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二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431.00 KB
- 文档页数:35
脊髓损伤得概述(一)概述脊髓损伤就是脊柱骨折或脱位引起得脊髓结构与功能得损害,就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因引起得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颈髓损伤造成上下肢瘫痪时称为四肢瘫,胸段以下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下肢瘫痪而未累及上肢时称为截瘫。
SCI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得严重创伤,致残率与死亡率较高。
(二)致病原因主要见于车祸伤、坠落伤、运动性扭伤、脊柱损伤、过重负荷等、(三)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临床表现1.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
2.脊髓休克以迟钝性瘫痪为特征,病理反射消失、二便功能丧失,低血压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动过缓,体温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
辅助检查1.X线检查通过X线片基本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
2.CT检查有利于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及发现突入椎管得骨块或椎间盘。
3.MRI(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损伤状况极有价值、4.脊髓造影对陈旧性外伤性椎管狭窄诊断有意义、(四)治疗原则脊柱脊髓损伤治疗原则已有共识,即早期用药、早期手术(彻底减压、合理固定与有效融合)、早期康复、脊髓损伤24小时内属于急性期,此期内治疗都属于早期治疗、早期用药由于脊髓血运障碍及代谢产物等对脊髓造成得继发性损伤就是可以阻止或预防得,临床常联合应用药物来阻止或减少继发性损害,或促进神经轴突得生长。
1.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被认为就是目前治疗急性SC I经典有效药物。
冲击疗法就是指利用极短时间内超过通常口服剂量约20倍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充分发挥其抗炎及免疫抑制效应,强烈地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因子。
黏附分子与趋化分子等多种炎症介质得释放,阻断炎症细胞活化及其黏附与在组织中得聚集,使炎症反应得到控制。
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减轻水肿,增加脊髓血流量,抑制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增加NaK依赖式ATP酶得活性增大静息电位与脊髓运动纤维得兴奋性,促进脊髓冲动得产生与传导,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抑制炎症反应等。
脊髓损伤康复出院指导祝贺您康复出院,谢谢您及家属与我们的大力合作,因脑卒中、脑外伤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给您带来的生活不便,相信经过您努力且配合的运动再学习后,后遗症状已有明显好转,为了巩固住院治疗效果,为了您的健康,在您出院之际,为您提供一些出院指导:1、心理方面〈1〉、保持稳定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克服不安、恐惧、愤怒、忧虑等不良情绪,以有利于疾病康复。
〈2〉、保持平和心态,学会与各种人交往,克服性格上弱点,如敏感、多疑、内向、孤僻、脆弱等。
〈3〉、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了解病人的病情,并明白有关防治方法,尊重关心病人。
2、饮食方面〈1〉、多食蔬菜、水果(糖尿病人要适宜),不宜饮咖啡、浓茶,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应食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膳食为主。
〈3〉、可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4〉、不吸烟、不喝酒。
〈5〉、饮水呛咳的病人进食时可抬高床头30—45度,可添加增稠剂如藕粉、果汁。
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指导〈1〉、平卧硬板床,有条件者使用气垫床,2-3小时翻身一次,防止褥疮。
〈2〉、预防肺部感染:多进行有效咳嗽及咳痰和深吸气,并翻身叩背,促进排痰。
〈3〉、防尿路感染及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a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每3-4小时放尿1次。
b多喝水,保持每日2000毫升的饮水量,夏天多吃西瓜,以增加尿量,每月更换尿管1次。
c患者应做排尿功能训练,每次放尿的时候,自己做膀胱区按摩,并有意识自己使用腹压排尿,坚持训练,自行排尿。
〈4〉、防便秘:出院后逐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大便干结时使用开塞露塞肛或使用缓泻剂。
也可适当适量使用导泻药物(麻仁软胶囊等)。
〈5〉、预防关节僵硬和挛缩畸形每天4次做肌肉按摩和活动关节,以防肌肉萎缩和发生关节固定畸形,足部用软枕支垫使踝关节保持90°位置,以防足下垂畸形。
〈6〉、预防烫伤:出院后家属慎用热水袋,擦澡、洗脚等水温应低于正常人,一般不应用热敷,如病情需要时一定要控制温度,以40℃为宜。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查房背景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的丧失。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其中护理查房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查房,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护理查房内容护理查房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来评估脊髓损伤患者的状况和恢复进展的过程。
以下是护理查房应关注的主要内容:1. 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进行必要的监测。
特别注意任何异常的变化,如发热、心率异常等。
2. 神经状况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度和感觉反应等神经状况指标。
记录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的恢复或改变。
3. 呼吸状况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质量。
特别关注呼吸困难、咳嗽或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皮肤护理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特别注意有无压疮、创伤或感染等。
及时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和整洁。
5. 营养状况评估患者的饮食摄入和营养状况。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并根据需要进行饮食调整或提供适当的营养补充。
6. 疼痛管理注意患者是否有疼痛不适,并进行适当的疼痛评估和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疼痛缓解方法和药物治疗。
7. 精神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帮助其应对脊髓损伤所带来的生活变化。
护理查房注意事项在进行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查房时,需要牢记以下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医嘱和护理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注重隐私和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泄露。
- 注意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任何异常情况。
- 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恢复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结论护理查房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及恢复非常重要。
通过关注生命体征、神经状况、呼吸状况、皮肤护理、营养状况、疼痛管理和精神支持等方面,护士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脊髓损伤康复总结和感悟一、前言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常常给患者带来长期的身体和心理痛苦。
康复是脊髓损伤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二、脊髓损伤康复的基本原则1.个体化:康复计划应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个体化设计。
2.多学科合作: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多个专业人员应协同合作,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并实施。
3.全面性:康复计划应涵盖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恢复。
4.早期干预: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恢复。
5.长期跟踪:对于脊髓损伤患者,长期跟踪和定期评估非常重要。
三、脊髓损伤康复中的物理治疗1.肌肉力量训练:通过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康复训练:包括平衡、协调、步态、转移、上下楼梯等训练。
3.电刺激治疗:通过电刺激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肌肉收缩,帮助恢复运动能力。
4.功能性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进行训练,帮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四、脊髓损伤康复中的职业治疗1.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等技能的训练。
2.工作技能训练:如使用计算机、操作机器等技能的训练。
3.辅助器具使用培训:如轮椅使用、助行器使用等培训。
五、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心理支持1.心理咨询:帮助患者面对脊髓损伤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2.社交支持:提供社交支持和互动,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六、脊髓损伤康复中的营养支持1.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肌肉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以促进恢复。
2.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促进恢复。
七、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其他注意事项1.预防压疮:由于长期卧床或坐着,容易导致压疮,应采取措施预防。
2.预防感染: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感染,应加强卫生保健。
3.预防深静脉血栓:由于长期卧床或坐着,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应采取措施预防。