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美学第四章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41
《影视美学》教学大纲Film and TV of Aesthetics责任教师:张克敏审核人:杨世伟课程编号:1114419总学时数:32学时(理论教学32学时)学分:2学分一、本大纲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与目的1、课程性质理论课。
2、课程目标《影视美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本科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内容是对影视艺术进行审美欣赏和评论的基础知识,包括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轨迹、主要流派,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艺术特性、审美心理特性等,以及影视艺术欣赏与评论的基本规律。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影视艺术的构成因素,掌握进行影视艺术审美欣赏和评论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影视艺术的审美能力。
3、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影视美学》是以《电视编导》、《数字电视创作》等课程为前导课。
4、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重点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第一节电影符号学第二节电影叙事学第三节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第四节意识形态批判与其他理论第五节后现代主义与影视艺术第三章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第一节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第二节社会语境中的影视文化第三节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传播第四章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第一节综合性与技术性第二节逼真性与假定性第三节造型性与运动性第四节电视艺术美学特性初探第五章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第一节镜像世界与视觉心理第二节梦幻世界与深层心理第三节期待世界与接受心理五、成绩考核考试以开卷或论文的形式进行,占80%,平时作业和课堂考勤占20%。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教材: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主要参考书:1、《现代电影美学基础》,王志敏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
自考《影视美学》重点简答题2017年自考《影视美学》重点简答题2017年自学考试备考复习已全面展开,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下面是yjbys网店铺提供给大家关于自考《影视美学》重点简答题,希望各位考生好好复习。
1、就影视艺术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启示:(1)在当今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时代,在物欲纵横、精神贬值、商品拜物教成为主导语境的情况下,在物质需要和消费需求铺天盖地的席卷人们的情况下,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精神魅力,强调人的需要和动机的多重性尤为重要。
(2)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必须真正的树立为大众服务的思想,研究影视观众的审美需要和接受心理,真正的做到尊重观众,以人为本。
(3)影视艺术应当以人文理想和人文关怀为最高价值,而绝不能以商业利益作为终极目标。
2、影视艺术的巨大社会影响力表现在那些方面?作为现当代人类社会的大众文化或大众艺术,电影与电视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巨大的影响力,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
遍及每个国家的城市与乡村。
从艺术上看,它的巨大影响力体现在一下几个作用上:正面作用:(1)影视艺术具有审美娱乐和宣泄作用。
(2)影视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与审美认知作用。
负面作用:(1)商业利益驱使下,突出暴力与色情内容有害少儿健康。
(2)虚幻的世界剥离了人与人,人与现实之间的亲密关系,淹没了人的情感。
(3)人们习惯与这种精神快餐,习惯于直接的接受外来信息,丧失了抽象思维能力。
3、电视艺术的兼容性表现在那些方面?表现在三个方面:(1)电视可以采取现场直播或录播的方式,讲一场场话剧、歌剧、舞剧或一台台综艺晚会,传送到世界个地的'千家万户。
(2)电视还可以运用它特有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创造初各种各样具有鲜明特色的电视艺术样式。
(3)电视艺术还可以设立直播和转播的文艺栏目。
4、电视的参与性表现在那些方面?参与性表现在;(1)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往往强调现场性和及时性,通过现场直接交流的方式,努力营造初观众介入的氛围。
影视艺术审美特性
(1)画面运动性。
电影和电视作品主要是由运动的画面组成的。
运动是影视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运动的画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活动的艺术形象和令欣赏者惊叹的审美效果。
(2)时空自由性。
电影和电视艺术都需要同时占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完成形象的展示,而且也要求表现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
电影与电视中运动的画面随时可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昼夜古今可以瞬息之间相继出现在画面上。
(3)心理真实性。
影视艺术的特性还表现为使观众心理产生真实感,这种心理真实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有机统一。
电影的逼真性,来源于电影画面的照相本性。
在所有的艺术形象中,电影形象最具有直观的真实,它不但能够再现事物的形状、颜色和声音,而且能够再现人物与事物的活动,甚至能够在人们眼前精确地再现出事物一些最细微的特征。
假定性,同样也是电影基本的美学特性。
电影作为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电影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
第1篇一、影视美学概述1. 定义影视美学是研究影视艺术的美学原理、审美特征、审美价值以及审美规律的科学。
它既关注影视作品的形式美,也关注影视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容。
2. 研究对象影视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影视作品、影视创作、影视传播、影视接受等方面。
3. 研究方法影视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思辨分析法等。
二、影视美学的基本原理1.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影视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影视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要真实反映生活,体现生活的本质。
2. 艺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强调影视作品在表现生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3. 观众接受原则观众接受原则是指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观众的审美需求,提高影视作品的可接受性。
三、影视美学的审美特征1. 视听综合美影视美学强调视听综合美,即影视作品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感官方面的综合审美体验。
2. 时间与空间的美影视美学中的时间与空间美是指影视作品在表现时间流逝和空间转换时,所展现出的独特审美效果。
3. 动态美影视美学中的动态美是指影视作品在运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节奏、力度、韵律等审美特征。
四、影视美学的审美价值1. 艺术价值影视美学强调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即影视作品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审美表现。
2. 思想价值影视美学认为影视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能够引导观众思考社会、人生、道德等问题。
3. 教育价值影视美学强调影视作品的教育价值,通过影视作品传递正能量,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影视美学的审美规律1. 视听对应规律影视美学中的视听对应规律是指影视作品在视听元素上的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形成独特的审美效果。
2.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规律影视美学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影视作品在表现内容的同时,注重形式的创新与美感。
3. 创新与传承的规律影视美学认为,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影视美学》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全面认识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影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对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贡献(重点)1、识记:(1) 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闵斯特堡、阿恩海姆)及其主要观点(2) 电影文化学的代表学者(巴拉兹)及其主要观点2、理解:(1) 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响(2)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主张(二)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的主要概念、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阶段(重点)1、识记:(1) 蒙太奇的完整内容与概念内涵(2) 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3) 电影眼睛派”与库里肖夫效应”的含义(4) 普多夫金对电影蒙太奇的分类2、理解:(1) 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2) 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在蒙太奇理论上的异同3、应用:蒙太奇美学的总体特征及其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和价值(三)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美学观与类型电影的概念、特征(重点)1、识记:(1) 戏剧化电影”的含义(2) 类型片”的含义(3)好莱坞类型片的分类2、理解:(1)戏剧化电影的美学特征(2)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点(3)从观众审美心理的角度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产生(四)纪实性电影美学的主要代表及其核心思想(次重点)1、理解:(1)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与电影语言进化观(2)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的核心思想与基本特点2、应用:纪实性电影美学总体特点与理论局限(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产生背景与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新浪潮”电影的概念2、理解:(1)法国电影的新浪潮”与左岸派”产生的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2)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美学倾向(六)欧洲现代派电影的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现代派”电影的概念2、理解:(1)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对现代派电影的影响(2)现代派电影美学在电影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上所进行的探索(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美学观(一般)1、识记: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美学革命2、理解:柴伐梯尼在电影美学理论上的贡献与局限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美学特征及其发展流变,深入理解传统电影美学理论与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影视艺术是一种融合了影像、音响、表演和故事情节等元素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与文化形式。
本文将从影视艺术的叙事结构、美术设计、音乐配乐和演员表演等方面探讨其美学特征。
影视艺术的叙事结构是其美学特征之一。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具有严密的叙事结构,通过合理的情节布局和转折点设计,引导观众进入故事情节,并产生情感共鸣。
影片的开头通常会引起观众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观看下去。
另外,影片的结尾也是关键,它需要给观众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又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术设计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美学特征之一。
美术设计包括场景设计、服装设计、道具设计等方面。
通过精心的美术设计,影片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情感氛围。
场景设计可以通过布景、色彩和光影的运用,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画面。
服装设计则可以通过服装的款式、颜色和材质,展现人物的个性和角色特点。
道具设计则可以为故事情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补充。
音乐配乐也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影片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音乐的选择和运用要与影片的情节相契合,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色,影片能够更好地传递情感和引发观众的共鸣。
好的音乐配乐能够让观众更加沉浸在影片的世界中,加强观影体验。
演员的表演是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其美学特征之一。
演员通过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优秀的演员能够通过细腻的表演,让观众对角色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
他们的表演不仅需要准确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意图,还需要与其他演员的互动协调一致,使整个影片的表演更加连贯和真实。
影视艺术拥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包括叙事结构的合理设计、美术设计的精心打造、音乐配乐的情感传递以及演员的精湛表演等方面。
这些美学特征共同构成了一部优秀影片的基础,使其能够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不仅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才华,也反映了观众对美的追求和审美需求。
第四章影视艺术的特性电影与电视作为两种最年轻的现代艺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它们通过展现在银幕和荧屏上的画面及与画面相配合的声音,在多维的时空中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
影视艺术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在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的文化意义。
影视艺术虽具有与其他艺术共同的特性,受艺术普遍规律的制约,但它们又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
认识与了解这些特征对我们把握影视艺术的本性、提高影视欣赏和评论的能力和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影视艺术的综合性不仅仅表现在它身上有各种不同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同时还表现在它们又是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综合,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
一、现代科技与影视艺术影视艺术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艺术与科技的综合上。
在中西方影视发展的历史上,我们能够发现:影视艺术的发展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以说电影电视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
因为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和发明都给影视艺术带来新的灵感和新的发现,没有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电影和电视,这也正是影视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地方。
以电影为例,正是19世纪后期欧洲工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繁荣,才为电影的诞生准备了充分的外部条件。
电影与电视的最基本构成元素是画面和声音,它们都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在六十余年的电影发明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我们知道,最早的电影是没有声音和色彩的,经过科学家们三十余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声音和色彩。
电影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立体电影,从全景电影到香味电影、动感电影的过程,其中的每一次变化都与科技紧密相连。
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电影发生更大的变化,艺术家们利用高科技在银幕上既能创造出极其真实的几百万年前的恐龙世界,又能够描绘出人类至今未能发现的宇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