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23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二)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 分)(1)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追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古圣先贤的中国梦是“① ,② ,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的大道之行;杜甫的中国梦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济世之怀;陆游的中国梦是《卜算子·咏梅》“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的至死不渝。
(2)人的生活状态可以从其外貌和精神反映出来。
从卖炭翁“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的外貌,可见其劳动的艰辛、生活的困苦; 从桃花源中人“⑨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精神面貌,可见他们生活的愉快幸福。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miè地望着他的眼睛。
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
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 )点和小洲。
(2)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qiān xǐ( )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4)单调kū zào( )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景观巧夺天工....。
3.下列画横线处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紧密的一项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的是知与行的统一。
其实,大自然就是一本硕大无比的天书。
你在其中行走,就有所感悟。
从虫的哀鸣中,听到了生命的无奈;从鱼的畅游里,看到了生命的自在……月圆月缺,你读懂了悲欢离合;花开花落,你知道了宠辱不惊,那么,这就是行走赋予你的智慧。
A.你从山的峭峻中,感受到季节更替;从川的丰瘦中,了悟到人生状态B.你从川的峭峻中,了悟到人生状态;从山的丰瘦中,感受到季节更替C.你从山的峭峻中,了悟到人生状态;从川的丰瘦中,感受到季节更替D.你从川的峭峻中,感受到季节更替;从山的丰瘦中,了悟到人生状态二、综合性学习4.请你研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据报道,第24届汉堡世界鸟类学大会宣称,全球约1万种鸟类中,大约2000种鸟类的生存面临危机,仅2005年,175种鸟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古诗文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及解析)1.默写填空(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3)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4)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卖炭翁》一诗中描写卖炭翁矛盾心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露未晞青山横北郭胡为乎泥中寂寞沙洲冷天涯若比邻禅房花木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的“晞、寂寞、沙洲、涯、禅房、突兀、见、庐、可怜、炭贱”等字词容易写错。
2.古诗文默写。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知识训练]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渔人甚异.之()②具.答之()③复前行,欲穷.其林()④欣然规.往()⑤诣.太守()⑥未果.,寻病终()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率妻子..古义:今义:..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缘.:②俨然..: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②林尽水源: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7.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1 2 38.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A 比喻B 夸张C 借代D 对比9.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10.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探究拓展训练]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期末复习字词小练第8课时间的脚印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犹豫(yù)沙砾(lè)渗入(shèn)B.崩落(bēng)腐蚀(shí)犀牛(xī)C.吹拂(fú)宝藏(cáng)滴漏(lòu)D.沉淀(dìng)粗糙(cāo)帷幕(wéi)2.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掸掉(tǎn)刨刮(páo)孔隙(xì)沙砾(lì)B.烘(hòng)烤浑浊(zhuó)山麓(lù)沟壑(hè)C.粗糙(zāo)龟裂(jūn)消逝(shì)犀牛(xī)D.楔形(xiē)琥珀(pò)帷幕(wéi)覆盖(fù)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踪迹琥珀歪斜逝去B.烘烤孔隙覆盖裂缝C.陆续山涯低洼腐蚀D.即使掸去垫高边缘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低洼裂缝崩落死寂B.地壳潜臧犹豫倾斜C.掀起吹佛包裹磨损D.踪迹烘烤山涯更替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撺掇震撼帷幕人情世故B.静穆孕育雾霭海枯石烂C.眼眶殒石驰骋戛然而止D.辐射演绎旷野震耳欲聋6.下列选项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桑田、湖草蓝天,万物各得其所,绘就天地大美的生态画卷。
B.时光的淬炼、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毫不迟疑。
C.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中华龙舟大赛(盐城站)在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拉开帷幕。
7.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沟壑(_______)沉淀(_______)粗糙(_______)琥珀(_______)龟裂(_______)楔形(_______)8.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空xì(______)bēng(______)落沙lì(______)dǎn(______)去山lù(______)xī(______)牛9.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作业导航1.与作者共享爱鸟之情;2.领悟关键句的内涵;3.了解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特色。
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雾霭(ǎi)缄默(jiān)B.曲线(qū)狩猎(shǒu)C.香蒲(pú)沼泽(zhǎo)D.雉鸡(zhì)黑鹂(lí)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融化暄嚷B.邀请凋零C.想像枯燥D.鸭蹼窥探3.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4.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当的是()A.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它保持缄默。
B.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C.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①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
【最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限时: 15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积累和运用(共7 小题, 计24 分)期末将近, 班级组织开展了“语文复习策略”分享会, 请你积极参与。
【语言文字复习】第一小组的成员在巩固汉字知识的过程中, 创造性地采用了编写语段的方式, 以增强记忆效果。
下面是他们编写的语段, 请你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4 分)中国文化崇尚“和”, 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 可以追朔到先秦时期。
“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 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 还被认为是处理人情世故的准绳, 更被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和而不同”, 意味着人际交往的方式既不能蛮横.排斥, 也不能一味保持缄.默……随着时代的发展, “和”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内含。
1. 请确认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
(只填序号) (2 分)(1) 蛮横.(A. hèng B. héng) ________(2) 缄.默(A. qiān B. jiān) ________2. 小陕校对语段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 请改正。
(2 分)(1) 追朔.________ (2) 内含.________【诗文复习】第二小组的成员在名句默写复习时, 以“和”为主题进行了下面的整理。
3. 请你结合积累, 补全空缺内容。
(10 分)【语法知识复习】[2024 西安阶段练习] 第三小组的成员在复习语法知识时, 搜集到下面一段文字, 请你帮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6 分)①打开社交平台软件, 到处铺天盖地都是“公园20 分钟效应是真的”的“种草帖”。
②如今“出圈”的公园游, 可以算作是去年爆火的City Walk 潮的延续。
③细究之下, 前者更多了一些疗愈的意味。
④忙里偷闲, 独自一人或约上三五好友, 溜进公园享受片刻的惬意和闲暇, 是十分美好的。
⑤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 公园这个空间________是公共的, ________是开放和包容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渺远miǎo 明晰xī羁绊jīpàn B.恬静tián 蓦然mò烧灼zhuóC.淋漓lín ní瞳仁tóng 颤栗zhàn lìD.冗杂rǒng 耳畔bàn 磅礴páng bó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沉稳束缚大彻大悟B.骤雨明淅惊心动魄C.飞溅篷勃叹为观止D.晦暗凝聚嘎然而止3.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②我母亲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③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出光明了吗?④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色彩。
A.望见管束迸射神秘B.瞥见管理迸溅神圣C.望见管理迸溅神圣D.瞥见管束迸射神秘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纹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B.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
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D.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一马当先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们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二)同步练习1.《大道之行也》通过对儒家理想社会的描述,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对的期待。
2.《大道之行也》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等,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
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
3.选贤与能,。
4.“大同”社会的未来图景是“,,”。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5.弗食.,不知其旨也()6.故人不独亲.其亲()7.选贤.与能.()8.故外.户而不闭()9.使老.有所终()10.盗窃..乱贼而不作()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13.【素养拓展练】请从下列句子中选择两句,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在材料的横线上。
①宗传后稷家声远②忠厚传家远③互谅互帮邻里温馨④德勤孝义传家宝⑤学绍濂溪道脉长⑥诗书继世长《礼记·乐记》里说:“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家风,有“,”“克勤克俭”等优良家风家训流传至今,也有诸如“上梁不正下梁歪”警示世人。
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长幼有序、仁爱和善、礼义廉耻等已经成为嵌入骨髓的民族基因。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①,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中》)【注】①篡:掠夺。
1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独.子其子矜寡孤独.B.故.曰:教学相长也故.外户而不闭C.兄弟不和.调和.风细雨D.盗窃乱贼而不作.成功之作.15.【甲】【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社会理想。
【甲】文强调理想社会的核心是,【乙】文阐明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下列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诗言志(名词,志向)B.寻向所志(动词,寻找)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C.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明灭可见(动词,可以,能够)D.潭西南而望(连词,表顺承)乃记之而去(连词,表修饰)2. 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3. 下列对《桃花源记》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4. 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1)阡陌交通()(2)妻子邑人()(3)无论魏晋()(4)来此绝境()(5)黄发垂髫()(6)欣然规往()(7)屋舍俨然()(8)阡陌交通()(9)皆叹惋()(10)妻子邑人()5. 《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的________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虚构了美好境界“________”。
寄托了自己的________ ,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6.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桃花源记》中写武陵人刚进入桃花源,看到桃源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2)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5)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6)《蒹葭》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厦门光明志愿服务联盟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唤起市民的低碳环保。
B.南平不断开展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C.通过一系列赛事的承办,泓云体育训练基地成为推动武夷山体育旅游的重要场所。
D.工行某分行近三年累计发放大约250多亿元贷款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考亭书院是朱熹创办的最后一所书院,是他晚年定居、讲学、终老之地。
朱子在此著书讲学、传道授业达八年之久,创建了儒学史上令人瞩.__①__(A.shǔB.zhǔ)目的“考亭学派”,成为“闽学”之源,因此考亭书院享有“闽学之源、理学之巅”的__甲__(A.盛誉B.荣誉)。
重建后的建阳考亭书院huàn__②__(A.焕B.换)然一新,其建筑布局采用传统合院形式,为仿宋式建筑风格,在规模以及建筑设施上跟全国其他知名书院相比__乙__(A.平分秋色B.毫不逊色)。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B.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C.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D.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3.名句默写。
(1)《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中开头“, ”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2分)(2)蒹葭苍苍, 。
(《诗经·蒹葭》)(1分)(3)《关雎》中用来表达诗人对文静美好的女子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
, ”。
(4)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1分)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档中国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曾经流行于古代的诗词歌赋在现代又“火”了一把。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经典咏流传》所选每首诗词,都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墨梅》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中国风骨,《明日歌》里的惜时如金,《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历史激情……无论曲风,也无论题材,不变的情怀链接了经典与时代。
【材料二】好风凭借力,送“诗”上青云。
《经典咏流传》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和诗以歌”的形式,把古诗词原创改编成歌曲,以经典为船,以流行为帆,把经典的诗歌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古人的思想、智慧和情怀与今人产生强烈的文化共鸣。
(1)根据上述材料,探究该节目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真题演练名著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真题演练:名著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训练(部编版)1.(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艾青诗选》中有“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的诗句。
请从《西游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来验证这句话。
2.(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名著散发着持久魅力,让人常读常新。
请根据下列选段,完成阅读任务。
(1)【读近·知内容】撷拾经典,轻嗅花香。
以下语段选自名著《_____》,这一选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
选段一:“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2)【读进·学方法】遨游书海,读懂人物。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信集,请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内容,谈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旁批你的见解。
(答出两个要点即可)选段二:“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 colour[音色]变化的确很多。
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
”……“好孩子,安安静静地准备出国罢。
一切零星的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帖。
”……“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旁批:______(3)【读出·深思考】悦读悦思,启迪人生。
上面两个选段都写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虽然方式不同,但他们对待孩子的初衷都是相同的,请说说这个相同点是什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附答案)一、“鞋都”的代价晋江是一个失去平衡的城市。
现在的晋江可能还不能说是个“城市”,因为它没有城市应该有的整洁卫生繁华;可是它也不能说是个“农村”,因为它失去了农村应该有的平和自然宁静。
晋江的经济发达与它的城市发展成了一种让人觉得讽刺可笑的冲突对比。
我们天天都能在各大电视台看到晋江的品牌广告;一年一度的全国经济排名,晋江也跻身前列。
可是来过晋江的人都会皱眉、捂鼻、掩耳。
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市区还是生活区还是厂区,都是无法无天的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音污染……。
一些国外客户来这里的时候都是很意外,没想到一个城市能污染成这样,而且生活在这里的人还能这样无动于衷。
这个过去以风景秀丽著称的福建沿海小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县摇身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运动鞋产地和世界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
目前晋江市拥有鞋业生产经营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年产值超逾150亿元,出口额12亿美元,产品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在这些骄人业绩的背后,是“中国鞋都”几乎变成一座垃圾城。
在鞋业企业最为集中的陈埭镇,不论是四境、溪边、岸兜等几个工业区,还是村庄的房前屋后、内沟河岸、晋江海堤旁,触目之处都是成片成堆的制鞋下脚废料。
晋江流域的陈埭11.3千米海岸线,也几乎成了“垃圾线”。
围海造田新增的4000多亩地,地层也充斥着黑不溜秋的鞋革废料,下面到底埋了多少万吨垃圾,谁也说不清。
鞋业垃圾往往直接放一把火,一烧了之,因此,烧废料的“狼烟”四起,成了晋江这个“中国鞋都”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焚烧后产生了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大量有害气体,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晋江的鞋业垃圾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晋江的企业生产场所缺乏规划,没有足够规模的工业区。
统计显示,目前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制鞋企业,仍占晋江鞋厂总数的80%以上。
晋江几乎所有企业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他们在自家的房屋里实现低成本的原始积累。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鲲鹏(kūn)抟扶摇而上(zhuān) 尘埃(āi)B.北冥(míng) 游于濠梁(háo)汝安知鱼乐(rú)C.鲦鱼(tiáo)徙于南冥(xī) 请循其本(xún)D.齐谐(xié) 其正色邪(yé)逍遥游(xiāo)2.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其翼/若/垂天之云C.其翼/若垂/天之云D.其翼若/垂天/之云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中的鲲、鹏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
B.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
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壮阔。
C.文中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指的是航海运输。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5.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B.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D.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二、语言表达6.庄子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他的文章想象奇特,变化多端,并常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的语言有很大影响。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文言文阅读: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
②质:做人质。
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
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诽谤C.愿王察之:观察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结束2.翻译句子: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4.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文言文阅读。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5.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⑵日月广明之道()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7.8.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