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岔路口斑岩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特征_刘军
- 格式:pdf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21
斑(玢)岩型矿床姓名:班级:学号:日期:斑岩型矿床一、斑岩型矿床的概念空间分布和成因上与一些弱酸性的斑岩类小侵入体有关,规模巨大,低品位的细脉浸染型矿床其矿体可以产在斑岩体内部,也可以产在围岩中。
二、斑岩型矿床的特点1、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有关,如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斑岩等。
2、具有一定的面型矿化蚀变分带性,硫化物大量出现,富含黄铁矿。
3、矿石具细脉浸染状构造三、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1、成矿地质环境条件:位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和板块内部构造岩浆活动带内2、成矿时代:有重要意义的斑岩型矿床均出现于显生宙,特别是中、新生代,其次是晚古生代。
四、矿床实例斑岩铜(钼)矿床1、斑岩铜矿床的概念及特征斑岩型矿床以斑岩型铜(钼)矿床为主,又称细脉浸染型铜(钼)矿床,是目前最重要的铜矿床和钼矿床类型,约占世界已探明铜矿储量的一半,钼矿储量的三分之二。
美国、智利、秘鲁三个主要产铜国家的铜矿储量的80~90%来自斑岩型铜矿床。
近年来,我国江西、云南、黑龙江、西藏、河南等地也相继有所发现,斑岩型铜矿床已成为我国的主要铜矿床类型。
斑岩型铜矿床以其埋藏浅、品位低、规模大为特征。
铜品位一般在0.4%左右,少数可达0.8%,单个矿床的铜储量可达百万吨,矿石中除伴生钼外,还有金、银等元素可综合利用斑岩型铜(钼)矿床常成群成带出现,构成成矿区或成矿带。
有时斑岩铜矿床还和其它矿床类型相伴产出,构成一个成矿系列。
2、成矿地质条件(1)、岩浆岩条件中酸性、钙碱性、浅成或超浅成、小型斑岩侵入体(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等),岩体规模较小(<1-2km2) 个别达10余km2,岩体的形成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化学成分以富钾为特征(K2O>Na2O),岩体的酸性程度影响矿化类型。
SiO2 62-68%的斑岩---以铜为主的矿床;SiO2>68%的斑岩---以钼为主的矿床(2)、构造条件、含矿斑岩的侵入大多和深大断裂有关,矿床常呈带状分布,分布于深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构造系统中。
黑龙江三道湾子碲化物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硫同位素研究黑龙江三道湾子碲化物型金矿床是中国典型的碲多金属矿床之一,以其独有的矿物组合和丰富的矿化类型,吸引了众多地质学家的兴趣。
在矿床地质学、矿床矿物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等方面,三道湾子金矿是典型的研究对象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道湾子碲化物型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及硫同位素研究。
一、矿床基本情况三道湾子金矿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西南部,距离省会哈尔滨约500公里。
该矿床形成于晚古生代晚期,是一种具有典型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的碲多金属矿床。
矿床的产状主要为石英脉状,矿物组合主要由黄铜矿、黄铁矿、辉锑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物构成。
为深入研究该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成因,研究者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及硫同位素研究。
二、流体包裹体研究流体包裹体研究是研究矿床成因和矿物形成过程中流体特性的一项常用方法。
三道湾子金矿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单相液包裹体和单相气包裹体。
研究者通过显微镜观察矿物断口上形成的微小液滴和气泡,对其进行了化学分析和显微特征判定。
结果显示,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流体是一种高温高压的含盐水热溶液,其主要成分为Na+、K+、Ca2+、Cl-、SO42-等离子体。
三道湾子金矿床成矿过程中的流体包裹体具有以下特点:1.包裹体显微特征:矿物断口上可见到单相液包裹体,其中半位双缩一半是该矿床中常见的裂隙生液包裹体;单相气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石英断裂带附近,有时可见到石英露头上的纷布型气泡包裹体。
2.包裹体成分:矿床成矿过程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含盐的水热溶液,其Na+、K+、Ca2+、Cl-、SO42-等离子体含量较高。
3.包裹体压力-温度条件:三道湾子金矿床成矿时的流体包裹体压力温度条件较高,矿床成矿时的压力范围为100~150MPa,温度范围为360~420℃。
三、硫同位素研究硫同位素研究是研究矿床硫来源和成因的常用方法。
通过对矿物中硫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可以推断矿物形成时流体的硫同位素组成,从而对矿物的成因机制进行进一步探讨。
吉林大黑山钼矿流体包裹体及矿床成因王磊;孙丰月;许庆林【摘要】Daheishan super-large molybdenum deposit of Jilin is one of the porphyry molybdenum deposits in central Asia-Hinggan Mongolian orogenic belt. The ore bodies are yielded in the Yanshanian granodiorite porphyry and unequal particle granodiorite, and closely related with Toudaogou metamorphic volcanic rocks of Lower Paleozoic. The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 showed that the samples mainly developed gas-liquid two-phase inclusions and daughter minerals-bearing three-phase inclusions in Daheishan deposit. The ore-forming fluids reflected a continuous evolution process, forming gas-liquid two-phase aqueous inclusions and daughter minerals-bearing three-phase inclusions in early-middle stage, and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300 T! ~460 t! And fluid salinity between 1. 7 wt% ~49. 92 wt% NaCl eqv. In this stage, the fluids underwent decompression and boiling action and resulted in laege-scale mineral precipitation, which was also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 In later stage, gas-liquid two-phase aqueous inclusions were developed mixing with meteoric water.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is 196. 5 t -300 X and fluid salinity is 1. 7 wt% ~7. 1 wt% NaCl eqv, belonging to H2O-NaCl system. Fluid boiling action was the main mechanism of metal sulfides precipitate. The Daheishan molybdenum deposit formed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 environment.%吉林大黑山超大型钼矿床是中亚-兴蒙造山带东段的斑岩型钼矿床之一,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和不等粒花岗闪长岩体中,与下古生界头道沟组变质火山岩地层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大黑山钼矿床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和含子矿物三相两类包裹体.成矿流体反映了较连续的演化过程,成矿早-中阶段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及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00℃~460℃,流体盐度为1.7 wt%~49.92 wt%NaCl eqv,该阶段流体经减压沸腾作用,导致大规模矿质沉淀,为大黑山钼矿床的主成矿阶段;成矿晚阶段由于大气降水的大量混入,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6.5℃~300℃,流体盐度为1.7 wt%~7.1 wt% NaCl eqv,成矿流体总体上属H2O -NaCl体系.流体沸腾作用是金属硫化物大量沉淀的主要机制,该矿床形成于陆缘弧环境.【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2(031)001【总页数】10页(P58-67)【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矿床成因;大黑山钼矿床;吉林省【作者】王磊;孙丰月;许庆林【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50 引言兴蒙造山带东段是中国斑岩型铜--钼矿床发育的重要地区[1],吉中—延边 (活动陆缘)成矿带是该区域重要的斑岩型钼矿床的集中区,已发现大黑山、福安堡及季德屯等钼矿床,这些钼矿床与小兴安岭地区的霍吉河、鹿鸣等大型--超大型钼矿产出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共同构成了中国东部环太平洋钼成矿带的北部带,是中国东部侏罗纪--早白垩世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1]的代表性矿床。
三江北段查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证据王凤林;詹小飞;谭俊;赵少卿;李小亮【摘要】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和成矿阶段划分的基础上,选取三江成矿带北段查涌铜多金属矿床主成矿热液期的矿石样品,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氢氧同位素测试.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物中包裹体以富液相为主,均一温度为320~360℃,盐度w(NaCl,eq)=3%~5%,显示岩浆热液矿床的流体特征;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D=-110.0×10-3~-95.5×10-3,平均-104.4×10-3,δ(18Ov-SMoW)=-2.2×10-3~2.5×10-3,平均-0.6×10-3,表明其主成矿期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伴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Based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stage division ore samples of the main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stage of the Chayong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 in the north of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 are collected to make the fluid inclusions microthermometry and hydrogen-oxygen isotopic analyse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clusion is dominated by liquid phase,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320 ~360 ℃ and salinities w(NaCl,eq)=35% that is characteristic of magmatic hydrothermal deposi t;δDvalues-110.0×10-3~-95.5×10 3 andδ(18Ov-sMow)=-2.2×10-3~2.5×10-3,average-104.4 × 10-3 and-0.6 × 10-3 indicating that fluid of the main ore-forming stage is dominated by magmatic water incorporated with a small amount of meteoric water.【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7(032)001【总页数】9页(P15-23)【关键词】查涌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三江北段;青海省【作者】王凤林;詹小飞;谭俊;赵少卿;李小亮【作者单位】青海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西宁81000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青海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西宁8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查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治多县境内,属三江成矿带北段。
黑龙江省砂宝斯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研究贾伟光;王晓勇;张春辉;胡军海;王恩德【期刊名称】《地质与资源》【年(卷),期】2004(13)3【摘要】砂宝斯金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金矿体严格受 S N向和 NNW 向断裂构造控制 .矿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较为发育,以气液包裹体为主 .通过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认为:成矿流体属于 Ca2+ (K+、 Na+ )- SO42- (F-、 Cl- )型,具有低盐度 (0.8%~ 9.2% )、低密度 (0.895 g/cm3)、偏碱性 (pH 8.05~ 8.26)、高硫低氧 (LogfO2值为- 39.4~- 39.2)和相对还原环境 (Eh值为- 0.71~- 0.68)的特点:成矿温度为 200~230℃、成矿压力为 17.24 Mpa,成矿深度为 0.575 km;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有部分大气降水加入,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 Au主要是以 Au- S配合物的形式迁移,成矿流体的压力、 pH值降低和 Eh值升高是导致 Au沉淀的重要因素.【总页数】4页(P148-151)【作者】贾伟光;王晓勇;张春辉;胡军海;王恩德【作者单位】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04;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3;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3;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3;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3;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相关文献】1.黑龙江省砂宝斯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 [J], 孙琦;任云生;李德新;杨群2.黑龙江省砂宝斯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成因探讨 [J], 赵春荣;王晓勇;胡琴霞;陈满;刘洪利3.黑龙江省砂宝斯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J], 胡琴霞;赵春荣;宋丙剑;王晓勇;孙厚福4.黑龙江砂宝斯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研究 [J], 王晓勇;贾伟光;张春辉;谢菊梅;胡军海5.大兴安岭北部砂宝斯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J], 武广;李忠权;糜梅;刘军;朱明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阐述了斑岩型矿床的主要特征,并比较全面的概括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对于斑岩型矿床的构造背景以及矿物来源的前沿成果。
一、引言斑岩型矿床具有品位低、规模大、便于机械化开采特点,由于其经济意义巨大,其找矿勘查与理论研究工作一直是矿床学界的研究热点。
现在斑岩型铜矿已是世界铜矿最重要的工业类型,储量占世界铜储量的55.3%,且多集中在超大型斑岩矿床中。
目前世界99个20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铜矿中.斑岩型有63个。
在中国,已查明30个矿床为斑岩铜矿,累计铜储量3274万吨,约占总储量的44.01%。
以下对当前斑岩型矿床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逐一总结与分析。
二、斑岩型矿床的含义与特征斑岩型矿床的研究历史可概略的分为3个阶段:①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注重于矿床特征、蚀变系统和矿床成因研究;②20 世纪90年代,聚焦于成矿环境和构造控制研究;③本世纪初,更加关注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
最近十多年来,在斑岩型矿床的斑岩起源、热液系统、成矿系统、构造控制和动力学背景等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诸多新认识和新进展。
斑岩型矿床的名称是从斑岩铜矿床演变而来的,近20年来,除斑岩型铜矿外,人们发现许多金、钼、钨、锡、铀等矿床在地质特征、含矿性、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方面与斑岩型铜矿具有某些相似性,因此将斑岩铜矿的概念扩大到除铜以外的其他金属矿床中,称之为“斑岩型矿床”,泛指产在斑岩类岩体及附近大范围分布的浸染状和细网脉状矿床。
斑岩型矿床的一般特点为:(1)金属矿化在斑状侵入岩及围岩中呈浸染状或细网脉状产出;(2)无论在空间分布上,还是在形成时间上,金属矿化与浅成侵入岩具密切关系;(3)大多数含矿侵入岩为钙碱性或碱性岩浆岩系列;(4)典型的含矿斑状岩浆岩组合为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或闪长岩、正长岩;(5)与钼矿床有关的侵入岩大都为钙碱性长英质火成岩;(6)含矿侵入岩体大都为复式侵入杂岩,金属矿化仅与其中某一期侵入岩有关;(7)金属矿化与岩脉群和角砾岩管伴生,角砾组份复杂,磨圆度高;(8)含矿侵入岩体及围岩均遭受到普遍的和强烈的断裂与破碎作用;(9)尽管大多数矿化地段受断裂控制,但是在一些矿床中,浸染状金属矿石占有很高的比例;(10)尽管各金属矿床在热液蚀变类型、强度和规模等方面变化很大,但是代表性的蚀变带普遍存在,并具一定的分带性;(11)在部分矿区,风化淋滤可以造成金属元素次生富集。
中国地质GEOLOGYINCHINA第40卷第4期
2013年8月Vol.40,No.4
Aug.,2013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地处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成矿域与中生代滨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强烈叠加、复合部位,是中国20个国家级重点成矿带之一。目前发现的矿床大多与中生代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及浅成低温热液型[1-3]。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及火山岩分布广泛,是著名的大陆内部中酸性岩浆省[4]。大兴安岭南段工作程度相对较高,主要产出铅锌、银、铜、锡、稀土矿床,已发现大井锡多金属矿床[5]、黄岗铁锡矿床[6]、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床[7]和巴尔哲稀土矿床[8]等大型矿产地;中北段满洲里地区已发现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9-10]、甲乌拉银铅锌矿床[11]、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12]、额仁陶勒盖银(锰)矿床[12]等大型矿床
;北部广大地区总体上大
中型矿床发现较少,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多宝山
斑岩铜钼矿田,其成矿时代为早古生代
[13-14]
。
大兴安岭
北部已发现的矿床规模及数量远不如南段,长期以来,该区一直以寻找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为主,但岔路口超大型钼矿床的发现,
表明该区具有很好的斑岩型钼矿成矿潜力[15]。
岔路口
斑岩钼矿床发现于2005年,目前已探明工业钼金属
量178×104t,平均品位0.09%;铅+锌金属量37×104
t,铅+锌平均品位1.27%;伴生银金属量814t,
平均
品位2×10-6髴[16-17]
,属超大型斑岩钼矿床,
是目前中
黑龙江省岔路口斑岩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特征
刘军1武广1王峰2罗大锋2胡妍青2李铁刚3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2.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曲靖655011;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提要:岔路口超大型斑岩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是目前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钼矿床,矿体赋存于中酸性杂岩体及
侏罗系火山-沉积岩内
,其中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细粒花岗岩与钼矿化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岔路口矿床
主要发育富液两相包裹体、富气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花岗斑岩石英斑晶中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230~440℃和470~510℃两个温度区间,盐度分别介于0.7%~53.7%NaCleqv和6.2%~61.3%NaCleqv两
个区间;成矿早阶段钾长石
-石英-磁铁矿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320~440℃、盐度介于4.2%~52.3%
NaCleqv;成矿中阶段石英-辉钼矿脉和角砾岩中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260~410℃、盐度介于0.4%~52.3%NaCleqv;成矿晚阶段石英-萤石-方铅矿-闪锌矿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集中在170~320℃、
盐度介于
0.5%~11.1%NaCleqv。成矿流体具高温、高盐度及高氧逸度的特征,总体上属于富F的H2O–NaCl±CO2体系
。成
矿流体的δ18OW值为-4.5‰~3.2‰,δDW值为-138‰~-122‰
,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合流体。
金属
硫化物的δ
34S值介于-1.9‰~+3.6‰,均值为+1.6‰
,
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
。多期次的流体沸腾作用是
该矿床的主要成矿机制。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同位素;斑岩型钼矿床;岔路口;大兴安岭中图分类号:P618.5;P597
+.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3)04-1231-21
收稿日期:2013-04-26;改回日期:2013-06-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058和41172081)、云南驰宏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1107ZKJS-01
)和中国地质
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5260和12120113093600
)
联合资助
。
作者简介:刘军,男,1983年生,博士,矿床学专业,E-mail:junliu@yeah.net
。
髴大兴安岭金欣矿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松岭区岔路口钼铅锌多金属矿勘探报告,2011.中国地质2013年髴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东北地区1∶150万地质图编图研究报告,2005.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钼矿床。前人对岔路口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16-17]、成矿时代[18]、岩浆活动期次与成矿作用关系[15]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岔路口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15,18]。成矿流体系统的研究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重点,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岔路口矿床尚未开展系统的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作用的研究,这与其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钼矿床的地位严重不符。因此,本文选取岔路口矿床花岗斑岩石英斑晶、角砾岩及各成矿阶段石英脉对其进行系统的岩相学观察、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挑选各成矿阶段石英和/或萤石进行氢氧同位素测试,
对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开展了硫同位素分析,目的是查
明岔路口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规律、探讨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为大兴安岭北段地区斑岩型钼矿床的基础研究及找矿工作提供新的依据。
1区域地质背景兴蒙造山带属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图1–a
),
由
一系列微陆块拼合构成[20-24]。
兴蒙造山带与南部华
北克拉通以赤峰—开源断裂为分界线,塔源—喜桂图断裂、贺根山—黑河断裂、佳木斯—牡丹江断裂将
图1大兴安岭北段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地质简图(图1–a据[19];图1–b据[26];图1–c据[33-34]及
髴
修改
)
F1—塔源—喜桂图断裂;F2—贺根山—黑河断裂;F3—西拉木伦—长春断裂;F4—赤峰—开源断裂;F5—
敦化
—密山断裂;
F6—依兰—伊通断裂;F7—
佳木斯
—牡丹江断裂
Fig.1GeotectonicunitsandsketchregionalgeologicalmapofnorthernDaHingganMountains(Fig1–aafter[19];Fig1–bafter[26];Fig1–cafter[33-34]and髴)F1–Tayuan-Xiguitufault;F2–Hegenshan-Heihefault;F3–Xilamulun-Changchunfault;F4–Chifeng-Kaiyuanfault;F5–Dunhua-Mishanfault;F6–Yilan-Yitongfault;F7–Jiamusi-Mudanjiangfault
1232第40卷第4期兴蒙造山带自北西至南东分割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辽地块和佳木斯地块[25](图1–b)。大兴安岭地区主要位于兴安地块和额尔古纳地块上,以出露大规模中生代花岗岩及火山岩而著称[27-31],并以N47°20′为界分为南北两段[32](图1–c)。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地层较发育,主要为构成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中深变质岩;新元古界佳疙瘩群浅变质岩系;古生界盖层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及二叠系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火山-碎屑岩系及含煤沉积建造。区内侵入岩主要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少量为早古生代。早古生代岩浆活动主要出现在漠河、塔河和嫩江县多宝山地区[14,24,35-36]。基性-超基性岩体主要为晚古生代,多沿块体拼接带发育。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发育大规模中酸性侵入岩,其中,多数中生代侵入岩与同期陆相火山岩组成了同源、同时、异相的火山-侵入杂岩[2]。大兴安岭地区在早中生代以前主要受西伯利亚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南北向挤压影响,
沿两大古陆边缘形成一系列EW向为主、NE向为次的褶皱带和深大断裂。中生代以后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东部自SE向NW的俯冲、消减作用影响,形成一系列NE-NNE向、EW向和NW向3组
断裂构造并存的格子状断裂系统[15]。
2矿床地质岔路口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北80km的壮志林场(图1–c
),
地理坐标:东经
123°49′15″~123°56′30″、北纬51°08′15″~51°11′00″
。
矿床以多布库尔河为界分为河东和河西两个勘探区(图2
)。
其中河东区工作程度高,目前发现的钼矿
(化)体主要集中在该区,河西区工作程度低,但亦具有较好的钼找矿潜力。
矿区内主要出露新元古界大网子组变质岩和侏罗系火山-沉积岩(图3
)。
大网子组变质岩主要由变
图2岔路口矿床区域地质简图Fig.2RegionalgeologicalsketchmapoftheChalukoudeposit
刘军等:黑龙江省岔路口斑岩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特征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