,所述史实多可证谬 补阙,今就相关者做一考辨。
一、冯子材附片《奏请将平粵方略中 冯子材改为冯子林事》为保存完整档案文献及叙述简约之便,先将 此奏折附片标点刊录如下。再,奴才居家濒海,幼本单寒,母子相依,
壅餐鲜继。情不得己,始于咸丰元年三月内 告贷亲戚,得银数金,遂同籍中贸易诸友出外 经商,只拟稍获赢余,藉资养赡。讵乃运时乖 舛,苜难频乘,塗间突遇贼首刘八夥党到处抢 掠,不惟资本衣物概被刼尽,且将奴才及同行 贸易各伴缚赴贼中,朝打夕拷,勒金取赎。维 时倚门老母泪尽血枯,走告诸亲莫肯再计,而 且家更艰窘,典当俱无,只得任贼所为,听之 一死而已。贼见情形如此,益加殴辱,惨酷之 状笔所难宣。然自是贼亦无可谁何。身陷贼 中十有余日,每私商被掠同伴,如果得见天 日,不复贸易,誓当投军杀贼以泄此愤。同伴 受贼之酷,无不允偕。于是乘闲俟隙为走出 计。幸而西省兵练击贼博白一带,遂暗邀同 伴,于是年四月初二日乘贼正与官军打仗不 暇兼顾之际,脱走官军营中,诉明被掠情形, 并恳留营効力。当蒙地方官鉴此苦衷立卽允 准。自是之后,每率伴侣随同官军奋勇击贼,
[收稿日期]2019-01 -07[作者简介]李峰( 1958 -),男,河北涉县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教授,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专家;
王晋玲(1960-),女,山西大同人,苏州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①广西提督冯子材;《奏为颁赐剿平粤捻方略谢恩事》,光绪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档号:04-01-16 - 0206 - 026,缩微 号;04-01-16-035-2619。第2期李峰,王晋玲:冯子材与天地会刘八起义军关系有关史事考辨29
屡获胜仗,毙贼不少。嗣因各勇口粮不继,销 差东旋,犹以未能扑灭全股为憾。岂知途次 接得家报,始知老母因奴才为贼所陷,无策救 出,舍愤而逝。奴才得此信息,莫名悲痛,随 即星夜回籍,立将窀穸事竣,赶赴廉州府投 効,当蒙该府收录。奉令充当乡导,带同兵勇 转至博白之沙河墟地方,协力剿办,纵横荡 决,两月之内立将该逆珍除净尽。嗣又再回 东省,在于信宜地方破灭梁二十大全股。随 又带勇剿办罗镜会匪。事竣之后,转战粤西, 并由两湖追贼直达江左。从戎数载稍著微 劳,渥荷圣恩,涪摧今职。涓埃未报,时切悚 惶。乃历年以来迭沛殊恩,蒙赏赐福字克食 等件,为臣子者寝馈难安,旋于本年十一月二 十一日又蒙颁赐剿平粤捻方略各一部。拜登 之下,慚感益深。除具正折叩谢外,惟奴才伏 读此次《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初函至目录后 之第五卷内,见有地方官具报四月初十日贼 目黄錦、;四、冯子材等率众投诚,及统兵大员具 奏暨钦奉上谕均有贼目黄錦泗、冯子材字样。 恭读再四,骇异殊深。窃思贼目黄錦泗率众 投诚与奴才带伴奔出,为日先后不相符合。 查奴才系四月初二日奔出,该贼目系四月初 十日方率众投诚,前后已逾八日。且黄錦泗 实系匪首刘八夥党,指为贼目咎自难辞。至 于奴才,原因亲老家贫出外贸易,被匪刼掳, 身陷贼中,情实出于无奈。况经旬余即于四 月初二日奔赴官军营中,随将缘由诉明,遂蒙 地方官许以留营効力,实与黄錦泗之为贼党 者大相悬远。乃地方官并不隔别禀报,概以 贼目连类上闻,洵属出人意表。在奴才质虽 愚钝,既不肯甘心从贼以赔祖、父清白之羞, 岂有久在贼中一旦率众投诚之理。但此次钦 定方略业已镌版并经颁赏在事诸臣,流传之 余,不免万世蒙耻。为今之计,惟有仰恳皇太 后、皇上天恩,俯念奴才身历行间,戮力罔懈,且非始而为贼、后方从军,跪请饬下馆臣,将 平粤方略初函第五卷内所有地方官及统兵大 臣暨钦奉上谕“贼目冯子材”共系三处之 “材”字多加偏旁一擎,改为“林”字,并请饬
下赐过诸臣,均于初函第五卷三处冯子材之 “材”字一律换作“林”字,使奴才不蒙贼目之
名。不独身受者感激益深,即奴才后嗣均沾 渥淨于靡既矣。所有奴才被陷贼中后恳请更 换“材”字另作“林”字各缘由理合附片具陈,
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①二、冯子材“参加”天地会刘八起义军 及“投诚”问题冯子材亲信幕僚都启模所撰《冯宫保事迹纪 实》卷上载,道光二十七年% 1847年),冯子材“年三十岁,改葬质庵公于匾柑尖岭...逾年,有友人邀公外出贸易,慨然相从。中途,突遇匪首刘八夥 党,公及友人均被掳去。抵巢后,朝夕勒赎,苦不 堪言。兄澄甫公闻之,走告诸亲,莫肯为计,袖手 痛泣而已。公在贼巢廿余日,被拷,不得资,稍疏 防……于是乘贼不备,遂与诸友夜半潜逃,径投团 总黄汝谐部下,充当勇目,剿办附近各贼,斩馘殆 尽。讵黄团总嫉功吞赏,且以粮缺为词。公与诸 友谋,另思投效之处,即具禀廉州府太守,当蒙府 尊沈公批准,遂带二百余人,到府应点。是时,公 年已三十四岁,乃道光三十年事也。郡守见公英 武,命招灵邑同志阮尚秀一百余人,合成一队。时 刘八匪夥万余众,公率勇击贼,所向披靡,立将刘 八全股悉数歼灭。咸丰元年,奉高廉道宗,派赴高 州剿办凌十八股匪。”"林绳武撰,冯子材孙冯承 珍递藏之抄稿本《冯子材传》(暂名&则谓:“服贾 途中被劫,□刘八掳去,匝月,乘间脱还,乃立誓从 军以扫除丑类……道光三十年岁庚戌,股匪张六 率众二万余,围廉州城逾数月。子材年三十三,乃 约五友径赴廉投效……沈守动容,迳许之……城 围顿解,廉州旋平,英名震一时。咸丰元年辛亥,
① 广西提督冯子材:《奏请将平粤方略中冯子材改为冯子林事》,光绪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附片,档号"04-01 -0206-030;缩微号:04-01-16-035-2638。按,原题具文时间误为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② 都启模:《冯宫保事迹纪实》卷上,光绪二十一年撰,黄学成校对、标点,转引自广西钦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钦州文史》第5辑《民族英雄冯子材纪念文集》,1998年内部印行,第255—256页。30钦州学院学报第34卷
受高廉道宗委剿凌十八股匪。” !上述记载将冯子 材被天地会刘八起义军掳掠、脱逃和投附清军镇 压刘八事,皆列于道光三十年% 1850年),并为简 又文著《太平天国全史》,清史编委会编《清代人 物传稿》下编第六卷《冯子材传》,李德义、于汝波 主编《中国将帅名录》五代至清代卷《冯子材传》, 黄石、黄学成、章慈芳合编《冯子材年谱简编》,董 尚著《冯子材传》及所附《冯子材年谱》等等广泛 采信,或谓是年冯子材在广西博白聚众反清,甚至 称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冯子材已于广东廉州 府灵山县被刘八起义军所裹胁,种种附会,皆属错 误。从前录冯子材奏折附片来看,冯子材于咸丰 元年(1851年)三月内告贷于亲戚,同本籍诸友出 外经商,藉资糊口养母。途中突遇刘八起义军,被 刼掠拷打,勒赎不得,益被殴辱。“身陷贼中十有 余日……幸而西省兵练击贼博白一带,遂暗邀同 伴,于是年四月初二日乘贼正与官军打仗不暇兼 顾之际,脱走官军营中,诉明被掠情形,并恳留营 効力。”冯子材时年方三十四岁。刘八为广西郁林直隶州属博白县龙潭人,曾 为博白知县游长龄之轿头[1],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率天地会众在龙潭起事。两广总督徐 广缙奏称:“刘八系方晚之同夥,其党与本多,剽 悍特出,故猖獗为尤甚。道光二十九年曾随张家 祥(引者按,一作张嘉祥,又名张钊、张国樑)在广 西投诚,未久即于三十年会合方晚,两次来攻廉州 府城及钦州城,其余焚掠奸淫不可胜计,实属罪大 恶极,情同叛逆。”[2]173674据考,道光三十年二月, 刘八在广东高州府石城县败后,与广东信宜起义 军凌十八部袭扰博白。又与天地会起义首领方 晚、钟阿春等部由博白人广东廉州府合浦县境,攻 占石康墟。四月,进袭廉州府城,退回石康。五月 由合浦张黄人大廉,与庠生陈玉书等所率六湖、大 廉团练激战失利,退往灵山县武利。道光三十年 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在 广西桂平金田宣告起义后,刘八势力发展迅速。咸丰元年正月,刘八在广东石城县青平墟败于清 军,转战于博白龙潭和大垌、鸦山等墟,众约万余 人,攻博白县城,被知县游长龄与前贵州黎平府知 府朱德璲等督率团练击败。二月初九日、初十日 刘八又败于博白九岐径,十七日再败于蕉麻墟,退 至旺茂、鸦山等墟②。三月初八日,刘八由博白沙 河墟进据郁林直隶州属陆川县乌石墟,并扰良田 墟。广西武宣县东乡太平军攻旧县墟,欲会合刘 八、凌十八两部,未能取胜。刘八“上村打单,不 从者,即焚劫拉生勒赎。乡里骚然,民咸避居山 寨。十三日,率匪至洞心堡鸭牙村焚劫池家。二 十日,又纠党人顺安堡月洞村。团绅刘浚祥督族 团迎击,大败之,毙匪二名,夺获炮械马匹无算。 贼逃回乌石。次日,复率大股人月洞,焚陆姑张 家、塘矶田邱家、坝子刘家,并将刘镜堂、刘璧甫掳 去。乡练因众寡不敌,不能堵御。四月初八日,刘 八由龙豪肚窜回沙河,路经九崎(岐)径,被乡练 击败。”#徐广缙亦奏称:“臣等查刘八自本年正月 由青平败北以后,窜回博白本籍地方,未及三月, 仍在附近等处纠聚至七千余众。”显然,冯子材乃 在陆川被刘八部掳掠勒赎,十余日屈辱备尝,四月 初二日率友伴逃出后即“投军杀贼”,并非如某些 人夸赞为志愿参加[2]159起义,或聚众反清。冯子材自述脱离刘八起义军“投诚”日期为 咸丰元年四月初二日(1851年5月2日),由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